角色定位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7-11-13 03:51朱艳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0期
关键词:护患角色定位护士

朱艳红

(湖北省丹江口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丹江口 442700)

角色定位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朱艳红

(湖北省丹江口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丹江口 442700)

目的分析角色定位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本院450名护理人员,以角色定位理论为基础,通过角色确定、形象设计、特色服务及调整完善等方面对护士进行培训,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干预前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0%,明显低于实施后的9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色定位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为患者提供合理、系统、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减少护理投诉和护患纠纷,提高护士的相关知识,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角色定位理论;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角色定位理论已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由于护理行业是专业知识和技术要求较高的服务行业,因此对护士的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研究报道称[1],角色定位理论是现代优质服务理论之一,在临床护理中通过护士自我的角色定位,设计形象,为患者提供特色的服务,调整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因此,本研究探讨了角色定位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本院450名护理人员,均进行角色定位理论的培训及其实践。其中男49名,女401名;年龄19~54岁,平均(31.28±8.65)岁;学历:有95名中专,220名大专,130名本科,5名硕士;职称:95名护士,112名护师,198名主管护师,有45名副主任护士。

1.2 方法

1.2.1 确定角色: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制定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相关的具体岗位规范,在工作期间严格要求护士恪守自己角色,严格履行护士职责。在岗时间护士要全身心的服务患者,控制自我情绪,切勿在工作中混入其他角色,避免影响护士形象、出现护理失误。护理管理者要及时关心护理人员生活和工作,了解所遇到的困难,帮助其解决问题,让其无后顾之忧,提高工作效率。这是角色定位理论中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以患者服务为中心”的服务基础。

1.2.2 设计形象:在思想上进行角色定位后,进行护士的职业形象设计,制定护理礼仪规范。在临床工作中,对护士提供规范的工作流程,并严格规范护士的服饰、仪表和语言等。定期对护士进行礼仪培训,全方位的树立护士形象,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

1.2.3 特色服务:优质服务以准确的角色定位为基础,提供患者特殊需求,满足其合理的要求。结合本院工作的具体情况,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以人为本”的全面、系统、个性化的护理服务。积极动员每个科室的医护人员发现护理服务的新观点,努力开发新的服务领域,建立不同于同类别的具特色的服务,如有些科室为患者提供连续、不间断的护理服务,在科室设立热线服务,并针对不同的个体制定个性化回访措施。老年病房针对其特别的需求,允许患者住院无家属陪伴,有效减轻家庭的负担。开展这些特殊的护理服务,做到以患者的需求为依据,提高患者意想不到的护理服务,有效的实现了超值化、魅力化、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为医院树立良好形象。

1.2.4 调整完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其相应护理服务,做到让患者满意。目前社会不断的发展,需要护士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完善操作技术,提高综合素养,不断提升临床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满足患者和社会不同需求。在护理管理者的带领下,定期对护士进行新的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并进行继续教育学习。邀请相关的专家对护士进行相应的沟通技巧、服务礼仪、科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培训,并定期组织优秀的护理人员到先进的医院考察学习。

1.3 观察指标:选取在临床中受到护理定位理论护理服务100例患者,采用临床常用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不满意:护士的服务态度、操作技术不好;满意:护士的服务态度和操作技术熟练;非常满意:护士的服务态度、操作技术优秀。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护理定位理论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比[n(%)]

2 结 果

干预前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0%,明显低于实施后的9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对临床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护理质量,做到“以人为本”为核心,提供患者全面、系统、优质的护理服务,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至关重要[2]。随着卫生体制的改革,先进的护理理念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0%,明显低于实施后的9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角色定位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分析其原因在于护理主管者对护士进行定期的角色定位理论的培训,让患者准确找到自我的职业定位,提高工作效率。角色定位理论在护理工作中应用,可帮助护士及时转变对患者的服务理念,积极主动的为患者提供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满足了患者的合理需求,促进护患之间关系亲密和谐[3]。

以角色定位理论为基础,要求护士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主管护士定期对护士进行角色定位理论相关知识的培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学习能力,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做到为患者提供连续化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满意度[4]。护理主管者定期将相关护士送往先进的医院进行学习和培训,将护士的思维充分开拓,为临床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提供护理知识支撑,让患者感受到温暖的氛围,保持愉悦的心情和乐观的态度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缩短康复时间,利于预后[5]。通过在护理管理中应用角色定位理论,帮助护士做到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了解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危机,在以往的工作中吸取经验,避免危机的发生,有效的扭转局面,可取得患者的信任,利于护理工作的有效展开,提高临床护理服务的质量,减少护患纠纷,促进护患关系亲密和谐,维护医院的声誉,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综上所述,角色定位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为患者提供合理、系统、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减少护理投诉和护患纠纷,提高护士的相关知识,树立良好的形象,促进护患关系亲密,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并应用。

[1] 秦月兰.专科、专病护士核心能力及角色定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 (19):2233-2236.

[2] 贺婷,李冬梅,刘晓虹,等.患者感知的护士照护行为对其护士角色认知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5,22(15):28-31.

[3] 甘露,张男,金玉翡,等. 乳腺专科护士在多学科讨论中的工作角色定位[J].护理学杂志,2015,30(24):39-41.

[4] 熊洪,邹树芳.护士职业形象对护患关系影响的调查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9):3521-3523.

[5] 秦月兰,邹颢宇,刘艳辉,等.人文护理要素在优化护理服务流程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学报,2015,22(21):13-16.

R4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30-0286-02

猜你喜欢
护患角色定位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社会嵌入视域下护患关系影响机制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