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从传统

2017-11-13 20:36王迩淞
特别文摘 2017年20期
关键词:全手工纸样成衣

王迩淞

真正的全手工西装,应该用亚麻布做衬里,而且要手工缝制,不能用胶水粘。这似乎可以被看作是全手工西装的最严格的一条标准。也就是说,你大体可以这样理解:连这层被夹在中间的做好之后谁也看不见的衬里都用手缝,那其他部位就更不用说了。

国内也有专做定制西装的“洋服店”,档次不低、价格不菲。可其中又有多少在坚持真正的传统做法、全手工缝制呢?现如今的所谓定制,恐怕只剩“量体裁衣”这一项了。后续的做法,其实跟成衣厂的做法也没多大区别。好点儿的,能做到整件衣服由一人完成,不搞流水线作业,但也是不用手缝,还是靠机器。所以,问题的核心是,在我们这里,定制西装的整体工艺基本已经成衣化,传统手工艺的成分已所剩微薄。

执着于老式手工,未免有点舍简就繁、自找麻烦。严格意义上的传统做法确实也很麻烦。所有部位,无论大小明暗,都靠双手飞针走线。在缝制之前,纸样、裁片这些步骤,“一个都不能少”。间中还得来回试穿纸样和裁片,并且反复修改。越到接近成活儿的时候,越是拆拆改改,不容微瑕。即便是最有经验的手作工匠,不拆不改就完成一套西装,也是难以想象的,除非他没有坚持传统的手工标准。实际上,越是有经验的工匠,改的次数越多,花的时间也越长。匠人水平的高低、衣服做工的好坏,恰恰就体现在最后这些琐碎、细微的修改中。

在整个过程中,裁缝师就像你的驯马师,负责把你新买的一匹虽然血统名贵但还不属于任何人的骏马,训练成“你的”马。当他把缰绳交到你手上时,这匹马已经带上了你的烙印,从此它将只归你所有,只由你驾驭,这才是手工定制与成衣的本质区别。这种“麻烦”的过程,正是它的魅力之所在。你亲自參与了它的制作,并直接体验到传统技艺的鲜活,这是在商场购买成衣时所体会不到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宁愿自找麻烦兼多掏银子,也要定制手工西装。也许这不是想要彰显什么,因为很少人能认得出来。他所注重的,可能已不再是外表的高级感,而是内在的享受感。它带给人的那种熨帖、舒适和自在,是任何大牌成衣都不能给予的。这令我想起日本小说家横光利一说过的一句话:“穿着这东西,常常是和心情融洽地厮守在一起的。”那么,手工西装所“厮守”的,应该是美妙的心情吧。

所以,有些人一旦有过一次手工定制,就会患上“定制癖”,恨不得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什么都定制,且再难接受成衣,原因就是这“麻烦”的过程所带给人的心灵体验。尽管这只是少部分人的体验,但它却是传统手工得以保存的市场根基。被保存下来的不仅是手工技艺,更重要的是价值观,是一种尊崇传统、恪守传统的价值观。但这种价值观却不应该只是少数人的,它应该成为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因为它包含着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正如日本美学家柳宗悦所说:“对传统的顺从使工匠们能够很好地完成工作。”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是如此强烈,因为现实生活常常让我想起它,我发现,它不光适用于手工匠人,也适用于我们所有的人。

(摘自《奢侈态度》浙江大学出版社)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手工纸样成衣
男西装两片袖纸样放缩方法设计
中堂龙舟文化元素在成衣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
《服装成衣工艺课程》教学探讨
极致未来
小尺寸纸样匀度测试方法研究
FENC:100%生物基聚酯首次用于制备成衣
翘肩装纸样设计的优化
浅析全手工壶
如何识别全手工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