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足茧荒山转愁疾”辨疑

2017-11-14 02:46
中国韵文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华书局荒山敦煌

许 松

(陕西理工大学 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杜甫诗“足茧荒山转愁疾”辨疑

许 松

(陕西理工大学 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足茧荒山转愁疾”一句,以往的注家普遍将“转愁疾”理解为“反而发愁自己走得太快”,这样的理解不契合具体的诗境。“足茧荒山转愁疾”中“转愁疾”是“愁转疾”的倒装,而“愁转疾”其意义为“愁转壮”。

杜甫;转愁疾;词义辨析

《敦煌变文校注》卷三《燕子赋》有这么一句颇难解读的句子“黠儿别设诮,转急且抽头”。“黠儿”是聪明人的意思;诮即责备;抽头亦即抽身,抽身而退之义。至于“转急”,项楚认为:“原文‘急’是‘意’字形误,‘转意’即改变主意,回心转意”,黄征则认为“转急:当为迅速之意”,两相雠对,黄征之说于意为长。转急,即迅速之义,非指频率而言。爰又可借此解释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的一处疑难问题。清仇兆鳌《杜诗详注》载《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火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十月十九日,杜甫于夔州见到李十二娘“光彩蔚然,举足凌厉”的剑器舞,激起对李十二娘之师公孙大娘曩昔舞剑奇姿的回忆,进而感慨五十年来戎尘弥漫、世事如棋,于是写下了如此愁肠千转、感慨顿挫的诗篇。

诗歌最后一句“足茧荒山转愁疾”,仇兆鳌注云:“足茧行迟,反愁太疾,临去而不忍其去也”。萧涤非的观点与此相同,其《杜甫诗选注》云:

茧,足板厚皮。杜甫半生奔走,故足上生茧,不良于行。《入衡州》诗云:“隐忍枳棘刺,迁延胼胝疮”亦可证。疾,速也。仇注:“足茧行迟,反愁太疾,临去而不忍其去也。”

在《唐诗鉴赏辞典》里,廖仲安的分析也是类同的:

他不禁四顾茫茫,百端交集,行不知所往,止不知所居,长满老茧的双足,拖着一个衰老久病的身躯,寒月荒山,踽踽独行。身世的悲凉,就不言而可知了。“转愁疾”三字,是说自己以茧足走山道本来很慢,但在心情沉重之时,却反而怪自己走得太快了。

杜甫因为悲怀感慨于唐代的繁华流水落花春去无边,而他自己行不知所往,止不知所居,正如他自己诗歌所云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于是只好漫无所趋俳徊于山间野道发散愁绪,这恰如曹魏时期的阮籍,放车而行,路尽而痛哭,哭毕而归,也正如杜甫自己《哀江头》中所深深感怀的:“欲往城南望城北”。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解释此句说:“谓欲往城南,乃向城北,亦皇惑避死,不能记南北之意。”《哀江头》中的杜甫因愁肠千转而迷失了南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的杜甫亦因今昔悲凉而“老夫不知其所往”,诗人在这样的心境下,连何去何往都不能辨清,怎会在意于行走的快慢。所以,以上诸说似乎并未能真正探得骊龙颔下之珠。

今案:“足茧荒山转愁疾”中,“转愁疾”当是“愁转疾”之倒装,而“疾”有“急速”的涵义,如《淮南子·兵略训》:“卒如雷霆,疾如风雨”、“夫风之疾,至于飞屋折木”中的“疾”即“急速”的意义,所以,“愁转疾”也就是“愁转急”,用《敦煌变文校注》“转急为迅速”的说法,“愁转急”即愁绪迅速之义。但是,解杜甫之诗至于此步境地还不够,因为“愁转急”仍然费解。

《尔雅注疏》郭璞注云:“疾、齐,壮也”,邢昺疏曰:“急疾、齐整皆于事敏速强壮也”,准此,则“疾”可以训为“壮”。郝懿行《尔雅义疏·释言第二》中的“疾、齐,壮也”条疏云:“壮者,《广雅》云‘健’也。健强与速疾义近,《庄子·徐无鬼》篇云‘百工有器械之巧则壮’,《释文》引李颐注‘壮犹疾也’。”郝氏之意,“疾”与“壮”意思想通,在《庄子·徐无鬼》篇中的“百工有器械之巧则壮”正应当理解为“百工有了器械的帮助才能做工迅速”。如此少陵先生“足茧荒山转愁疾”一句的诗意便豁然明朗了,“转愁疾”便是“愁转疾”,而“愁转疾”其意义正为“愁转壮”:肠内如火之愁绪越来越炽盛了。这样的理解方能与当时杜甫漂泊天地之恨、黍离国破之悲、今昔凋零之苦楚相契合。

古诗文遣词往往别出机杼,摛华藻于臆料之外,出新意于矩彟之中,既有如杜甫“足茧荒山转愁疾”以愁之速度写愁之程度的例子,亦有以表“程度”之词语传“频度”之意义的例子,譬如《汉书》卷九十九《王莽传》:“然非皇天所以郑重降符命之意。”颜师古曰“郑重犹言频频也。”《三国志》卷三十《倭人传》:“使知国家哀汝,故郑重赐汝好物也。”《颜氏家训·勉学》:“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以上诸处表殷勤诚悫程度的“郑重”,皆用为表频度频率的“频频”意。少陵之诗,笔补造化,内容上的沉博渊濊往往以窅深幽曲的笔致出之,虽《文心雕龙·知音》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然管窥蠡测,未敢云必,聊备一说尔。

[1]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项楚.敦煌变文选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清〕仇兆鳌.杜诗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萧涤非.杜甫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刘学锴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6]〔宋〕陆游.老学庵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9.

[7]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3.

[8]李学勤主编.尔雅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9]〔清〕郝懿行.尔雅义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10]〔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1]〔汉〕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1.

[12]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3]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责任编辑 吴道勤

2016-05-16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敦煌变文文学与文化研究”(14CZW020)

许松(1982— ),男,重庆石柱人,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古典诗赋与敦煌文学。

I207.22 文献标识码:A

A

猜你喜欢
中华书局荒山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千年邮驿敦煌悬泉置
把荒山打造成4A景区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潜心磨砺 精益求精
陆费逵的出版生活史述论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荒山植树造林新技术应用研究
敦煌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