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之下,如何自保

2017-11-14 11:22云无心
读者·原创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自保清肺油烟

文|云无心

雾霾之下,如何自保

文|云无心

我们知道,雾霾的危害主要来自于吸入。大的颗粒,比如超过10微米的那些,可以被鼻腔内的纤毛拦截,对健康的危害就较小;小于10微米的那些(PM10),会被吸入肺部沉积下来;而小于2.5微米的,可以进一步到达肺的细支气管,这些颗粒沉积在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上,会影响肺里的气体交换,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甚至引发肺癌;小于0.1微米的那些,还可以进一步穿过肺泡进入血液,并随着血液流窜到其他器官,包括大脑,当它们沉积在血管中,就会导致血管硬化,从而危害心血管健康。

这是作用机理上的分析。基于机理,我们追求的目标,当然是空气中的这些可吸入颗粒物越少越好。然而现实是,在蓝天白云成为常态之前,我们还不得不在雾霾之下生活。

于是,与骂雾霾相比,以下两个问题更有现实意义:一、这些雾霾对于健康的影响有多大?二、在雾霾之下,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来保护自己?

第一个问题,严谨客观的答案是:不清楚。很多人会引用当年伦敦雾霾造成的危害来说事,但正如诸多专业人士所说,这样对比并不合理。伦敦雾霾在短期内就造成巨大危害,是因为其成分以二氧化硫为主。而中国雾霾的来源和组成更为复杂,二者造成的危害并不相同。基于目前的数据来看,它不会像伦敦雾霾那样产生急性毒性,而更像抽烟那样,在经过长期的积累之后增加了罹患肺癌等疾病的风险。雾霾数据与发病率之间的关系,需要长期的数据记录才能得到—目前积累的雾霾数据,还不足以建立可靠的对应关系。

与雾霾相比,抽烟跟肺癌的关系则要明确得多—“每天抽一盒烟,肺癌的发生率增加十几倍”基本是共识。也就是说,对于保护自己的健康来说,戒烟更重要。

不管面对何种健康问题,“吃”都是许多人期望的解决方案。对雾霾的忧虑催生了许多号称“防霾”“清肺”的食品和保健品,甚至还有著名的中药企业开出了“抗霾清肺饮”。且不说“历史悠久”并不是有效的保证,连古人所谓的“清肺”中的“肺”,也不是雾霾伤害的那个“肺”。

雾霾所伤害的,是现代科学里的肺。要想清除这个肺里沉积的PM2.5颗粒,依靠食物是无能为力的。食物进入胃肠,经过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后被运送到全身各处,经过代谢为身体所利用—整个过程中,它们都没有到肺里去清除PM2.5颗粒的机会与能力。

其实,在饮食对于呼吸道健康的影响方面,油烟更需要被关注。尽管煎炒烹炸在人们建立空气污染这个概念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很久,但油烟对健康的影响不会因为没有被关注就不存在。在我们爆炒煎炸的时候,如果测一下空气质量,无疑会“爆表”。尤其是用“土榨油”“自榨油”来爆炒食物时,因为油中杂质多,产生的油烟危害就更大。

说“炒菜也是雾霾的来源”让许多人反感。应该强调的是,“炒菜是雾霾的来源”跟“要求大家不炒菜来降低雾霾”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在公共政策上,的确不应该通过禁止炒菜来解决雾霾问题,个人也不必因为它“对于雾霾有贡献”而有负罪感。但是,你煎炒烹炸时产生的油烟直接伤害的是你自己—在“煎炸带来的愉悦”与“油烟带来的危害”之间如何取舍,是你自己的选择。

回到标题中的问题,除了戒烟、避免油烟,雾霾的时候关闭门窗、少出门,或者安装一个空气净化器,都是有效的自保手段。至于防霾食物之类的,就不要去给奸商们送钱了。

云无心,清华大学生物化学硕士,美国普度大学食品工程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在多家媒体开设个人专栏,出版有科普系列《吃的真相》。

猜你喜欢
自保清肺油烟
清肺茶
消暑诗
厨房里的“大怪物”
求生欲
二级抽油烟机排油烟装置
减少炒菜油烟的小窍门
食物防霾靠谱吗?
有没有“清肺食物”?
懒惰和怯懦
清肺止咳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10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