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成熟期吗?

2017-11-14 16:46☺王
莫愁 2017年36期
关键词:成熟期儿女子女

☺王 芳

父母有成熟期吗?

☺王 芳

假期见了不少同学。大家都是近知天命之年,事业各有所成,孩子业已成人,大多开始新空巢生活。交流的主题,竟然还是孩子。

这次大家激辩的是:孩子长大成人后是留在身边,还是鼓励远走高飞。

各自举了很多例子。一位同学说到某老同事,孩子从小学霸,当年高考冠军,如今在美国奋斗,平日里为人父母的自豪感溢于言表。可是经历一场大病后,在医院眼见得其他病友的孩子绕膝,自己孤苦一人,深受刺激。认为孩子还是不要太有出息,将来工作了更要离父母近一点,好互相照应。另有同学也持此观点,甚至硬将孩子所填报的省外大学志愿换下,将孩子留在省内。

享受天伦之乐,自是人之常情。可是,对于子女,这是一个好的安排吗?关键是,孩子的意愿体现在哪里?这样对待一个年满18岁的孩子,显然越权,不是一个成熟父母该做的选择。

美国心理学家琳赛·吉布森在其著作中对“不成熟的父母”有如下描述:“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时,渴望与父母亲密,却常常被疏远和拒绝;有什么优点或成就,都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和赞赏;父母只照顾他的基本生活,却不关心他的情感和想法;感到沮丧时寻求父母的安慰,得到的只有冷漠;经常感觉孤独、空虚、无价值、被背叛或被抛弃。那么,这并非孩子的错,而是他的父母有问题。”

研究说明,为了取悦不成熟的父母,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行为模式会严重扭曲。这种伤害不会止于童年,而是会延续到成年之后:他们可能会缺乏自信,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与和父母类似的人结婚,对下一代的教养也在无意识地重复父母的模式。

因此,家长的成熟是孩子能否得到良好教育的关键。那么家长怎样做才算成熟呢?

日常生活中会发现,尽管很多人在年龄和阅历上已是人生成熟期,可是就如何做父母而言,有些家长似乎仍然不成熟。此类事例比比皆是。比如最近媒体曝光的,在北京等全国各地皆有父母替儿女相亲活动。在上海人民公园,父母为儿女相亲的场面甚至成为一道城市风景。

父母替儿女相亲现象的出现不是毫无征兆,媒体早有报道父母越俎代庖的事例。比如高考升学咨询,都是父母唱主角;毕业生应聘,也是父母反客为主。还有新闻说,在某路公交终点站,每天早上有不少年过半百的老人替儿女排队等座位,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多睡一会儿。

可怜天下父母心。看着这些白发苍苍的老人,真不好意思说他们在做父母上还不成熟。

可是,他们的所作所为,真真切切体现出了不成熟父母对待孩子的风格。那就是,他们渴望自己孩子的一切皆有保证;往往是以爱的名义,想要掌控孩子的未来。

比如,很多父母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子女;还有的父母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

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文章中就指出,要做好家长,开宗第一,便是理解。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第二,便是指导。时势既有改变,生活也必须进化;决不能用同一模型,无理嵌定。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第三,便是解放。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交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

所以,为人父母,不是要家长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给家长机会去和孩子一起成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需要不断探索经验,肯定经常迷惘,也难免经历心痛和失落,但是从不放弃希望,最终心怀感恩。

这样来看,其实做家长可能没有成熟期,因为孩子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成长需求。孩子小时,需要照料他的吃喝拉撒。孩子入学,很多家长更是“为奴十二年”,生活安排重心基本是围绕孩子的学业发展。

怎样与成年的子女相处更是一门大学问。孩子的婚恋、就业等问题,对为人父母的挑战似乎无休无止。所以即使人到中年,仍需要学习如何与孩子保持距离,体面地退出。

哪怕已经垂垂老矣,对于渴望老有所依的父母,与子女分离所带来的考验,真的不亚于初为人父母。可是从中也更能看出为人父母的境界差别。

我熟知的一位长者的境况,与同学所提到的类似:女儿也是学霸并在国外安家。他生病住院时,我去看他,并没有听到他嫌弃女儿不在身边。而他的女儿,即使只有一个礼拜的假期,也会从国外乘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回来,为父母洗脚。

不妨把对“不成熟父母”的描述换一下:“如果一个老人在老年时,渴望与孩子亲密,却常常被疏远和拒绝;有什么优点或成就,都得不到孩子的关注和赞赏;孩子只照顾他的基本生活,却不关心他的情感和想法;感到沮丧时寻求孩子的安慰,得到的只有冷漠;经常感觉孤独、空虚、无价值、被背叛或被抛弃;这并非是老人的错,而是他的子女有问题。”

现在很多报道,都是这样在讨伐孩子的。其实,这究竟是谁的错呢?

世间因果,说的就是这些道理吧。

>>>相关观点链接:

今天,父母替孩子扛住了一切,明天又怎能渴望他扛住世界。

不要说——反正孩子长大后是会穿衣吃饭的,要记住,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家长必须明白,让孩子独立适应社会,让孩子变得有竞争力,让孩子有可能成功,适度的挫折教育,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温室中培养不出参天大树,只有让孩子独立面对一切,才能让孩子真正扛住世界。

(观点来源:江苏省妇女联合会微信公众号2017年9月21日《替孩子扛住一切,却又让孩子扛住世界》)

编辑朱璐 zhulu83@126.com

猜你喜欢
成熟期儿女子女
匆匆太匆匆
Tomb-sweeping Day
家有儿女欢乐多
虚拟现实将于2020年进入相对成熟期
论美国动画电影叙事风格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行动研究与高校成熟期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儿女不孝老人苦(一)
教育子女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