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分娩静脉滴注催产素系统化护理管理的对照分析

2017-11-14 07:21汤爱香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7期
关键词:催产素系统化孕妇

汤爱香

(嘉祥县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山东 济宁 272014)

计划分娩静脉滴注催产素系统化护理管理的对照分析

汤爱香

(嘉祥县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山东 济宁 272014)

目的对计划分娩静脉滴注催产素系统化护理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计划分娩静脉滴注催产素的孕妇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孕妇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孕妇行系统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总产程为(7.05±0.62)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68±1.7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10.48%,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1.43%,护理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为22.86%、24.76%、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计划分娩静脉滴注催产素孕妇开展系统化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产程,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计划分娩;催产素;系统化护理管理

近年来,随着计划分娩率的不断提高,催产素因可有效诱发宫缩,可随时调整用药剂量,安全性较高,在计划分娩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做好催产素的应用管理,进一步提高分娩的成功率,笔者对我院接受计划分娩静脉滴注催产素的210例孕妇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计划分娩静脉滴注催产素的孕妇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5例,观察组年龄21~33岁,平均(28.5±3.1)岁;孕周38~41周,平均(40.1±2.6)周。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28.9±3.4)岁;孕周38~42周,平均(40.7±3.1)周。两组孕妇的年龄及孕周等基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将2.5 U催产素+500 mL葡萄糖溶液(5%)配比(浓度0.5%),初始滴注速度为8滴/min,然后按照宫缩与先露的下降情况对滴数进行调整,每15~20 min一次,在出现规律性宫缩之后,保持10分钟3次宫缩,宫缩满意一次持续30~40 s,第二产程为1~2 min 1次宫缩,持续30~60 s,在产程进入活跃期之后,静脉推注10 mg安定,在胎儿娩出之后,将20 U催产素入壶,以免发生产后出血。

观察组行系统化护理管理:①护理人员培训:由临床经验丰富、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医护人员,对护师、产科医生及助产士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催产及引产指征、催产素用药知识、滴注速度及禁忌症等,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②加强管理:将孕妇集中在催产素监护室,便于开展操作,在专人管理的基础上,由助产士配合,在室内设置5张床位,并准备治疗用药、氧气及胎心监护仪等。③加强观察:按照摸、听、观、查、记的原则进行观察。催产素的使用及管理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孕妇的平均总产程、胎儿宫颈窘迫的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②对两组孕妇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满分100,以得分85以上为十分满意,以得分60~85为比较满意,以得分不足60为不满意[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指标

观察组平均总产程为(7.05±0.62)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68±1.7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1例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10.48%,对照组出现24例,发生率为22.86%,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新生儿窒息12例,发生率为11.43%,对照组出现26例(24.76%),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3 讨 论

计划分娩目的在于帮助妊娠并发症患者及时终止妊娠,避免发生过期妊娠,帮助大多产妇白天结束分娩。研究显示[2],计划分娩可以有效降低过期妊娠发生率、难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平均总产程为(7.05±0.62)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68±1.7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证明了上述观点。

使用催产素可以加强产力,但是因不同人群子宫对于催产素的敏感性具有明显差异,在应用时应严格掌握指征,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护理管理。本研究对观察组孕妇加强系统化护理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对计划分娩静脉滴注催产素孕妇加强系统化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更容易被孕妇及家属所接受。

总之,对计划分娩静脉滴注催产素孕妇开展系统化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产程,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 何红仙,杜晓东.家庭共同参与护理计划对产妇角色适应、主观能动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7):138-141.

[2] 余银英,关玉英.对使用静滴催产素进行计划分娩的产妇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60-61.

R473.71

B

ISSN.2095-8242.2017.057.11208.0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催产素系统化孕妇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打催产素,产妇更疼吗?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夫妻互按脚部更性福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猫与狗谁更爱你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