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肿瘤的病理特征分析

2017-11-14 07:21李英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7期
关键词:横纹肌收治肉瘤

李英明

(威海市中心医院,山东 威海 264400)

软组织肿瘤的病理特征分析

李英明

(威海市中心医院,山东 威海 264400)

目的综合分析软组织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活检确诊的软组织肿瘤患儿40例,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结果依据组织学类型可见,发病率较高的为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股与软骨肿瘤,分别占收治例数的22.5%、17.5%;在年龄超过7岁这一阶段的软组织肿瘤发生率75.0%要高于年龄低于7岁的25.0%,且肿瘤于全身任何部位都有分布。结论由于软组织肿瘤临床并不多发且结构复杂、类型繁多,并没有特异性的表现,所以也增加了诊断的困难性,建议切除时先行冰冻切片诊断,以此为参考确定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案。

软组织肿瘤;病理特征;小儿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威胁到儿童生命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软组织肉瘤的组织结构非常复杂,且类型很多,在临床上又没有什么特异性的表现,所以想要对软组织肿瘤做出临床或者是病理诊断是存在一定困难的[1]。为对小儿软组织肿瘤的病理特征进行深入了解,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现本文对我院今年收治的40例小儿软组织肿瘤做病例上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活检确诊的软组织肿瘤患儿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3~14岁,平均(8.6±0.7)岁。

1.2 方法

对所有患儿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肿瘤的位置、病理类型等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40例患儿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依据组织学类型可见,发病率较高的为横纹肌肿瘤、软组织股与软骨肿瘤,分别占收治例数的22.5%、17.5%;在年龄超过7岁这一阶段的软组织肿瘤发生率75.0%要高于年龄低于7岁的25.0%,且肿瘤于全身任何部位都有分布。见表1。

表1 40例患儿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n(%)]

续表

3 讨 论

3.1 小儿软组织肿瘤流行病学分析

小儿软组织肿瘤在临床上是并不多见的,而且其在小儿群体中的发生和成人有很大的差异[2]。该病的发病机制与病因学当前仍未被明确,化学因子、感染、放射线等可能和该病的发生存在相关性[3]。由于组织培养、电镜以及免疫组化等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使临床不断提高对软组织肿瘤的认识。由本文研究可见,横纹肌肉瘤在小儿软组织肿瘤中发生最为常见的一种,占22.5%,其中包括胚胎型4例、腺泡型3例以及多形型2例。

3.2 发病年龄分析

本次研究中,在年龄超过7岁这一阶段的软组织肿瘤发生率75.0%要高于年龄低于7岁的25.0%,可见,软组织肿瘤的发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加的。横纹肌肉瘤多见于学龄前的儿童群体中,在学龄期后的儿童群体中发病率则不高,究其原因来看,是由于在横纹肌肉瘤中,胚胎型所占比例较高,而该型多是发生在幼小的儿童群体中。

3.3 软组织肿瘤的位置分布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软组织肿瘤发生在头颈部的有10例(25.0%),发生在躯干的有12例(30.0%),发生在四肢的有18例(45.0%),可见,四肢为常见的发病部位,且其中以下肢最为多见。于头颈、躯干以及四肢部位中,各类型的软组织肿瘤皆有发生,横纹肌肉瘤多见于头颈部与躯干,软组织骨与软骨肿瘤多见于头颈,而恶性间叶瘤则多见于四肢和躯干,血管内皮肿瘤主要是发生在颈部,透明细胞肿瘤主要是发生在四肢处。

3.4 软组织肿瘤的大小情况

40例软组织肿瘤患儿中,肿瘤0.6~3.0 cm,平均(1.7±0.5)cm,其中在0.6~1.0 cm间有4例(10.0%);在1.0~2.0 cm间有18例(45.0%),超过2.0 cm者有18例(45.0%)。这与肿瘤的发生时间、年龄差异以及分布部位等都有一定关系[4]。

3.5 小儿软组织肿瘤的分期

本次纳入研究的40例软组织肿瘤患儿中,Ⅰ期患儿9例(22.5%),Ⅱ期患儿8例(20.0%),Ⅲ期患儿7例(17.5%)。Ⅳ期患儿16例(40.0%),其中Ⅲ期与Ⅳ期共计占57.5%,可见,软组织肿瘤于临床确诊时大部分都处于分期晚的状态下。

3.6 小儿软组织肿瘤的临床诊断

由于软组织肿瘤于临床上的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性,本次纳入研究的所有40例患儿临床诊断仅有8例(20.0%),其余皆是肿块待诊行病理切片检查。应注意,本次纳入研究的患儿病例资料收集的时间跨度为4年,其中有些患儿有多次复发,其中复发1次的有15例、复发2次的有10例、复发3次的有7例,复发时间在1个月~2年,复发病例皆是由于受到临床诊断未能明确而行局部切除。

由此我们认为,对于那些临床肿块性质并不能得到确定的,应该进行冰冻切片处理,以此来对肿块的性质与类型进行确定,之后再选择合适的手术切除方案,旨在进一步提高对小儿软组织肿瘤的治疗疗效。

[1] 李中魁.软组织肿瘤的形态观察和鉴别诊断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2(5):96-97.

[2] 薛卫成,钮东峰.软组织肿瘤的病理新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7,44(1):14-18.

[3] 金 腾,刘 垚,李 婷,等.MRI对软组织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5,27(3):269-274.

[4] 王 坚,范钦和.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中的问题和挑战[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6,33(1):6-9.

R729

B

ISSN.2095-8242.2017.057.11131.0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横纹肌收治肉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应急病房筹建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腹症患者收治与防控体会
宁夏定点医院收治68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分析
全院病床统筹收治模式下的绩效核算方法初探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成人肺原发性横纹肌肉瘤2例CT表现
血尿的梦魇 横纹肌溶解
滑膜肉瘤的研究进展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
咽旁巨大平滑肌肉瘤一例MRI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