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2017-11-14 07:21苗泽政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7期
关键词:变性分值腰椎

苗泽政

(烟台凤凰台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2)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苗泽政

(烟台凤凰台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2)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11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分组,再对实验组56例患者采取中医综合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使用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日本矫外科协会(JOA)评分标准来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VAS高于对照组。在治疗之后的随访过程中,实验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JOA也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中医综合疗法;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研究

腰椎管狭窄症主要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腰椎管、椎间孔、神经根管等各种形式的异常狭窄而导致的神经或马尾的压迫综合征。主要的临床特征体现为间歇性跛行、腰腿痛、症状中与体征轻[1]。属于骨科临床中腰腿疼痛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因,仅此与腰椎间盘突出而局第二位。腰椎管狭窄症在我国医学领域中属于痹症的范畴[2]。自本院采用了中医综合疗法后,在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主要收集了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11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所选取的病例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标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了我院2015年2月到2017年3月,11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且在研究当中依据随机数字法的分组原则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6例患者,女患者29例,男患者27例;患者年龄65~80岁,平均(71.04±3.23)岁;病程均在2年以上。56例实验组患者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在65~79岁,平均为(70.36±3.64)岁;病程均在2年以上。对照组基本资料与实验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临床表现

本组11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112例均有间歇性跛行,其中腰痛有82例;单侧下肢麻木有39例;不能站立有26例;单侧臀部与下肢疼痛有103例;腰椎旁压痛有96例;腰部活动受限有99例;下肢感觉障碍有53例;臀部压痛有82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有40例;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有17例。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法:(1)主要通过静脉注射甘油果糖、神经妥乐平注射液等缓慢脱水、营养神经以及改善微循环的西药针剂;(2)肌肉注射或口服维生素B1与B12等其它神经营养药;(3)口服扶他林等消炎止痛药。

实验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法:(1)使用十步正骨的手法,每周对患者进行十次手法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二十分钟,每小时两次;(2)使用中药湿敷,将莪木、苏木、三棱、艾叶、伸筋草、透骨草等中草药混合药散在布袋当中,并加水浸湿之后,放在电饭锅上加入3~5分钟,随后将中药湿敷至于患者痛区,每次湿敷时间为二十分钟,每小时两次;(3)中药内服,使用《医林改错》中身痛逐瘀汤为主方辩证施治,偏肾阴虚者合左归丸化载,偏肾阳虚者合右归丸化载,偏湿邪者加入茯苓、附子、生姜等,偏寒邪者加入桂枝、麻黄等。早晚分为两次口服,每小时一剂。

1.4 治疗方法

VAS的方式主要是使用一条长约10 cm的线段,一段为0分段另一端为10分段。0分段代表无痛,10分段代表最剧烈的疼痛,临床的评定为0~2分为优,3~5分为良,6~8分为可,>8分为差。

JOA主要包括了自觉症状9分,临床检查6分,日常生活动作为14分。同时计算功能的改善率,及RR=(治疗后JOA评分-治疗前JOA评分)/(29-治疗前JOA评分)×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版本统计软件做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配对设计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描述,计量资料以(±s)描述。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分值比较

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之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VAS评分含有统计学价值(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JOA分值比较

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JOA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之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JOA评分在自觉症状、临床检查以及日常生活动作中均含有统计学价值(P<0.05)。如表2所示。

表1 112例患者治疗前后VAS分值比较(±s,分)

表1 112例患者治疗前后VAS分值比较(±s,分)

组别(n=56)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7.68±1.25 3.64±0.71对照组 7.42±1.39 5.82±1.05 x2 / 12.8705 P/0.0000

表2 112例患者治疗后JOA分值比较(±s,分)

表2 112例患者治疗后JOA分值比较(±s,分)

组别(n=56) 自觉症状 临床检查 日常生活动作实验组 3.12±0.86 3.48±0.81 7.86±0.65对照组 5.84±0.91 3.79±1.01 11.23±0.37 x2 16.2567 2.1015 33.7181 P 0.0000 0.0379 0.0000

3 讨 论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主要是因为黄韧带肥厚、椎间盘膨出、小关节增生所致,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主要呈现出隐匿性与渐进性,其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有间歇性跛行、腰痛、单侧下肢麻木、无法站立、下肢感觉障碍、臀部压痛、单侧臀部与下肢疼痛、腰椎旁压痛、腰部活动受限等症状[3]。而由于很多老年患者同时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病以及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等症状,导致手术治疗的风险较大[4]。因此,中医综合疗法便成为现阶段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11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实验研究,在治疗后,患者的自觉症状、临床检查以及日常生活动作中均含有统计学价值(P<0.05),这也表明了中医综合疗法对于减轻腰腿痛患者的病痛、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中均优于传统的西医综合治疗法。其中中医综合疗法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能够通过手法改变神经根和突出物之间的相对位置,使神经根受到的压迫减少,同时使疼痛逐渐减小;第二,手法能够使局部的温度升高,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增强对于炎性产物的吸收,并改善神经性根缺血缺氧的状况[5];第三,能够通过点穴提高痛阈,刺激患者分泌的5-羟色胺,从而提高痛阈,减轻患者疼痛。

由上述结果可知:实验组在通过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之后,其VAS分值与JOA分值中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核日常生活动作,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中医综合疗法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由此表明,中医综合疗法在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有着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1] 杨 光,古恩鹏,李 茁,刘国胜,张小青.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9(02):69-71.

[2] 刘尚平,张 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78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06):69-71.

[3] 孙桂明,王想福,王兴盛,石瑞芳.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84例[J].西部中医药,2014,27(08):123-124.

[4] 刘连华.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5):139-140.

[5] 欧阳松,罗建平,廖 伟,舒文韬,张 智,王 蛟,李先梁,池雷霆.中医传统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摘要集,2014,(10):110.

R681.5

B

ISSN.2095-8242.2017.057.11263.02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变性分值腰椎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征兵“惊艳”
体育考核新方案出炉 项目分值变化大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变性淀粉在酸奶中的应用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有限减压配合Sino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