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彩超对早期乳癌影像诊断的对比分析

2017-11-14 07:21李金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7期
关键词:乳癌病理学乳腺

李金莉

(内蒙古扎兰屯市繁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蒙古 呼伦贝尔 162650)

・诊断技术・

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彩超对早期乳癌影像诊断的对比分析

李金莉

(内蒙古扎兰屯市繁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蒙古 呼伦贝尔 162650)

目的探讨并对比分析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彩超对早期乳癌影像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疑似乳腺癌患者90例,并将其纳为研究对象。病灶直径均在2 cm以下,依次行核磁共振、乳腺钼靶以及彩超检查。把病理学检查结果当作金标准,对比分析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彩超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82例为乳腺癌。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彩超对乳腺癌的检出率分别为[92.68%(76/82)]、[79.27%(65/82)]、[73.17%(60/82)],核磁共振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乳腺钼靶、彩超,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乳腺钼靶、彩超相比,核磁共振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较高,临床筛检时,应优先选用核磁共振检查。

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彩超;乳腺癌;早期诊断

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降低乳腺癌的临床病死率,必须实现对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确诊。笔者通过对我院收治的9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探讨并对比分析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彩超对早期乳癌影像诊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实现乳腺癌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疑似乳腺癌患者90例并将其纳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案例均为女性,年龄35~63岁,平均(49.52±5.16)岁;未绝经56例,绝经,34例;病灶直径均在2 cm以下。

1.2 方法

对患者依次行核磁共振、乳腺钼靶以及彩超检查,不同检查方法之间间隔0~14天。①核磁共振。使用飞利浦1.5T超导核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扫描,患者取俯卧体位,双乳悬于线圈洞穴内,使用相控阵表面线圈,平扫T2W1采用快速反转恢复自旋回波脂肪抑制序列,反转恢复STIR序列,T2W1选择二维flash序列,层厚设置为3~5 mm,层距设置为8~10 mm[1]。对单侧乳腺进行扫描,选择矢状位扫描,对双侧腺进行扫描,选择横断位扫描或者是冠状位扫描。②乳腺钼靶X线片双乳CC位+MLO位检查,视具体情况,可对病灶位置行局部加压放大摄片,并由2位经验丰富、高资历的影响科医生进行钼靶阅片。③彩超。图像分析,包括病灶形态、数量、钙化情况以及局灶性不对称等改变。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定位引导粗针穿刺活检或手术,获取病理学检查结果,将病理学检查结果当作金标准,对比分析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彩超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病理学结果显示,疑似乳腺癌患者90例中,乳腺癌82例,良性病变8例;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彩超对乳腺癌的检出率分别为[92.68%(76/82)]、[79.27%

(65/82)]、[73.17%(60/82)],核磁共振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乳腺钼靶、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彩超以及病理学检查的诊断结果

3 讨 论

乳腺肿瘤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一大主要疾病,具有发病隐匿、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现阶段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正在以每年3%~4%的增长率逐渐上升,且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严重威胁着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2]。临床上,实现对乳腺癌的早发现、早确诊,使患者在最佳救治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存活率、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所在。

临床诊断乳腺肿瘤,主要采取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及彩超检查三种检查方法,不同的检查方法,有着不同的优势,核磁共振的软组织分辨力相对较强,同时对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准确性相对较高[3]。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及彩超检查,并将病理学检查结果当作金标准,探讨三种方法对乳腺癌的检出率。结果发现,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彩超对乳腺癌的检出率分别为[92.68%(76/82)]、[79.27%(65/82)]、[73.17%(60/82)]。这一结果充分显示,与与乳腺钼靶、彩超相比,核磁共振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较高。究其原因在于,核磁共振检查技术,具有多参数、多平面成像的优势,敏感性更高,同时,三维成像,也可以使病灶显示更直观、定位更准确,不管是对乳腺深位病灶,还是对乳腺高位病灶,均可良好显示。除此之外,核磁共振还具有无创伤、对人体无害以及安全的特征,因此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接受与认可。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对实现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基于此,临床上,可以考虑优先选用核磁共振检查方法。

[1] 斯兴无,徐 彬.用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及彩超检查诊断早期乳癌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7,(04):120-121.

[2] 聂耀钢.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乳腺钼靶X射线影像在乳腺原位癌早期诊断的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48):192.

[3] 贺建林,曾伟华,李 雄.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对早期乳腺癌影像诊断的对比[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6):61-62.

R445.2

B

ISSN.2095-8242.2017.057.11227.0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乳癌病理学乳腺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易致乳癌吗?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容易误诊的高回声型乳腺病变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警惕男性乳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