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心肌酶检测对成人重症肺炎的临床意义

2017-11-14 07:21葛振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7期
关键词:成人重症心肌

葛振江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血清心肌酶检测对成人重症肺炎的临床意义

葛振江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目的研究血清心肌酶检测对成人重症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成人重症肺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成人重症肺炎组,选取50例普通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普通肺炎组,再选取同时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三组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血清心肌酶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和普通肺炎患者的血清心肌酶水平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相对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和普通肺炎患者,重症肺炎患者的血清心肌酶水平显著上升;支原体性重症肺炎心肌酶异常率为24%,病毒性重症肺炎心肌酶异常率为68%,细菌性重症肺炎心肌酶异常率为46%,三种心肌酶异常率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重症肺炎心肌酶异常与正常患者的心衰发生率和心电图异常率差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心肌酶检测对成人重症肺炎的临床意义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血清心肌酶检测;成人重症肺炎;临床意义

临床上引发成人重症肺炎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病原体感染,大部分属于全身炎症反应,会对患者的肺外器官造成严重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促使患者合并多器官衰竭,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研究显示,血清心肌酶能够对心肌受损进行有效提示[2]。本研究主要针对血清心肌酶检测对成人重症肺炎的临床意义进行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成人重症肺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成人重症肺炎组,平均年龄(45.21±5.26)岁,包括男35例,女15例,疾病类型分析:10例患者为支原体肺炎,25例患者为细菌性肺炎,还有15例患者为病毒性肺炎;选取同时期50例普通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普通肺炎组,平均年龄(45.22±5.21)岁,包括男36例,1女4例;再选取同时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对照组,平均年龄(45.28±5.18)岁,包括男36例,女14例。3组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取重症肺炎组患者以及普通肺炎组患者的入院次日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取对照组体检者空腹静脉血2 mL,对其进行离心处理,送往病理检查,将溶血标本排除。

1.2 方法

试剂和仪器:(1)主要试剂:CK-MB、CK、ɑ-HBDH、LDH、AST;(2)主要仪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OBAS8000。酶动力学方法检测的五种心肌酶包括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肌酸激酶)、ɑ-HB-DH(羟丁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

具体检测方法分析:对本研究中50例普通肺炎患者和50例重症肺炎患者分别进行血常规与尿常规检查,对其动脉血气、X线胸片以及心电图进行分析。给予所有肺炎患者吸氧,将其抗过敏试验结果和痰液培养结果作为依据,对抗生素药物进行合理选择,如果患者合并有并发症,则要根据其具体的疾病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对三组研究对象的心肌酶水平差异、不同病原体感染引起重症肺炎心肌酶异常率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对重症肺炎组患者中心肌酶正常患者和心肌酶异常患者的心电图具体异常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解存在心衰等并发症患者的死亡率和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研究中三组研究对象的心肌酶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和普通肺炎患者的血清心肌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和普通肺炎患者,重症肺炎患者的血清心肌酶水平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中三组研究对象的心肌酶分析(±s,u/L)

表1 研究中三组研究对象的心肌酶分析(±s,u/L)

组别 CK-MB CK ɑ-HBDH LDH AST重症肺炎组(n=50) 69.99±9.78 268.89±54.25 438.45±64.67 366.45±46.25 68.92±21.22普通肺炎组(n=50) 26.78±4.26 189.88±34.67 229.34±40.02 174.56±39.24 26.78±16.22对照组(n=50) 21.82±7.32 181.22±32.22 225.56±32.12 172.23±32.82 24.25±18.65

2.2 重症肺炎患者不同病原体感染引发的心肌酶异常发生情况对比

造成重症肺炎患者心肌酶异常的病原体感染类型包括支原体性重症肺炎心肌酶异常、病毒性重症肺炎心肌酶异常、细菌性重症肺炎心肌酶异常三种类型。其中支原体性重症肺炎心肌酶异常率为24%(12/50),病毒性重症肺炎心肌酶异常率为68%(34/50),细菌性重症肺炎心肌酶异常率为46%(23/50),病毒性重症肺炎心肌酶异常率最高,并且三种心肌酶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重症肺炎心肌酶异常与正常患者心电图异常情况对比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重症肺炎心肌酶异常与正常患者的心衰发生率和心电图异常率差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重症肺炎心肌酶异常与正常患者心电图异常情况对比 [n(%)]

3 讨 论

临床上,普通肺炎属于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但是相对于普通肺炎,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更加严重,在疾病发作时,还会伴随有并发症出现,在迅速发展之后,会促使多器官功能衰竭现象出现,如果器官受累数量在三个以上,便可能会促使患者死亡[3]。临床上常见的肺外脏器损害可见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胃肠道损害、肝肾功能异常等具有较高的病死率[4]。在对小儿重症肺炎进行判断时,通常会将心肌酶谱的检测结果作当成分析指标,但是在对成人重症肺炎患者进行诊疗时,关于心肌酶谱的相关报道较少,在成人重症肺炎是否会引发心衰出现这一方面,临床上的争议性较大[5-6]。本研究结果显示,病毒性重症肺炎心肌酶异常率最高,并且三种心肌酶异常率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这充分说明重症肺炎会对患者的心肌细胞造成严重损害。重症肺炎具有较高的感染度,病原体会进行大量心肌抑制因子与毒素的释放,在患者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的情况下,会促使其体内产生浓度较高的氧自由基和炎性因子,进而引发电解质紊乱现象的出现。在重症炎症时,通常患者的血氧饱度会降低到百分之八十左右,机体通常会处在缺氧的状态,进而表现出低氧血症。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发展,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水平也会慢慢降低,氧合指数低以及心率高可以当成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引发重症肺炎出现的病原体包括支原体、细菌与病毒等,本研究显示,病毒性重症肺炎心肌酶异常率最高,所以在临床诊断过中要对其进行高度重视。病毒不仅会对心肌细胞造成直接损伤,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发展,还会通过介导人体免疫应答机制,溶解损伤被感染的心肌细胞,所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监测是十分必要的,及早对患者进行干预,有利于降低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在重症肺炎患者的心肌酶出现异常现象时,通常表示心肌已经受到了损伤,心功能也相应的处于下降的状态。本研究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患者心电图出现了异常,主要表现为ST段抬高,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所以在对其进行诊断时,通常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对其进行细致性的判断。

综上所述,血清心肌酶检测对成人重症肺炎的临床意义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1] 邢 彦,闫哲军.成人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心肌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2):352-353.

[2] 高燕红.成人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心肌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4,23(12):297.

[3] 蒋兰茂,朱秋玲.成人重症肺炎患者检测血清心肌酶的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3(1):163-164.

[4] 宁丹霞,莫振兆,李泽林,等.成人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心肌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6,24(4):369-370.

[5] 龚裕强,孙来芳,曾潍贤,等.成人重症肺炎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和心功能变化特点[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4,06(7):613-615.

[6] 李永春.重症肺炎患者心肌酶的改变及临床意义[J].中国基层医药,2014,18(3):315-316.

R446

B

ISSN.2095-8242.2017.057.11233.03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成人重症心肌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成人不自在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Un rite de passage
心力衰竭小鼠心肌组织中4.1 R蛋白的表达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