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因素分析

2017-11-14 20:04张冬梅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18期
关键词:检测结果血常规影响因素

张冬梅

【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因素,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健康体检的志愿者45例,采取患者静脉血、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对比分析不同室温、不同检测时间点以及不同采血部位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 对比静脉血和末梢血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水平(Hb),末梢血的检测值高于静脉血,而末梢血的血小板计数(PLT)低于静脉血,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静脉血和末梢血的中间细胞百分比(MXD)无明显差异;2 h内,静脉血的血常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6 h后PLT交即刻检验下降,而MXD显著上升。不同保存温度下,WBC、RBC、Hb、PLT无明显差异。结论 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较多,检验员应做好检验前和检验中的质量控制,减少误差。

【关键词】血常规;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8..01

血常规是帮助临床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手段[1]。但临床受很多外界因素影响,如采血部位、血液标本送检时间、保存方法导致血常规的检验结果出现一定误差[2]。基于此,本研究搜集45例健康体检者,并在不同条件下对体检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45例,入选者包括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23.4~43.2岁,平均(33.3±2.5)岁。

1.2 方法

本研究所用仪器为Backman Counter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选用的稀释液均为本仪器标配稀释液,采血管用EDTA-K2真空采血管。采取入选者4ml空腹静脉血,采血部位为肘静脉,采集好的血液标本分装于2支抗凝管中。在入选者左手食指或无名指取末梢血。对比静脉血和末梢血在不同室温下,不同测定时间下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差异。

1.3 观察指标

测定WBC、RBC、HB、PLT、MXD。

2 结 果

末梢血的WBC、RBC以及HB检测值均显著高于静脉血。末梢血的PLT检测值显著低于静脉血。

3 讨 论

血常规是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液是由有形细胞和液体组成,血常规检验主要是检验血液的有形细胞部分。众所周知,血液含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即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三种,如果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发生病理改变,会影响人体全身组织器官,相反,组织或器官的病变可从血液成分的变化中被反应出来,因此,临床医生常根据血液分析的结果了解疾病严重程度,对疾病做出诊断[2]。但临床血常规的的检验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存储条件、采血部位、不同检验时间都会影响血常规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改善血液检验因素的措施:血常規是当前血液检验中最基本的检测方法。其中,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是较为常见的血液采集方法。要想减少影响血液标本因素,必须要严格控制其质量。首先检验人员应该熟练掌握检验的基础知识,并且与护士进行沟通,讲述采集、存储、送检等过程的重要性;其次,在采集前要遵循医嘱,合理选择真空管,明确其干扰因素,对患者做好指导工作,了解患者生理状态以及用药状况,积极向患者讲解相关知识,叮嘱患者保持空腹11 h左右,禁止剧烈运动或于运动后30 min再予以采集;然后,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护士要认真进行各项核查工作;最后,要规范存储、送检过程。采血前应明确采血量,所有的试管及针头都应干燥清洁,采血速度要适中,标本抗凝应选择合适的抗凝剂,标本运送过程中不能出现剧烈震荡。

本研究结果提示,末梢血的WBC、RBC以及HB检测值均显著高于静脉血,分析原因可能是末梢血血管管径狭窄,循环不畅,局部温度低,因此会出现血液成分沉积的现象,使得细胞计数偏高[3]。在采集末梢血时,由于针刺深度不够,通常会反复挤压,使PLT损耗或聚集,从而使PLT降低。本研究结果也提示,末梢血的PLT检测值显著低于静脉血。

在不同检验时间下,血液在放置6 h后PLT检测值显著降低,这可能与PLT发生黏附聚集有关,由于PLT黏附聚集,从而出现大量颗粒物,而血细胞分析仪采用的是电阻抗原理,因此难以将聚集的PLT纳入计数范围,因此出现了PLT降低的现象。而MXD升高可能是因静置过程使血液出现分层,从而产生不同代谢物,影响了血液的渗透压,使白细胞体积发生改变。在血液静置2h后,血液的各项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说明,采血后2 h进行血常规测定,所得到的的检测值最准确。

本研究结果还发现,无论是在温室保存还是在冰箱保存,所得到的血常规检测值均无明显差异。只有注意每个环节,提升医务人员以及患者自身的重视度,严格把握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中出现的因素。结合上述结果发现,在进行血常规检验的过程,做好血液标本抽取部位、严格掌握检测时间,做好检测前及检测中的质量控制,保证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于广亚.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相关因素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4):8-9.

[2] 赵风雪,张 春,王耿新,等.血常规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45(4):11-13.

[3] 文家远.临床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初探[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3):150-151.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

猜你喜欢
检测结果血常规影响因素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分析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查结果的影响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