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戏品人张嘉译:因为爱所以热爱

2017-11-15 01:30夯石
北广人物 2017年43期
关键词:王海燕张嘉译直言

夯石

■评戏品人张嘉译:因为爱所以热爱

夯石

演员需要不断的积累生活,并持续享受表演的乐趣。张嘉译的成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不像时下的一些年轻演员永远只停留在口头上,别说观察积累生活了,他们连对正常生活的兴趣都缺乏,或者说是基本不用“亲自”生活了,一切都有人打理、分担、跑前跑后。

张嘉译对笔者说了个小事,他说他直到现在也爱逛街,在逛的过程中观察、体悟人生百态。毕竟一年到头拍戏,离生活有些远了。演员的确需要这种自觉。生活的能力,特别是感受生活的能力,应该成为演员的必要素质。自2008年出演《蜗居》中的宋思明一炮而红后,张嘉译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后来居上,他主演的许多作品都堪称“现象级”佳作,如《悬崖》、《借枪》、《心术》等。此次,他在北京卫视热播剧《急诊科医生》中饰演急诊科“学术权威”何建一,冷酷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柔软的心……张嘉译曾三度出演医疗剧,他说自己对于医生这个职业充满崇敬,作为演员也更容易捕捉到这类具有职业性的人物的特点,只要是这类题材的好剧本,他基本上都不会拒绝。他直言急诊科医生是医生中的“杂家”,每天面临的都是生与死的考验,医生的一念之差,常常会造成不同的结果,甚至是生死立判。“医生每天都要面临巨大的压力,比演员难多了。”医生不仅是每个人一生中一定会接触的行业,他们的存在也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极大的保障。他希望能借《急诊科医生》搭建起一座医生和患者沟通的桥梁,让大家能够更多的理解医生。

干一行爱一行,才能有所得,才能有不断的成长。演员可能更需要一种热爱。尽管有些“怕”恋爱的戏份,但张嘉译却坦承“热爱”是他的拍戏诀窍:“因为热爱(你的角色),所以演戏的状态和情绪都会非常饱满。”同时才可能有内心的驱动力尽量靠近角色、理解角色,接近这个角色一切的思维状态和行为方式,比如他说可以把医生那种职业性的东西提炼出来,让这个角色进入你的肌肤,进入你的骨子里,如此才能更完美呈现。因此没有热爱是不行的。当然前提是得有值得热爱的。据说他曾因不满意好朋友的剧本,而直言让朋友“把剧本烧了重新写”,直到剧本符合他的标准之后才答应出演。跟妻子王海燕合作《国家使命》时,有一段剧本他觉得过分煽情可以舍弃,尽管王海燕提前调整台词准备了很久,他还是执意要求导演把那段戏删掉,让老婆“记恨了很长时间”。

其实,张嘉译的“拍戏诀窍”同样适用于各行各业。近些年,大国工匠、非遗传承人、传统手艺人越来越为大众所熟悉所认同,而认同的当然是他们身上所普遍具有的“工匠精神”,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热爱”、持续的热爱。笔者接触过许多工匠和手艺人,深为他们身上的这种“热爱”而着迷。采访中,笔者冷不丁地问张嘉译:你投资的雕漆(艺术)怎么样了?张嘉译一愣:这事你知道。旋即一笑说:都是机缘巧合,老爷子70多了,一直在攒作品,我就是尽点微薄之力。

我还知道张嘉译投资的这些雕漆从来不卖,几年前就已经花了数百万元。我还明白他一定是从中看到了熟悉的“热爱”。

热爱、同样的热爱,还可以产生极强的吸引力,有种种种神奇的物理化学反应,像磁石之于铁,像人才之于伯乐,像英雄之于英雄。张嘉译和郑晓龙很早之前就有合作意向,直到《急诊科医生》两人才互相圆了梦,谈起合作两人都直呼过瘾。张嘉译甚至直言已经回归到特别学生的状态。“这就是晓龙导演的作品永远都立得住的原因,不仅会提升演员的个人空间,还会有艺术上升的空间。一旦建立起演员跟导演互信的关系,有导演替你把关,演员就能把所有的关注力集中在演戏上,就可以放开了演,放松地演。”

诚哉斯言。想要热爱,须无杂心。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患“无兴趣病”、“无热爱病”。

潜心拍戏多年,大器终于晚成。张嘉译并无遗憾,他说当自己专注于演戏本身的时候,根本顾不上其他事情,所有的兴趣点和关注点都只会集中在好剧本上,以及思考自己“能不能这么演,能不能呈现出来”,如此专注、如此热爱,终于成为网友口中坐拥15部豆瓣评分8分以上优秀作品的男演员。

因为爱所以热爱。人到中年,要想不油腻,学学张嘉译。

猜你喜欢
王海燕张嘉译直言
更正
生命绝境“谋财治病”:暗恋者有笔天价拆迁款
Phase Transition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S∗
劳动创造幸福
写话要符合图意
我的玩具娃娃
逛超市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Performance of Shaped MIL-101-Water Working Pair
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