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夜间照明工程养护管理水平的研究

2017-11-15 11:22钱小平
照明工程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亮灯设施管理工作

邵 宁,钱小平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湖滨管理处,浙江 杭州 310002)

关于提高夜间照明工程养护管理水平的研究

邵 宁,钱小平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湖滨管理处,浙江 杭州 310002)

夜间照明工程作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现代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抓手,展示着城市的品位与魅力,因此,推进亮灯设施养护管理工作,提高城市亮灯设施的养护质量和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夜间照明工程的现状,剖析当下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养护管理标准、革新养护管理模式、提高养护管理意识等方面提出夜间照明工程行之有效的养护管理提高措施。

照明工程;养护管理;标准;信息化;观念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夜间照明工程的数量与体量日益庞大。面对如此庞大的夜间照明工程,在日常养护运作时,如何完善夜间照明工程养护管理标准,摒弃传统粗狂、浪费、经验试的养护管理模式,形成科学、高效、节俭、可持续的养护管理模式,并提高养护管理意识,关系着城市化进程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求,是当下重要的研究课题。

1 夜间照明工程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夜间照明工程取得了长足稳健的进步,逐渐形成一套起点高、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建设模式,从单纯追求物理上的“亮度”,转变为追求亮灯的艺术性、协调性、文化性、美观性与科学性,夜间照明工程正在成为推动城市夜间经济的“生产性工程”、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基础性工程”和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工程”。以杭州G20峰会亮灯专项工程为例,杭州全市景观照明项目共涉及172个,总投资约10亿元,核心城区景观亮化以西湖、运河、钱塘江三大核心区为重中之重,33个入城口为主要节点,54条城市主要道为脉络,通过“串珠成链”的手法,打造出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明暗相宜、动静融合的城市景观亮化体系。

图1 杭州西湖三岛 G20夜间照明工程夜景Fig.1 Curve:Xihu three islands, Hangzhou’s scenic lighting project G20 Night

随着我国夜间照明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形式的不断创新,工程正式落地运作后,仅依靠传统粗犷、浪费、经验试的养护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发展城市“夜间经济”的需求。如杭州市拱墅区内很多街区、商业街的夜间照明工程,过去由于长效养护不到位,已然彰显不出它的光彩,据有关部门统计,湖墅路商业大街,截至2015年6月10日,所实施的50余幢建筑物的夜间照明工程(其中90%以上为2011年前实施),现在整体的亮灯景观效果仅剩于40%,85%以上的建筑亮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亮、不亮问题。同样的情况在我国其它的夜间照明工程中屡见不鲜,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汲取外部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利用最新的管理模式与信息化技术,打造出科学、高效、节俭、可持续的养护管理模式,使夜间照明工程成为城市最为持久、靓丽、和谐的一道风景。

2 夜间照明工程养护管理实例

西湖作为杭州城市的金名片、著名5A级景区,在G20峰会期间进行了大量的亮灯提升改造工程,通过调研,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积极向国内各夜间照明工程养护先进单位学习,制定出了严密的方案,来保证后期夜间照明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实施。方案的内容概括如下:建立健全完善的设施设备档案,实行一灯一档管理;建立以养护中心为中心的激动原则,提高维修的及时性;灯具的管理做到“三好、四会、五定”;制定各系统的应急处理方案,做到有备无患;制定合理的经济运行方案,提高运行效益,降低能耗,节省成本;组织定期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养护维修技能,降低设备故障率。下面我们将从三方面来详述西湖景区夜间照明工程的养护管理措施。

第一,坚持养护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管理单位按照亮灯设施的数量下达养护、管理、维修计划,认真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三三二五”制,即三票、三图、三定、五规程、五记录。三票指工作票、操作票、临时用电票;三图指系统图、二次回路图、电缆走线图;三定指定期维修、定期巡检、定期清扫;五规程指检修规程、试验规程、运行规程;五记录指检修记录、巡检记录、试验记录、事故记录、设备缺陷记录。以保证景区亮灯设施正常运行,确保亮灯率达到98%。

第二,坚持日常养护与应急抢修并重。日常养护中,维护人员对分管范围内的灯具设备负有养护维修责任,做到定时上岗,每天检查一至三次,有特殊规定的按规定时间进行检查,发现灯具设备缺陷或故障,及时消除并上报管理单位,做到“三懂,四会”,即懂结构、懂原理、懂灯具的及时断电圈离,会调试、会保养、会排除故障、会写每天的维护及故障记录。对于应急抢工作,成立专门的抢修领导小组,来指导抢修方案形成、汇报抢修进展、督促抢修工作,发生故障或灯具异常后,严格按照抢修流程(流程详见图2),电力工区要立即向维修中心汇报,故障抢修由维修中心统一指挥,要发挥相邻电工区的联合救援作用,迅速查找故障,恢复设备运行,整个抢修过程中要特别强调作业安全,严格遵守《安规》《检规》和有关规定,如强调高空作业时系好安全带和安全帽、必须在办理停电作业和验电接地后方可作业等安全措施。

图2 电力设备抢修信息流程图Fig.2 Curve:Power equipment repair information flow chart

第三,以区域管理单位为责任主体,做好设备设施的管理工作,负责整个设施和设备的操作、运行、检查、保养和维修,负责设备档案的建立和管理,负责设备各种操作规程和流程的制定实施,负责对维修人员和服务供方的组织和调度,负责维修人员的技能培训。过做好灯具设备设施的接管和建档,保证设备设施的检查与维修,维护各系统设备设施的正常运作,来提高自身的养护管理水平。

3 夜间照明工程养护管理意见

夜间照明工程的养护、维修具有很大的复杂性与特殊性。首先,它分布在所涉区域的各个景观道路、广场等地,面广、线长且点多;其次,夜间照明工程的后期养护工作具有连续性、长期性与及时性的特点,需每天巡查现场,若发现灭灯或设备损坏,及时进行修理更换;并且受台风、暴雨等自然因素,及人为破坏盗窃因素的影响,极大地增加了养护管理工作的难度。为此,我们通过总结杭州G20峰会西湖夜间照明工程的养护管理工作及学习国外相关工程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养护管理提高措施。

1.1以现有相关规范为依托,完善养护管理标准

必须制度出一套针对性强、实施性高、试用性广的夜间照明工程养护管理条例,从养护维修要求、施工安全、服务时限、管理职责等方面完善夜间照明工程养护管理标准,以保证亮灯设备完好,使之运行安全可靠,充分发挥夜间照明工程本职功能,为城市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服务。参考《江苏省城市照明设施优质养护片评选办法(试行)》及《山东省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养护维修服务规范》,本文做出如下归纳提升。

第一,从设计源头把关,严格遵守国家强制性规范《建筑照明设计规范》《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前期做到合理布置线路,科学选择灯具、变电箱柜,以工程质量和安全保障为根本,物尽其用、杜绝浪费,为后期的长效养护管理打下扎实的基础。图3为西湖湖心亭夜间照明工程电气总平图,本工程的设计从照明配电系统、照明控制系统、施工技术要求、技能等角度综合考虑,旨在实现建设施工中进度、成本、质量的最优化,也极大方便了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

图3 杭州西湖湖心亭夜间照明工程电气总平图Fig.3 Curve:West Lake Lake Pavilion Pavilion lighting project electrical general chart

第二,将养护工程细化为配电设备、电缆线路、照明器具、光源电气元件、高杆照明设施、专用灯杆及金属构件等七个分项工程,根据各分项工程的特点,从设施物理形态、关键零部件、消防要求、运作情况等方面,要求养护施工单位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地养护维修。

第三,做好巡查报抢修工作并完整保存相关资料。其中常规巡修要求:配电箱(柜)每季巡修一次,电缆线路每年巡修一次,灯具、灯架、引下线每季度巡修一次,灯具每月做一次清洁工作,电缆手孔井、人孔井每年巡修一次,配电箱(柜)、金属灯杆接地网每年定期检测接地电阻;设施报抢修要求:线路、配电箱柜故障24小时内修复,单个路灯按单位规定或向社会承若的时间修复,突发事故及时处理;亮灯率、设备完好率台账要求:建立健全亮灯率检查台账和设施完好率检查台账。

第四,做到安全文明施工。养护维修现场应设置明显标志,并采取围挡等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尽量避开人流高峰期,减少对交通、景区环境的干扰和影响,提倡采用先进的机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缩短设施养护维修的时间。

第五,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应建立夜间照明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相关责任制度,包括安全作业、动态巡查、检查考评、保养维护、应急抢修等,构建养护管理工作的绩效评价机制,从设施完好率、亮灯率、基础资料收集、养护成本决算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以最终的评分作为考核夜间照明工程养护管理的标准。

1.2以信息化为载体,革新养护管理模式

随着“智慧城市”、“智慧景区”概念的普及与推广,越来越多的城市与景区已经开始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打造出能提高相关行业管理水平、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管理信息化工程,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的服务。基于上述信息化建设基础,将夜间照明工程的养护管理纳入“智慧管理”体系,使相关养护管理单位能够通过智能网络对夜间照明工程现场的地理事物、设备情况、群众行为、巡查人员行迹进行全面、透彻、及时地感知,对养护施工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可视化管理,优化巡查、报维修等业务的流程,实现夜间照明工程养护中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夜间照明工程“智慧养护管理”体系采用层次化结构,包括支撑环境、数据层、业务应用层、访问层,形成相应的视频监控系统、电子巡更巡检系统、数据收集分析系统,具体如下文及图4所示。

图4 夜间照明工程“智慧养护管理”的构架Fig.4 Curve:Night lighting project “wisdom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framework

第一,视频监控系统。基于云数据中心和3D GIS支持引擎,融合3G/4G无线网络技术,将夜间照明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纳入所在城市或景区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从根本上保证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实效性,实现夜间照明工程相应区域的全范围监控。该系统主要有如下功能:视频信号实时显示功能,通过图像解码器设备,能够实时调用任意一路或多路前端视频信号,在显示设备上进行实时显示,能第一时间查看亮灯现场的实时状况,能有效地提高亮灯养护管理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时性;数字图像记录功能,使用网络磁盘阵列进行图像存储,可实现手动录像、定时录像、报警录像、移动检测录像等功能,在夜间照明工程的养护管理过程中,为了解某突发事件“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可通过装有视频监控系统综合管理软件的服务器或经过授权的工作站,访问IP网络,对录像资料按时间段、录像原因、设备号三方面进行有效查询与回放;电子围栏功能,防止无关人员通过非正常手段触碰到夜间照明工程相关设备,导致不必要的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当触发电子围栏时,立发出警报。

第二,电子巡更巡检系统。电子巡更巡检系统可以通过设置系统参数、设定巡检计划与任务、管理巡检人员到位情况、生成设备运行状态及巡检情况报表、基础资料查询等功能,来实现修订景区巡更路线、定位巡更人员、紧急调度巡更人员等功能,可以提高夜间照明工程养护管理的效率、实现工作人员的可视化调度管理,具体管理细则如下:基础管理,对巡更人员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电话号码等,对巡更路线进行设置;巡更管理,对巡更人员工作进行安排管理,对巡更线路进行管理,通过3D GIS地图可以查看巡更人员巡更轨迹,如长时间偏离轨迹,系统将自动报警;调度管理,能与现场巡更人员实时联动,发出指令,实现紧急调度,并对事件过程进行记录。

第三,数据收集分析系统。传统养护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纸质档案,在归档、立卷、装盒的过程中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占用空间大,不便于后期查找,并且在使用时的局限性很大,无法实现多人共视、资源共享。而夜间照明工程“智慧养护管理”中的“数据收集分析系统”,则可以综合处理从各个基础数据模块传送过来的电子数据,经过初步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整理等操作,完成数据中和处理,并统一提交至一体化管控平台进行展现,将夜间照明工程养护管理过程中一切相关的数据、资料、文件、合同进行高度集成,使传统工作中冗杂费时的流程变得精简便利,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方与施工方的工作效率。在有一定量的基础数据累积下,“数据收集分析系统”还能完成对已有数据归类、分析和预测的工作,总结夜间照明工程养护在不同季度、不同路段、不同灯具与配电箱柜型号、不同使用频率、不同养护单位下资金成本的投入,在下一轮的夜间照明工程养护管理中更有针对性地安排工作,将最优资源用在“刀刃上”,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1.3以求是务实的精神,提高养护管理意识

传统的亮灯养护都存在重建设轻养护、重节假日管理轻日常管理的问题,思想层面上忽视了后期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夜间照明工程在建设阶段的资金投入是非常庞大的,相比较而言在养护管理阶段的资金投入却十分不足,导致夜间照明工程在竣工交付使用的初期光鲜亮丽,但中后期却出现很多灯具断亮、设施被盗、电路老化报废等问题,相关的整改行动也因费用不足而被迫中止。同样的对比还出现在节假日与日常生活之间,节日灯火璀璨,节后暗淡无光,严重违背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服务观念。为此,本文就如何从思想观念上改变这一传统陋习,从根源上提高夜间照明工程的养护管理水平,提出以下论点。

第一,加强制度建设,明确责任归属。夜间照明工程养护管理工作应深化责任制度建设,通过制定完善的规范制度,严格划分出相应单位、个人的责任范围,细化权责界限,改进养护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使管理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物业公司等运营更机械化、标准化,提高能效化管理水平与社会化服务能力。

第二,迎合实际需求,推动养护管理工作市场化。根据亮灯养护现状,为避免业主因施工力量、资金等各种原因而不愿承担后续的养护职责,政府可以尝试推广市场化养护模式,让业主委托政府进行市场化养护招投标,并通过政府财政资助,为业主解决大部分设施维护费用。为此,建立优质夜间照明工程养护企业的诚信档案库、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国内质量高、信誉好、技术力量强的养护企业最大程度参与进来。

第三,深化落实考核工作,设立奖惩机制。通过全面、科学、有效地工作考核方式,从亮灯率、设备完好率、基础资料收集、巡更巡查签到、养护管理资金成本等方面对各单位的工作进行考核,根除某些单位或个人得过且过、应付了事的侥幸心理,进一步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同时,设置合适的奖惩机制,使劳有所得、懒有所罚,一方面激励优秀单位或员工保持优良作风、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另一方面让滥竽充数的工作行为得到曝光、摒除,使得亮灯养护管理工作进入科学、有序的良性循环。

第四,建设大众监管体系,提高市民“主人翁”意识。在夜间照明工程的养护管理过程中,强化大众的参与度,突破传统基础设施“谁建设谁管理”的局限性,让作为最大受益者的人民群众参与到日常的养护管理工作中,建设管理方为大众提供多种信息反馈渠道,让每一位路过的市民都能得到巡更巡检的权利,营造出全社会共同养护、共同管理的氛围,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做贡献。

4 总结

综合上述观点,如何有效地提高夜间照明工程养护管理水平,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理念,即一个目标,提高养护管理的综合水平;两种机制,政府主导机制、市场进入机制;三个层面,决策层面、管理层面和施工层面;四个着力点,标准创新、模式创新、理念创新、制度创新。以“一二三四”理念为发力点,不断完善养护管理标准、革新养护管理模式、提高养护管理意识。夜间照明工程养护管理单位要积极寻求政策规范的引导、鼓励和支持,保证充足经费的支撑和维持,进一步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从理念上为养护管理工作“正名定位”,以实际行动为养护管理工作“输血造血”,最终大幅地提高夜间照明工程养护管理水平。

[1] 徐忠正,李竞,戴一坡,等.关于城市照明亮灯率和设施完好率考核方法的探究[J].照明工程学报,2014,25(5):9-10.

[2] 官国雄.道路照明设备养护市场技术监管分析[J]. 照明工程学报,2011,22(3):91-94.

[3] 谢吉丽.杭州市亮灯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市政工程,2009,33(3):64-65.

[4] 林钟洲.论推进城市功能照明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的现实意义[J].照明工程学报,2015,26(3):7-9.

[5] 林涛,叶峰,王强,等.城市物联网照明云平台及应用[J].照明工程学报,2014,25(2):93-97.

[6] 孙向玲.市政设施管理养护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民营科技,2015(3):73-73.

[7] 王述知,郑学武.数据信息管控提升养护水平[J].信息化城市管理,2015,17(6):67-69.

ResearchonImprovingtheManagementLevelofLightingEngineering

SHAO Ning, QIAN Xiaoping
(HubinAdministrationofHangzhouMunicipalBureauofLandscapeandCulturalRelics,Hangzhou310002,China)

Lighting project a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promote modern service construction, shows the city’s taste and charm. Therefore, to promote lighting facilities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work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 lighting facilities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level. 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ighting pro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the lighting industry from the aspects of perfecting th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standard, reforming the management mode and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consciousness.

lighting engineering;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tandards; information; awareness

TM07

A

10.3969j.issn.1004-440X.2017.05.027

猜你喜欢
亮灯设施管理工作
亮灯!
民生设施非“摆设”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巨型玉兔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