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地区图书馆阅览空间的照明环境调查研究

2017-11-15 11:22王立雄王奇琼
照明工程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照度图书馆空间

郭 琦,王立雄,王 琪,王奇琼

(天津大学 天津市建筑物理环境与生态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

京津地区图书馆阅览空间的照明环境调查研究

郭 琦,王立雄,王 琪,王奇琼

(天津大学 天津市建筑物理环境与生态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

图书馆阅览空间中越来越多地出现电子阅读媒体的使用,而针对电子阅读媒体特点的照明环境设计要求尚未明确。本文选取京津地区共6个大型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针对馆内阅览空间进行现场调研,发放300份调查问卷,分析目前图书馆阅览空间的照明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读者对于阅览空间照明环境的主观感受以及对电子阅读媒体的使用状况,为进一步开展研究适宜电子阅读媒体的照明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图书馆; 照明环境; 阅览空间; 电子阅读

引言

数字化移动阅读时代的到来,人们不仅仅局限于阅读传统的纸质图书,电子阅读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根据知识与信息的载体不同,可以将阅读媒体简单地分为传统阅读媒体与电子阅读媒体两种形式。传统的阅读媒体一般为水平放置,通过光线反射实现阅读。电子阅读媒体一般与工作面有一定倾角甚至垂直于工作面放置,通过屏幕发光实现阅读。而我国现行标准中并没有针对电子阅读媒体的特点提出更有效的设计要求,也没有针对一般阅览室和开放式阅览室中越来越多地出现电子媒体阅读的需求提出相应要求。程微等[1]提出我国的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对图书馆照明的要求和实际中存在的不足,特别是现代图书馆的光环境还要适合电子资源的收藏和读者使用电脑等电子设备的需求。张智君等[2]研究了VDT 屏面亮度和文件背景照度对视觉核读作业的影响效应,对文件背景照度做出了建议值。牟晓非等[3]进行了环境照明对液晶显示屏可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得出最佳可见度水平的显示屏面垂直照度范围。由此可见,当前对电子阅读媒体在图书馆照明环境应用的理论研究很少,尤其缺乏针对电子阅读媒体在图书馆阅览空间中使用状况的相关研究。因此,如何对图书馆照明环境进行优化提升,如何提供一个适宜电子阅读媒体阅读环境的研究工作十分迫切。

本文研究基于京津地区图书馆阅览空间的照明环境现状的调研基础,分析现存问题,并通过调查问卷,研究读者对于阅览空间照明环境的主观感受差异性以及电子阅读媒体的使用状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适宜电子阅读媒体的照明设计要求做基础准备。

1 图书馆阅览空间照明环境调研

1.1调研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研范围为北京市和天津市,选取6个有代表性的大型公共图书馆和高等院校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国家图书馆新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天津市图书馆新馆,天津大学北洋校区图书馆,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图书馆。

首先根据图书馆阅览空间功能分区的不同,选取典型一般阅览空间,开放阅览空间,电子阅览空间等三个主要阅览空间调研。现场测试时,按照GB/T 5700—2008《照明测量方法》进行布点,根据空间尺度不同,照度测点距离为2.0 m×2.0 m或4.0 m×4.0 m[8]。选用CL-200A型照度计进行测量,一般阅览空间和开放阅览空间分别测量读者阅读工作面处的水平照度值,垂直照度值以及45°斜面照度值(如图1所示);电子阅览空间测量读者阅读工作面处的水平照度值,以及屏幕面照度值。公共图书馆一般开放时间为9:00—20:00,高等院校图书馆一般开放时间为8:00—22:00。故测试时间段为夜间馆内人工照明正常开启使用至闭馆关闭,保证天黑以后,避免天然采光对测量的影响。

图1 照度测试面示意图Fig.1 The Illumination test surface schematic diagram

根据现场测量数据的统计,6座图书馆不同阅览空间的照度平均值和照度均匀度数值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6座图书馆不同阅览空间的照度平均值和照度均匀度数值统计表

1.2主观问卷发放

通过对各图书馆不同阅览空间随机发放问卷,调查对象为不同年龄段的夜间在馆视力正常的成年读者,问卷旨在了解读者对各图书馆阅览空间照明环境现状的主观感受,以及电子阅读媒体的使用情况。每个图书馆调研当日发放50份调查问卷,保证百分之百收回,6个图书馆共收回有效300份问卷,其中男性读者153人,女性读者147人。

2 调研结果与分析

2.1测量数据结果

根据6座图书馆的调研情况,大部分图书馆的矩形形态阅览空间光源采用条形荧光灯,高大阅览空间则采用金卤灯居多;馆中电子阅览空间均采用一般照明方式(见图1),开放阅览空间多采用一般照明(见图2),部分采用混合照明方式(见图3),清华大学图书馆的3层开放阅览空间则采用局部照明方式,此空间的照明设计存在缺陷(见图4)。

图2 国家图书馆电子阅览空间Fig.2 The national library electronic reading room

图3 北京大学图书馆开放阅览空间Fig.3 The opening reading room of Beijing university library

图4 天津大学北洋校区图书馆开放阅览空间Fig.4 Library the opening reading room of Tianjin university

通过统计数据与图书馆建筑照明规范对比(图5~图7)。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天津大学北洋园图书馆中一般阅览空间和开放阅览空间的照度平均值均低于标准值,清华大学图书馆阅览空间的照度平均值远高于标准值。对于电子阅览空间,6座图书馆的照度均匀度均低于标准值,大部分的照度平均值低于标准值。可见,各图书馆中部分阅览空间没有满足照明充足,又不能过强,且要均匀,不产生光影和暗角等规范要求,部分空间还存在照明设计缺陷,特别是电子阅览空间的照明环境欠佳。

图5 清华大学图书馆3F局部阅览空间Fig.5 Tsinghua university library 3F local reading room

图6 6座图书馆阅览空间照度平均值实测数据与标准值对比图Fig.6 The average measured data of six libraries is compared to the standard values

2.2主观问卷结论

1)不同文化水平读者对图书馆阅览空间照明环境的满意程度调查。

经统计读者的文化程度数据显示,高中文化水平占6%,大专院校占5%,大学本科的读者占61%,研究生及以上占27%(见图8)。

图7 6座图书馆阅览空间照度均匀度与标准值对比图Fig.7 Six library reading space illumination uniformity and standard value comparison chart

图书馆阅览空间照明环境的满意程度调查显示,认为“比较满意”的读者中,大学本科的读者占62%,研究生及以上占25%,大专院校文化水平占6%,高中文化水平占7%;认为“不太满意”的读者中,高中文化水平有2人,高等院校文化水平有12人(见图9)。由此可见,不同文化水平的读者对目前的图书馆阅览照明环境现状比较满意。

图8 读者文化水平状况Fig.8 The level of reader culture

图9 不同文化水平对图书馆阅览空间照明环境的满意程度Fig.9 The level of satisfaction of the lighting environment in the library

2)不同年龄段读者对电子阅读媒体使用频率调查。

根据数据显示,读者年龄在17~29岁占83%,年龄在30~39岁占13%, 40~50岁读者占3%, 50岁以上读者占1%(见图10)。

图10 读者年龄状况Fig.10 Age of the readers

其中,21%的读者“几乎每次”都会在图书馆使用电子阅读媒体阅览,26%的读者“大部分时间”会使用电子阅读媒体阅读,17%的读者“半数时间内使用电子阅读媒介,只有7%的读者“从不”使用电子阅读设备,只阅读传统的纸质图书(见图11)。可见,大部分读者对电子阅读并不陌生,并主动尝试这种新兴的阅读方式,甚至会在图书馆专门使用电子阅读设备阅览。

图11 不同年龄段读者在图书馆阅览空间使用电子阅读媒体的频率Fig.11 Readers of different ages use the electronic reading media in the library

选择“几乎每次”的64位读者中,年龄在17~29岁占78%,没有50岁以上的读者;选择“大部分时间”的读者中,年龄在17~29岁占91%;选择“大概一半一半”的读者中,年龄在17~29岁占81%,年龄在30~39岁占19%;选择“从不”的读者中,年龄在17~29岁占67%,50岁以上的读者占2%(见图11)。可见,除了50岁以上老年人可能不太容易接受新事物,依旧选择传统的阅读媒体;半数以上的中青年读者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较为频繁,倾向于更多的尝试电子书阅读体验。

3)常用的电子阅读媒体调查。

图书馆最常用的电子阅读媒体调查中,41%的读者选择笔记本电脑,38%的读者选择智能手机,16%的读者使用平板电脑,6%的读者选者使用各种电子阅读器阅读(见图12)。可见,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是读者较常使用的电子阅读媒体。

图12 图书馆最常用的电子阅读媒体调查Fig.12 The most commonly used electronic reading media survey in the library

4)图书馆照明环境有待改进因素统计调查。

通过对图书馆照明环境中有待改进因素调查显示,35%读者认为阅览空间中“灯具投光方向”需要改进,不合理的投光方向会造成自遮挡,在阅读工作面易形成阴影,影响读者阅读; 20%读者也认为“灯具布置方式”存在缺陷;23%读者认为“桌椅布置方式”有待改进;还有19%的读者认为部分图书馆的“灯具类型”不合适,以及16%的读者认为部分图书馆“灯具安装高度”过高或过低,有待改进。

图13 图书馆照明环境有待改进因素调查Fig.13 The library lighting environment needs to be investigated

5)适宜的阅读照明环境对提升读者阅读舒适性的明显程度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36%的读者认为通过改善图书馆照明环境,对提升自己的阅读舒适性非常明显;50%的读者认为能够比较明显的提升阅读舒适性,只有3%的读者认为提升照明环境对阅读舒适性作用不太明显。可见,半数以上数读者认为适宜的图书馆照明环境对提升读者的阅读舒适性具有比较明显的作用。

图14 提升读者阅读舒适性的明显程度调查Fig.14 To improve the reader’s apparent degree of comfort

6)对图书馆照明环境中考虑电子阅读媒体照明设计的看法。

图15 读者对考虑针对电子阅读媒体特点照明设计的看法Fig.15 Readers are considering the idea of lighting design for electronic reading media

通过问卷调查显示,16%的读者认为图书馆照明环境中 “一定需要”考虑电子阅读媒体照明设计要求,51%的读者认为“可能需要”考虑,只有3%的读者持“一定不需要”的看法(见图15)。这说明,大多数的读者认为需要针对电子阅读媒体的特点设计更加适宜的照明环境。

3 总结

1)通过对京津地区图书馆阅览空间照明环境的调研发现,已建成的大型公共和高校图书馆的部分阅览空间存在着照度不足或过高,照度不均匀,阅读工作面照度与环境照度比例失调等照明设计缺陷的现象,尤其是电子阅览空间照明环境有待优化提升。但是,不同年龄段和文化程度的读者对图书馆照明环境现状持比较满意的态度居多,反映出读者对图书馆阅览空间的视觉舒适性存在评价模糊的现象,同时,大部分图书馆照明设计侧重于功能性和美观性,而没有考虑读者的视觉舒适性,因此,对现有图书馆阅览空间的照明环境进一步优化完善十分必要。

2)问卷调查显示,一般阅览空间和开放式阅览空间中,半数以上读者使用各种电子阅读媒体,读者最常用的电子阅读媒体是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同时,读者主观上希望拥有更加适宜这种新兴阅读媒体的照明环境,然而阅览环境中并没有针对电子阅读媒体的特点的照明设计,也没有相关的设计规范要求。基于此,探讨图书馆人工照明的合理性,针对电子阅读媒体的特点设计更加适宜的照明环境是十分迫切的。

3)我们建议后期研究着重针对电子阅读媒体照明设计要求进行科学、定量化的研究,进一步分析针对电子阅读媒体的设计指标,设计方法以及改善优化措施进行研究,以期实现提高图书馆阅览空间照明环境质量的目标。

[1] 程微.大学图书馆的照明质量与照明设计标准的考量[J].广州建筑,2010,(1):7-11.

[2] 张智君,朱祖祥. VDT屏面亮度和文件背景照度对视觉核读作业的影响[J]. 心理科学,2001,(1):26-28+125.

[3] 牟晓非. 液晶显示器在不同的环境照明和亮度对比度条件下可读性的研究//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创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五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系统工程学会,2001.

[4]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38—2015.

[5] 照明测量方法:GB/T5700—2008.

[6]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

SurveyandResearchofLightingEnvironmentintheLibrariesofBeijingandTianjinArea

GUO Qi, WANG Lixiong, WANG Qi, WANG Qiqiong
(TianjinUniversity,TianjinKeyLaboratoryofArchitecturalPhysicsandEnvironmentalTechnology,Tianjin300072,China)

The use of electronic reading media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 the library’s reading space,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lighting environment design for electronic reading media are not yet clear.This article selects a total of six large public libraries and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Beijing and Tianjin area to conduct field survey for reading space. 300 copies of questionnaires were handed out. The pres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library reading room lighting environment were analyzed. Readers’ Subjective feeling of the reading space lighting environment was studied as well as their use of the electronic reading media. The research provides data support for further study on electronic reading media lighting design.

library; lighting environment; reading space; electronic reading

TU113

A

10.3969j.issn.1004-440X.2017.05.02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多目标优化分析的图书馆阅览空间照明质量研究》(51678399)

王立雄,E-mail:wlixiong0011@sina.com

猜你喜欢
照度图书馆空间
空间是什么?
机器视觉的低照度图像缺陷识别方法
创享空间
图书馆
体育建筑照明设计中垂直照度问题的研究
去图书馆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