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平利:生态脱贫杜绝一个模式一刀切

2017-11-15 03:01刘天平杨忠红
中国林业产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平利县农林全县

刘天平 杨忠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近几年来,我们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按照总书记的要求,针对秦巴山区得特点,突出农林主力作为,强化生态脱贫功效,不搞一个模式一刀切,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思想教育因事施教,引导贫困群众依靠党、树信心,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创成果、共享成果,小康愿景一定能够现实

习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我们在生态脱贫中坚持对贫困群众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给他们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着力提升生态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实践中坚持把扶志摆在首位,把握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解决相信党和政府、相信小康目标、相信生态扶贫政策、树立脱贫信心的问题,不搞一个方子治百病和一人有病大家吃药。

(一)坚持信念引领,让贫困群众坚信党能带领我生态脱贫

(二)坚持目标引领,让贫困群众坚信党在带领我脱贫

针对少数贫困群众对生态脱贫攻坚抱有的怀疑、迷茫心态,我们深入抓好坚信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认清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认清执政为民的情怀,全社会都在关心和帮助贫困人口和困难群众,把人民的期待变成党的行动、变成生活的现实,努力让老百姓特别是山区贫困人口过上幸福美满好的生活;认清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百姓期盼什么,党和政府就推进什么,瞄准“痛点”精准发力。从而凝聚起了全县人民的民心,全力开发和建设山林经济,增强打赢生态脱贫攻坚战的信心。

针对部分对脱贫信心不足,心理灰暗的山区贫困群众,突出搞好看农林建设成绩,看农林产业光明,看依山致富希望的思想教育,使他们看到党和政府抓发展始终立足民生之本,瞄准民生目标,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不断补齐和打破民生保障的短板和瓶颈,并把依托山林经济解决就业致富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密集出台一系列生态脱贫的惠民政策,力求从根本上破解发展难题,确保小康路上山区特困群众不掉队。近几年来,平利县委政府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统筹五级力量,落实贫困村“五个一”帮扶队伍和“五级责任”,严明453名干部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的纪律要求,有7056名党员干部与贫困群众结对子,在生态脱贫中帮扶连心到户。坚持把党建主业与生态脱贫攻坚主责有机结合,把党的力量挺在脱贫攻坚前沿阵地,“两学一做”与“学亮比、争创出”党建主题活动融入脱贫攻坚,发挥县委总揽全局、支部建强堡垒、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全县1.13万名党员和218名后备干部踊跃投身生态脱贫一线。按照“县抓推进、镇抓落实、村抓实施”的要求,构建起县指挥部、镇作战部、村作战室三级作战体系,设定时间表,绘制路线图,立下军令状,形成党委政府一体担责、人大政协共同发力、社会各界积极参战的生态扶贫格局。坚持从严督查考核,相继出台生态脱贫攻坚工作纪律、问责办法、督查暗访办法,形成领导苦抓真抓、干部苦帮真帮、群众苦干真干的攻坚脱贫氛围。让贫困群众看到全党的行动旨在解百姓之忧,为人民造福,激发脱贫过上美好生活的信心。

(三)坚持政策引领,让贫困群众坚信党在保证我脱贫

中央出台的各项政策举措,是我国扶贫开发的制度性改革,是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重要举措,关键是要真抓实干,把好政策、好举措落在实处,落到贫困群众身边。平利县在生态脱贫的工作落实中,注重用农林生态扶贫政策宣传教育群众,解决贫困群众对上级政策不在意、不愿听、看不懂、信不过、用不上的问题,让政策更好的发挥规范指导和保障作用,从而克服因不懂政策,造成生态脱贫工作指导无头绪、落实打折扣的现象,引导山区贫困群众认清,生态扶贫连着千村万户,政策牵系群众福祉。因此,要过细做好各项生态脱贫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让群众听得懂、信得过、用得上,保证政策融入基层接地气,力求以问题为导向,回应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愿,防止脱贫攻坚的“硬办法”被软化,实招被虚化,真金白银被浪费,党和政府的形象声誉被损害,影响如期脱贫。在生态脱贫政策的宣传教育中力戒形式主义,用赤诚相见的坦率、虚怀若谷的态度、直面问题的勇气,把政策讲透、把道理说通、把症结理清、把办法教会,便于执行、落地生根,让生态脱贫政策“跟着问题走”“跟着群众走”见成效、得实惠。让贫困群众看清各项扶贫政策都是以为民谋福祉的,也是群众评价生态脱贫工作的标准,更是自身摆脱贫困的金钥匙。近几年来,我们以县委县政府“两不愁、三保障,群众满意”为脱贫标志,积极参加全市开展的“树千名自强标兵、交万名农民朋友”活动,并与“三风”建设紧密结合,参与全县千名“自强标兵”和“苦干脱贫光荣户”评选,带动了更多贫困群众主动依托生态脱贫、苦干脱贫。

生态脱贫因人而宜,助力贫困群众拔穷根、扎富根,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人也不掉队、共同富裕,不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平利县在精准帮扶的生态脱贫工作中自觉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全县所有山区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对此,全县的农林科技战线联手全县人民,把生态脱贫的精准工作做到户头,做到人头,

(一)在生态脱贫工作中帮到户落到人

平利县是为省级贫困县,2011年被国家列为秦巴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十二五”末共有贫困村79个、贫困户18507户、贫困人口44811人,贫困发生率22.4%。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着力山林经济把生态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决落实习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来陕提出“五个扎实”的重大要求,紧盯脱贫目标,精准发力实干。2016年,农林科技局按照全县以精准识别、精准退出、信息录入“三个100%”为目标,实行县专家组、镇业务组、村工作组“三级联动”,扎实开展对象核实及数据清洗工作,做到扶贫对象、致贫原因、脱贫路径、帮扶责任“四个精准”,系统、表册、卡簿、台账“四个统一”,当年完成了计划脱贫村户和人数。2017年,深化生态脱贫攻坚工作明显成效,紧扣“四率一度”,对标“六个精准”,以快为先传导压力、以实为准查摆问题、以严当头加快整改,确保生态脱贫攻坚方向不偏,路子不错。既拔穷根,又扎富根,保证小康路上人人跟得上,一人不掉队。

平利县县委书记郑小东深入基层调研生态脱贫产业

平利县县长陈伦富指导八仙镇生态脱贫攻坚

平利县副县长尚磊深入西河镇水田河村调研生态脱贫工作

(二)在生态脱贫工作中抓特色拓财源

平利县紧跟安康市政府培育“十百千万”农业经营主体的步伐,按照“两全面三突出三覆盖”的思路,系统谋划,做实山林经济的生态产业扶贫。两全面,就是全面规划、全面推进;三突出,就是要突出茶饮产业、突出贫困村、突出市场主体带动;三覆盖,就是力求特色农业精准到村到户、市场主体带动精准到村到户和科技服务精准到村到户全覆盖。产业布局聚焦富硒茶业,扭住10万亩精品茶、10万亩绞股蓝、10万亩富硒粮油、10万亩中药材、10万头生态猪“五个十万”目标不动摇,落实“一村一企一业”,确保村村有产业、户户有主业、人人能就业。截至2017年10月,全县建成现代农业园区56个,其中省级5个、市级23个、航母型园区4个,带动贫困人口脱贫2520户7230人,年人均增收2200元。园区流转贫困户土地2.58万亩,支付8680户贫困户土地流转费1865万元;孚林源等15家园区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865户入社;规模养殖企业39家。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12家、新培育“四上”企业41家、新增旅游创业实体310家。贫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得租金、园区务工得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订单生产得定金,实现持久增收、稳固脱贫。“平利绞股蓝”取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国家驰名商标。

(三)在生态脱贫工作中稳政策保底线

作为全国“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创造出了“扩大农村信贷有效担保物范围”金融取得创新实践经验,发挥农村“两权”抵押功能,破解农业龙头企业和产业大户融资难题。2016年,“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实现县内金融机构全覆盖,累计发放“两权”抵押贷款8368笔10.92亿元。2017年,“两权”抵押贷款放款2.85亿元,为壮大县域主导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注入强大活力。探索资产收益,按照“财政出资、股权量化、按股分红、收益保底”的原则,以1万元/人/股虚拟量化配股,向16家市场主体投放资金1054万元,带动688户贫困户人均增收700元,形成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雏形,这一做法在《中国扶贫》刊发。落实“四项激励政策”, 对生态脱贫工作抓的好的市场经营主体优先安排财政扶持项目资金,优先落实两权抵押贷款,优先配置发放扶贫支农再贷款,同时对帮扶贫困户精准退出、当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且对帮扶工作满意的,每户按500元标准给予企业奖励。2017年落实近百家农林市场经营主体帮扶全县贫困户,一对一签订5年以上帮扶协议,不脱贫不脱钩,脱了贫送一程。

农林产业因地制宜,带领贫困群众敢创业、创大业,为圆中华民族复兴梦凝聚力量、崇尚实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准扶贫要因地制宜,找准适合地方特色的扶贫脱贫方式,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平利县在生态扶贫中坚持把本地特点与扶贫政策结合,把生态脱贫与精准开发结合,把扶贫扶志与扶贫扶智相结合,以成果激励全体人民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昂扬阔步、携手前进,以崇尚实干的精神绘出更美的民生图景,全面的小康社会。

(一)生态脱贫,主业增量

平利县是中国名茶之乡,是全国八大茶区之一陕南茶区的核心区。去年以来,全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生态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聚力突破茶产业,系统推进精准扶贫,走一条稳固长效的产业脱贫之路。制定了全县“十三五”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和茶产业精准扶贫规划,逐村逐户精准对接,落实产业脱贫措施。按照人均1亩茶叶园,户均增收1万元的初级目标,县政府每年安排产业扶贫专项资金300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2亿元,优先扶持以茶叶为重点的特色农业产业。目前,全县茶产业已发展成拥有茶叶基地18万亩,300亩以上茶叶标准化示范园20个,年产茶饮产品产量8500吨、产值10亿元规模。“平利女娲茶”取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去年,平利茶饮企业有3家获得欧盟认证、5家获得有机认证,有15个贫困村3029户8830人实现脱贫退出,其中产业脱贫2797户8987人,贫困户产业收入占比达到49%,贫困户茶叶收入在产业收入中占比达55%。女娲银峰等20个园区与贫困户签订“订单”茶叶1.5万亩,田珍茶业等35家园区吸纳贫困户365人就业。以女娲银峰、女娲茗茶、原生工夫红茶等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大帮扶力度,树立产业标杆,打造企业航母。全县已有国家、级省市级茶叶龙头企业分别为1家和19家,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60家。挖掘平利茶叶历史文化,扩大会认同,“平利女娲茶”等75家企业取得“三品一标”认证,3家企业通过欧盟质量标准认证,形成大众消费茶、名优礼品茶、微粉原料茶三大类别,发挥了主业扶贫功效。紧盯“一带一路”拓宽茶叶市场,开展专卖店直销、专场销,打造多元化销售渠道,在大中城市国际机场、连锁超市开设名优产品专卖店200余家,去年平利绿茶出口创汇200万美元,实现安康茶叶出口零的突破,成为陕茶出口的主力军。

(二)生态脱贫,就业增收

2011年以来,全县通过移民搬迁进城入镇住进社区。为确保搬迁对象能就业、能脱贫、能乐业、能稳定,农林科技部门科学落实县委“移民搬迁建社区,建好社区办工厂,促进就业带脱贫”的要求,扶持农林实力型企业兴办社区工厂为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增收搭建平台。按照“一城十镇百社区百工厂”的城乡发展规划,依托农村社区建设100个社区工厂,着力扩大产业规模、扩增用工需求、扩容就业岗位。截至2017年10月,已在25个社区布点建厂20多家农林科技深加工企业,累计吸纳就业2000多人,人均月工资2000元以上,探索出一条“社区工厂+贫困户”的生态经济就业脱贫新路子。做到既让群众搬得出,又要让他们稳得住,还要让他们摆脱困境。平利县抓住全国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机遇,引进阿里巴巴、苏宁等电商龙头搭建电商平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探索实施“电商+X+贫困户”脱贫措施,农林科技部门帮助电商企业、网店微店推销有机绿色的农林产品,推动32家农业龙头企业、129户专业合作社、530户创业大户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互动,2016年平利网销农副产品1.8亿元,电商交易额5.2亿元,较上年度分别增长43%、18%,带动脱贫940户3094人,人均实现增收1258元。先后培育出“腊肉王子”“香香公主”等农产品电商品牌,平利绞股蓝成为网络“爆款”,成为最受网民喜爱的产品。

(三)生态脱贫,创业增效

平利县有4.9万青壮年常年在外务工,占全县总人口的21%,是名副其实的“打工大县”。近几年来,着力把外出能人返乡创业作为推动县域发展、助力生态脱贫攻坚的新引擎,引领大众创业,增添发展活力。2016年3月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以来,农林科技部门紧紧抓住机遇,完善创业政策措施、强化服务保障,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山林经济蓬勃兴起,实现由“打工大县”向“创业大县”的转变。全县上下以真情感召返乡,政策支持创业,就业带动脱贫,形成返乡创业主体争相帮扶贫困户的局面。两年累计帮扶贫困户 165户578人,年人均增收1500 元,去年底45户157人实现生态脱贫。利用农林产业园区、生态经济工业集中区、新型社区,为返乡创业人员扶智,搞好创业孵化。按照“总部设在园区、车间办在社区”的布局,在县工业集中区建设标准化厂房5万平米,60个新建农村社区都预留有山林经济创业用房。去年以来,争取专项债券基金和政策性金融贷款6.9亿元,优化返乡创业平台。全县有省市级创业孵化基地8个,孵化中小微企业45家,1个社区被人社部认定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把为返乡山林经济创业排忧解难作为政府第一责任,确保创一个成一个带一片。县政府设立全民就业创业基金、小微企业扶持基金、社区工厂奖励基金1500万元,筹措2000万元贷款贴息资金,专项用于奖励扶返乡创业,累计发放返乡创业主体“两权”抵押贷款3.5亿元,每年为其培训劳务3000人以上,成为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去年,平利能人返乡围绕山林经济兴办社区工厂促进就业脱贫模式被国家扶贫办确定为经典扶贫案例,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把我县召回在外能人返乡创业带动脱贫的经验印成政策性文件。先后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内参》《中国扶贫》等主流媒体引向全国推广。涌现一批返乡创业典型,先后有3人分别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和优秀创业之星,1人评为陕西省大学生创业明星。

(四)生态脱贫,兴业增彩

平利山青水秀,全县森林覆盖率76%,较大的河流1083条;境内特色景点众多,移步换景,尤其万顷高山草甸和天书大峡谷独具魅力。县内有中国最大的徽派建筑群,占比达80%,并与星罗棋布的生态茶园交相辉映,江南水乡和巴山林区相互交融。2012年成功入选“中国十佳最美乡村”,全省“美丽乡村 文明家园”建设现场会、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现场会先后在平利召开。近些来,全县围绕建设美丽乡村、经营美丽乡村,加快发展现代农林业、新型生态经济、生态旅游,山林经济始终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态势,先后获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卫生、园林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多项“国”字号荣誉。发挥这样的地缘优势和建设优势,近两年全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紧扣生态脱贫退出标准,以贫困村为单元,以行业项目为依托,高起点规划贫困村特色农林产业、基础建设、公共服务和农村治理,确保贫困村销号之日就是美丽乡村建成之时。2015年整合行业项目390个、资金1.44亿元,再次以全市第一的成绩成为全省生态移民搬迁工作先进县。2016年整合行业项目1237个、资金3.26亿元,集中全面实施贫困村综合整治项目,实现脱贫村路畅、屋靓、村洁、景美、安全的目标。2017年上半年,全县城乡居民收入达到14087元、4895元,分别增长10%、10.5%。为夺取生态脱贫攻坚斗争的全胜,全县进一步厘清“五个责任”、突出“六个重点”、强化“四个指标”,确保“八个一批”政策精准落地,力争脱贫人口收入高标越线,扶贫项目建成投用,“三变”试点取得经验,脱贫目标超额完成,继续走在省市第一方阵,以各业兴旺的实绩,确保全县人民一个不少地如期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猜你喜欢
平利县农林全县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2020年安康市平利县文化馆“戏曲进乡村”文艺巡演正式启动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平利县镇村畜牧兽医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平利县绞股蓝茶叶渠道建设探析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对平利县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