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东满的扩张战略(1905~1920)

2017-11-15 04:10陈太勇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文書清政府外交

陈太勇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东满的扩张战略(1905~1920)

陈太勇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间岛囊时并无军事价值,日俄战争后,形势激变,中日俄三国,皆趋重此地,谋战略设施。对日而言,间岛乃日本以朝鲜为跳板进入的唯一门户,战略地位相当重要,日本觊觎已久,企图伺机控制,攫取间岛主权。日俄战争结束不久,日本就开始了对间岛的多方渗透,军事扩张、领权扩张、政治扩张等多管齐下,强行设立了非法的“统监府间岛派出所”,大肆推行军事扩张。但清政府态度强硬,大力抵制,坚决捍卫间岛主权。日本见攫取间岛主权并不现实,遂决定关闭派出所,转而开设领事馆,把非法的军事机构转为了符合国际公法的“领事机构”,同时设立大量的民生机构,以民生之名行政治扩张之实,以更为隐蔽的方式推进在东满的深度扩张。

东满,间岛问题,军事扩张,领权扩张,政治扩张

日俄战争后,日本取代了沙俄在南满及朝鲜的支配地位,与沙俄在南北满分而治之。但日本并不满足,仍企图以东满为跳板,侵占北满,地处东满腹地的间岛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对日而言,间岛乃日本以朝鲜为跳板进入东满的唯一门户,军事地位十分重要,日本觊觎已久,企图伺机占领,攫取间岛主权,日俄战争后日本就从军事、领权、政治等方面对间岛进行渗透。关于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东满的扩张战略,至今仍未有学者涉足,存在无数盲点。鉴于此,拙文大量利用日本军政两界原始档案展开研究,以期厘清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东满大肆扩张的战略意图,就教于方家。

一、日俄战争后间岛战略地位的变化

1900年后,日俄围绕满蒙、朝鲜的矛盾愈发尖锐,日本进一步加紧了针对俄国的扩军备战。为了确立在东北亚的霸权,日本制定了攻势国防战略,推行大陆政策,发动了旨在争夺满蒙和朝鲜的日俄战争。1904年2月8日,日俄战争爆发,历时一年多,最后于1905年9月5日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沙俄承认了日本在朝鲜及南满的优势地位。①日本外務省編:《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上),文書の部,東京:原書房,1965年,第245~247頁。由此,日本攫取了“南满特殊权益”,确立了在东北亚的霸权地位。②池井優:《日本外交史概説》,東京:慶応通信,1992年,第96頁。日俄战争后,日俄在南北满分而治之,但日本并不满足,企图获得整个满蒙的主导权。间岛乃东满枢要,军事地位愈发凸显,成了日本推行满蒙扩张政策的战略要地。

间岛原名假江,是朝人③笔者注:该时期日方对朝鲜及朝鲜人说法众多,有韩国、韩人、朝鲜、鲜人、韩民等称呼,其史料里也没有统一的称呼。本文为了行文方便,不使读者混淆,全文统一使用朝鲜、朝人之说法。对图们江以北、海兰江以南的中国领土的单方面称呼,也是日本为侵略东满强加于吉林延吉的说法,中方当时称延吉厅或延吉道。清朝末期,清政府内外交困,在东亚的国际地位急剧衰退,各藩属国或依恃外强,或脱离东亚封贡体系,日俄势力借机进入朝鲜半岛,中朝之间的藩属关系也随之破裂。所谓的“间岛问题”源于中朝藩属关系破裂后的边界划定以及日本的蛮横介入。明清两代,中朝皆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从无异议,但图们江上游至江源地带,河多水浅,边界不明,源头不清,屡有边民非法越境,引起边界纠纷,清政府与朝鲜进行了两轮勘界,皆无果。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承认了朝鲜的独立,废除了与朝鲜的宗藩关系。而后,朝鲜依恃沙俄,重提边界争议,单方面划定间岛为其领土。日俄战争后,日本和朝鲜签订了《乙巳条约》,设立了统监府,朝鲜沦为了日本的保护国,外交由统监府代行,关于间岛问题的中朝谈判也转为了中日谈判。①详参《間島問題の経過と移住鮮人》,ヨ334-0139,A06032022900,第25~29頁。日本国立公文書館蔵。 角田順:《満州問題と国防方針―明治後期における国防環境の変動》,東京:原書房,1967年,第686頁。在统监府的积极运作下,1906年初,朝鲜议政府参政大臣朴斋纯照请统监府派员保护间岛朝民。②《間島問題の経過と移住鮮人》,ヨ334-0139,A06032022900,第30、30~31頁。日本国立公文書館蔵。 杨昭全、孙玉梅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第220、620页。日本政府应“朝鲜之请”随即出台了向间岛派出日本官宪及附遣朝鲜官宪的决定:

1.在中朝勘定国界前派吏行使领事权能,“保护”朝民;

2.以渐进方式稳步扩大在间岛之威势,适机排挤清政府势力;

3.事态紧急时便动用附近日军守备队,出兵间岛;

4.暂拟定于马鞍山以南、海兰河左岸、东盛涌街以西2里处设立统监府派出所;

5.制定统监府派出所官制及组织机构;

6.推进间岛的全面开发。③《間島問題の経過と移住鮮人》,ヨ334-0139,A06032022900,第30、30~31頁。日本国立公文書館蔵。 杨昭全、孙玉梅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第220、620页。

可见,日俄战争甫一结束,日本政府便制定了向间岛渗透的详细计划,企图以中朝之间的边界悬案为由介入间岛问题,攫取间岛主权,入侵东满,日本介入“间岛问题”的战略构想滥觞于此。

间岛地处图们江北岸中朝俄三国交界处,包括现在的延吉、汪清、和龙、珲春四县,东北与俄接壤,东南与朝鲜半岛仅一江之隔,“被山带河,四塞为固,形胜之地”。④徐世昌主修:《东三省政略》(一),北洋官报总局石印,1909年,第221页。国家图书馆藏。 《北韓経営ニ関スル意見》,《寺内正毅関係文書》,書類の部,28-ロ。日本国立国会図書館蔵。从日本海沿图们江而上便可进入珲春南部的防川,是日本以朝鲜为跳板进入东满的唯一门户。日俄战争后,间岛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日本觊觎已久,企图伺机控制,攫取间岛主权。

首先,间岛乃日本推行北上及南下战略的军事要塞。间岛于满洲,囊时并无军事价值。自日俄战争后,形势激变,日俄中三国,皆趋重此地,谋战略设施。珲春,东北走海参崴,西南走朝鲜庆源府,乃兵事上必由之路,俄欲攻日,必先谋占珲春,珲春不守,日必使正兵东攻海参崴,北袭宁古塔,断俄人之铁道。⑤杨昭全、孙玉梅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412~413、216页。⑥ 杨昭全、孙玉梅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412~413、216页。 《北韓拓殖會社設立ノ趣旨及理由》,《目賀田家文書第10号》,平15財務00018100,A09050062000,第2頁。日本国立公文書館蔵。俄用之足以制日,日据之足以制俄。⑥若能以间岛为据点,就可控制东满,进而侵占北满,掌握日俄关系的主导权。日俄战争后,日本取代了沙俄在南满及朝鲜的支配地位,形成了日俄在满洲相互制衡的均势格局。⑦Charles F.Redmond,Henry Cabot Lodge,Selections from the Correspondence of Theodore Roosevelt and Henry Cabot Lodge(1884-1918),V ol.Ⅱ,Da Capo Press I nc,June 30,1971,p.153.但日本并不满足,仍企图打破均势。⑧Alfred W hitney G ris w old,The Far Eastern Policy of United States,Y ale University Press;N e w edition edition,December 1962,p.132.陆军省认为:

间岛乃吾发展关键,对俄再战,海上运输于吾不利,若能延长吉长铁路,经敦化、局子街至珲春,从而与东清、奉安铁路交汇,贯通满洲,将带来极大之战略及经济便利,不战可夺俄人之势也。⑨日本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編:《戦史叢書·大本営陸軍部》(1),東京:朝雲新聞社,1967年,第166頁。

同时,日本将英国在扬子江的势力范围作为其南下战略的下一个扩张目标。⑩BDFA:PartⅡ,SeriesE,V ol.1:Japan,August1914May 1915,Doc.416,p.190.故“得间岛,方能以朝鲜、东满为根据地,经略南满,西以清国南方到扬子江流域为活动范围,逐次谋求吾国实力之进步,盖吾国担当远东霸主之宏图不可阻挡”。①详参《間島問題の経過と移住鮮人》,ヨ334-0139,A06032022900,第25~29頁。日本国立公文書館蔵。 角田順:《満州問題と国防方針―明治後期における国防環境の変動》,東京:原書房,1967年,第686頁。由此,日本将间岛视为将来对华大规模扩张的战略基地,志在必得,妄图依据朝鲜与清政府之间的领土之争为由攫取间岛主权。

其次,间岛物产丰富,“平皋广衍,耕牧咸宜,山河交错,渔猎兼适,物产之富,财力之雄,固可谓图们江北之陆海也”。②《間島問題の経過と移住鮮人》,ヨ334-0139,A06032022900,第30、30~31頁。日本国立公文書館蔵。 杨昭全、孙玉梅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第220、620页。间岛“乃北咸镜道及俄领乌苏里各地所仰藉,其贸易之势圈,北抵松花江,南迄朝鲜沿岸,东及海参崴,盖产业竞争之奥区矣;且风土干燥,气候温和,适于居处”。③《間島問題の経過と移住鮮人》,ヨ334-0139,A06032022900,第30、30~31頁。日本国立公文書館蔵。 杨昭全、孙玉梅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第220、620页。故“为开发利用北满及间岛有利资源,必须占领”,④徐世昌主修:《东三省政略》(一),北洋官报总局石印,1909年,第221页。国家图书馆藏。 《北韓経営ニ関スル意見》,《寺内正毅関係文書》,書類の部,28-ロ。日本国立国会図書館蔵。并“不断向间岛移民”。⑤若能通过移民拓殖占据间岛,进而占据整个东满,铺设铁路,北满物产皆可输出延吉,东经珲春可散于俄领各地而操其奇嬴,南下清津可供东韩地方物力之息耗,日本商品亦可由海道经清津输入延吉,北出吉林可供北满一切之需要。①杨昭全、孙玉梅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第220页。 杨昭全、孙玉梅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第621页。但因“通晓间岛事情之人寥寥无几,深感力微,故须设立拓殖会社,向间岛移民,推进拓殖经营”。②③ 《北韓拓殖會社設立ノ趣旨及理由》,《目賀田家文書第10号》,平15財務00018100,A09050062000,第2~4、4~5頁。日本国立公文書館蔵。 日本外務省編:《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上),文書の部,第253頁。日俄战争甫一结束,日本便在朝鲜设立了“北韩拓殖会社”,奖励日人和朝人向间岛大量移民,开发东满。其后,陆军省在朝鲜清津开港,架设了清津至会宁的轻便轨道,作为向间岛渗透的先锋工程,以此为基础在间岛开路,企图把天宝山矿产资源据为己有。③《間島在住韓国民保護ノ為同地ニ我官憲派駐ニ付閣議申請方ノ件》,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巻第二冊),第78~79頁。朝鲜军④朝鲜军,即驻朝日军,1904~1910年称韩国驻扎军,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后,把韩国驻扎军改编成朝鲜驻扎军,接受陆军大臣指挥;1918年改为朝鲜军,常驻师团为第19师团和第20师团,下辖朝鲜宪兵队、镇海湾要塞司令部、灵兴湾要塞司令部等,是日本构筑朝鲜殖民统治基础的核心。 《間島在住韓人保護ノ為同地へ日本官吏派遣決定ニ関スル件》,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巻第二冊),第83頁。参谋部建议军部:“必须先敌占领,方可得给养之极大便利。”⑤《明治39年4月16日附西園寺外相宛児玉源太郎参謀通信付属“間島問題ニ関スル調査概要”(同年3月附)》,《間島問題の版図に関し清韓両国紛議一件》,TheM icrofilm of The M 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MT.1.4.1.3.3.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蔵。陆军省在1906年确立了侵占间岛的方针,⑥森山茂徳:《近代日韓関係史研究 朝鮮植民地化と国際関係》,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6年,第230頁。并于1907年4月确立为日本国防方针指向的目标之一。⑦日本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編:《戦史叢書·大本営陸軍部》(1),第166頁。

再次,间岛与朝鲜仅一江之隔,日俄战争后,日本迫使朝鲜签订了两次《日韩协约》,对朝实行“统监制”,朝鲜沦为日本的保护国。⑧日本外務省編:《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上),文書の部,第252~253頁。日本在朝鲜残酷的殖民统治使朝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部分朝人为了寻找活路而移居间岛,截至1907年,移居间岛的朝人高达10万余人。⑨《間島ヘ日本官吏派遣ヲ清国政府ニ声明ニ関シ意見開陳ノ件》,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巻第二冊),日本国際連合協会発行,1961年,第85頁。特别是1910年日韩合并后,流亡间岛的朝人更是不计其数,其中不乏反日复国的爱国志士,他们利用间岛复杂的地形和茂密的森林,开设军校、培训青年,进行反日运动。⑩山辺健太郎:《三·一運動について》,ジア·アフリカ国際関係研究会編:《朝鮮·中国の民族運動と国際環境》,東京:巖南堂,1967年,第107頁。这严重危及了日本的殖民统治。对日本而言,只要掌控了间岛,就能切断反日朝人与本土的联系,巩固殖民统治。“得间岛,近可捍御朝鲜,镇压叛乱;西出吉林可捣哈尔滨之冲;南出珲春可抓海参崴之后,北下宁古塔可劫东清铁路。”①杨昭全、孙玉梅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第220页。 杨昭全、孙玉梅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第621页。但尚无侵占间岛的借口,只能暗中渗透。

二、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东满的军事扩张

日俄战争后,日本政府就“满洲问题”与清政府进行了22轮交涉,企图迫使清政府承认其在满特权。1905年12月22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日本迈出了独霸满洲的第一步。②③ 《北韓拓殖會社設立ノ趣旨及理由》,《目賀田家文書第10号》,平15財務00018100,A09050062000,第2~4、4~5頁。日本国立公文書館蔵。 日本外務省編:《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上),文書の部,第253頁。在元老山县有朋及外务大臣林董的建议下,日本政府决定暂时不谋求全面控制满蒙,而是采取了循序渐进与俄“共同经营”满蒙的方针,等将来实力强大时再行独占之策。其后,日本采取了军事、领权、政治三管齐下的扩张战略,逐年推进,以渐进方式在东满稳步扩大了势力范围。

首先是推行军事扩张,设立“统监府间岛临时派出所”。早在1906年12月11日,朝鲜统监伊藤博文就亲自拟订了“间岛督务厅编制”和“间岛宪兵队编制”两个方案,并制定了相应的“间岛督务厅文官薪俸年度预算案”和“间岛宪兵队军费年度预算案”,要求日本政府遣吏赴间“保护”朝人。③日本政府随即同意了伊藤的请求,外务省照会清政府允派陆军中佐斋藤季治郎赴间组建“保护”朝人的军事机构。④朝鲜军,即驻朝日军,1904~1910年称韩国驻扎军,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后,把韩国驻扎军改编成朝鲜驻扎军,接受陆军大臣指挥;1918年改为朝鲜军,常驻师团为第19师团和第20师团,下辖朝鲜宪兵队、镇海湾要塞司令部、灵兴湾要塞司令部等,是日本构筑朝鲜殖民统治基础的核心。 《間島在住韓人保護ノ為同地へ日本官吏派遣決定ニ関スル件》,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巻第二冊),第83頁。对此,清政府强烈抗议,废止了“开放珲春”的声明,①《間島ニ領事館又ハ分館設置方稟申ノ件》,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巻第二冊),第84頁。《統監府員間島派遣及対清声明ノ手筈ノ件》,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巻第二冊),第87頁。照复“间岛系清国固有领土”,②《間島ニ統監府員派出ニ関スル我声明ニ対シ清国政府抗議ノ件》,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巻第二冊),第91頁。 《間島統監府派出所所属員数回答ノ件》,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巻第二冊),第113頁。拒不认可日方派吏之蛮横要求。但日本不顾清政府的反对,意图“以既成事实迫使清政府让步”。③《明治39年10月附伊藤宛林書翰》,伊藤博文関係文書研究会編:《伊藤博文関係文書》(6),東京:塙書房,1978年,第411頁。 篠田冶策:《統監府臨時間島派出所紀要》,ソウル:亜細亜文化社,1984年,第43頁。

1907年1月25日,山县有朋提出了向东满扩张的“对清政策建议书”,再次强调绝不能放弃满蒙权益,督促西园寺公望内阁加紧开发并巩固满蒙利权。④大山梓編:《山県有朋意見書》,東京:原書房,1966年,第303頁。 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71,1931年,第11页。国家图书馆藏。2月8日,西园寺内阁在“对清政策建议书”的基础上阁议决定:“派相当之官宪赴间岛,以隐秘方式逐步确立在东满之统治地位。”⑤《明治四十年二月八日閣議決定 間島問題一件》,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巻第二冊),第84頁。《間島問題一件 乙号 外務部ヨリノ照復》,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巻第二冊),第93頁。2月11日,“间岛派出所筹备事务所”在东京秘密成立,由陆军中佐斋藤季治郎任所长。3月,以斋藤为队长的间岛派遣队抵达汉城。⑥篠田治策:《白頭山定界碑》,東京:浪楽書院,1938年,第254頁。 《間島ニ於ケル對清交渉》,《第二次韓国施政年報》(明治四十一年),統監府,明治41年,JP N O:40020716,N DL/I D:14.4-337-000000438210,第30頁。日本国立国会図書館蔵。4月18日始,斋藤率队化装成商人由朝鲜多次潜入间岛,摸清了东满情况,制定了入侵间岛的详细计划。⑦篠田治策:《間島問題の回顧》,中日文化協会刊行,1930年,第6頁。 《間島問題の回顧》(篠田治策述),満州P-26,満蒙バンフレット第14号,I D:0E010676000000000,第20頁。北海道大学附属図書館蔵。7月19日,朝鲜军司令长谷川好道与伊藤博文共同训令斋藤季治郎于8月上旬赴间岛开设派出所。⑧《統監府間島派出所援助方ニ関シ韓国駐箚軍司令官ヨリ在同国東部守備隊ニ訓令ノ件》,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巻第二冊),第90頁。 详参《統監府臨時間島派出所》,《外務省警察史(第19巻 4間島ノ部)》,東京:SP.205-5:73-74.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蔵。并奏请陆军大臣寺内正毅必要时派军协助。⑨《韓国駐箚軍 在間島韓人保護に関する件》,《密大日記 明治40年》,陸軍省-密大日記-M 40-4-11,C03022884300,第4頁。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蔵。7月30日,日本同沙俄在圣彼得堡签订了第一次《日俄条约》及《日俄密约》,将分割满蒙的“大陆政策”做了明文规定,即日俄在南北满的分界线自俄、朝国境的西北端开始,经珲春及必尔腾湖北端至秀水站这一直线。⑩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上),文書の部,第281頁。至此,日本的大陆政策正式出笼,这标志着日本侵略满蒙的行动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在大陆政策出笼后,1907年8月7日,日本政府向清政府正式发出了遣吏赴间的照会,①《間島ニ領事館又ハ分館設置方稟申ノ件》,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巻第二冊),第84頁。《統監府員間島派遣及対清声明ノ手筈ノ件》,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巻第二冊),第87頁。混淆视听,以军代吏,派出了以斋藤为首的军事先遣队(宪兵50名、朝鲜巡查10名)②《間島ニ統監府員派出ニ関スル我声明ニ対シ清国政府抗議ノ件》,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巻第二冊),第91頁。 《間島統監府派出所所属員数回答ノ件》,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巻第二冊),第113頁。由朝鲜赴间岛组建派出所。8月19日,日本在龙井村强行设立了“统监府间岛派出所”,由斋藤任所长,筱田治策任副所长兼总务课长,宪兵少佐境野竹之进任警务课长及宪兵分队长(第一次配备宪兵54名),下设总务、监察、警务、调查等课。③《明治39年10月附伊藤宛林書翰》,伊藤博文関係文書研究会編:《伊藤博文関係文書》(6),東京:塙書房,1978年,第411頁。 篠田冶策:《統監府臨時間島派出所紀要》,ソウル:亜細亜文化社,1984年,第43頁。组织复杂,部门众多,成了东满扩张的先锋军。25日,清政府向日本发出了抗议照会:“此乃日人强立名目,间岛确系中国领土,断无日本派员前往保护之理。”④大山梓編:《山県有朋意見書》,東京:原書房,1966年,第303頁。 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71,1931年,第11页。国家图书馆藏。对“统监府派员一节断难允认”。⑤《明治四十年二月八日閣議決定 間島問題一件》,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巻第二冊),第84頁。《間島問題一件 乙号 外務部ヨリノ照復》,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巻第二冊),第93頁。然而,日本不但不顾清政府的反对,反而指责清政府“对间岛朝人保护不力”,⑥篠田治策:《白頭山定界碑》,東京:浪楽書院,1938年,第254頁。 《間島ニ於ケル對清交渉》,《第二次韓国施政年報》(明治四十一年),統監府,明治41年,JP N O:40020716,N DL/I D:14.4-337-000000438210,第30頁。日本国立国会図書館蔵。并公然宣称:“间岛乃朝鲜领土,朝人不可服从清之裁判,清之税赋法令一概不认。”⑦篠田治策:《間島問題の回顧》,中日文化協会刊行,1930年,第6頁。 《間島問題の回顧》(篠田治策述),満州P-26,満蒙バンフレット第14号,I D:0E010676000000000,第20頁。北海道大学附属図書館蔵。“间岛派出所”这一军事机构的设立乃日本侵占间岛、武力推行东满扩张的实质性开端。

派出所甫一成立,就制定了开发间岛的具体方案:1.在龙井与朝鲜会宁之间架设电线;2.在龙井大力推进“市政建设”;3.以奖励政策鼓励日人向间岛移民,推进间岛的农工商业发展。其后,又不断大幅增警,数次扩大派出所规模,加大了对东满的军事渗透力度。⑧《統監府間島派出所援助方ニ関シ韓国駐箚軍司令官ヨリ在同国東部守備隊ニ訓令ノ件》,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巻第二冊),第90頁。 详参《統監府臨時間島派出所》,《外務省警察史(第19巻 4間島ノ部)》,東京:SP.205-5:73-74.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蔵。

1907年8月20日,日本在新兴坪增设了宪兵分遣所,作为间岛与会宁之间的军事联络站。①《統監府臨時間島派出所》,《外務省警察史(第19巻 4間島ノ部)》,SP.205-5:104。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蔵。1908年7月1日,间岛派出所所长斋藤要求陆军省再增4个宪兵分遣所。②《在間島憲兵分遣所増設方在同地派出所長ヨリ稟請ニ對シ意向照會ノ件》,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一巻第一冊),日本国際連合協会発行,1960年,第465頁。陆军大臣寺内正毅随即指示朝鲜军宪兵队派任增加。③《明治四十一年七月六日陸軍大臣通牒》,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一巻第一冊),第466頁。截至1909年7月,日本在间岛共设置了1个宪兵分队,10个宪兵分遣所,4个宪兵派遣所(见表1)。④《統監府臨時間島派出所》,《外務省警察史(第19巻 4間島ノ部)》,SP.205-5:106-108.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蔵。日本宪兵到处滋事,凌虐间岛华人及朝鲜垦民,杀人流血之事,如麻而起。

表1:1907~1909年间日本在间岛设置宪兵分队、分遣所、派遣所及警力配置一览表

1908年8月19日,“间岛派出所”又在延吉厅管辖区内强行设置了半军事半行政性质的朝民基层管理机构,建立了非法的“都社长制”,选派都社长、社长、村长等公吏。⑤《間島韓民ノ保護》,《第二次韓国施政年報》(明治四十一年),統監府,明治41年,JP N O:40020716,N DL/I D:14.4-337-00000 0438210,第31頁。日本国立国会図書館蔵。把间岛分为了北都所(都社长1名,社长19名,村长162名)、会宁间岛(都社长1名,社长6名,村长35名)、钟城间岛(都社长1名,社长10名,村长42名)、茂山间岛(都社长1名,社长6名,村长51名)等四个军管区,各级公吏必须遵从派出所指示,随时俱报民情。⑥《統監府臨時間島派出所》,《外務省警察史(第19巻 4間島ノ部)》,SP.205-5:103。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蔵。使“朝人尽悉信任派出所,安居乐业”。⑦《間島韓民ノ保護》,《第二次韓国施政年報》(明治四十一年),統監府,明治41年,JP N O:40020716,N DL/I D:14.4-337-0000 00438210,第32頁。日本国立国会図書館蔵。日本政府妄图把间岛派出所扩展为东满的“统监府”,推行殖民战略,进而攫取间岛主权,永不归还关东州租借地。

对日而言,若关东州租借期满,按国际法,必须将其还归清政府,日本将失去东满这一战略要地,故“必须将包括东满在内的整个辽东半岛永远划归为领土,建立帝国在满确乎不拔之基础”。⑧大山梓編:《山県有朋意見書》,東京:原書房,1966年,第307、314頁。日本经营满洲,不可不急也,故“绝不容许在间岛问题上与清政府交涉往复,消磨时日。若运用一切外交手段仍不能达目的,则采用最后手段,必须使清政府听命于日”。⑨大山梓編:《山県有朋意見書》,東京:原書房,1966年,第307、314頁。但清政府并没有屈服于日本的淫威,始终坚决捍卫间岛主权。反日派得到了慈禧的大力支持,⑩Letter from Chirol to M orrison,August 17,1906,Lo Hui-M in,ed.,The Correspondence of G.E.Morrison.2 V ols.(V ol.Ⅰ.1895-1912),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p.373.从延吉府及时获得了第一手情报,强烈抵制日本。①United StatesDepartment of State,FRUS,1907,p.758,Rockhill to Root,August 22,1907,pp.779~780,W right to Root,June 27,1907. 外務省記録:《5明治41年10月2日から明治42年1月12日》,《対外政策並態度関係雑纂/対支那之部/満州及間島協約(極秘)松本記録第一巻》,1-1-1-3_2_2_001,B03030008200,REEL N o.1-0002:0400-41.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蔵。另外,美、德也公开支持清政府抗阻日本。②Z abriskie,Ed w ard H.,American-Russian Rivarly in the Far East:A Study in Diplomacy and Power Politics:1895-1914,N e w Y ork:G reen w ood Press,1973,p.137. 《間島協約交渉経過》,《外務省警察史(第19巻 4間島ノ部)》,SP.205-5:137-145.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蔵。对于清政府的强烈抵制,驻华公使林权助建议诉诸武力,③《在間島清国官憲ノ専断的行為ニ付再清国政府ノ注意喚起ノ件》,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巻第二冊),第166頁。 《間島問題解決案ニ付内訓ノ件》,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一巻第一冊),第438頁。但招致伊藤博文的反对,④《間島ニ於ケル我威力顕示ノ困難ヲ述ベ政府ノ所見間合ノ件》,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巻第二冊),第168頁。 日本外務省編:《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上),文書の部,第318~320頁。伊藤欲以外交手段迫使清政府屈服,欲亲自赴华解决日清争端,⑤F.O.405,N o.182,AffairsofChina,Pt.62,MacDonald to G rey,December 22,1907,and February 19,1908.但因“二辰丸案”引起的排日运动而未果。⑥F.O.405,N o.182,AffairsofChina,Pt.62,MacDonald to G rey,March 27,1908.其后,日本见攫取间岛主权并不现实,遂决定让步,承认间岛乃清之领土,前提是把吉长铁路延至会宁,并在间岛开设领馆,⑦《間島問題解決案ニ付内訓ノ件》,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一巻第一冊),第438頁。以“符合”国际法的领权扩张来代替非法的军事扩张。

三、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东满的领事及政治扩张

1908年7月,第二次桂太郎内阁成立,小村寿太郎出任外务大臣,提倡对华温和扩张。小村上台伊始就任命了同样持温和扩张态度的伊集院彦吉为新任驻华公使,以图推进间岛问题的快速解决。⑧《第二次外務大臣時代》,日本外務省編纂:《小村外交史》(下卷),外務省発行,1953年,第322頁。在小村的力谏下,桂太郎内阁决议适度妥协,以示“诚意”。⑨《間島協約交渉経過》,《外務省警察史(第19巻 4間島ノ部)》,SP.205-5:166.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蔵。桂内阁认为,清政府在间岛主权问题上态度强硬,难以迫其让步,故于9月25日出台了《对清政策》,向清政府提出了所谓的“妥协交涉案”:

1.以图们江为中朝界江,由日清两国设立共同调查委员会调查后确立界碑;

2.清政府承认日人、朝人在间岛的杂居权;

3.日本有在局子街及其他枢要地开设领馆的权利;

4.清政府认可间岛日人、朝人的既得财产所有权及营生权。⑩外務省記録:《帝国ノ対清政策(明治41年9月25日閣議決定)》,《対外政策並態度関係雑纂》,1-1-1-3_001,B03030005200,REEL N o.1-0002:0069-71.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蔵。

10月2日,小村寿太郎电训驻华公使伊集院彦吉依据《对清政策》与清政府交涉,务必使清政府接受这一方案。①United StatesDepartment of State,FRUS,1907,p.758,Rockhill to Root,August 22,1907,pp.779~780,W right to Root,June 27,1907. 外務省記録:《5明治41年10月2日から明治42年1月12日》,《対外政策並態度関係雑纂/対支那之部/満州及間島協約(極秘)松本記録第一巻》,1-1-1-3_2_2_001,B03030008200,REEL N o.1-0002:0400-41.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蔵。小村混淆视听,妄图以“日清共同调查委员会”为基础,变相攫取间岛主权,但仍招致清政府的严拒。伊集院彦吉于12月28日至次年3月1日间同清政府共进行了七轮谈判,但清政府并不同意成立所谓的“日清共同调查委员会”,坚决捍卫间岛主权。②Z abriskie,Ed w ard H.,American-Russian Rivarly in the Far East:A Study in Diplomacy and Power Politics:1895-1914,N e w Y ork:G reen w ood Press,1973,p.137. 《間島協約交渉経過》,《外務省警察史(第19巻 4間島ノ部)》,SP.205-5:137-145.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蔵。日本见攫取间岛主权并不现实,遂决定放弃主权要求,但清政府必须承允把“吉长铁路延长至会宁”,并允准日本在间岛开设领馆。③《在間島清国官憲ノ専断的行為ニ付再清国政府ノ注意喚起ノ件》,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巻第二冊),第166頁。 《間島問題解決案ニ付内訓ノ件》,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一巻第一冊),第438頁。日本对清政府威逼利诱,以退为进,以放弃本属于中国的领土主权来换取领事扩张和路权扩张。

1909年8月13日,桂内阁决定放弃对间岛的主权要求及朝人裁判权,以推进间岛问题的最终解决。④《間島ニ於ケル我威力顕示ノ困難ヲ述ベ政府ノ所見間合ノ件》,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 第四十巻第二冊),第168頁。 日本外務省編:《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上),文書の部,第318~320頁。经过多轮艰难的谈判,终于达成了初步协定。9月4日,日本代替朝鲜同清政府在北京签订了《间岛协约》,规定:

1.以图们江为中朝边界线;

2.清政府开放龙井村、局子街、头道沟及百草沟,准许外国人居留及贸易,日本可于此四地开设领馆;

3.清政府承允朝人于图们江以北的垦地居住;

4.间岛朝人服从清国法律,但如涉诉讼案,日本领事可到堂观审,以昭信谳;

5.清政府须得履行保护间岛朝人土地、财产之义务,并保证图们江两岸人员往来自由;

6.清政府允准将吉长铁路延长至延吉南境,在朝鲜会宁与朝鲜铁路接轨。①《日清協約(間島ニ関スル協約)》,《外務省警察史(第19巻 4間島ノ部)》,SP.205-5:114-118.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蔵。 《1大正5年11月17日から大正9年7月14日》,《朝鮮人ニ対スル施政関係雑件/保民会 第一巻》,1-5-3-15_4_001,B0 3041620600,REEL N o.1-0498:0025-27.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蔵。

显然,这是一个不平等条约,虽然日本放弃了攫取间岛主权,承认间岛乃清之领土,但却获得了清政府开放间岛及日本在间岛各枢要开设领馆的保证,并成功获得了把吉长铁路延至会宁的及图们江通航的保证。日本偷换概念,为以后全面入侵东满做好了法约上的准备。

11月1日,日本关闭了“间岛派出所”,于次日在龙井村开设了“日本帝国驻间岛总领事馆”,由外务大臣直接指挥。②《日本總領事館及出張所》,東洋拓殖株式会社京城支店編:《間島事情》,東洋拓殖京城支店,大正7年,JP N O:43021424,N DL/I D:354-80-000000568892,第950頁。日本国立国会図書館蔵。同时设警署,由外务省警部堀内善九郎任署长。③《閣議案 間島ニ総領事館及総領事館分館設置ニ関スル件》,《外務省警察史(第19巻 4間島ノ部)》,SP.205-5:199-200.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蔵。11月3日,在局子街开设了分馆,9日,在头道沟开设了分馆。④《間島歴史の梗概》(陸軍省受領 密受第八五七号 大正九年二月四日朝特報第七号),《密大日記大正9年5冊の内4》,陸軍省-密大日記-T9-4-9,C03022522700,第28頁。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蔵。次年3月1日,又在百草沟开设了分馆。⑤《日本總領事館及出張所》,東洋拓殖株式会社京城支店編:《間島事情》,東洋拓殖京城支店,大正7年,JP N O:43021424,N DL/I D:354-80-000000568892,第950~951頁。日本国立国会図書館蔵。由此把非法的军事机构转为了符合国际公法的“领事机构”,以更为隐蔽的方式进行侵渗。这些领事机构拥有庞大的武装警察和特务组织,成了日本在东满大肆扩张的尖兵。

《间岛协约》的主要适用范围为延吉、和龙、汪清三县及珲春头道沟,很快日本便在事实上突破了该协约的适用范围,于1910年12月11日在珲春增设了领事分馆和警署。⑥《在間島総領事館琿春分館警察署》,《外務省警察史(第26巻 4間島ノ部)》,SP.205-5:9886.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蔵。风雨飘摇的清政府未加追究,形同默认,由此,《间岛协约》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了包括整个珲春在内的四县。其后,日方又把领事范围扩大到奉天的抚松和安图两县,当时中方当地官宪对此并没有提出异议。⑦参见《琿春在住朝鮮人取扱ニ関スル支那側ノ訓令》,《外務省警察史(第24巻 4間島ノ部)》,SP.205-5:6902-6905.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蔵。至此,日本完全获得了在东满全境进行政治扩张的权利,开始在政治上全面介入了间岛问题,间岛问题成了日本实施大陆政策侵占满蒙的主要突破口。

间岛领事馆设立后,日本政府进一步以“奖励政策促进日人大量移民间岛,以推进东满农工商业的纵深发展”。⑧《間島問題の経過と移住鮮人》,ヨ334-0139,A06032022900,第23頁。日本国立公文書館蔵。并从朝鲜派出大量的朝民进行农业垦殖,为东满扩张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供给。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10年6月,龙井村日本移民81户(计231人),朝鲜移民226户(计1057人);珲春日本移民19户(计97人),百草沟5户,天宝山1户;日人官吏93人,朝鲜总督府派任朝人官吏32人。⑨外務省記録:《19.間島》,《海外在留本邦人職業別人口調査一件 第八巻》,7-1-5-4_008,B13080324200,7-0097:0315-16.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蔵。

1915年8月12日,第二次大隈重信内阁阁议认为,《间岛协约》的第3、4条和第5条之大部已不符合日本东满扩张战略的需要,须得伺机改立,以打开对日有利的新局面。⑩《日支新条約ト間島協約トノ関係ニ関スル解釈》,《公文類聚·第三十九編·大正四年·第九巻·外事門·国際·通商·雑載》,類0 1210100,A01200114900,第3頁。日本国立公文書館蔵。显然,日本并不满足于受其驱使的朝人仅仅垦殖于图们江以北的地域,而是要以朝人为先锋,推进在整个东满的全面垦殖,并获得完整的朝人裁判权。据日本政府的不完全统计,截至1915年11月,在满朝人高达27万,若加上鸭绿江西岸的朝人,将远超27万。为了使在满朝人获得同华人一样的法律地位,进一步扩大《间岛协约》的适用范围,大隈内阁出台了“保护在满朝人政策”,成立“保民会”,企图以数量庞大的在满朝人为拓殖先锋,先使间岛朝人及日侨获得在满杂居权,接着获得同华人一样的法律地位和经济地位,从而利用移居间岛的朝人推进东满的“腹地经营”,实现满洲的深度开发。①《日清協約(間島ニ関スル協約)》,《外務省警察史(第19巻 4間島ノ部)》,SP.205-5:114-118.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蔵。 《1大正5年11月17日から大正9年7月14日》,《朝鮮人ニ対スル施政関係雑件/保民会 第一巻》,1-5-3-15_4_001,B0 3041620600,REEL N o.1-0498:0025-27.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蔵。

为了利用间岛朝人推进东满的腹地经营,外务省于1915年12月11日在珲春成立了“珲春朝鲜民公会”,以推进珲春的深度开发。①《1大正5年11月17日から大正9年7月14日》,《朝鮮人ニ対スル施政関係雑件/保民会 第一巻》,1-5-3-15_4_001,B03041620600,REEL N o.1-0498:0028。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蔵。軍隊ノ配置及編制(大正六年五月調査)》,東洋拓殖株式会社京城支店編:《間島事情》,東洋拓殖京城支店,大正7年,JPN O:43021424,N DL/I D:354-80-000000568892,第 1004、1005~1007頁。日本国立国会図書館蔵。1917年8月31日,又在龙井村正式成立了“朝人居留民会”,接着又成立了“局子街乡徒会”“百草沟朝人会”等。②《局子街郷徒會·百草溝朝鮮人會》,東洋拓殖株式会社京城支店編:《間島事情》,東洋拓殖京城支店,大正7年,JP N O:43021424,N DL/I D:354-80-000000568892,第953頁。日本国立国会図書館蔵。 《間島駐屯支那軍隊総人員数·間島駐屯支那憲兵ノ配置及人馬ノ数》,東洋拓殖株式会社京城支店編:《間島事情》,東洋拓殖京城支店,大正7年,JP N O:43021424,N DL/I D:354-80-000000568892,第1008頁。日本国立国会図書館蔵。以这些所谓的“保民机构”为基础来推进间岛的纵深开发。事实上,日俄战争刚结束不久,日本便在东满设立了大量的“民生机构”,以民生之名行政治扩张之实。1907年在龙井村开设了“间岛邮电局”;1910年在局子街设立了“间岛事务经办处”;1912年11月架设了朝鲜会宁至龙井的电话。③《間島歴史の梗概》(陸軍省受領 密受第八五七号 大正九年二月四日朝特報第七号),《密大日記大正9年5冊の内4》,陸軍省-密大日記-T9-4-9,C03022522700,第27頁。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蔵。1918年5月,又在头道沟、天宝山两地新设了邮电分局。④外務省記録:《頭道溝及天宝山ニ間島郵便局分室設置ニ関スル件 大正七年五月》,《清国ニ帝国郵便局開設関係雑件 第三巻》,B-3-6-10-3_003,B12081220000,3-2333:0280.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蔵。为入侵间岛做好了通讯准备。

为了进一步加大对东满的控制,1920年5月28日,朝鲜军参谋部要求陆军省在原有基础上增加间岛的领事警力。⑤《間島及琿春方面警察力増加に関する件》,《密大日記 大正09年5冊の内1》,陸軍省-密大日記-T9-1-6,C0302 2496200,第 1、7、16、8~9 頁。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蔵。即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3倍的警力,以完善间岛警察机关的扩张。⑥《間島及琿春方面警察力増加に関する件》,《密大日記 大正09年5冊の内1》,陸軍省-密大日記-T9-1-6,C0302 2496200,第 1、7、16、8~9 頁。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蔵。间岛方面,在蛤蟆塘、汪清嘎呀河、大坎子、凉水泉子、一两沟、铜佛寺、大拉子等地新增警力;珲春县内,在头道沟、密江、黑顶子等处新增警力(见下图⑦《間島及琿春方面警察力増加に関する件》,《密大日記 大正09年5冊の内1》,陸軍省-密大日記-T9-1-6,C0302 2496200,第 1、7、16、8~9 頁。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蔵。),用以加强警力“薄弱”之地警察机关的建设。同时“进行内部改革,削弱存强,以强固帝国在间岛坚忍不拔之警力”。⑧《間島及琿春方面警察力増加に関する件》,《密大日記 大正09年5冊の内1》,陸軍省-密大日記-T9-1-6,C0302 2496200,第 1、7、16、8~9 頁。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蔵。至此,日本不仅建立了遍布东满枢要的领事机构,也建立了遍布东满全境的警察机构,为入侵间岛做好了充足的内应准备。

为了侵占间岛,日本政府通过“东洋拓殖株式会社”这一国策公司早在1917年前就对中方在间岛的军事设施、兵力配置、编制等进行了详尽的调查。东洋拓殖株式会社自1908年诞生之日起,就受命于日本政府和军部,在东满大肆进行情报活动,对间岛的地理、移民、居民状况、户口市政、交通运输、农业、商业、工业、制造业、地质矿产、林产、课税、金融、教育、宗教、安保、军事、卫生医疗、地方官宪公署等情报进行了详尽的收集,⑨東洋拓殖株式会社京城支店編:《間島事情》,東洋拓殖京城支店,大正7年,JP N O:43021424,N DL/I D:354-80-000000568892,第1~14頁。日本国立国会図書館蔵。给日本军政两界提交了长篇调研报告,这为日军入侵东满提供了强大的情报支持。根据报告,日本政府得知屯驻间岛的中国军队乃吉林陆军第一混成旅的两个大队和第二混成旅的一个大队所组成的步兵团、骑兵连及宪兵组成。⑩《軍隊ノ配置及編制(大正六年五月調査)》,東洋拓殖株式会社京城支店編:《間島事情》,東洋拓殖京城支店,大正7年,JPN O:43021424,N DL/I D:354-80-000000568892,第 1004、1005~1007頁。日本国立国会図書館蔵。步兵团的具体防务乃一连驻防延吉县局子街、二连驻防和龙县沙器洞、三连驻防汪清县百草沟、四连驻防延吉县古城子,第二混成旅第二团及骑兵一营二连驻防珲春县。①《1大正5年11月17日から大正9年7月14日》,《朝鮮人ニ対スル施政関係雑件/保民会 第一巻》,1-5-3-15_4_001,B03041620600,REEL N o.1-0498:0028。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蔵。軍隊ノ配置及編制(大正六年五月調査)》,東洋拓殖株式会社京城支店編:《間島事情》,東洋拓殖京城支店,大正7年,JPN O:43021424,N DL/I D:354-80-000000568892,第 1004、1005~1007頁。日本国立国会図書館蔵。中国驻防军总人数为将校37人、士官117人、士兵740人。②《局子街郷徒會·百草溝朝鮮人會》,東洋拓殖株式会社京城支店編:《間島事情》,東洋拓殖京城支店,大正7年,JP N O:43021424,N DL/I D:354-80-000000568892,第953頁。日本国立国会図書館蔵。 《間島駐屯支那軍隊総人員数·間島駐屯支那憲兵ノ配置及人馬ノ数》,東洋拓殖株式会社京城支店編:《間島事情》,東洋拓殖京城支店,大正7年,JP N O:43021424,N DL/I D:354-80-000000568892,第1008頁。日本国立国会図書館蔵。这给朝鲜军提供了强大的情报支持,为制造事端出兵间岛做好了充足的军事准备。

综上所述,日俄战争后,日本就从军事、领权、政治等方面对间岛进行了长期渗透。在间岛设立了大量的“保民机构”及“民生机构”,以民生之名行政治扩张之实。不顾清政府反对,强行设立了“统监府间岛派出所”,企图攫取间岛主权,但在清政府的强烈抵制下未果。日本见攫取间岛主权不成,遂把非法的军事机构转为了符合国际公法的领事机构,在东满各枢要设立领馆,进行领权扩张和政治扩张,并不断扩大警署的数量和规模,大幅推进军警机关的深度扩张,同时利用国策公司“东拓”进行间谍活动,为制造事端入侵间岛做好了情报、军事及政治上的多重准备。

Japan’s Expansion Strategy in EastManchuria after Japan-Russia War(1905~1920)

Jiandao hardly featured anymilitary value.However,Jiandaowitnessed its escalated strategic value soon after the Japan-RussiaWarand the grow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among China,Japan and Russia in this area.For Japan,Jiandao,with its critical strategic importance,served as the only gateway to enter East Manchuria through Korea and Japan had coveted its sovereignty so long that Japan waswaiting for a chance to take itover.Not long after the Japan-Russia War,Japan infiltrated into Jiandao in terms ofmilitary,consulate and politics,illegally setting up an administrative center in Jiandao under the name of Japanese Resident-General of Korea.However,facing the strong attitude and counteraction of Qing Dynasty,Japan realized the impossibility ofseizing the sovereignty of Jiandao.Consequently,Japan decided to shutdown the administrative center and established a consulate instead,which means Japan converted an illegalmilitary agency into a consulate abiding by international laws.Besides,Japan established an array of livelihood services as a cover for its expansion which progressed deeply into East Manchuria in astealthiermanner.

E ast Mancuria,Jiandao Issue,Military Expansion,Consulate Expansion,Politics Expansion

K1

A

0457-6241(2017)18-0064-09

2017-07-16

陈太勇,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历史、日本古文翻译。

【责任编辑:杜敬红】

猜你喜欢
文書清政府外交
略論春秋時期的邦交文書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敦煌文書P.2704“一七”、“二七”之釋讀及相關問題
敦煌文書P.2704“一七”、“二七”之釋讀及相關問題
搁浅的富国梦——甲午战后清政府主导的第二轮开矿高潮(1895—1899)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一件新出于闐語世俗文書
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