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备监造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2017-11-15 17:13王玉礼邵广伟宁林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监造有效措施

王玉礼++邵广伟++宁林成

【摘 要】论文从产品质量问题分析入手,提出了设备制造过程中相关人员职责落实不到位是产品质量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论文重点从第三方设备监造的角度,分析设备监造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的原因和应对措施,即:实施“三化一坚持”管理方式,规范设备监造活动,突出设备监造组各项职责的落实,这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

【Abstract】Start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product quality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relevant personnel in the process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s not in place is the main reason for product quality problems.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third party equipment supervision perspective, analyzes the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lacking implementation of equipment supervision responsibility, we should implement the management method of "Three Implementations and One Insistence", regulate the equipment supervision activities, outst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equipment supervision responsibilities, it is the key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关键词】监造;”三化一坚持”;职责落实;有效措施

【Keywords】supervision; “Three Implementations and One Insist”; duty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10-0098-02

1 引言

电力设备质量是实现电网本质安全的基石,近几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对电力设备质量高度重视,实施电力设备全寿命、全周期管理,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大了电力设备制造过程的质量管控力度,极大地促进了电网设备质量的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新设备安装和运行过程中,设备质量问题仍未杜绝:2011年4月,某供电公司某220kV变电站,投运仅8个月零10天的220kV1号主变因漏油被迫停运,具体原因是主变人孔密封胶圈老化。对照主变招标技术协议,主变人孔使用的密封胶圈并非协议中规定的厂家产品。一个密封胶圈酿成了一起220kV主变停运事故。

透过种种表象进行分析,究其根本原因是设备制造过程中相关人员职责落实不到位,没有对自己的职责负责。对于制造单位的责任在此我们不作论述,仅从如何做好第三方监造职责落实的角度谈几点个人体会。

2 监造工作问题产生原因

作为受业主委托的监理单位,其驻厂监造人员的职责落实不到位,深入分析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原因:

第一,驻厂监造人员技能不满足工作的要求。

首先,部分监理师对变压器制造工艺管控知识掌握不全面,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在驻厂监造人员的选择时,往往注重总监业务能力的全面性,对监理师重视不够。再加上市场上专业人才的匮乏,寻找精通某一个制造环节的人员相对容易一些。工作中甚至存在“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边学边干”的现象。

其次,部分驻厂监造师不熟悉设备监造规程、规范等相关要求,不按其要求开展工作。现场调研发现,较大部分驻厂监造师仅凭经验开展工作,对《设备工程监理规范》等规范、标准不熟悉。比如当现场发现问题时,大部分驻厂监造人员仅采取口头纠正,不按照规范要求现场下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不索要《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回复》,致使质量监督震慑力不够,工作不闭环。

第二,驻厂监造人员站位不准,客观存在“不能管、不想管和管不了”的现象。现场调研表明驻厂监造人员基本上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电力设备制造厂家离退的专业技术人员,占70%左右;二是电力企业离退的专业技术人员,占20%左右;三是其他行业设备监理人员,占10%左右。

从上述人员构成不难看出,设备制造厂家离退的专业技术人员是设备监理工作的主体,是中坚力量,而且大部分在原供职企业进行驻厂监造工作。这种现象便于沟通协调,有利于驻厂监造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同时也为切实落实驻厂监造职责增加了难度。

3 监造工作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为吸取同行教训,避免类似事情在我单位发生,采取了“三化一坚持”的工作方式,有效解决了监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人才培养项目化,落实总监育人、管人职责。

《设备工程监理规范》规定设备工程实施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因此我们提高了总监选聘的标准,进行了充分的授权,将人员的聘用和人才的培养一并纳入项目管理,即:总监负责招聘人员和培养人员,对整个项目的工作质量负全责,公司在对其工作質量考核的同时,考核其人才培养情况,并将其纳入绩效[1]。这种充分的授权不仅激发了总监的工作热情,更将人才培养的职责下放给总监,也只有总监才清楚现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到目前为止,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培养出一个部门副经理、两个总监、六个专业驻厂监理师。同时,企业自己培训出的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高,责任心更强,更能对现场工作负责,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能管、不想管和管不了”的问题。endprint

第二,现场管控标准化,切实落实驻厂监造组人员职责。

为细化落实国网公司设备《监造大纲》、《监造规范》和《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质量监督规范手册》[2]等一系列指导文件,在省公司物资部的大力支持下,分专业编制并推行《电力设备驻厂监造标准化工作手册》[2]。在手册中确定了驻厂监造人员、设备配置,明确了总监等现场监造人员的资质要求和职责权限,清晰了设备在制造环节的见证项目、见证内容、见证方法、见证方式和监造要点,规范了设备监造实施细则、监理工程师通知单、沟通记录等各项具体的工作模板和要求。现已完成变电专业电力变压器、组合电器,线路专业铁塔、电缆、导地线等5类设备的标准化工作手册,全面规范了驻厂监造活动,为保证设备质量、进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日常工作流程化,落实现场、制造单位、公司管理人员和业主单位人员职责。

设备监造工作专业性比较强,比较单一,但其沟通协调的事情比较烦琐,一旦沟通协调不到位,就会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因此也很重要[3]。为切实做好日常工作,在现场工作标准化的基础上,针对繁杂的日常工作进行流程化梳理:为避免漏监、迟监的现象发生建立了监造任务提前预警工作流程;为保证监造实施细则满足业主要求,且及时完善,建立了监造实施细则编制审批流程;为确保现场发现的问题处理及时流畅,建立问题处理工作流程等,将日常工作交给流程去处理,让工作的开展极为顺畅和规范。

第四,问题处理不闭环不放过,严格落实供应商设备制造质量主体责任。

“问题处理不闭环不放过”这是我们工作的一项原则,更是一种负责的态度。这种原则和态度是我们创造用户满意度的基石,是切实把好质量关的关键。

2014年7月份,在某供应商内进行驻厂监造时发现,该公司生产的252千伏组合电器母线侧两组隔离开关,传统上不进行雷电冲击试验,其主要原因是场地和试验工装不满足试验要求,历史上业主单位也未过提出异议。但这种做法不满足国网公司“ZFW20-252产品均需进行雷电冲击试验”的要求,可能给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埋下隐患。发现该问题后现场监理师立即发出了“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整改,但供应商以各种理由加以推诿,监造组在理解供应商的基础上,坚持问题不闭环不放过的原则,最终在业主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供应商的认同,重新改进试验装置,使得该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为设备的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4 结论

任何設备质量、进度问题都是管理问题,是责任制落实的问题,是人的问题。问题的发生总有一条问题链,切断问题链中任何一个环节,就能避免问题的发生。驻厂监造组现场职责的有效落实,无疑是控制设备质量和进度问题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实施“三化一坚持”管理方式,切实落实驻厂监造组人员现场监造职责,能有效杜绝设备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会军.浅埋暗挖大跨地铁风道施工技术[J].铁道工程学报,2012(01):110.

【2】李元晖.复杂环境条件下超浅埋暗挖技术应用[J].市政技术,2010(S1):99.

【3】刘力伟,邵文娟.小议浅埋暗挖工法模型的设计与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09):110-112.endprint

猜你喜欢
监造有效措施
AP1000核电厂蓄电池质量监造要点
压力容器监造过程中的焊接控制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300MVar级大型调相机监造质量过程管控研究
浅谈离相封闭母线设备的监造工作
浅谈电子行业委托监造与自主监造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