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基层金融部门财务监督预防经济犯罪的思考

2017-11-15 22:52何颖庄咏梅马福春
时代金融 2017年29期
关键词:预防对策财务监督风险防控

何颖+庄咏梅+马福春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推进,金融系统纪检监察部门加大反腐力度,立案查处了一系列经济案件。本文选取了其中的135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描述统计法对这些案件的总体特征和发案的主要原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财务监督乏力是发案的重要根源,然后进一步查找基层金融部门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加强基层金融部门财务监督,推进岗位(廉政)风险防控,预防经济犯罪的措施。

【关键词】财务监督 经济犯罪 预防对策 岗位(廉政)风险防控

一、引言

经济犯罪不但破坏单位的声誉,影响单位的威信,使国有资产遭受巨大损失,同时作案人自身及家庭也将遭受极大的消极影响。打击和预防经济犯罪,净化基层金融部门职工队伍,保护国有资产,不仅是当前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的焦点,也是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重点。通过对近年来XX金融系统内查处的135例经济案件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财务监督乏力是经济犯罪的重要根源,当前加强基层金融部门财务监督是预防经济犯罪的重点“工程”和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XX基层金融部门经济案件总体特征分析

(一)犯罪主体特征分析

1.从年龄结构来看。作案人员在年龄上有很大的差异性,在样本案例中,年龄最小的仅23岁,最大的有66岁。从图1作案人员年龄分布图来看,35岁之前随着年龄的上升,经济犯罪的数量也呈整体上升趋势,35岁之后呈递减趋势,31~40岁是经济犯罪高发的年龄阶段,占样本总体的41.48%,这一调查结果不同于先前学者所提出的59岁现象。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现今XX基层金融部门经济犯罪的作案人员越发凸显年轻化趋势。

2.从工作年限来看。图2显示作案人员的工作年限主要集中在1-10年这个阶段,占样本总量的44.44%,其中工作年限在5-10年的占比61.67%,是经济犯罪的高发人群。这可能是由于工作年限在5-10年的这部分人员,对岗位工作比较熟悉,容易产生麻痹思想,风险防范意识削弱,同时也更容易洞察到内部控制的漏洞,再加之这部分干部职工正面临竞岗升职的压力,挪用、贿赂、贪污类经济犯罪更易发生。

3.从政治面貌来看。在135个作案人员中,非党员44人,党员91人,占比67.41%,超过非党员人数的2倍,可以看出现今XX基层金融部门经济犯罪人员大部分是党员。这可能是由于大家对党员干部职工比较信任,弱化了对他们的监督;也可能是由于现行监督教育模式大部分趋于形式化,没能真正入心入脑,效果不佳。

4.从性别来看。作案人员中男性远多于女性,几乎是女性的6倍(男性占比85.19%,女性占比14.81%)。这可能是由于男性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比女性大,更可能铤而走险。

5.从岗位类别来看。作案人员大部分是非要害岗位人员,有79人,占比58.52%,要害岗位人员有56人,占比41.48%。这可能是由于大部分单位只重视对要害岗位人员的监督管理,而忽视了对非要害岗位人员的监管和教育,没有关注这部分人员的思想动向,未能及时掌握非要害岗位已有的风险隐患。

6.从职级结构来看。135个经济犯罪人员中有84人担任科级及以上職务,其中处级干部26人,占比19.26%,科级干部58人,占比42.96%,居所有级别案例数之首,这揭示了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这个真理。XX基层金融内部组织构架属于职能制,这种分层结构极易导致内部“权威服从”机制,而内部纠错和制约机制欠缺,下级难以对上级进行有效监督和制衡,为干部腐败行为提供了可趁之机。

(二)案件特征分析

1.从案件类型来看。贪污贿赂类跻身发案前两名,且比重大幅提升。其中贿赂类占比最高,达34.56%;其次是贪污类,占比31.62%;第三位是挪用类,占比27.21%,其他类占比9%。财务监督不利,不法之徒有可趁之机,财务造假、舞弊,贪污、贿赂、挪用等违法现象就会发生,因此经济犯罪与财务监督管理乏力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2.从发案单位行政层级来看。经济犯罪案件的重灾区是地市分行,在135例案件中,发生在地市分行的就有74例,占54.41%;其次是县支行,有53例,占比38.97%,可见现今XX金融系统经济案件发案的单位层级越来越趋向于基层。这主要是XX基层金融部门预防控制措施滞后,财务监督乏力所致。

3.从作案方式来看。目前系统内干部职工经济案件的作案方式中单独作案与联合作案的占比大致相当,分别为57.04%和42.96%,但呈现出以单独作案为主,联合作案递增的特点。这可能是由于平时监管中只重视对个体的监督,而忽视了对内部结成利益共同体进行联合作案,共享既得利益现象的监督。

4.从犯罪案值来看。案发金额大小不等,最小的不足1万元,最大的高达2亿7千多元,但小金额案件偏多,且主要分布在1至50万之间,占比58.82%。且地市分行中处级非要害岗位的男性党员同志是案值较大案件的高发区,应加强对这部分人员的监督。

5.从案发原因来看。我们借助COSO内部控制框架对XX基层金融部门经济犯罪案件案发原因进行测评,从测评结果来看,最主要的外因是控制活动中财务控制乏力,占比100%;其次是控制环境中财务内控薄弱,占比99.26%;第三大外因是监督不力,占比61.48%,影响较小的是信息与沟通不畅和风险评估不及时准确,分别占比30.37%和14.07%。我们再将COSO内部控制五要素的组成与样本案例的实际案情结合,经实证研究,发现对财务方面的控制活动不足和控制环境薄弱及监督不力是案发的三大诱因,几乎所有案件的发生都与之息息相关。

基于这些研究,我们发现,财务监督乏力是XX基层金融部门经济犯罪的重要根源。加强财务监督,建立和完善源头预防措施,是保证财务资料真实完整、防止弄虚作假、促进国有资财合理使用,提升内部控制水平,预防经济犯罪,推进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的有力手段。在以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的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将更加有的放矢,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注意调整监督方向,转变监督重点。一是要加大对男性、中青年及工作年限在5-10年的干部职工的监督。二是转变廉政教育方式,创新教育方法,寻求更有效的监督教育模式。三是紧抓要害岗位人员监督管理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非要害岗位人员的监管和教育。四是中高级干部仍是监督管理的重点对象,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与自上而下的纠错机制一样重要,下属对上级行政行为的监督作用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五是加强对举报人的各种保护措施。六是大力加强财务监督,建立和完善源头预防措施,防治内部利益共同体的形成。endprint

三、财务监督之于经济犯罪的重要性

(一)财务监督是防范经济犯罪的有效途径

财务监督是一种由事前延续到事中,再由事中延伸到事后的实效性强的全程监督。财务活动涉及资产的取得、使用、处理全过程,围绕单位的各项业务工作,编制并执行财务计划、财务预算,划分资金渠道,并用记账、报账、算账的方式记录单位的每一项经济活动。可见,财务工作是经济活动整个过程最细致、最完备的参与和见证性工作,最容易发现经济活动过程中的不寻常现象,察觉不正当经济行为。因此,监督财务工作在实际中是否做到了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账目清楚,能第一时间揭示差错和舞弊,是预防经济犯罪,实施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的有效途径。

(二)财务监督是减少经济犯罪的根本办法

长期以来,我们对经济犯罪采取的主要惩治方式是在案件发生之后,用打击手段阻止损害蔓延,控制其负面影响的扩大,属于事后处理方式,是在损害结果已经发生之后在法律上做最后的挽回。然而,事后干预并非治理经济犯罪的最有效途径。打击治标,预防治本,抓住犯罪的本质,追根求源,强化事前财务监督,从源头加强控制,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财务监督制约性、促进性作用,才是减少经济犯罪,推进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的根本办法。

(三)财务监督是规范经济活动的有力保障

如果一个单位的财务监督不力,不法之徒有可趁之机,造假、贪污、舞弊、挪用等违法违规现象就更易发生。然而加强财务监督,提高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財务记录的合规性和合法性,防止弄虚作假,限制权力滥用,堵塞经济收支漏洞,保证会计记录客观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的内容,促进国有资产在各项工作开展中得到合理合规使用,提高群众对基层金融部门工作的满意度。所以,财务监督在规范财务工作的同时也规范了单位的其他经济活动,促进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严格执行,抑制经济犯罪行为产生,提高整体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了岗位(廉政)风险防控。

四、XX基层金融部门财务监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观念淡薄

一些单位领导及经办人员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一是普遍存在只满足于日常工作不出问题的随意性和惯性思维,法制教育弱化、责任意识不强。二是对依法履职中的风险意识缺乏敏锐性,“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薄弱,对常年未发生案件的业务领域仍有麻痹大意思想,加强财务监督的意识没有从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XX基层金融部门财务监督防范经济犯罪的预防措施滞后、预防部门单一、预防力度弱化,导致一些已存在的苗头性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纠偏。

(二)监督体系不健全

目前XX基层金融部门的财务监督大都以会计财务部门内部监督为主,审计部门为补充的监督体系,社会中介监督严重缺失。一是缺乏工商、税务、审计、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独立第三方的监督。二是内部监督没有形成严格的统一联动机制,监督主体各行其是,导致实际监管中重复监督与监督缺位并存。三是实施监督的内在动力不是来自于作为资产所有者的产权激励,而只是作为履行岗位责任而已,监督理念陈旧、视野狭隘严重影响了财务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三)监督检查不严格

一是各级管理人员不同程度的存在以信任代替制度,没有严格履行规定的职责,对监督工作流于形式,随意性较大,约束力不够。二是部分单位及部门对发现的问题未能严格落实整改和责任追究,监督检查成果运用质量不高,导致监而不用,屡查屡犯问题难以杜绝和纠正。三是重事后监督,轻事前和事中监督,往往关注重最后的结果,而不关注财务活动的整个过程,使得一些违规行为不能及早发现,及时纠正,造成既成事实,导致一些无法弥补的损失。四是对掌握不同职权,在不同风险岗位的领导干部的监督,没有做到重点突出,不能体现区别对待原则,缺乏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导致干部监督不力,经济犯罪蔓延。

(四)监督人员素质难以满足需要

一是财务监督人员业务素质普遍较低。由于XX基层金融部门财务监督工作起步较晚,监督人员大多只待过一两个部门,且在过财务部门的人有限,专业知识比较单薄,学习培训跟不上各项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二是财务监督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偏低。由于监督的对象主要是干部个人,监督过程中往往存在说情、暗示、软磨、硬缠等感情投资,使监督人员本就很薄弱的职业道德经受更加严峻的考验,部分人员仍用“情感”、经验、惯例”代替制度执行,导致工作中带有随意性,缺乏规范性,致使风险隐患未能及时暴露。三是存在监督人员总量逐年下降、年龄老化的普遍问题。

五、加强XX基层金融部门财务监督的建议与措施

(一)加强对财务监督工作的领导与重视

大家的认可和重视是财务监督稳步推进的基础,积极营造重视财务监督,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的软环境,从主观上限制经济犯罪犯意念的产生。一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法制宣传和警示教育,提升干部职工法制知识和法律水平,增强自我监督、自我保护、自我约束意识,提高对经济犯罪的警惕性,削弱个别人员侥幸心理意识。二是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到人,保证每个工作人员都能依法依规认真履职,在全单位形成一种先自律后相互督促的良性监督意识,全面推进岗位(廉政)风险防控。

(二)全面监督和重点监督并行

一是严格全面监督。监督各项财产的收发、转移、保管使用和报废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手续;监督各项资金的收支是否按照计划和预算,是否符合财经制度和纪律,在反对和制止铺张浪费的同时防止贪腐等损害国家、社会经济的行为发生,保护国家、社会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二是加强重点监督。在全面监督的基础上,加强对要害岗位人员、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等重大事项重要人员、重点项目,以及资金、财务、固定资产管理、行政许可等重点部门的业务操作、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等一些容易暴露和产生腐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特殊情况的监督。三是将全面监督和重点监督有机结合,按照“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全面整改”的原则,杜绝监督“走过场”等形式主义行为,使督查工作由点及面,在非常情况下及早发现和控制薄弱环节的问题,消除因制度缺失和管理漏洞产生案件的风险隐患。endprint

(三)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

财务监督是一项系统工程,现行的监督方式主要是事后监督,不利于及早发现和预防问题,减少经济犯罪发生的概率。一是可以将监督工作提前到财务人员的任职资格审查、财务计划、财务预算的编制环节,开展事前控制监督。二是在坚持事后审计监督的基础上,重视事前控制监督,并把事中监督贯穿于整个监督过程中,开展检查、分析、考核,揭露问题并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实现监督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确保监督工作切实、灵敏、有效。

(四)实现全员参与的监督机制

建立和豐富全员全面监督机制,发挥群众监督的力量。组建财务监督工作人才库,推选一部分职工代表作为人才库常务委员。同时整合各类监督检查,构建“大监督”格局。纪委和审计部门每次开展监督检查时从人才库中随机抽取职工代表,共同参与财务督查工作,使监督委员会工作机制常态化,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保证普通职工能够充分行使监督权力,保护全体职工利益,发挥全员全面监督的整体效能。

(五)构建内外结合的监督体系

改变以往单一的内部自查自纠监督模式,在充分发挥内部会计、审计、纪委部门自查自纠作用的基础上,引入外部监督,对财务工作进行更有效约束与控制,形成信息互通,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大监督体系。一是纪委和内审部门应加强工作沟通,形成监管合力,在查办经济犯罪中充当财务监督的坚强后盾,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内部监督职能,保证财务监督落到实处。二是构建政府部门的相机治理机制,接受政府财政机关和审计机关从政策、法律法规、财经纪律层面的财务监督。三是引入中介机构构建外部监督机制,由上级行统一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下级行的财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全面防范财务风险,预防经济犯罪。

(六)提高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

监督人员应该不断丰富自身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提升自身法制观念,更好地满足和适应基层金融部门发展的需要。一是认识财务监督的重要性,加强有关会计、审计专业知识的后续培训力度,全面提升监督人员综合知识水平。二是加强监督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其职业道德意识,提升职业道德水平,最终提高监督部门和监督人员的工作质量。三是引进专业人才,优化当前监督人员队伍结构。在审查账务资料,发现分析线索,提取审查证据的过程中做到更精准、更高效,更有效地推进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更有力地防范和惩治腐败现象。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防对策财务监督风险防控
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的探讨
私设“小金库”引发的职务犯罪预防对策研究
浙江天台县森林防火现状及预防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加强学校财务监督措施
加强高校财务监督“八要”
新时期高等学校财务监督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