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村昌平影片中的规训与禁锢

2017-11-16 01:50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电影文学 2017年24期
关键词:昌平规训理性

陈 辉(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日本导演今村昌平一生创作不懈,他的作品为日本电影在二战后走向辉煌,为世界所认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以理论价值的角度来说,以今村昌平的电影作为讨论银幕规训与禁锢问题的文本,不仅能够为人们理解今村昌平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也可以促使人们重新思考规训与禁锢问题在电影乃至其他艺术文本中的面貌和表达方式。

一、人的自我规训与禁锢

人是社会的一分子,人的行为反映的是社会的某种价值取向,当我们在探讨人的自我规训与禁锢时,实际上也是在谈论由一定的社会文化所建构起来的规训与禁锢。但此处主要是将人与作为“他者”的社会区别来看,并从生物性的角度来分析今村昌平电影中人物自己施加给自己的规训与禁锢。

在人给予自我的规训与禁锢中,包含了对自己身体的戕害。在《楢山节考》(1983)中,故事发生在偏远的山区,今村昌平有意识地给观众展现了大量生物意义而非社会意义上的生存图景:白雪皑皑、冷风飕飕的广袤雪原,人和流窜的鼠类一起苟且着生活;猎人和大雕追逐着野兔,小溪旁边是触目惊心的、已经僵硬的死婴。当人还需要为温饱问题而担忧时,存活就成为人唯一的希望,人动物性的一面就会被放大。如阿松和阿玲婆的小儿子在性交时想的是如果他们生下的是女孩就用女孩来卖钱,而如果生下的是男孩,就要杀死婴儿。人们为了过冬还会去偷其他人的粮食。阿玲婆的次子利助在极度贫困的条件下无法正常地结婚,他就选择了在野狗的身上发泄自己的性欲。这些都是撞击观众道德底线的,从表面上看,在物质和生存面前,精神和道德失去了对人的规训和禁锢。但这是因为大自然残酷的物竞天择已经无形地开始规训并禁锢人类,而人也为了种群的延续自动给自己设置了约束。除了强迫自己开发生存资源,如传承耕种、捉鱼的技艺外,还包括主动选择死亡,也为更年轻的同胞腾出生存空间。在《楢山节考》中,村中有着不成文的规定,即老人到了70岁就要由长子背到楢山之上等待死亡,名为“参拜楢山神”。在阿玲婆的长子辰平无法突破自己内心道德的谴责遗弃母亲时,早已看淡生死的阿玲婆主动走向了死亡。她先是在井边磕掉了意味着生存和健康的牙齿,后是主动提出让儿子将自己送去祭山。最后阿玲婆盘腿坐在腐尸碎骨中,天上飘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平静地走向死亡。这就是一种坐化式的自我规训和禁锢。

二、社会/他者对人的规训与禁锢

拉美特利曾经提出过“人是机器”这一理论,而将人等同于机器的同时便是强调人是具有可规训、可操纵性的。在《权力、身体与自我》中,拉美特利指出,人的肉体从生理意义上而言是可以解剖的,从社会意义上而言又是可以被操纵的,因此身体不过是权力的玩偶。在社会中,人无法挣脱与权力和知识共同构成的网络,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在权力影响下运作的机器,而人则作为小机器是这台大机器的组成部分,人陷入一种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禁锢状态中。与“机器人”相对应的概念便是“规训社会”。正如福柯所说的:“中性化的、理性的宏观政治权力机构是凭借着渗透到学校、医院、军队等社会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角落的微观权力而编织一个全方位的宰制社会或全景监狱。”在今村昌平的电影中,这种监狱式场景也是无处不在的。

例如,在根据戏剧《被禁忌的海屿》改编而成的《诸神的欲望》中,今村昌平就让观众感受到了监视和强权的恐怖,电影也因此而被认为带有反军国主义的意义。人们生存于原始且封闭的孤岛,和威廉·戈尔丁的《蝇王》一样,建立了一个小型社会,而这个小社会中,人的生命价值是被蔑视的。太根吉和妹妹太马在水塘里纵欲,而村民们则居高临下地俯视他们,并向他们投掷石头和泥土,有活埋二人的打算,石头打得太根吉不得不求饶。后来世俗首领龙立元惩罚太根吉戴着脚铐挖石头,他自己则以“照顾”的名义霸占了太马,村里的其他人都被禁止和太根吉一家人来往。又如太根吉在因为偷鱼而被也有鞭打一百下的时候,岛民们也在一旁围观并大声数数。其中规训和禁锢的力量是强大的。包括向往代表“文明”社会的龟太郎都时时提醒着自己要遵守岛上的规定。人们在接受统治者的规训久了以后,便会自我驯化,成为监狱中的犯人和看守。

三、时代造就的规训与禁锢

在今村昌平的电影中,有一部分规训和禁锢尽管也是来自于他者或社会的,但是其中能看到非常明显的时代性,换言之,这种规训和禁锢是与人类的现代精神文化世界有关的。人们对理性的尊崇始于18世纪诞生于法国的启蒙运动,人们开始视理性为信仰,在理性的指导下开始发展科学,建立起一个全球范围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而随着理性地位的不断提高,它的“副作用”也就越发明显。一般来说,理性和人类之间的“蜜月”终止于20世纪的上半叶(而理性对人类的负面影响却并未终止)。在尼采“上帝死了”,艾略特的“荒原”等的冷峻语言下,人们开始重新质疑理性的价值。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人们目睹曾经被理性所洗礼和教育的人对同类进行残忍野蛮的杀戮,这种质疑达到高峰。

今村昌平并无意于反对理性。他的价值观更倾向于马克思·韦伯的观点。韦伯将理性分为两种:一种为价值理性,另一种为工具理性。二者原本应该是各司其职的关系。人们之所以受到理性的规训、禁锢乃至戕害并非理性本身是应该否定的,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人们过分地追求工具理性而抛弃了价值理性。这也就导致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陷入到被物欲所控制的精神危机中,而社会则进入到道德沦丧,人人冷漠自私的困境中。在韦伯等学者看来,人类要想摆脱理性的控制,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拥抱人文关怀精神。例如,在《猪与军舰》中,电影中几乎出现的每一个日本人都成为可以不择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私利的人,他人乃至公众的利益在个人利益面前是被抛诸脑后的。

而在情色影片《赤桥下的暖流》中,二战的脚步已经远去,这也就使得人们得以更深切地理解今村昌平对于规训与禁锢的看法:所谓时代造就的规训与禁锢,并不仅仅是指二战结束、日本战败这一特定历史背景而言,而是一种普适性的、现代性的全面恐慌、麻木和虚无。在《赤桥下的暖流》中,身为白领的主人公笹野阳介代表了现代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正如阳介遭受了公司裁员和妻子抛弃的双重背叛,过上了一种动荡不安、流离失所的生活。在电影中,流浪汉曾经对阳介说:“现在的公司都不需要员工思考,他们要的是只干活不发牢骚的傻子,就像监狱。”阳介在这里不光是以一种被囚禁者的身份被隔绝和孤立,更是被视为一个“无灵魂的零件”而陷入一种精神逐渐退化的地步,人的深情和热爱不被尊重,一切行为、原则和规范都以能否适应现代化大生产来设立。然而这就是整个理性王国的生存规则,人在工具理性下只有被异化这一种结局。

猜你喜欢
昌平规训理性
规训与惩罚:雍正尊孔的帝王心术
窗外的迷你世界
昌平博物馆升级改造古代昌平文物展开展
关于实现规训的发展性价值的思考
Time difference based measurement of ultrasonic cavitation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①
Investigation of cavitation bubble collapse near rigid boundary by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规训与政治:儒家性别体系探论
后现代语境下科学话语在广告身体规训中的转向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