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动画电影的生态叙事

2017-11-16 01:50董文娟天津理工大学天津300384
电影文学 2017年24期
关键词:尼莫帝企鹅动画电影

董文娟(天津理工大学,天津 300384)

一、美国动画电影发展特点

早在一个世纪前,美国便出现了动画短片,从第一部独立放映的动画短片《恐龙葛蒂》到风靡美国的《大力水手》,再到在世界范围内流传的《汽船威利号》,美国动画短片凭借大力水手、米老鼠、唐老鸭等动画形象开辟了最初的发展之路。20世纪30年代,美国首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上映,这部影片不仅标志着迪士尼动画公司的崛起,也开启了美国动画电影的新纪元。在这部影片成功展播后,迪士尼公司相继推出了享誉世界的动画电影,如《小鹿斑比》《木偶奇遇记》等,这些影片的接连登场也使迪士尼成为称霸世界的动画制作公司。从20世纪中叶开始,迪士尼动画公司几乎以每年一部的速度推出不同题材的动画片,《仙履奇缘》《睡美人》等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几乎都改编自童话故事,将人们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搬上银幕并通过丰富的动画形式展现惩恶扬善的价值观使迪士尼公司的动画电影备受大众喜爱。[1]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的电视业迅猛发展,在对动画电影形成强大冲击力的同时,也使动画的受众群体逐步拓展,动画也不再被认为是儿童的专属,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开始关注电视上的动画片和院线上映的动画电影。20世纪末以来,随着大众审美品位的不断提升,传统的二元对立的动画叙事受到挑战,逐渐兴起的皮克斯、梦工厂等动画创作公司也在独创动画故事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更加多元的叙事题材和叙事风格为整个美国动画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怪物史莱克》《海底总动员》等影片都在题材层面和技术层面为民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近年来,美国动画界可谓是百花齐放,关注家庭生活、诉说梦想追寻、展现个人成长、描绘真挚情感的作品不胜枚举,甚至还出现了反传统的“黑暗童话”,多元的发展态势也使美国动画电影进一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总的来说,美国动画电影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和较为丰富的发展经验,这都为当代美国动画电影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使美国动画电影拥有完善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和先进的动画制作技术,但美国动画电影广为观众所喜爱的本质原因还是其与时俱进的发展性和兼容并包的多元性。近年来,生态文化的影响力日益拓展,在电影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彰显生态主义价值观的影片,作为电影中的特殊组成部分,动画电影在生态叙事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无论是构建自然环境,还是设置非人的动画形象,都能够更好地将生态观生动地呈现在银幕之上,而近年来的美国动画电影也成为生态叙事的重要承载。本文将在概要呈现美国动画电影发展特点的过程中引入生态叙事,以平等、和谐、自由等生态主义中的核心价值观在《海底总动员》《驯龙高手》《疯狂原始人》等影片中的具体呈现为重要论述对象,探析美国动画电影的生态叙事。

二、美国动画电影中的“平等生态”

动画电影在最初发展的短片阶段,主要以滑稽和搞笑为主要目的,所以其中的主人公也大多为拟人化的动物,这对后来很长时间内的美国动画电影角色塑造产生了影响。在美国动画电影发展的早期阶段,动画角色中的动物形象是高度拟人化的,它们虽然拥有动物的身份和外表,但其谈吐举止及内心思想都完全是人类的投射,换言之,这一阶段的美国动画电影中并没有出现真正的动物。[2]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过度开掘与高速发展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包括动画电影在内的电影领域也逐渐展开生态主题的言说,并由此开启了真正讲述非人种群故事的动画历程,将人类与非人种群置于同一部影片中,彰显了“平等生态”的价值观。

新世纪之初,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推出动画影片《海底总动员》,在全球掀起观影热潮,收获了高达8.7亿美元的票房收入,成为当年最卖座的电影之一。在《海底总动员》中,主人公马林是一只拟人化的小丑鱼,但与早期的美国动画电影中高度拟人化的动物形象不同,马林虽然拥有人类一般的家庭、情感和思维方式,但其本质还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并没有超越小丑鱼这一身份的行为能力。马林是一个十分溺爱儿子的父亲,在浩瀚的海洋中时刻保护着儿子尼莫不受伤害,但尼莫还是被人类抓走了,成为一只远离大海和父亲的观赏鱼,生活在牙科诊所的鱼缸中。而《海底总动员》就是以马林寻找尼莫和尼莫逃回大海这两条并行的主线来推进故事情节,在寻找和逃离的过程中,马林对儿子奋不顾身的父爱和尼莫在逃回家园过程中的成长成为影片最令人动容之处,最终,在牙医将尼莫等被抓来的观赏鱼送给号称“鱼类杀手”的朋友之前,尼莫成功地逃回了大海,与苦苦寻找他的父亲重逢。通观整部影片,不难发现人类并不是影片的主角,甚至仅有的牙医、“鱼类杀手”等人类形象也很少被细致呈现,其原因在于牙医只是人类的缩影,而尼莫被抓进鱼缸也成为人类肆无忌惮捕猎海洋生物的喻指。长久以来,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统摄下,非人的动物都成为劣等生物,人类以地球生物灵长的身份肆意破坏非人动物的生活环境,将非人动物视为食物或观赏品。而在《海底总动员》中,人类的存在感被淡化,小丑鱼的情感和生活成为叙事的重点,使得马林和尼莫等海洋生物的身上拥有了与人类一样的情感和追寻。影片以小丑鱼的视角设置了大团圆的结局,在倡导万物平等的生态观念的同时,也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和行为,为肆意破坏生态平衡的人类敲响了警钟。[3]

在《海底总动员》动物视角的生态叙事大获成功后,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又推出了动画影片《快乐的大脚》,这部影片在业界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同时也荣获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在《快乐的大脚》中,主人公依然是一只具有拟人化思维方式的动物——名为曼波的帝企鹅,在帝企鹅的家族中,曼波因天生缺陷而无法唱出美妙动听的歌声,因此受到了其他帝企鹅的排挤,甚至在这样主流呼声的影响下,曼波被家族认为是不祥的怪胎。为了改变边缘化的地位,曼波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始用踢踏舞来与家族成员沟通,然而另类的舞蹈却并没能使其他帝企鹅真正认同曼波,无奈之下,曼波鼓起勇气远离家乡去探寻帝企鹅家族生活环境日益恶劣的真相。在孤独的探寻之路上,曼波遇到了与帝企鹅同样面临着食物减少威胁的海鸟等生物,并被人类抓进了海洋动物馆,与《海底总动员》中的尼莫经历了相似的命运。但与尼莫不同的是,曼波在与人类共处的过程中用自己曾经被无视的踢踏舞技征服了人们,并在舞蹈的帮助下跨越了帝企鹅与人类之间的语言隔阂和族群界限,虽然这一结局设置具有理想化的色彩,却表达了一种动物与人类平等相处、共同守卫生态环境的美好愿景。

三、美国动画电影中的“和谐生态”

迪士尼动画公司在2003年推出了动画影片《熊的传说》,这部影片将故事的背景置于远古时代,讲述了三兄弟与熊之间从“相杀”与“相爱”的故事。主人公肯耐和他的兄弟以打猎为生,在一次狩猎的过程中,哥哥在与熊的搏斗中不幸死亡,于是肯耐便立下誓言杀掉丛林中的熊为哥哥报仇,果然肯耐实现了当初的誓言,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发生了,神灵将肯耐与死去的熊的灵魂与身份进行了对调。从肯耐杀死熊的那一刻开始,他的整个人生便彻底改变了,成为丛林中一头拥有人类思维的熊,不仅如此肯耐还需要躲避包括亲人在内的人类的追杀。就在肯耐内心陷入无尽痛苦和悔恨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只可爱的小熊,为了得到大熊的照顾,小熊始终跟着肯耐生活,肯耐也从最初的厌烦逐渐喜欢上了小熊,甚至对小熊产生了亦父亦兄的深厚情感。[4]这部充满奇思妙想的《熊的故事》通过肯耐变成熊的故事呈现了一种真切的换位思考,使猎人真正站在熊的立场上来看待自然、感受杀戮,同时也通过肯耐化身为熊并与小熊结下深厚情谊的故事来隐喻人类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由梦工厂动画公司出品的影片《驯龙高手》改编自儿童文学《如何驯服你的龙》,讲述了很久很久以前生活在北欧小岛上的居民从与龙为敌人到人龙化敌为友的故事。这部影片经历了漫长的筹备期,在上映之后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在《驯龙高手》中,小岛上的居民世代与龙为敌,将龙族视为岛上的居民生命的最大威胁,整个小岛也因连年的战斗而硝烟弥漫。希卡普是小岛首领的儿子,在父辈们心中,希卡普应该苦练屠龙技艺,在成年后子承父业带领岛上居民共同抵抗龙族的侵略。然而,希卡普不仅天生瘦弱,无法用武力来驯服恶龙,还意外邂逅了一只受伤的火龙并与之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与火龙相处的过程中,希卡普逐渐发现岛上居民对龙族的认知是错误而片面的,事实上龙族并非好战的族群,而是在首领恶龙的奴役下被迫征战,于是希卡普决定以自己的生命为筹码,向岛上居民证明真相。在几经波折之后,岛上居民终于相信了希卡普并与火龙一同打败了邪恶统治者恶龙,龙族与人类开启了和谐共处的新模式,岛上的硝烟散去,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的和谐景象,从《驯龙高手》的结局中可见,人类与自然的对抗只能两败俱伤,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够收获美好,而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持续发展的关系的倡导与向往也是此类影片的生态价值。

四、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自由生态”

2013年,梦工厂动画公司推出了动画电影《疯狂原始人》,是对原始人动画题材的全新探索,这部影片传递出的积极向上、勇敢探索的生存观使影片捕获了许多观众,获得了5亿多美元的票房收入。在《疯狂原始人》中,故事聚焦在咕噜一家的原始生活上,主人公为父亲瓜哥、母亲巫嘎、长女小伊以及小伊的奶奶、弟弟和妹妹,这6位主人公均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其中最令人难忘的便是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小伊。数代以来,咕噜一家都生活在山洞之中,为了防止野兽的侵袭,父亲瓜哥严令禁止小伊山洞以外的探索行为,但小伊却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并且十分勇敢的女孩儿,始终没有放弃对山洞以外的生活的向往。在一次山崩地裂的自然灾害中,咕噜一家数代的栖息之地被破坏,瓜哥心怀忐忑地带着一家人踏上了山洞以外的土地。与瓜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伊,意外灾害使小伊一直以来对山洞外的探索梦得以实现,勇敢的小伊不仅带着全家人踏上了探索未知世界之路,还收获了一段懵懂的爱情。在《疯狂原始人》中,山洞中的生活和山洞外的世界的区别不仅仅体现在空间层面,二人还分别代表着保守主义和探索精神。更为重要的是该片通过塑造小伊的形象体现了“自由”这一生态价值中的又一核心要素。人本属于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出山洞代表着人类对于自然的融入与探索,而在平等、和谐的生态系统中进行自由的探索也成为人类发展至今的必经阶段。在《疯狂原始人》中所构建的史前文明中,不存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和行为,而自由生态也被赋予了积极的意义。

随着美国动画电影的不断发展,其多元化的创作也逐渐容纳了更多的叙事主题,展现了更高的叙事价值,美国动画电影对生态主义价值观的体现与言说也成为近年来备受大众关注的题材之一,通过能够容纳天马行空般想象力的动画电影来言说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描绘平等、和谐、自由的生态愿景也被越来越多的动画创作公司及动画电影人所关注。

猜你喜欢
尼莫帝企鹅动画电影
帝企鹅的背影
帝企鹅的一年
帝企鹅的一年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动画电影
望着天
尼莫点:离陆地最远的地方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到尼莫花园种菜
漂亮的蝴蝶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