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如父如子》看是枝裕和的叙事艺术

2017-11-16 01:50新余学院江西新余338004
电影文学 2017年24期
关键词:伦理儿子家庭

周 伟 (新余学院,江西 新余 338004)

是枝裕和是当今颇具世界影响力的一位日本导演,他所创作的电影节奏舒缓、情节简单、人物精简,善于在平淡中表达值得观众仔细回味的生活哲理,他的电影有着鲜明的日式美学风格。是枝裕和创作的电影没有高高在上的叙事姿态,而是平易近人地讲述着当代日本人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这样或那样的事情,极具现实批判的意义和内涵。相较于人的独立性,他更倾向于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多维关系——伦理关系、情感关系、责任关系,在他的电影当中,只有与其他人发生情感或伦理关系的人,才具备被注视的价值。

是枝裕和擅长家庭伦理叙事,电影《如父如子》作为是枝裕和的代表作之一,就用一种含蓄且有张力的伦理叙事方式,表现了抱错孩子的两家人面对血脉与亲情如何做出伦理与情感的抉择。电影《如父如子》是研究是枝裕和家庭伦理叙事的重要范本,透过这种叙事方式,是枝裕和电影的艺术视角,从家庭内部上升到整个当代日本社会,扩散辐射开来,极具广度和深度,展现了当代日本文化的多面性。

一、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伦理逻辑

是枝裕和的电影总是紧紧地贴合日本社会的发展现状,关注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相对于反映日本高压社会大环境的现实主义电影,他更倾向于将叙事的重点落在人的身上,表现人与人之间的脉脉温情,毫无对社会文化的审判之意。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文化如何变迁,在是枝裕和的眼里家庭文化依旧是日本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由人体现出的日本文化才是真正的日本文化。

早在2004年,是枝裕和就根据震惊日本的“西巢鸭弃婴事件”创作了《无人知晓》,一举获得第29届日本报知电影奖最佳影片奖和第40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金雨果奖、年度十佳影片奖等多个世界级重量级奖项。是枝裕和在片中用冷静、细腻的镜头语言表现了深刻的生命主题,相对于批判现代日本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离和冷漠,他更倾向于以家庭为单位辐射开去,由点及面地表现当前现代日本社会中的家庭现状。从影片《无人知晓》开始,是枝裕和陆续在《步履不停》《奇迹》等电影中形成了家庭伦理的叙事范畴和叙事方式,关注人在家庭关系中的存在状态。

然而,不对如今的日本社会文化进行批判,不代表电影叙事内容要脱离社会文化现实,千千万万的家庭单位组成了社会集体,社会环境对于家庭和个人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深刻的,是枝裕和的家庭伦理电影的创作背景依然是日本社会文化大环境。在电影《如父如子》当中,两家人被置于一个“抱错孩子”的尴尬境地,虽然事件发生的背景和诱因与社会环境并无关联,但是两家人,尤其是作为一家之主的男性,工作生活状态依然与这个社会大环境紧密相连,日本社会文化背景依旧是影片故事的创作背景。

野野宫和斋木原本毫不相干的两家人因为这个事件被联系在一起,他们分别代表了日本社会的两种典型的家庭,野野宫良多毕业于日本高等学府,在东京一家大型建筑公司任职,一家人居住在东京的高级公寓中,过着体面而优越的生活;斋木一家则是日本最普通的民众阶层,斋木雄大是一家破旧的电器行的老板,一家人生活在偏僻的东京郊外一处拥挤的小房子里,过着清贫却自得其乐的生活。社会阶层的不同导致两个家庭的生活氛围和生活理念是截然不同的,野野宫良多争强好胜,在家庭中是绝对中心和经济支柱,认为自己的孩子也应当是像自己一样优秀、努力的;斋木雄大平凡而没有进取心,认为赚钱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即可,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也同样如此,认为除了教育之外,对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家庭的温暖。人生方向的不同、生活理念的不同导致两个家庭伦理环境的不同,家人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相处方式:野野宫良多不善言辞,认为自己与儿子野野宫庆多的关系应当是略有距离感的、严格的父子关系;斋木雄大则认为父亲与自己的孩子应当更像是朋友关系,与孩子亲密无间的接触、陪伴和情感联系更重要。两家人的“换子事件”正是发生在现代日本社会这个大环境、大背景之下,在叙事的不断推进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让人开始反思其中的社会深层次原因。

二、传统与现代家庭框架下的父子关系

是枝裕和在创作电影《如父如子》时虽然参考了奥野修司的报告文学——记录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时期发生在冲绳等地的多起婴儿抱错事件,但是枝裕和并没有将影片停留在探讨婴儿错抱的悲剧上,而是将影片叙事集中探讨婴儿错抱6年以后,孩子都已经长大了,他们的父母面对人生突如其来的变故,究竟应当在这件事情上做出什么样的伦理选择。是枝裕和用细腻而温柔的方式打开了两对父母的内心,面对自己养育了6年的孩子却不是自己亲生骨肉的悲惨现实,影片表现得更多的是他们与孩子的情感重建。同时,是枝裕和又十分巧妙地将叙事重点放在了野野宫良多的形象塑造上。

《如父如子》中的6年之后发现孩子错抱事件只是一个引子,其叙事目的是着重表现野野宫良多这个典型的日本社会中的父亲形象。影片的故事内容虽然发生在现代日本社会,影片的主人公野野宫良多是个地地道道的现代东京人,但是在他的身上表现出的依旧是传统的日本家庭伦理观。

福山雅治饰演的野野宫良多是日本社会的精英分子,开着豪华汽车、住着豪华公寓、从事着精英阶层的体面工作,同时,他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温柔贤惠的妻子野野宫绿、内向可爱的儿子野野宫庆多。在野野宫良多的意识里认为他能做到的,儿子庆多也应当做到,自己没能实现的,儿子庆多也应当继续完成。他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生活理想全部照搬给儿子庆多,他希望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为和自己一样优秀的男人。野野宫良多虽然接受了现代的高等教育,最终成为现代日本社会精英分子,但是他的思想是保守、传统的,甚至是守旧的。良多认为男人应当在外面有自己的事业,家庭由妻子打理,对于自己的儿子也应当以严父的形象,保持适当的距离,建立自己的父亲权威。他对儿子野野宫庆多有着严格的日程安排和要求,每天练习钢琴,适当的游戏,接物待人要有礼貌,等等。野野宫良多与儿子庆多的父子关系,是良多与自己的父亲关系的复制,追根究底,良多的这种父子伦理思想,是源自对父亲的继承。

野野宫良多从父辈那里继承了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并潜移默化地将这种传统、保守的伦理思想向自己的儿子传递。然而,良多从未想过自己不太亲近的父亲对自己的影响竟然如此深刻。以至于在良多的父亲因为想见自己的两个儿子而装病,父子见面在谈到良多遇到的“换子风波”时,父亲关于“血脉”的寥寥数语就坚定了良多换回自己亲生儿子的想法。良多的父亲和自己的疏离却又紧密的父子关系,普遍存在于传统保守的日本家庭,如今日本男性中具有这种伦理思想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承压于来自社会、工作、生活多方面的压力,力求在社会上争取一席之地,因而他们承袭着父辈给予自己的社会经验和情感体验,在自己组建家庭时也不自觉地开始模仿父辈经营的家庭模式。

相对地,面对日本社会的经济不景气和高压力,斋木雄大代表的“不求上进”的日本男性反而活得更加轻松自在。斋木雄大在东京市郊区经营一家破旧的电器行,这间独栋房子前面是电器行的店面,后面是一家人的生活区域,一家六口共同生活在这个局促的空间中,拥挤不堪。雄大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也没有赚钱的目标,一家电器行的收入足够维持家用即可,他每天都用大量时间陪伴孩子,跟他们一同做游戏、洗澡、吃饭、睡觉,斋木雄大“不求上进”的生活似乎与生活压力巨大的日本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斋木雄大代表的正是一种脱离了传统父子伦理束缚的现代男性,他有着自己的生活节奏和生活哲学,将自己的孩子看得比一切都重要。导演是枝裕和将其与野野宫良多代表的传统男性做对比,深刻地反思了传统和现代的父子伦理、家庭伦理关系。

三、日本社会伦理背景下的母亲角色

如今的日本社会依旧是父权社会,男性在社会和家庭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女性的家庭地位低于男性,女性要绝对服从于男性,即便是女性的社会地位正在迅速提高,但是现在的日本社会依旧沿袭着父权文化。在传统的日本家庭中,女性婚后通常会辞掉工作,成为一名全职主妇,照顾丈夫和孩子的饮食起居。在是枝裕和的电影中,男性和女性有着同样的权重,甚至更多的时候他对于日本女性在家庭中的位置、作用、关系更加好奇,也做出了更多的探索和探讨。是枝裕和面对日本社会中传统家庭伦理依旧不断延续的现状,通过一部部电影做出了不同方向的解读,表现了人们不曾注意到的在家庭关系中的女性。

电影《如父如子》中的野野宫良多一家是典型的传统日本家庭,野野宫良多是家庭的顶梁柱和绝对权威,家庭地位远高于妻子野野宫绿。野野宫绿对于自己的丈夫早出晚归、全身心地忙于事业并不是没有抱怨,在夫妻二人谈到一些事情时,归根结底竟然都是因为良多的工作过于忙碌,无暇顾及家庭。面对丈夫对于多抽出时间陪妻子和儿子的承诺,野野宫绿总是低头念叨着“你总是这么说”,消解了丈夫从来没能兑现承诺的委屈和埋怨。野野宫绿性格温柔,对于丈夫野野宫良多的决定总是默默地服从,没有半句反驳。作为家庭中唯一的女性,野野宫绿平衡着丈夫的严厉给儿子庆多带来的压力,让这个传统家庭不那么冰冷。

在传统的日本家庭中,女性是没有发言权的,一切决定都要由身为一家之主的男性做出。一向温柔、顺从的野野宫绿,在面对“孩子错抱”的悲惨现实面前,对于血缘和感情有着自己的坚持,她始终认为应当留下庆多,毕竟是自己和丈夫共同抚养了6年的孩子。但是,野野宫绿始终默默地听从丈夫的安排,只是在面对庆多时会恍然失神,想起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真正的儿子。唯一一次与丈夫的激烈争吵是,野野宫绿无法释怀当丈夫得知庆多不是自己亲生骨肉时,说的那一句“果然是这样”深深刺痛了她,她无法接受丈夫始终认为庆多无法像自己一样优秀,无法接受丈夫不够全身心地爱自己的儿子。

影片中的野野宫绿是典型的日本传统女性,但是导演是枝裕和对野野宫绿的形象是既肯定又否定的,正是她的顺从和软弱,没有及时否定丈夫的错误决定,才导致骨肉分离的悲惨局面。肯定的一面是,是枝裕和将野野宫绿、斋木尤加利、良多的继母畅子对男性的宽容、包容和无私的爱进行了含蓄的赞美,无论是在传统家庭还是现代家庭中,正是日本女性的包容和爱才让这个家庭完整而美好,才成就了男性的权威形象以及和谐的家庭关系。导演是枝裕和透过电影语言,将日本女性在家庭关系中不被人们所熟知或是忽略的部分擦亮,让人们看得更加清晰。

四、结 语

日本社会文化是电影《如父如子》的创作背景,与一般的批判现实主义电影不同,导演是枝裕和独辟蹊径地表现了“婴儿错抱事件”引发的悲剧。影片并没有过度地煽情和催泪,而是沉着冷静地呈现了两家人在孩子错抱的事实面前,对血缘关系和情感关系如何做出选择和取舍。导演是枝裕和进一步研究了影片主人公野野宫良多代表的传统日本男性形象,他是如何继承了父亲的家庭伦理观,如何模仿了父亲和自己的父子关系模式并应用于自己和儿子良多,传统的家庭文化和腐朽思想是如何在现代日本社会中依旧根深蒂固地存在的,对于这些问题,是枝裕和没有过度地批判和否定,而是将人们放置在家庭伦理关系中,一如既往地静下心来细细聆听人性,用情感说话,慢慢地梳理出家人之间的情感脉络,感人至深。

猜你喜欢
伦理儿子家庭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打儿子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家庭“煮”夫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