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男孩》的寻找命题探析

2017-11-16 01:50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223001
电影文学 2017年24期
关键词:性取向胡安毒枭

王 盛(淮阴师范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巴里·詹金斯讲述黑人同性恋者萨伦人生经历的《月光男孩》(2016),改编自麦克拉尼带有自传色彩的剧目《月光下黑人男孩很忧郁》,并在其中融入了个人生存体验。电影以一种缓慢的节奏,收敛而克制地展现了萨伦的成长过程,以及他在人生三个阶段对于自己性取向的逐渐接受,给予了人们深深的灵魂慰藉。而第89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纽约时报》等媒体的一致高分也代表了人们对电影的认可态度。

而在《月光男孩》作为一部文艺片不断收获口碑时,却同样面临着其凭借西方“政治正确”博取好评的诟病,而事实上,《月光男孩》斩获奖项、备受青睐的主要原因并非电影之外的舆论等非艺术因素。尽管电影涉及了同性恋、少数族裔等看似非主流的话题,但是电影在对人的悲剧境遇的叩问上,在对人精神危机的展现上,却是具有普适性的。这种普适性就依托于电影的寻找命题。

一、具有普适性的寻找命题

寻找本身是一种普遍的行为,人有着对于自由、幸福等的理想、信念以及追求,每个人都难免为了得到所需求的人或事物而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努力过程,而这种努力程度与寻找的难易程度紧密相关,因此可以说,寻找意味着某种生存困境,带有一种观众能感同身受的普适性。

在电影中,瘦小的男孩萨伦为了躲避其他小孩的追打而闯入了毒枭胡安的一所房子,在被胡安发现之后,胡安和特蕾莎给萨伦提供了一个家,让他获得了温暖和庇护,胡安和特蕾莎成为萨伦及他人眼中萨伦的另一个父亲和母亲。但不可否认的是,胡安作为一个毒枭,他正是宝拉所吸毒品的提供者,为此二者还一度爆发了冲突。宝拉因为吸毒而无法给萨伦以正常的母爱,在毒瘾发作之时,宝拉不仅语无伦次以死相逼,甚至会直接从萨伦手中抢钱,而胡安对此并非毫无责任。宝拉也深知自己染上毒瘾与胡安有关,因此才会一边抢走萨伦的钱,一边恶毒地咒骂特蕾莎(此时胡安已死);又如凯文被萨伦视作这一生中唯一能给他以爱的同龄人,高中时两人前一晚在月色笼罩下的海滩上互相亲热,萨伦从此拒绝任何人触摸他的身体,但也就在第二天,凯文就在同学的怂恿和刺激之下,对萨伦大打出手,萨伦的不肯还手反而让凯文为了撇清二人的暧昧关系而出手更重。又如在成年后,曾经对萨伦怒吼“别看我”的母亲开始打电话恳求儿子来见自己,萨伦和凯文十年后重逢时,萨伦戴上了少年凯文喜欢戴的耳钉,而凯文却早已不戴耳钉了。生活中总是充满嘲弄般的巧合。可以说,萨伦的人生之所以波折重重,从本质上与他的性取向和肤色无关,而是与他的生存困境有关。萨伦身边的人总是有着对他有利与对他有害的两重属性,他们在萨伦的身边构成交错的关系,让萨伦形成了内向、隐忍的性格,这是萨伦悲剧性人生的先验设定。

生活对于萨伦而言是困境重重的,他在成长过程中总是不得不面对来自外界的压力,如无法与同龄人和平共处,无法与对自己有监护责任的师长和谐共处,而对他提供了关爱的人则或是早早去世,或是与自己天各一方。对于绝大多数观众而言,尽管他们未必能对性少数群体或少数族裔处于社会边缘的痛苦感同身受,却是完全可以理解命运的嘲笑与捉弄下,人对从困境以及孤独、焦虑、失落等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的渴望,以及对一个自由、幸福的彼岸的寻找行为。

二、《月光男孩》的寻找内涵

在《月光男孩》中,萨伦的寻找主要有三重内涵。

首先是对自我的寻找。电影以三段式的叙述交代了萨伦的三种身份,分别是童年时瘦弱缺爱,时常被霸凌的“小不点”,中学时代阴郁软弱的“萨伦”以及成年后身材壮硕,装着金牙,戴着金链,干起毒品交易的“黑鬼”,这三个称号分别对应了不同的萨伦,但是又都有着奇妙的统一性。幼年时代被其他人称为“死基佬”(faggot)的萨伦在雄壮非凡、不可一世的毒枭胡安那里感受到了久违的长辈之爱。正是胡安给萨伦讲述了那个月光照耀之下,黑人会变成蓝色的故事,鼓励萨伦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而是要成为“我自己”。正是这种鼓励让萨伦终于可以渐渐正视“我自己”,包括自己的性取向、自己吸毒的母亲等。

其次是对一个稳定、美满家庭的寻找。嗜毒的母亲喜怒无常,父亲角色缺位,萨伦的童年是惊魂未定的。而胡安和特蕾莎则给予了他关爱,包括在性取向上正确的、让萨伦受用终身的教导。在将凯文视为自己的初恋爱人后,萨伦拒绝再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而直到自己经历了坐牢、贩毒、搬家等坎坷后,才鼓起勇气寻找到婚姻不幸的凯文,希望能延续青春期时的感情。如果说少年时的胡安帮助萨伦渡过了最初的精神危机,那么凯文则是萨伦所设想的精神生活支柱,只有凯文能够愈合萨伦内心的创伤,带给萨伦最佳的生活样态,让他在有可能重复胡安悲剧的命运中找到出路。

最后则是较为隐晦的,萨伦的寻找实际上也是非裔沉重命运中的一种作为民族本能式的寻找。电影中提及了人类源于非洲,胡安说他来自古巴等,非裔代表了流散与漂泊,他们在白人强势民族的长期欺压下难以定义和建构自己,而只能散落在主流话语的周围,为他人所言说,这也正那个月光下黑人会变蓝色的传说所暗示的。寻找在美国的定位,就成为非裔民族的一种长期的生存状态。而电影只是不怒不悲地交代了萨伦“寻找”的结果,即从一个痛恨毒品之人变成了和自己的童年偶像胡安一样的大毒枭,而这种寻找究竟是不是可悲的,电影却克制地没有给出评价。

三、《月光男孩》的寻找指向

在《月光男孩》中,萨伦不断进行着对自我身份,对情感归属的寻找,在电影的最后,詹金斯安排他找到了凯文,并终于依偎在了凯文的怀里,虎背熊腰、威风八面的他在凯文面前展现出从未在外人面前流露的柔弱、驯顺的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寻找行动是成功的,凯文有自己的孩子和家庭,电影并没有对两人的关系给出一个明确的交代,包括萨伦的职业等,也并不指向一个清晰的、积极的未来。但是萨伦在寻找中其精神与心理等都发生了一定改变,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已经尝试对自我命运进行把握,在对世界进行对抗的同时,也实现了妥协与和解。

因此,萨伦的寻找并不以具体的结果为意义,他的寻找之路本身就是具有意义的。有学者指出,人是无法摆脱生存困境的,但这在艺术上指向了一种悲剧的崇高美。“……人更无法最终走出人本体的生存困境。这是人在本体论上的二律背反。人无法逃离这生存的悖论,人只能从困境走入困境。”

可以说,《月光男孩》尽管情节简单、叙事舒缓,但是却令人回味无穷,以一个简单的成长故事负载了汹涌的情感。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有着多种寻找,并且这种寻找体现出与主体的生存价值和尊严相关的悲剧性冲突。电影所获得的认可,并非在于其以“政治正确”或话题性来迎合大众,而是在于其寻找命题搭建起了电影与观众心灵之间的桥梁。

猜你喜欢
性取向胡安毒枭
混合性取向婚姻中的配偶权问题研究
《毒枭:墨西哥》续订第二季
英格兰明年起看病先问性取向
石本鏆太郎:日本毒枭八年的丑恶史
时代性取向下的价值观培养:法治意识
中职生健康性取向教育不容忽视
飞天超人——胡安!
生死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