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供求关系的产能过剩治理研究

2017-11-16 05:26郭红卫
长沙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新兴产业曲线

郭红卫

(长沙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2)

基于市场供求关系的产能过剩治理研究

郭红卫

(长沙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2)

产能过剩产生原因的经济学分析有利于其治理对策的提出.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与市场供求关系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区别产品过剩与产能过剩的基础上,分别从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两个维度剖析市场供求关系对产能过剩形成的影响,并借鉴化解产能过剩的国际经验及启示,结合我国当前产能过剩的实际情况,从市场各个参与主体的角度提出化解产能过剩的对策和建议.

产能过剩;市场供求关系;治理对策

1 产品过剩与产能过剩

从微观形成机制来看,产能过剩被认为是企业防御潜在竞争对手与之争抢市场份额的一种博弈策略[1],是企业为了维持某种市场均衡状态而采取的经营手段[2].产品过剩则体现为企业某种产品的库存量比实际需求量要多一些,这是企业应对市场变化或者是突发情况的需要,也是企业动态经营和跨期生产决策的必然结果.而通常意义上的产能过剩是指造成了市场供给和需求结构失衡的产品生产能力的过剩,是基于行业或产业层面定义的,是某行业或产业整体生产能力超越了市场对该类产品的总需求量.比如某些传统(或周期性)行业而言,在没有突破性的技术革新因素存在的情况下,出于政策原因,或者是政府官员在晋升动机的激励下通过干预经济造成企业产能的过度扩大[3],导致企业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产品的生产能力大大超过需求量,使得社会的经济结构出现失衡.而对于某些新兴产业而言,在产业发展初期,由于科技进步的崭新面貌的出现,社会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完全转换,此时会积累大量的产能;如果再加上企业对市场前景的错判,加大了对产能的投入,那么在一定时期内必然会造成产能的绝对过剩.比如我国的光伏产业、风力发电产业,由于是高科技新兴产业,市场需求远未形成规模.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家形成了对未来产业发展信息的共识,因而一致地做出类似投资行为,形成“潮涌现象”[4,5],造成产能的巨大过剩.这些产业的产能过剩率目前已超过40%,处于非常严重的程度.可见不仅许多传统的钢铁、建材、冶金等行业产能过剩程度较深,而且许多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6].

产能过剩与产品过剩在概念源起、发生机理和经济作用后果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所以,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靠去库存,而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其过剩的生产能力,恢复经济结构的平衡.以往的研究文献更多的是从宏观经济视角和产业视角来研究产能过剩问题,也有少部分学者从微观视角,如从企业的管理与治理角度研究[7].然而,产能过剩的形成离不开市场的作用,市场供求关系对产能过剩的形成究竟有何机理?对这方面的研究很少.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既有利于弄清产能过剩形成的微观机理,也对要素和资源能在市场竞争形成有效的配置大有裨益.本文拟从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个角度对作用于产能过剩形成的市场供求关系进行分析.

2 市场供求关系与产能过剩形成

市场作为经济社会最重要的经济元素,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市场供求关系成为市场中最有效和重要的调节方式,所以探讨产能过剩和市场供求关系的规律有助于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本文借助西方经济学中的“蛛网模型”分别阐述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在产能过剩中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和影响.

2.1以风能发电产业为例分析新兴产业市场供求关系与产能过剩形成

图1 新兴产业产能过剩可能的自我收敛路径

如前所述,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由于错误地估计了市场需求而造成生产能力的过剩.那么,这种产能过剩有无可能自我消退而重新达到供求关系的平衡呢?如图1所示,曲线S和曲线D分别代表了某一风能发电生产企业的供给曲线和和面临的需求曲线,从图上可以看出,供给曲线S比需求曲线D更为倾斜,原因在于风能发电产品是属于高投入产品,前期投入非常高.虽然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但是相比于消费者而言,厂商对于产品的价格变动反应比消费者更加快速和敏感,因而出现了供给曲线斜率略大于需求曲线的斜率的情形,从而为产能过剩可能的自我消退奠定了基础.

产能积累阶段:由于新兴产业的产品没有同类产品的市场信息可作参考,市场需求只能预测,厂商可能由于缺乏数据仅凭主观判断而错误地估计消费需求,或者是受新产品研发后的高涨热情所鼓励,将产量制定在偏离均衡产量Qe的较高水平Q1,并将产品价位定为P1.从消费者需求曲线来看,在价格水平P1下消费者的实际购买能力水平为只有Q2,此时,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出现了首次不平衡,产能过剩现象初现端倪.

产能减退阶段:厂商根据市场销售反馈的情况迅速对产量进行调整,产量缩减到偏离均衡产量Qe的较低水平Q2,此时价格也相应降低到低水平P2.但从消费曲线来看,在价格水平P2下,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为Q3,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再次出现了不平衡,但二者的差距比以前有所缩小.

产能平衡阶段:此时厂商再次重复以产能积累与产能重复两阶段为周期的产能缩减过程,每重复一个周期产品的市场供给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差距都比上一次的差距要小,而且与均衡产量Qe的差距越来越小,经过若干次调整后达到均衡产量Qe,产品生产稳定在这个水平,产能过剩现象最终消失.

上述过程表明,计划产能和需求量、实际产量和实际价格波动幅度的逐渐减小,最终达到供需均衡点E的重要原因是特定的市场供求关系,它使得蛛网呈收敛型且最终趋于稳定状态.产能过剩的问题通过行业企业的自我调节最终会消失,从而得到彻底解决.

从上可以看出,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有可能通过市场手段自行化解,关键在于市场机制能否得到有效发挥,能否形成产能过剩问题化解的良性循环.

2.2以钢铁行业产业为例分析传统产业市场供求关系与产能过剩形成

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14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数据显示,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1.6亿吨以上,水泥产能过剩超过3亿吨.可见,钢铁行业市场的生产相对过剩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下面就以钢铁行业为例分析传统产业市场供求关系对产能过剩的影响.

与新兴产业不同的是,钢铁行业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斜率大小比较刚刚相反,供给曲线的斜率远远大于需求曲线的斜率,如图2所示.

图2 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发散路径

生产起始阶段:由于钢铁行业供给曲线缺乏弹性,厂商通过对市场数据的调研和分析制定了产品生产计划.虽然出于应对市场变化情况制定的生产供给量Q1比需求量稍大,但不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市场的供求关系在正常的调整范围之内.而且厂商会马上根据产品投放到市场后获得的信息,将产量调整对应于价格P1的产量Q2处,所以在此阶段不会出现产能过剩.

供给短缺阶段:随着产量的减少,因为供给价格曲线缺乏弹性,价格较快地从高价位P1调整到低价位P2,然而价格的大幅降低对于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消费者而言反应剧烈,对应需求曲线上的需求量大幅提高达到了到Q3,一时生产供应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出现了该产品的供给短缺.

产能过剩阶段: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厂商在市场需求消息面的刺激下盲目扩大产量.消费者为了购买全部的产量Q3,愿意支付的价格上升为P3,于是实际价格又上升为P3,生产者继续提高产量,此时,产量和价格变化的路径形成了一个与图1截然相反的走势,蛛网呈发散状,生产厂商无法回到生产起始阶段的平衡状态.

可见,单纯的市场手段无法在发散状的蛛网供求关系中自行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市场机制也不能在这种模型中得到有效发挥,无法形成产能过剩问题化解的良性循环,最终造成了产能的固化.

3 化解产能过剩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产能过剩的化解既需要政府运用“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如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化解侧重于试穿手段的运用),同时又需要政府善于运用“看得见的手”来调控市场的运行和发展(如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固化则需要政府的深度干预).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制度完善,其在处理产能过剩问题的经验对于我国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3.1发达国家产能过剩的退出路径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国家主要有两类退出途径化解产能过剩.一类是政府不直接介入,由企业注销、终止、破产以及资本退出等市场化退出机制自动调节产能过剩的方式;另一类是政府在某些特定行业产能过剩时进行直接干预,利用财政、税收、金融、产业政策等,通过实施回购、推动兼并重组、扩大消费、限产、促进产能海外转移、淘汰落后产能等手段,化解本国产能过剩问题.就实施效果而言,通过补贴来刺激消费不被看好,因为有可能使消费者需求透支,从而不利于行业中长期的稳定发展;而实施回购、推进兼并重组、促进产能海外转移等这些的退出举措和完备的市场退出机制,一直被视为解决产能过剩的有效举措.

3.2发达国家产能过剩退出的政策体系

发达国家有关产能过剩的退出政策措施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政策体系.在这些政策体系中,行业内部协调机制在退出体系里发挥关键作用,比如行业内实施回购、鼓励行业内兼并重组、促进产能海外转移、对过剩设备处理实施税收优惠、市场化退出机制等等.部分发达国家如日本采用发展新兴产业、转移成熟产业的方式化解产能过剩,并形成了配合这种方式的财政政策体系.财政政策方面如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资,制定鼓励先进制造业强强联合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政府采购的力度,对落后产能进行淘汰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等.

4 产能过剩治理的建议与对策

在经济景气循环下,产能过剩经常成为经济复苏中重要和必须应对的问题.对我国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的研究,有助于缓解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转型的制约,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步伐.而制定出产能过剩的分层治理对策体系,即分别从企业、行业协会、政府三个层面探讨如何创建要素竞争的市场环境进而使市场力量成为产能过剩治理的有效手段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4.1充分发挥市场倒逼作用,以生产主体为中心杜绝产能过剩

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会倒逼生产主体改变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为此,企业生产要增强灵活性和应变能力,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员工劳动生产率,改善产品质量,采取为适应市场需求多变和市场激烈竞争而产生的市场导向型的按需生产的先进生产方式,以高度的可变性和灵活性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协调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市场需求的突然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冲击.在目前产能过剩的严峻形势下,我国企业更值得花大力气去思考和借鉴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

4.2运用行业协会或行业联盟的力量积极促成企业优化产能

行业协会或行业联盟要全力参与配合政府做好化解过剩产能工作,配合政府参加淘汰落后专项督查工作,协助开展行业规范管理和普查调研工作,组织开展行业重大问题研究建立去产能专项报告制度,为行业内企业兼并重组提供重要的参考,为推进产能的优化组合发挥应有的作用.

4.3充分发挥政府在化解产能过剩问题的引导作用

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要改变过去简单地制止、抑制产能过剩的方式,而是应该采取化解产能过剩的办法,更加突出地方政府作用[8],处理违规项目、盲目扩张违规项目,依靠市场的力量调整优化产能.建立长效机制,做好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

[1]Kamien M I, Schwartz N L. Uncertain entry and excess capac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2, (5):918-927.

[2]Davidson C, Deneckere R. Excess capacity and collusion[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90,(3):521-541.

[3]干春晖,邹俊,王健.地方官员任期、企业资源获取与产能过剩[J].中国工业经济,2015,(3):44-56.

[4]林毅夫.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J].经济研究,2007,(1): 126-131.

[5]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J].经济研究,2010,(10):4-19.

[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当前我国产能过剩的特征、风险及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2015,(4):1-10.

[7]张新民.产能过剩与资本市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1):1-7.

[8]张树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联系与实现途径[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6,(3):92-98.

StudyonOvercapacityGovernanceBasedontheRelationbetweenSupplyandDemand

GUO Hongwe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angsha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022,China)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overcapacity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governance countermeasur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overcapacit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market. On the basis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oducts surplus and overcapacity,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impact of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of overcapacity formation from two dimensions of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learn lessons from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overcapacity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current actual situation of overcapacity in China,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overcapacity reduction from the angle of each main market participation body.

overcapacity;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governance countermeasure

F123.16

A

1008-4681(2017)05-0052-04

2017-09-10

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要素约束视角下湖南竞争性工业产业产能过剩治理研究”(批准号:14YBA022);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青年项目“后金融危机时期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支持创新研究”(批准号:13B142)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郭红卫(1973— ),男,湖南桃源人,长沙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金融创新.

(责任编校:晴川)

猜你喜欢
新兴产业曲线
未来访谈:出版的第二增长曲线在哪里?
幸福曲线
沿平坦凸曲线Hilbert变换的L2有界性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梦寐以求的S曲线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基于标准的新兴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曲线的华丽赞美诗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