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论环境下非线性叙事时间研究

2017-11-16 08:34步天松杜佳
报刊荟萃(上) 2017年11期
关键词:非线性

步天松+杜佳

摘 要:传统的叙事行为时间以线性为主,而在网络舆论环境中,叙事时间已经发生了改变,呈现出非现实、情节碎片化、头尾错乱等非线性特点。被叙事时间、叙事时间、接受时间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形成了零时差重叠叙事时间,此刻场镜面叙事时间。叙事行为的庞杂,不断地在链接中转移,也让叙事时间形成了折叠状态。

关键词:非线性;叙事时间;零时差;此刻场;折叠

“只要拥有个人电脑,人人都可以在家里浏览世界上最好的图书馆。大学离不开图书馆,而图书馆则不一定需要建在大学里。”[1]当下,互联网发展已为社会新媒体发展提供了媒介、平台和方向,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可以自导自演成为自己的叙事者,也能无心偶然成为事件的被叙述者。叙事行为的哄噪犹如一场戏剧,博得观众眼球的同时,观众也无法置身事外,这便是互联网环境带来的颠覆传统的叙事方式。叙事符号在网络的切割下呈现出时空分散、情节破碎、因果倒次等特点,线性叙事时间被解构。

一、零时差重叠叙事时间——造型叙事

在传统的线性叙事时间的范畴中,被叙事时间、叙事行为时间、接受时间为三个独立时间概念,三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物理时间差。然而在网络叙事行为中,这三者的行为发生时间可以重叠,从表现符号接受方式看,内在时间向度相当一致。“哪怕演出是对着摄影机表演录制的,作为演示类体裁,它与‘期待接受者之间,只不过发出——接收之间的时空距离加长了而已。”[2]大学生钟爱的社交网络让叙事时间呈现出共时性,这为他们刷存在提供有力条件。一名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晒出自己的大学英语四级证书照片,这里的“四级证书”作为被叙事者由叙事者“大学生”在社交平台展示,形成叙事行为,他的朋友看到后随手一个点赞,最终完成叙事接受。而这一连串的行为发生可以在一瞬间整合完成,中间的时间差为零,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造型叙事。上传的照片作为已备的造型的选择,在网络的实时条件下,即刻发生效应。和传统的文本展示不同,由互联网作为叙事载体的表达形式体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庞杂化的指向,文字、图片、声音、影像……都可以作为叙事行为元素,但这种看似复杂的元素合,却可以更加直观的被接受,从而到达短平快的舆论效果。如上例中的大学英语四级证书,一经晒出,我们即可理解,这位学生为了表达自己考过四级而刷出了自身的存在,并且希望获得赞同的心情,这种心情的获得会随着点赞时间快、获赞次数多,而得到更大的满足感。

二、此刻场镜面叙事时间——表演型叙事

与零时差重叠叙事时间一样,此刻场叙事时间中,被叙事时间和叙事时间体现出了一致时距。而不同的是,相比较造型叙事的静态叙事时素,此刻场的叙事时间呈现出的是动态效果。“在特定的时段中,与再现的被叙述时间基本等值,情节素(motif)数量也等值。就其基本单元(一个没有剪辑的镜头,一段演出)而言,戏剧与电影都是等时叙述:倒一杯咖啡肯定用了倒一杯咖啡的时间;人物走5步从房间一边倒另一边,被叙述的人物跨过这个房间也需要5步……”[3]这种直观的叙事形式,映现在互联网媒介体系中尤为明显。比如辅导员老师检查学生宿舍卫生情况,不需要亲身进入寝室,可以要求与学生视频对话,直接通过实时影像共享此刻情况。整个叙事行为中,作为叙事者的学生,就如同电影中的表演者,而检查宿舍的辅导员老师则作为叙事接受者,应当是观众。与线性时间流不同的是,两者之间实时互动,打乱了原本流线型时间叙事先后次序,让叙事活动变为了碎片、零散的状态。因此在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时间里,叙事者和叙事接受者,不再是演员和观众的关系,而是演员和演员的关系,两者通过屏幕镜面共同构建一件叙事行为。“故事时间、叙述时间与阅读时间的交互是同时发生的。玩家没有过去和未来,游戏中呈现的故事永远处于‘进行时”。[4]

三、折叠叙事时间——链接型叙事

“故事不再按作者的叙述时间延续,而成为隐藏于屏幕之后的需要由读者探索的空间链接形态,不存在确定的起点与终点,没有方向,过程大于结局,时间永远分岔。”[5]在网络形态事件发生下,叙述者无法如同传统作者般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也难以引导舆论导向。自媒体时代的发声权力分散且庞大,每一个人都可以置身事内参与讨论,也可以置身之外隐秘观察,因此在接受时间的速度上而言难以统计,只能以点击量作为依据,此时的敘事时间是分散且不固定的。此时时间亲历者都可能成为叙事的主题,将自己的思维及想法融入到社会大众视野,为广大参与者提供自己的叙事观点,这种叙事的结果往往并不符合叙事者最初的初衷和意愿,当然,造成的结果也并非一定是负面的和单一的,往往在同一事件上激发大众头脑风暴,往往产生百花齐放的意外效果。同时,受众者在接受阅读时,根据网络的链接,可以走入不同的新闻渠道,阅读更多的相关材料,这些材料可能是原叙事素的补充,也可能是无关紧要的边缘广告,总之,没有一个主线为原有的叙事事件负责,叙事行为在不断地链接中形成折叠状叙事状态。“储存下来的演示类叙述,在接受者那里,依然是一种现时性叙述。”[6]原本的物理时间在网络空间的迷宫中显得不再重要,非线性的叙事时间反而成就了叙事行为的多维化。

参考文献:

[1]安东尼史密斯,弗兰克·韦伯斯特,侯定凯,赵叶珠译.后现代大学来临?[C].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1.

[2]赵毅衡.广义叙述学[C].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162.

[3]赵毅衡.广义叙述学[C].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152.

[4]孙为.新媒体语境下的非线性叙事时间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26.

[5]孙为.新媒体语境下的非线性叙事时间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23.

[6]赵毅衡.广义叙述学[C].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162.

作者简介:

步天松,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助教。

杜佳,江苏师范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2017SJBFDY271。endprint

猜你喜欢
非线性
虚拟水贸易的可计算非线性动态投入产出分析模型
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稳健性的非线性影响
基于序关系法的PC建筑质量非线性模糊综合评价
电子节气门非线性控制策略
基于SolidWorksSimulation的O型圈锥面密封非线性分析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行驶状态估计
工业机器人铝合金大活塞铸造系统设计与研究
我国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非线性关系研究
浅析人工智能中的图像识别技术
媒体监督、流动性风险与失责行为的成本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