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基地发展因素的提炼与思考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

2017-11-17 02:27方春妮赵清双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编码效应

方春妮, 赵清双

(1.湖北大学体育学院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62;2.湖北大学研究生处,湖北 武汉 430062)

体育人文社会学

新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基地发展因素的提炼与思考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

方春妮1, 赵清双2

(1.湖北大学体育学院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62;2.湖北大学研究生处,湖北 武汉 430062)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内容分析法对我国学者们近10年来关于体育产业基地相关内容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在充分研究样本的基础上对提炼的有效分析单元进行归纳。研究发现:学者们认为影响体育产业基地发展的关键因素依次为,区域环境优势、地方政府、集群产业优势、地方集聚经济、中介组织等;而在区域环境优势的5个构成维度中学者们最为关注基础设施环境、制度环境和资源环境;学者们高度一致地认为地方政府在基地建设和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集群产业优势主要体现在创新优势、产品优势和营销优势等方面;关于地方集聚经济,学者们较多关注吸聚效应、扩散效应和协作效应;中介组织作用的整体关注度较低。结合我国体育产业基地发展现状提出了今后理论与实践发展方向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体育产业基地;内容分析法;区域环境优势;地方政府

体育产业基地是集研发、生产、服务于一体,通过政府规划和引导,吸引各类企业进驻,综合性、开放型、多功能、有特色的体育产业聚集区。在学界近10年的研究成果中,体育产业基地与“体育产业园”“体育产业集群”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未厘清,比较混淆。本文为了研究需要,暂把各种类型的体育产业聚集区统一称为“体育产业基地”。体育产业基地在我国是新兴事物,是体育产业实现集群化、规模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尽快改变体育产业的行业集中度低、经营方式陈旧、竞争力弱现状的一个有益尝试。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中提到,优化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体育产业,打造一批符合市场规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体育产业基地,由此确定了我国今后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我国体育产业基地发展实践从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在《关于建设成都体育产业基地的函》里提出体育产业基地概念,并在全国范围内授牌建设,迄今为止,已经有7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产生。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也因地制宜地对地方体育产业基地进行了规划和建设。虽然历经近10年的发展,但各地的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程度和发展状况都不相同,至今离当初的建设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总的来说,体育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有很多问题悬而未决,甚至有的基地建设多年无进展,处于停滞阶段,给新时期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思考。

基于此发展现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近10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基地已有的主要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提炼和归纳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剖析我国体育产业基地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构成维度,并结合我国体育产业基地发展现状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期冀能为今后体育产业基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1 分析方法与过程

1.1 分析方法 内容分析是一种用定量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定性问题,以文本内容“量”的变化来推论“质”的变化,可以说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杨国枢等,2006)[1]。内容分析法是采用规范的方法来读取文献的内容,并将大量的文献信息有序、量化地表达出来,减少分析的主观性和倾向性(陈维军,2001)[2]。本文查阅了大量关于体育产业基地的相关文献,发现体育产业基地的研究成果中关注最多的是体育产业基地建设与发展的影响因素,这与我国目前体育产业基地发展实践状况相吻合。本文针对体育产业基地发展研究的需要,采用内容分析技术对已有的主要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提炼,总结出我国体育产业基地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构成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其发展战略。

1.2 研究过程 采用定量的语义内容分析法,以具有相对独立完整情景信息的句子或段落作为最小的分析单元,对获取的文献材料进行分析,最后做出归类。整个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研究的问题;2)确定样本(为了确保分析的有效性,本文所选的文献均来自级别较高的中文体育类核心学术期刊,且研究内容与该研究主题关联性强,如表1所示);3)确定分析单元;4)建立分析类目;5)进行内容编码;6)分析数据资料;7)信度和效度检验。

表1 样本汇总

2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2.1 选择分析单元 分析单元是用来考察和总结同类事物特征,解释其中差异的单元。根据研究需要,首先将所选文献中涉及到体育产业基地发展的具有完整情景信息的句子或段落提取出来,然后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将属性不明的句子或段落删除,将能明确描述影响我国体育产业基地发展的各个关键因素的句子或段落作为本研究的最小分析单元。我国学者孙丽辉[3]在区域品牌形成与效应机理的研究中确立了325个与影响区域品牌形成因素相关的分析单元,梁林[4]在对人才集聚效应研究中确立了367个与区域人才集聚效应相关的分析单元。参考学者们的研究方法,笔者在对选定的样本合理分析的基础上,共提取了356个关于影响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关键因素的有效分析单元,作为研究的基础。

2.2 建立内容分析类别 在进行内容分析时,通过对所提炼的356个分析单元进行归纳,并结合前期国内相关文献的回顾,根据内容相关、构思域完整、类别之间相互排斥的类别建立原则,获得了关于集群产业优势、区域环境优势、地方集聚经济、地方政府和中介组织等5个影响基地发展的关键因素及其各自的构成维度(表2)。

表2 影响基地发展的关键因素及其构成维度

2.3 内容编码 为了提高编码的信度,本文按照D·Aveni和Mac Millan(1990)[5]提出的应有3位编码者独立进行编码的建议,邀请了3位硕士研究生一起承担正式的编码工作。为了保证编码过程的客观性,并未告知3位硕士研究生编码目的,而是向他们解释各维度的概念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培训,然后对整理好的分析单元进行各自独立的编码。同时为了简化编码工作,本研究设计了标准化的编码表格和同一指导语。当同一分析单元出现2种不同编码时,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当同一分析单元出现3种不同编码时,商讨后决定;当1个分析单元包含多个概念时,根据描述的字数和意义确定主要的概念。

2.4 编码信度和效度检验

表3 编码信效度检验结果

2.4.2 编码效度检验 本研究编码效度检验方法是采用学者王重鸣提出的“内容效度比”(Content Validity Ratio,CVR),其计算公式为,公式中ne表示认为分析单元很好的测量内容范畴的编码者人数,N为编码者的总人数。当认为分析单元内容适当的评判者人数不到一半时,CVR为负数;当认为分析单元合适和不合适人数相等时,CVR值为0;当所有人认为内容不合适时,CVR=-1;当所有人认为分析单元合适时,CVR=1.0[7]。通过整合3位编码员的编码结果,其中影响因素的6个分析单元由于属性不清被删除,最终有356个分析单元进入正式编码资料。本研究分别计算了影响因素分析单元的CVR(见表3)。结果显示:356个分析单元的CVR=1.0,说明本研究的分析单元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3 结果与分析

通过统计编码结果,本文共提取了356个影响我国体育产业基地发展因素的分析单元,其中集群产业优势提及了67次,区域环境优势提及了149次,地方集聚经济提及了55次,政府作用提及了72次,中介组织作用提及了13次。根据统计结果数量排序,以下将依次对5个影响因素及其构成维度逐一进行剖析。

3.1 区域环境优势 区域环境优势,是指影响基地发展的具有鲜明特征和显著作用的区域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基础设施、资源环境、投融资环境、制度环境和社会关系环境因素等5个方面。在进行内容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文献中提到的基础设施因素的频次较高,为34%。一致的观点认为,基础设施是维持基地内一切社会经济活动运行的基础,是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学者邢尊明等人进一步指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具有较好的体育产业集聚基础,是能获批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最根本的因素[8]。

我国已挂牌的7大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都进行了前期规划和实施,具备了发展体育产业较好的基础和条件。如最早挂牌的深圳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就是根据城市自身科技水平优势提出建设3大公共服务平台:检测认证平台、公共技术开发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来建设基地的基础设施和条件;福建晋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是政府在工业制造业基础上打造“一带二地一中心”的建设格局,把海滩岸线、沿海大通道、生态绿带等为联结,规划建设示范新城区、高端休闲区、山地项目区、生态训练区、大众极限区等发展所需的基础区域。除了基础设施优势以外,学者们还比较关注制度环境和资源环境优势,学者们对这2个因素提及的频率分别为29%和21%。体育产业基地发展的制度环境主要指基地的文化建设环境。迈克尔·波特认为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核心的竞争优势[9]。体育产业基地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独特的具有地方根植性的文化体系。资源环境优势对于体育产业基地的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7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基本是根据地方独有的体育资源而建的。尤其是福建晋江、山东乐陵、浙江富阳这3个基地已有的体育用品制造产业资源为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但在社会关系环境和投融资环境优势的研究上,学者们提及频率分别只有9%和7%,可见学者们对这2个影响因素关注得较少,因为社会关系环境和投融资环境优势的体现必须是在产业基地发展比较成熟的阶段才能体现出来,而我国体育产业基地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整体不成熟,所以学者们无法确证这2大因素的实际影响力。

3.2 地方政府 我国体育产业基地的建设主要是政府主导型,尤其在基地发展初期,地方政府扮演着必不可少的关键角色。已有文献中的词条大部分是对地方政府综合性作用的描述,为了方便分析政府在基地建设中的具体作用,本文将地方政府作用划分了2个维度,分别是针对基地区域所发挥的作用和针对基地企业所发挥的作用。前者主要指政府在区域发展宏观上的推进作用,如政府在基地发展初期科学的制定发展规划和战略,提供良好的体育基础设施,培育良好的文化底蕴,积极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等。

例如,四川省早在2011年就出台了《四川省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办法(试行)》,主要对申请四川省体育产业基地的认定条件进行了规定;江苏省也于2011年制定了《江苏省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办法》,分别明确了综合类体育产业基地、特色类体育产业基地和体育产业示范单位的申报条件、程序和管理考核办法;福建省在《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特别强调将对国家和省级体育产业基地(示范园区)在土地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政府在针对基地企业所发挥的作用主要是鼓励和扶持基地内企业的发展,如,设立体育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为基地内企业提供优惠贷款等资金支持。北京市早于2010年出台了《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京体产业字[2010]11号),江苏省也于2010年出台了《江苏省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苏财规[2010]42号),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提出了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做法,主要采取贴息、补助和奖励等方式,引导投资和体育产业发展方向,对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体育产品、服务、体育赛事、体育科技研发等项目给予扶持,是地方政府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办法的一大创新。地方政府针对基地企业的作用还应该体现在推动行业协会的建立,规范行业制度和标准,监督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3 集群产业优势 产业基地之所以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有利于弥补单个企业竞争力的若干不足,释放出一种更为可靠和强大的企业集群优势[10]。有关体育产业基地的集群产业优势共提及了67次,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成本优势、产品优势、创新优势和营销优势。从提及的频次来看,学者们关注较多的是集群的创新优势和产品优势、营销优势、成本优势。创新是产业集群的生命力,没有创新优势的产业集群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目前有的地方体育产业基地开始进行创新模式的探索,如无锡创立智慧体育产业园,通过将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体育领域广泛推广和应用,培育大量体育科技企业,引领传统体育产业服务商、生产商向信息化、大数据领域拓展,并逐步将相关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到各项体育赛事,探索全国领先的高科技体育行业发展新模式[11]。产业集群产品体现为一种差异化优势,这种差异化是使消费者认同该集群产品并区别于其它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广西省南宁市李宁体育产业园虽然建在较为偏远的郊区,但生产的优质全民健身服务产品系列从乒乓球到高尔夫,从游泳到水上冲浪,适合各个年龄阶层的消费者体验,会员来园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经过3年的发展,园区得到市民的广泛认可,会员数量连年激增,园区内停车位供不应求,正是体现了成熟的集群产品所发挥出来的市场优势。而营销优势对基地产业形象的树立与传播有推动作用,是基地发展的直接动力。根据体育产业自身特征,目前体育产业基地大多采取的营销方式是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体育赛事尤其是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来做宣传和推广。例如:世界大力士冠军赛、F1摩托艇锦标赛、世界拳击理事会(WBC)拳王争霸赛就是成都体育产业基地的3张金名片,有包括主席门多萨等WBA主要官员、世界著名拳击手及其经纪人、世界主要新闻媒体汇聚成都,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成都热”[12]。

3.4 地方集聚经济 集聚经济是指由于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相对集中,从而使得这些活动变得更有效率和经济合算。体育产业基地由于具备地理接近性(集中性),形成相关、互补的产业链,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竞争和合作的环境,产生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具备创新优势,所以更容易形成地方集聚经济。反过来,一定规模的集聚经济会对更多企业或品牌产生吸聚效应、扩散效应、协作效应和竞争效应,扩大地方集聚经济的规模和实力。通过内容分析发现,学者们对基地形成的地方集聚经济所产生的效应作用的解释着重放在了吸聚效应(33%)、扩散效应(33%)、协作效应(27%),较少提及其竞争效应。吸聚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基地集聚经济的基本作用,是影响基地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内在机制。基地完善的区域环境优势、产业优势和强大的政府作用吸引相关企业或品牌入驻,产生源源不断的吸聚作用,同时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不是企业或品牌的简单“扎堆”,企业或品牌之间还能产生产业联动效应,大企业带动小企业,上游产业催生下游产业,这种扩散效应能横向、纵向增长地方集聚经济的产业链,形成良性发展态势。企业或品牌在基地内集聚,共享资源,彼此间分工与合作、竞争与互补、共创和享有集体效应。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不能只强调协作效应,而忽视竞争效应,竞争是创新的动能,是企业发展的推手。如,总部经济的李宁体育园内的健身项目部门虽然全部归属于李宁集团管理,但在推动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机制上,管理层也是高度重视并制定了多种措施和行业规范来保持部门之间的竞争和活力。可见加强对我国体育产业基地内部企业或品牌之间竞争效应的研究应该是今后学界需要加强和重视的。

3.5 中介组织 从目前搜集到的文献资料来看,国内对中介组织在基地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关注度较低,提及的次数较少,整理的分析单元只有13条。这跟我国长期以来中介组织力量薄弱有关。在发达的西方国家,中介组织的作用是“润滑剂”。例如,提供产业信息服务,加强企业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协调各方关系,有效地代表和维护企业的利益;维护行业自律,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使企业能正当竞争与协作;提供专业化服务,如,提供信用担保、市场咨询、市场开拓等服务。这些作用恰好是基地走向成熟阶段所必须具备的功能。随着我国社会政治和经济改革的深入,市场基础性作用得到发挥,政府和经济系统的组织开始逐渐分离,中介组织力量必然会强大,学界应该在这个问题上多加关注。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1)学者们认为影响基地发展的关键因素依次为:区域环境优势、地方政府、集群产业优势、地方集聚经济、中介组织等。

2)而在区域环境优势的5个构成维度中学者们最为关注基础设施环境、制度环境和资源环境;地方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针对基地区域和针对基地企业2个构成维度。

3)学者们高度一致地认为地方政府在基地建设和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集群产业优势主要体现在创新优势、产品优势和营销优势等方面。

4)关于地方集聚经济,学者们较多关注吸聚效应、扩散效应和协作效应,却忽视竞争效应的研究;中介组织整体关注度较低,这与目前我国中介组织发展状况不佳有关。

4.2 建议 1)随着各种不同类型体育产业基地的发展和成熟,要加强区域环境优势中投融资环境和社会关系环境的研究,这是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要继续深入研究集群产业的创新优势、产品优势以及营销优势,关注基地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3)要重视研究企业集聚的竞争效应,关注企业技术、服务及产品上的不断升级创新。

4)要加强新时期中介组织作用的研究,推动基地服务能力的改善和提升。

[1] 杨国枢,文崇一,吴聪贤,等.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2] 郑文晖.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的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2006,25(5):31-33.

[3] 孙丽辉.区域品牌形成与效应机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 梁林,刘冰,于树江.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区域人才集聚效应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1):7-10.

[5] RAD’Aveni,LC Macmillan.Crisis and the content of managerial communications: A study of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op managers in surviving a failing firms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4):634-657.

[6] 袁登华.创业目标驱动与行动效能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

[7] 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8] 邢尊明,程一辉,扈伟,等.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实施进程、特征分析与推进策略[J].体育科学,2014,34(1):66-74.

[9] 辜胜阻,郑凌云,张昭华.区域经济文化对创新模式影响的比较分析——以硅谷和温州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6(4):8-14.

[10] 林向阳,周红妹.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8):45-48.

[11] 无锡——科学规划,系统推进,打造无锡智慧体育产业园[EB/OL].http://www.jssports.gov.cn/info/2013/12/31/info_2429_56651.html,2013-12-31.

[12] 梁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建设路径考察与推进策略探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27(3):1-4.

Summary and Re fl ection on Development Factor of National Sports Industrial Base——Based on Content Analysis

FANG Chun-ni1, ZHAO Qing-shuang2
(1.Research Center of Leisure Sport of P.E.Department, 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62, Hubei China;2.Graduate Studies Office, 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62, Hubei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searchers’ standpoints on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national sports industrial base in recent decade is carried out in the method of content analysis, and the key factors and the constitutional dimensionality that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sports industrial base are summari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s industry base are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al advantages, the local government,the cluster industry advantages, the local agglomeration economy and the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In the fi ve regional dimensions of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al advantages, scholars are most concerned about the infrastructure environment,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holars highly agree that the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bas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lay a key role; Cluster industry advantages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advantages of innovation, product advantages and marketing advantages; Economy, schola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absorption effect, diffusion effect and synergistic effect; The overall concern of the role of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is low. Combined with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s industry base, it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and direction of practices.

sports industrial base; content analysis; region environment superiority; local government

G80-052

A

1004 - 7662(2017 )07- 0001- 06

2017-06-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4BTY041)。

方春妮,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编码效应
HEVC对偶编码单元划分优化算法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生活中的编码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死海效应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