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古建筑烫样

2017-11-17 18:02周乾
北京档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紫禁城样式古建筑

周乾

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今故宫博物院)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古建筑群,有房屋9000多间。这些古建筑以雄伟的外观、优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精湛的工艺、有序的构架等特点闻名于世,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及智慧。紫禁城是皇帝的执政和生活的场所,紫禁城古建筑的建造要经过皇帝事先批准。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皇帝批准建造一座宫殿之前,是需要审核它们的实物模型的。这种实物模型,就是烫样。

一、烫样的基本知识

烫样,也称“烫胎合牌样”“合牌样”,就是指古建筑的立体模型。这种模型一般用纸张、秫秸、油蜡、木头等材料加工而成。纸张一般选用元书纸、麻呈文纸、高丽纸、东昌纸。木头一般选用红松及白松。制作烫样的工具包括簇刀、剪刀、毛笔、蜡板、水胶、烙铁等。其中,水胶主要用于黏合不同材料,烙铁主要用于将材料熨烫成型。

紫禁城古建筑烫样最开始由皇家指定的民间工匠制作。在清代,出现了制作烫样御用皇家机构,即样式房。该机构功能犹如现在的建筑设计院,主要负责皇家建筑的设计与施工。而在设计的初期阶段,则需制作出建筑烫样,供皇帝参考。烫样可用于建筑群模型,也可用于建筑单体模型,还可用于建筑局部模型。烫样是按照拟建造古建筑模型制作的,一般要对古建筑原型缩小一定的比例,但这个比例一般不精确。常有的比例有:5分样(1: 200)、寸样(1:100)、2寸样(1:50)、4寸样(1:25)、5寸样(1: 20)等。

为什么紫禁城古建筑需要制作烫样呢?紫禁城古建筑的烫样,实际上和现在的立体模型差不多,其主要原因是给皇帝展示拟建造建筑的三维效果,类似于今天的建筑实体模型。由于一般建筑平面图无法使皇帝获得建筑造型、内外空间、构造做法等准确信息,因而需要制作烫样来展示拟施工模型的效果。通过向皇帝展示拟建造模型的烫样,可显示出建筑的整体外观、内部构造、装修样式,以便皇帝做出修改、定夺决策。故宫博物院现藏烫样80余件,其内容涵盖圆明园、万春园、颐和园、北海、中南海、紫禁城、景山、天坛、清东陵等处的实物模型。它们是研究紫禁城建筑历史、文化及工艺的重要资料,亦是部分古建筑修缮或复建的重要参考依据。图4、图5为故宫博物院现藏部分紫禁城古建筑的烫样。

烫样的制作包括梁、柱、墙体、屋顶、装修等部分。其中,梁和柱采用秫秸和木頭制作;墙体主要用不同类型的纸张用水胶粘合成纸板,然后根据需要进行裁剪;屋顶制作时,首先利用黄泥制成胎膜,然后将不同类型的纸用水胶粘合在胎膜上,晾干后,成型的纸板即为屋顶形状;装修的制作方法类似于墙体,再在上面绘制图纹或彩画。制作好的烫样,皇帝认可之后,样式房方可依据烫样绘制施工设计画样,编制做法说明,支取工料银两,进而招商承修,开工建设。

二、名不副实的烫样

根据前文所述,紫禁城内制作烫样的根本目的就是让皇帝通过审核模型来确定拟建造的建筑样式、构造、材料及工艺。可以说,紫禁城内的建筑,基本上是按照烫样模型进行建造施工的。可是,在紫禁城内,至今保留着一座古建筑,它与烫样格格不入,是紫禁城建筑群中的另类。这座建筑就是延禧宫。延禧宫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为后妃居住场所,原名长寿宫,清代改为现名。

延禧宫现存烫样为清代制作。由烫样可知,延禧宫由前院及后院组成。前院入口为琉璃墙宫门,入门后有木质影壁一座。前院主殿为五开间,前后出廊,黄色琉璃瓦,单檐歇山式屋顶。前院配殿为三开间,前出廊,黄色琉璃瓦,硬山式屋顶。近琉璃门处有一座倒座房。后院主殿为五开间带耳房,无廊子,黄色琉璃瓦,硬山屋顶;东西配殿为三开间,带前出廊,黄色琉璃瓦,硬山屋顶。前后院的配殿之间,建有东西两座体量较小的建筑,称为东、西水房。前后院通过前院主殿两侧的游廊连通,作为出入口。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延禧宫前院,是一座不中不洋、造型奇特且尚未完工的建筑。不仅如此,这座建筑名称也不叫延禧宫,而被改称为灵沼轩。

灵沼轩是紫禁城里面古建筑的异类。之所以称之为异类,是因为其建筑结构及建筑材料既与烫样不搭边,又与紫禁城内传统的中国古建筑样式格格不入。不仅如此,这座建筑目前还处于未完工状态。这是怎么回事呢?

延禧宫这个地方似乎风水不好,多次着火。如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及咸丰五年(1855)即连续着火两次。尽管样式房已设计出复建的烫样,但迟迟未予以实施。光绪三十四年(1908),隆裕皇太后听从太监小德张的建议,要在延禧宫盖一座“不怕火的建筑”,而且还能满足皇宫休闲娱乐的需求,并取名为“灵沼轩”。其设想构造为:地下一层四周建有条石垒砌的水池,计划引金水河水环绕;地上两层,底层四面当中各开一门,四周环以围廊,主楼每层9间,四角各附加1小间,合计39间;殿中为4根盘龙铁柱,顶层面积缩减,为5座铁亭;四面出廊,四角与铁亭相连。重建后的延禧宫是一个水晶琉璃世界,帝后闲暇之时,可徜徉其中,观鱼赏景。

然而,由于清政府国力空虚,再加上辛亥革命爆发,因而灵沼轩开工三年后即停工,一直搁置至今。今天我们看到的灵沼轩就是未完工的状态。所以说,延禧宫烫样是紫禁城内几乎唯一与建筑实物完全不符的建筑烫样。

三烫样背后的故事:样式雷家族的兴衰

制作烫样的专门机构为样式房。在清代,有个雷姓家族,他们先后七代在样式房主持皇家建筑设计,被世人誉为“样式雷”。样式雷留传下来的烫样,涵盖承德避暑山庄、圆明园、万春园、颐和园、北海、中南海、紫禁城、景山、天坛、东陵等处。“样式雷”的名下,是一个极其庞杂的建筑体系。大到皇帝的宫殿、京城的城门,小到房间里的一扇屏风、堂前的一块石碑,都符合“样式雷”的种种规矩,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技艺的高超与严谨。

样式雷七代家族的典型代表人物包括雷发达(1619年—1693年)、雷金玉(1659年—1729年)、雷声澂(1729年—1792年)、雷家玺(1764年—1825年)、雷景修(1803年—1866年)、雷思起(1826年—1876年)、雷延昌(1845年—1907年)。其中,雷发达曾负责过故宫三大殿的设计和建造。雷金玉在雍正时期担任过圆明园样式房掌案。雷家玺承担过修建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和香山静宜园的工程。雷景修主要参与了圆明园殿、九洲清晏、上下天光,以及清西陵、慕东陵、圆明园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雷思起主要承担过营造咸丰清东陵、定陵的任务。雷延昌承担过同治帝的惠陵、慈安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等晚清皇帝后妃陵寝的设计修建工程,亦为颐和园、西苑、慈禧太后六旬万寿盛典工程负责人。

雷延昌在重修颐和园后,清王朝严重衰败,皇家大型工程连年减少。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一个专门为皇族的建筑设计服务的设计机构也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雷延昌死后,其家族没有人继承其事业。同时,雷氏家族从雷思起、雷延昌起,由于身体有病而开始抽食鸦片,甚至不惜变卖烫样来获得购买鸦片的费用。这意味着样式雷家族的没落,其家族的辉煌也逐步成为历史。

样式雷是紫禁城古建筑烫样发展过程的一个缩影,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紫禁城古建筑的丰厚建筑文化内涵、精美的建筑艺术水准、高超的建筑技术,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紫禁城样式古建筑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紫禁城365
紫禁城600年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
普陀山古建筑之美
紫禁城中嵌字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