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米之“湘” 良种先行

2017-11-18 03:04本刊
湖南农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种业现代农业湖南省

渔米之“湘” 良种先行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我国《种子法》的要求,充分发挥良种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作用,加快推进新一轮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2017年9月18日,国家在浏阳市北盛镇环园村展示基地隆重召开“2017年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这是继2016年后再次选择在湖南省召开该盛会,主要是近年来湖南省现代农业和现代种业发展成效显著,势头强劲。在环园村的20公顷水田,展示了来自全国10个省市89家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的优良水稻品种588个。“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书记刘信、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邹永霞等领导出席,来自湖南省内外的种子企业、科研院所、种粮合作社、大户等代表500余人参加会议。

湖南省素有“渔米之乡”的美誉,以占全国3.2%的耕地面积生产将近5%的粮食,水稻种植面积、产量常年居全国首位,是建国以来从未间断向国家提供商品粮仅有的2个省份之一,为确保全国口粮绝对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新形势下,湖南农业努力调结构、转方式,水稻种植由注重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高档优质稻种植面积快速增长,2017年可望达到66.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0%左右。水稻生产的成功转型升级,主要得益于种业强省的加快建设,作为杂交水稻的发源地,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市场监管能力提升都很快。目前,湖南省拥有国家级种业重点科研机构6个和以袁隆平领衔的科研育种人员3900余名,最新培育的隆两优、晶两优系列品种优势明显,第5期超级稻攻关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一批优质、多抗、广适型突破性品种脱颖而出。2017年国家审定水稻品种165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商业化育种成效非常显著。

湖南省从抓好农作物品种这一源头关键作为主抓手,围绕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建设,突出抓实农作物品种研发、审定、推广、退出等关键环节,引领现代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并重发展。品种研发方面,在全国率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明确科研人员成果收益比例不低于70%,鼓励科研人员到企业持股兼职兼薪,广泛开展科企合作育种。品种审定方面,将品种试验通道拓展为企业自主试验、联合体试验、省级试验3条通道,在全国率先开展水稻区试联合测产,修订主要作物品种审定规范,特别注重品质提升、轻简栽培、绿色发展、降低成本以适应现代农业用种需求。品种推广方面,按照“省有展示中心、市有展示基地、县有展示园”的思路,建立覆盖全省的展示示范体系,从中央粮食规模经营补贴中专门列支展示示范经费,广泛开展“看禾订种”,促进“农企对接”,组织农民直观选用良种、应用良法。品种安全方面,将品种由过去注重事前许可转变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采用定点调查、走访调查、专家调查等方式全程跟踪评价品种田间表现,对存在不可克服严重缺陷的、种性严重退化或失去生产利用价值的品种及时反馈给种子企业,对不宜继续推广使用的品种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依法依规停止推广,从源头上规避了农业生产风险。

本刊综合

猜你喜欢
种业现代农业湖南省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