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因素对弗吉尼亚栎营养液育苗成活率的影响

2017-11-18 22:08唐登明黄文彬蔡国祥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18期
关键词:成活率影响因素

唐登明+黄文彬+蔡国祥

摘要:弗吉尼亚栎因其良好的耐盐碱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沿海滩涂绿化工程中,但其传统的种子育苗法存在种子发芽率低、移植成活率低、成苗率低、育苗时间长等问题。结果表明,弗吉尼亚栎采用营养液育苗可显著提高成活率,成活率可达90%以上,并可缩短育苗时间;但育苗的季节控制、插穗预处理、营养液配制、光强控制、穗条浸液深度等措施对其成活率也影响较大,育苗季节应控制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插穗修剪时,每穗长度10~15 cm,保留3~5张叶,每叶留叶片面积的40%~60%;插穗预处理可采用8~12 mg/L 浓度的α-萘乙酸浸泡10~14 h;白天苗床光照度应控制在1.0万~2.6万lx,而夜间则控制在100~300 lx,光照时间为4~6 h;其营养液中N、P、K无机复合肥有效成份含量为0.1%~0.2%比较适宜,并且插穗浸入营养液长度控制在穗条长度的70%~90%较适宜。

关键词:弗吉尼亚栎;营养液育苗;成活率;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S792.189.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18-0153-02

收稿日期:2016-12-15

基金项目:江苏盐城市农业自主创新引导基金(编号:ykj201412)。

作者简介:唐登明(1966—),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园林绿化。E-mail:tdm222@163.com。 弗吉尼亚栎属壳斗科栎属常绿乔木,株高可达20 m以上,冠幅40 m以上,单叶互生,椭圆倒卵形,叶形多变,全缘或边缘具不规则刺状,略外卷,叶长4~10cm表面有光泽,是优良的城市观赏树种,在街道、公园、校园和球场上用作遮阴树,被广泛应用于绿化工程中[1-3];并且它具有耐盐、耐湿、抗风力强等特性[4-6],是沿海灘涂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江苏盐城地区东临黄海,滩涂湿地面积大,独特的地理环境也为弗吉尼亚栎的应用与推广赢得了更好的发展空间,并产生了一定的景观价值和社会效应。但在弗吉尼亚栎的育苗生产中,目前主要采用种子繁育,往往存在发芽率低、移植成活率低、成苗率低、育苗时间长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弗吉尼亚栎的生产与发展,上述问题也是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一直渴望解决的重要难题[7-9]。本试验用营养液育苗的方法来提高育苗成活率和缩短育苗时间,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均来源于江苏省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习林场和江苏大丰区林场,弗吉尼亚栎树龄10年左右;预处理用的α-萘乙酸原药购自美国Phytechnology Laboratories公司,有效成份含量为99.5%;营养液中N、P、K无机复合肥有效成份含量为0.1%~0.2%;测试光照度的照度计购自香港希玛仪表公司。研究中涉及有关百分比数据系经反正弦转换后统计分析。1.2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育苗季节、插穗修剪、激素、营养液浓度、光照、插穗浸液深度6个处理:(1)育苗季节主要以春秋季为主;(2)插穗修剪后留1~2张叶、3~5张叶、6~8张叶;(3)育苗前采用不同浓度α-萘乙酸进行预处理;(4)试验营养液浓度为0.01%、0.05%、0.10%、0.15%、0.20%、0.25%、0.30%;(5)光照则设白天和夜间不同光照度与不同处理时间;(6)插穗不同浸液深度为20%、40%、60%、80%、100%。每处理中的相关试验均设3次重复,每次重复插穗25~30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试验中以插穗长出1~2 cm 长度的新生须根记为成活,以插穗干瘪记为枯死,育苗成活率=育苗成活数/试验总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季节选择对育苗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是最佳育苗季节,育苗成活率可达90%以上,而在其他时段,由于插穗成熟度、养分和环境条件等影响,育苗成活率普遍较低,多低于50%,与9月下旬、10月上旬的育苗成活率差异显著,表明9月下旬、10月上旬是弗吉尼亚栎育苗的适宜时期。

2.2 插穗修剪对育苗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插穗长短、叶片数量与大小会影响枝内营养、插穗的水分散失等,从而影响其育苗成活率;以留3~5张叶为例,全叶和留叶面比例25%的成活率分为32.00%、84.00%,均显著低于留叶面积50%、75%的育苗成活率。留 3~5张叶、每叶留叶面积50%为最佳修剪方式,育苗成活率最高,可达96%;留3~5张叶、每叶留叶面积75%的育苗效果也较好,其成活率为90.67%,这2种修剪方法的育苗成活率差异不显著。

2.3 育苗前预处理对育苗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育苗前使用一定浓度的α-萘乙酸对穗条进行浸泡处理,其药剂浓度和处理时间与育苗成活率密切相关,以浓度10 mg/L、处理12 h的小区试验成活率最高,育苗成活率达93.02%,并与其他小区试验成活率差异显著。而育苗成活率最低的是α-萘乙酸浓度20 mg/L、处理时间为14 h的处理,育苗成活率仅为50.00%。

2.4 营养液浓度对育苗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营养液浓度明显影响着弗吉尼亚栎插穗的育苗成活率,以0.15%有效成份营养液的处理效果最好,育苗成活率达96.15%,均显著高于其他各浓度小区试验的育苗成活率,而0.30%有效成份营养液的处理效果最差,育苗成活率仅为78.21%。

2.5 光照控制对育苗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光照度和光照时间影响着插穗叶片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从而对插穗的营养水平、激素水平等产生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其育苗成活率。试验以白天光照10万~2.6万lx、夜晚200 lx处理6 h的效果最佳,育苗成活率最高,达96%,并与其他处理育苗成活率差异显著;白天光照 >1.0万~2.6万lx、夜晚200 lx处理4、8 h的成活率也较高,分别为93.33%、92.00%,与不同光强处理6 h的育苗成活率差异显著。endprint

2.6 插穗浸入营养液深度对育苗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6可以看出,插穗浸入营养液深度不同,育苗成活率也有差异,以插穗80%的浸液深度为最好,成活率达9733%,与其他处理的育苗成活率差异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营养液育苗可提高育苗成活率,缩短育苗时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营养液繁育弗吉尼亚栎可明显提高育苗成活率,成活率达90%以上;但育苗的季节控制、插穗修剪、插穗预处理、营养液配制、光照强度控制、插穗浸液深度等措施对其成话率影响较大,育苗季节应当控制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插穗修剪时,每穗长度10~15 cm,应留3~5张叶,每叶留叶片面积的40%~60%;插穗预处理可采用8~12 mg/L 浓度的α-萘乙酸浸泡10~14 h;白天苗床光照强度应当控制在1.0万~2.6万lx,而夜间则应控制在100~300 lx,光照时间为 4~6 h;其营养液中N、P、K无机复合肥有效成份含量为01%~02%比较适宜,并且插穗浸入营养液长度控制在占插穗自身长度的70%~90%比较适宜。

生产上批量育苗时,苗池准备可根据田块和生产需要而定。一般苗池东西向,池宽1 m,长度不限,苗池深15~25 cm,苗池间距0.5 m,池水高度为池深的2/3以上,按含015%有效成份的N、P、K复合肥配制营养液,搅拌均匀,育苗池中放入塑料折簇作苗木插穗的支撑载体;离地面2 m左右搭防晒棚,上覆草帘或防晒网等遮阳物,以略透光为宜。每2 d巡查1次苗池中营养液深度,若水份挥发较多,应及时补充水分。

苗木移植前还需练苗。待每株插穗长出须根5~8根,每根须长度3~5 cm时,就可适度揭开草帘、防晒网等遮阳物,练苗5~7 d,以便苗木移栽农田。有关营养液育苗出圃的苗木质量要求及其标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树凤,胡韵雪,李志兰,等. 盐胁迫对弗吉尼亚栎生长及矿质离子吸收、运输和分配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0,30(17):4609-4616.

[2]王树凤,胡韵雪,孙海菁,等. 盐胁迫对2种栎树苗期生长和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4,34(4):1021-1029.

[3]刘家财,滕士元,史骥清. 弗吉尼亚栎的引种与扦插繁殖生产试验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6):24-25.

[4]王树凤,孙海菁,陈益泰,等. 模拟干旱胁迫下弗吉尼亚栎苗木叶片相关生理参数的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5(6):6-10.

[5]王树凤,陈益泰,孙海菁,等. 盐胁迫下弗吉尼亚栎生长和生理生化变化[J]. 生态环境,2008,2(2):747-750.

[6]杨舒婷,曲 博,李谦盛,等. 弗吉尼亚栎幼苗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5(1):90-95.

[7]陈益泰,王树凤,陈雨春,等. 弗吉尼亚栎种子产量,脱落过程与种子形态特征的变异及稳定性[J]. 林业科学研究,2015,28(4):524-530.

[8]戎国增,裘龙联. 弗吉尼亚栎种子育苗和无性繁育技术[J]. 林业科技开发,2009,23(5):112-114.

[9]陈雨春,王 杰,宋文君,等. 硝酸银和生根粉在弗吉尼亚栎扦插繁殖中的应用[J]. 林業科技开发,2007,21(3):97-98.付 爽,李美阳,王景然,等. 党参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8):155-157.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活率影响因素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饲养管理要点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提高果树成活率的方法探析
浅谈如何提高新栽蜜柚幼树成活率
如何抓好羔羊的疾病预防和提高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