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跨界融合之路

2017-11-20 09:40文/林
藏天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故宫文创博物馆

文/林 蕴

博物馆的跨界融合之路

文/林 蕴

从台北故宫爆红的“朕知道了”纸胶带,到北京故宫“周边产品”创下年销售额10亿记录;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B站,到微博上火了一波又一波的“博物馆大V”。这个曾经给人庄严肃穆、厚重深沉印象的文化大集者,开始走下神坛,与公众互动拉近彼此距离,而公众也前所未有的提升了对博物馆的关注与认知。博物馆作为文化旅游中最久远却又最涤荡心灵的一种文化仪式,向来被认为是新兴中产阶级崛起的重要文化体现。当今中国正在处于这样一个文化崛起的黄金时代,目前全国备案博物馆4692家,其中国有博物馆3582家,非国有博物馆1110家,而后者在近年的发展速度尤其迅速,私人博物馆也成为中国新兴富豪们的文化品位新象征。

在文化旅游开发的大背景下,博物馆的新时代才刚刚开始,无论是传统博物馆重新焕发生机,还是新兴博物馆的一鸣惊人,都需要跳出展览、收藏的传统定义,在新媒体、新技术、新思路的引导下给大众带去不一样的文化体验。而随着时代发展,未来我国博物馆开发与创新需要围绕传播教育、引领文化、融入大众等方面展开探索。

博物馆成为儿童教育的重要一环

我国早期的博物馆开发受苏联模式影响,以展览、收藏为主要职能,长期忽视了教育职能,而儿童是教育的起点,也是博物馆教育职能下的重要对象。从1899年世界第一座儿童博物馆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诞生后至今,博物馆被视为“儿童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受西方儿童博物馆教育的启发,我国也开始逐渐关注博物馆对于儿童的重要性,通过创办专门面向儿童的博物馆、在博物馆内设立儿童活动专区或儿童馆、不定期推出儿童教育项目等模式,但是从整体来看关注儿童教育的博物馆数量占比仍然极低,随着80后、90后父母的教育观念更新,实践型、体验型的教育模式受到追捧,博物馆教育必然受到市场的关注。

◎故宫文创

◎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

博物馆从儿童好奇心的角度出发,通过物品和物品的联系将儿童的感官世界建立起来,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和求知欲望,让儿童、博物馆一起成长,最终使博物馆,使终身学习成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而这一模式的典范当属美国最大最好的儿童博物馆——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TCM)。

博物馆每年开展4000多项教育活动,从0 岁到18 岁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在TCM 都可以从中有所收获。同时还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设置项目,学校的部分科学技术类科目选择在博物馆开课,孩子们可以在恐龙星球了解地球历史和生物演变、在科学馆遥控月球探测车模型,听前宇航员的演讲,还通过模拟历史场景和表演让孩子了解一段历史……

国内无论是开展专项的儿童类博物馆项目,还是现有博物馆中增加儿童片区,均可以充分借鉴TCM丰富的教育体验活动和以儿童需求为核心的陈展设计理念,在当今实践教育缺失的环境下,这种“动手体验世界更大”的教育方式应该会受到家长、学校、儿童多方的欢迎。

博物馆群打造“集群效应”

我国近年各类中小型博物馆、民间博物馆蓬勃发展,然而蓬勃之势难掩资金短缺、配套设施不全、管理人才缺失、创新不足、参观人数不足等共同问题,大多数博物馆难以为续。面对这些挑战,博物馆集群化发展可能是一种解决之道,通过集群形成资源的集聚,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提升博物馆的整体形象,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博物馆的需求。

最早博物馆群的建设现象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德国,柏林博物馆岛以及慕尼黑艺术区在集中建设博物馆方面首开先河;此后欧美各大城市开始逐步建设与发展自身的博物馆群。而发展基础和缘由又各有迥异,如圣地亚哥巴尔博亚公园为了充分利用“世博会”建筑而建设博物馆群,巴黎塞纳河畔则更多是为了完好保留历史街区风貌而形成博物馆群。

无论博物馆群最初的缘由是什么,集聚形态下产生了单个场馆无法比拟的社会、经济、文化效应。首先是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同时更带动了周边的购物、餐饮等业态的繁荣,如维也纳博物馆区聚集了众多文艺创作、新媒体、建筑设计、商业艺术工作室,同时也是文化餐饮、咖啡酒吧的圣地;其次形成地区文化品牌,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且不论巴黎塞纳河畔博物馆群、纽约博物馆大道这些已知名城市、高级别博物馆的聚集,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镇也通过博物馆集群的打造走向了旅游胜地,这对我国的旅游小镇开发更是良好的借鉴。

◎德国Weil amRhein小城的建筑

德国Weil amRhein本是一个无名小城,但因为汇聚了全世界众多知名建筑设计大师作品的Vitra建筑群及全世界最大的家具收藏博物馆vitra设计博物馆,使这个小镇名声大噪,甚至成为设计师们朝拜的圣地。最初的建筑群本是一个家具厂邀请大师为其设计车间,但几栋风格统一的生产车间大楼初步形成了一个充满未来感的建筑群落,这也推动了 Vitra后来的转型,此后邀请了不同的设计大师,如法兰克盖瑞、扎哈及安藤忠雄等一群才华横溢的设计师相继在这个小城上留下了各类经典建筑,几乎形成了一个开放式的“建筑博物馆”,再加上以各类奇思妙想椅子闻名的vitra博物馆,小城Weil am Rhein也变得文艺和充满了创意。

博物馆大IP的充分开发利用

近年来IP在网文、游戏、影视、衍生品等产业圈迅速蹿红,优质IP资源深受资本追捧,随后这些互联网、资本巨头们又将触角延伸到了拥有深厚且众多传统文化IP的文博行业。而对于博物馆而言,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把其所拥有的优秀文化资源分享给更广泛的公众,培养更多热爱传统文化的青少年,是其愿意去尝试的转型。因而可以预见博物馆大IP未来将更多的走进公众视野。

目前,文博IP还主要集中于文创产品的开发,无论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网红康熙”,还是故宫博物馆的“网红雍正”,都是文创产品的代表案例。而故宫博物院的在淘宝上推出了一系列爆红的文创产品:朝珠式样的耳机、印有雍正批阅文的扇子、皇帝卖萌的记事本……最终成就了年销售额10亿的文博IP先河。除了文创产品的开发,文博IP还有也应该有更广泛的发掘。

◎德国博物馆

与时尚商业进行融合

除了将馆藏文物变成文创、玩具,博物馆玩转时尚和文化艺术的跨界,也是近年来的大热点。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跟La Clover玩了一次跨界,将19世纪著名的维多利亚时期装饰图样设计师George Haite创作的带有异域风情的纹样,改造成内衣新品“维多利亚谧境”系列,贴身穿出的古典诱惑。

去年6月苏州博物馆首次与聚划算深度合作,通过聚划算独家首发茵曼、初语、生活在左三大女装品牌定制版服饰,以“型走的历史”与服饰品牌共同诠释苏博文化。活动推出了24款苏州博物馆元素定制款服饰,其中10款定制版服饰在聚划算首发,一个多小时直播平台观看人数突破300万,72小时内引发了6万多文艺青年热抢。成为“博物馆IP+时尚品牌+直播+电商”的成功尝试。

手游成为热门选择

从卢浮宫第一个把藏品从展厅搬上网络后,各大博物馆竞相进入了APP时代,在满足传统介绍、导览功能后,IP手游成了博物馆类APP最热门的选择,其中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可能是世界上拥有App最多的博物馆,单是应用游戏就多达20多个。

故宫博物馆走在了国内博物馆探索转型的前列,从2013年起接连开发了《胤美人图》、《皇帝的一天》等五款游戏类APP,在自身开发取得一定成效后又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在社交平台、泛娱乐及VRAR等方面进行合作,将深度挖掘故宫的IP价值。其中游戏合作方面进展最为迅速,将腾讯经典手游《天天爱消除》与故宫IP结合,推出新的创意游戏,并发起了以故宫IP为元素的手机游戏创意设计大赛,面向所有游戏开发者和高校年轻群体,孵化优秀的故宫游戏创意。

影视剧制的开发

影视剧、网络剧的影响力远超其他文化模式,文博IP也逐渐运用到了影视动画的制作,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博物馆奇妙夜》,在全球电影市场大受欢迎,赢得口碑票房,同时也为自然博物馆做了最佳的宣传引导,并引发了全世界博物馆的“夜游博物馆”热潮。

我国很多博物馆也推出了自身主题的动画片,但是播放渠道极其有限,基本是以馆内播放和自有APP播放,真正走向大众媒体的并不多。湖南省博物馆以其馆藏代表性的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和标本为素材,拍摄了动画片《时空博物卡》于2015在金鹰卡通频道播放,是国内首部文物题材系列的动画片在电视频道播放,但影响力有限。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意外走红,也是不同题材的文博IP影视产品的尝试。未来随着各类资源平台与博物馆的对接合作,多元化的博物馆IP题材影视网剧将会有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多的展现形式。

(摘自微信公号洲联国际)

责任编辑 袁泽友

猜你喜欢
故宫文创博物馆
陶溪川文创街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博物馆
雪中故宫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故宫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
故宫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