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初探

2017-11-20 06:59陈华贵
西部论丛 2017年7期
关键词:小学课堂课堂实践生活实际

陈华贵

摘 要:针对小学数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展开分析,主要包含趣味性、针对性、层次性几个方面,提出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目的在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课堂;数学教学;生活实际;课堂实践

引言:数学作为小学生的基础教学,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非常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整体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质量。

1.小学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1.1趣味性原则

小学生比较活泼,课堂中的注意力很难集中,为保障课堂教学效果,要加强知识的趣味性,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中,要增强其趣味性的建设,有效调动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趣味性建设。趣味性的引导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相关知识的学习中,保障问题情创设的教学质量。

1.2针对性

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确保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效率。教师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同时,针对性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创设问题情境中,为保障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加强问题情境的针对性,使学生在探究相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及时掌握数学知识的解决办法。

1.3层次性

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思维比较强,学生自身能力不同,课堂中将数学知识层次化,根据学生能力不同,合理对学生进行指导。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知识分成基础和提升两个部分,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1]。

2.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2.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为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课堂中要积极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保障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学习动力。小学生对专业的理论理解能力有限,教学过程中将相关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有效理解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整体学习动力。

比如在小学数学“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的学习中,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提出:在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见过两个一模一样的图形?学生在课堂中将自己见过的相似图形进行举例。教师则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出一些图形,使学生简单了解平移、旋转和对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将图形进行平移、旋转与对称设置,让学生清晰的观察到图形的变化过程。在实际练习中能够根据自身观察到的变化,准确的根据要求画出相应图形。通过相应问题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相关知识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2]。

2.2在实践中加强问题情境创设

问题情境创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质量。实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要延长课堂实践时间,使学生能够充分练习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中,为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中通过相应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探索欲望,课堂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教师在课堂中通过问题情境的方式,有效引导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进行探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问题情境中可以提出平行四边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将平行四边形变成我们所熟悉的图形?学生在小组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探讨,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能夠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问题思考的全面性,确保问题情境的教学质量。

2.3在课堂评价过程中融入问题情境创设

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整体学习效率。小学生的信心建立有助与其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保障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培养,教师要综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保障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

传统课堂评价中,教师主要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要参考标准,导致部分学生长期得不到有效认可,影响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在课堂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课堂表现情况、语言表达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知识的学习,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信心。同时,教师要创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相关知识的学习中,增强问题情境在课堂中的作用[3]。

2.4在复习中创设问题情境

课堂时间有限,为保障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在学生的课后复习中创设相应的额问题情境,保障学生能够及时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索。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下的基础,课后复习能够确保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相关知识。

根据学生课堂知识的学习情况,教师合理布置相应的作业,比如在“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学习过程中,为保障学生能够更加充分的掌握相关知识,让学生在课后去发现更多的符合要求的直线、线段和射线,并说说是怎样发现的。学生在课后的复习过程中会根据相应要求,寻找更多的内容,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新事物的精神。在合理的问题情境中,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数学知识的教学效果,使其能够更加积极的掌握相关知识,确保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保障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质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魏秋实.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7):171.

[2]王晶.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116.

[3]马文宇.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68+73.

[4]丁思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策略探析[J].戏剧之家,2017(23):194.

猜你喜欢
小学课堂课堂实践生活实际
浅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大学英语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学、导、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建于生命关怀基础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情景模拟在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深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英语教学有效性缺失的原因调查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