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计于民更在纳计为民

2017-11-21 01:53李昌森
中华魂 2017年5期
关键词:实事南通民意

文/李昌森

问计于民更在纳计为民

文/李昌森

近日,代表、委员们带着一城的民意,兴高采烈地走向两会。这之前,他们走街串户、问计于民,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尽收眼底,做足了献计献策的功课,或提案,或议案,或话题,准备充分,有备而来。

每年的两会都是民意民智的大聚会。《尚书》有言,“好问则裕,自用则小”。政治乃众人之事,代表委员们拥有与百姓“一样的目光”发现当下生活中犹待改善的细节,又揣着百姓的愿景为民生福祉发声,参政议政亲身征询于田野,虚心问计于草根,才能汇集民众所思所想所盼,凝聚民意民智民力,集思广益,和衷共济。问计于民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施政需要,是以人为本的执政体现。一些政策、措施、方略的出台,一些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建设,都应事先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请群众为我们的工作“望闻问切”,请群众做我们的“判官”和“镜子”,方能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

问计于民首先在“问”,问要诚,情要真。“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问计于民就是拜民众为师,要放下架子、深入下去,不深入就难以了解底层的真实情况,不深入就难以掌握基层的真实想法,“身入”更要“心入”,才能问到实处。要深入到田头、车间,要不耻下问。既要问顺耳之言,更要问逆耳之声,兼听则明。这些年,问计于民已有不少好的做法,比如每年要为民办的实事,政府都要事先广泛征求意见,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多渠道、多方位征集群众建议。这样的实事,才能办到民众的应急处,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问计于民旨在纳“计”。问计于民就是开门纳谏、开门纳计,要善于倾听群众呼声,更要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群众的计谋。高手就在民间,群众中有很多小诸葛、小鲁班,有很多金点子、好点子,问计于民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有很多难题、很多看起来不可能的事,只要群众一动起来,就能化难为夷。以在南通建过江通道为例,最先提出建议的是南通市民,后来成为市两会提案,经过几年的努力,上了省两会提案,又经过几年的努力,又上了全国两会提案,最终上了国务院联席会议并通过了立项,终于圆了南通人过江大桥梦。千计万计,群众智慧是第一计;千难万难,问计于民就不难。尊重群众,依靠群众,世间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问计于民关键在“行”。习总书记早就说过:“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问计于民问的是计求的是行。问而不纳,就是敷衍;纳而不行,就是塞责。问,不是做做样子、走走形式,“问”到了不等于做到了,“问”只是前提,“行”才是目的。问计于民,关键在纳计为民。所谓“行”,就是“不论谁提出的意见,只要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办”。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群众的合理化要求,只有通过施政者的“行”才能实现。群众的有些要求因为种种原因,一时难以办到的,要作出合理解释,并拿出准备何时解决的承诺。

东风随春来,发我枝上花。带着问计于民的智囊来,带着发展方略的妙计去,从春天出发,让我们走进更加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实事南通民意
把实事真正办到群众心坎里
南通籍华裔科学家高峰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百企结对 携手并进:南通展现时代担当 致力推动跨江融合
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的思考
街道议政会:基层创新续接民意
建议究竟代表多少民意
实事围绕民生干 代表票决说了算
材料不能“美颜”——应当着笔干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