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管理体系在猪场的应用分析报告
——案例

2017-11-21 11:22冯迎春邱河辉
猪业科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产仔数胎龄公猪

冯迎春,邱河辉

(上海宜法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1499)

可视化管理体系在猪场的应用分析报告
——案例

冯迎春,邱河辉

(上海宜法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1499)

去年我们在《猪业科学》发表了一篇文章《现代化猪场的批次生产与可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1],该管理体系已经在全国几十个大规模猪场运行,我们选择了一个在非生产天数的控制方面存在问题比较突出的猪场,对该场的整个生产经营状况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对其使用可视化管理体系的前后生产成绩进行了对比,评估了可视化管理体系给猪场带来的经济价值。

1 猪场评估

1.1 猪场硬件条件

猪场有公猪舍2栋,88个栏位;后备舍1栋50个栏位;配怀舍1栋,80个栏位;妊娠舍4栋,960个栏位;分娩舍5栋,共280个床位;保育舍7栋,184个栏位;育肥舍5栋,157个栏位。采用全自动料线饲喂系统;饮水来源于地表水,蓄水池饮水管网供水;开放式猪舍,水帘降温,产房和保育局部电热保温,靠风机和自然风进行通风。

1.2 猪群概况

1.2.1 品种与胎龄

表1 品种-胎龄结构

表1中P代表胎次,可以看出,猪场存栏母猪939头,其中长白309头,大白466头,杜洛克135头,其他未知品种29头。猪场2014年投入使用,目前的胎龄结构处于较优比例。

1.2.2 状态分布

从图1可以看出,空怀母猪比哺乳母猪多,预示超期未配的问题母猪较多。一个均衡生产的猪场,怀孕母猪与哺乳母猪的比例为4∶1左右,但该场比例为6.5∶1,生产节律不均衡。

1.2.3 健康状况与疾病史

据了解,该场未发生过重大疫情,目前猪群猪蓝耳抗体阳性、伪狂犬gE抗体阴性。母猪群接种的疫苗有猪瘟疫苗、猪蓝耳病疫苗、猪伪狂犬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细小病毒病疫苗、口蹄疫疫苗。

图1 各阶段母猪占比

1.3 人员配置

表2 人员配置

2 问题查找与原因分析

2.1 母猪繁殖效率概况

根据表3数据估计该猪场的原始数据可能存在误差,比如真实的死亡率和淘汰率可能高于表中的数值;断奶前死亡率由于考核制度原因,现场上报产仔数的时候存在一些人为因素,导致表中的产仔数有可能低于真实情况。总体来看,该猪场的配种分娩率、产仔数、断配间隔天数和异常复配率方面可以做得更好,要知道具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平均值显然不够,需要更多的数据钻取分析。

表3 母猪繁殖效率概况

2.2 未达标KPI的原因分析

2.2.1 配种分娩率

图2 配种批妊娠损失与分娩率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配种分娩率低下的原因,我们获取了从2016-01-01至2017-04-29的所有配种结果明细(见图2),黄色为配种后返情、蓝色为配种后空胎、紫色是配种后流产,粉色为配种后分娩、绿色为未知结果。从图2中可以看到,每周的配种数均衡性很差,时多时少,这给配怀的日常工作安排以及公猪的精液使用安排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每周的分娩率的波动也非常大,如201634、201637配种数较多,对应的分娩率不到60%。

图3 妊娠损失散点图(按异常日期)

再进一步分析母猪妊娠损失的类型及发生的时间(见图3),通过散点图发现查情工作存在大量遗漏,配种后60 d以上还查出大量返情母猪;同时因为B超检查工作安排未固定(如每周星期四做B超,检查妊娠25~31 d的母猪),导致更多的母猪后期查出返情。

图4 妊娠损失类型与天数分布

汇总2016-01-01至2017-4-29间配种的母猪之后发生的返情、空胎和流产的天数分布(见图4),返情449头,空胎169头,流产13头,对应导致的非生产天数为22 149 d、7 573 d和515 d。

图5 母猪各胎龄妊娠损失比例

为了检验该场在后备猪及初产猪的管理上是否存在问题,我们分析了母猪各胎龄的返情率、空胎率,据图5,确实后备母猪和初产母猪的异常率是最高的。

结论——导致配种分娩率低下的原因:1)后备母猪的发情配种管理和初产母猪在哺乳期和断奶后的管理存在问题,P0和P1母猪妊娠损失最多。2)配种均衡性较差,工作量和公猪的使用不规律。3)查情和B超检查不严谨导致更多的非生产天数。

2.2.2 产仔数

影响产仔数的原因很多,从群体来看,需要首先了解产仔数的分布情况(见图6)。

图6 产仔数正态分布

2016-1-1至2017-4-29间共分娩1 790窝,产仔数≤7头的分娩数有142窝,占比7.93%,产仔数8~12头的分娩数有1 146头窝,占比64.02%,产仔数≥13头的分娩数有283窝,占比15.81%。

图7 各品种产仔数

图8 各批次产仔数趋势

季节对产仔数是否有影响?从图8可以看到,产仔数从2016年32-40周(2016年8月和9月)持续走低。

结论:产仔数低下原因主要有品种的影响(杜洛克产仔数少)、繁殖力低下的母猪拉低了平均产仔数以及炎热夏季的高热应激。

2.2.3 断配间隔天数

断配率及断配间隔天数能很好地反应出分娩舍的管理水平,断配间隔天数高达12.09,有必要进行更深入地分析。

从数据库里获取了2017-1-1至2017-4-29间断奶母猪的去向明细,断配间隔天数除了有2017-09、2017-13、2017-16周以外,都远超过目标值(7 d通常是猪场设定的目标)(见图 9)。

断配间隔天数的分布如图10,超期母猪没有及时处理,超过7d的母猪数118头,占比26.46%。

从图11可以看到,初产母猪断奶后的配种难度大,平均断配间隔天数为17.89,远远高于其他胎龄的母猪。

图9 断配间隔天数与比例

图10 母猪各胎龄断配间隔天数分布

图11 各胎龄断配间隔天数

结论:断配间隔天数居高的原因主要是,后备母猪和初产母猪的日常管理不善,超期母猪没有及时处理促进发情配种而导致断配间隔天数的平均值高。另外,断奶工作未固定、生产节律不均衡也是断配间隔天数偏高的原因。

3 改善措施

3.1 硬件整改

公猪舍、后备舍、妊娠舍、产房以及保育舍都配套,育肥舍栏位不够,需要出售部分的保育猪。后备舍、断奶大栏、空怀大栏增加光照刺激,光照强度200 lux,每天16 h光照。自动料线霉菌滋生严重,统一清理完后,每周清理1次。饮水器出水量调节:后备舍、空怀舍、妊娠舍饮水器出水量要求达到1.5~2 L/min,产房饮水器出水量达到3~3.5 L/min。

3.2 操作SOP(标准操作规程)纠正

3.2.1 诱情操作SOP

后备母猪诱情,180日龄开始诱情,公猪进入后备栏诱情,每天进行两次,每头母猪接触公猪时间2 min;记录每一头后备母猪第一次发情时间和日龄。断奶母猪诱情,断奶后母猪自由采食,公猪进大栏诱情,每天进行两次,每头母猪接触公猪时间2 min;强光照刺激发情。空怀母猪刺激发情,每周运动场运动1~2 d,公猪进大栏诱情,每天进行两次,每头母猪接触公猪时间2 min。

3.2.2 查返情操作SOP

“12311”标准化查情,1头公猪,2块挡猪板,3个人配合一头一头母猪过,公猪必须和母猪鼻子对鼻子接触。

3.2.3 孕检操作SOP

配种后24、31d两次B超孕检,第一次、第二次由不同的人员操作并记录孕检结果。如果第一次、第二次孕检结果不一致的母猪,在配种后38 d进行第三次孕检。

3.2.4 饲喂标准

后备母猪、不同阶段妊娠母猪、断奶母猪和哺乳母猪按标准饲喂量表饲喂。

3.3 员工工作安排的优化

配怀舍一天的主要工作固定时间有助于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及协同能力,也便于工作结果的检查(见表4)。

3.4 建立可度量的考评制度

为了考评方案更全面科学可执行,我们尽可能少用比率之类的指标,如产房成活率等,选择可清可点的指标避免在原始数据采集中的不真实性的存在。配怀舍主要考察每周为产房提供的活仔数,产房主要考察每周提供的断奶仔猪数及窝均断奶数。

表4 配怀舍员工每天工作时间表

4 改善效果

4.1 断配间隔天数从12.09降低到6.80

图12 断配间隔天数趋势

通过产房管理的改善、断奶后优化饲喂方案和诱情工作及断奶策略的优化,断配间隔天数显著降低,每周的成绩表现也变得更稳定。

4.2 妊娠期的头均非生产天数从12.36降至3.43

图13 头均非生产天数趋势

汇总统计2017年1周至24周配种结果明细,发现通过配种操作的规范、查情和B超检查流程的优化,由于返情和空怀造成的非生产天数从19周开始显著降低,从头均非生产天数12.36(2017年1~18周)降低到3.43 d。

4.3 可视化体系带来的经济价值

按照非生产天数的价值来评估,假设一头母猪一年的费用为6 000元,1天的费用是16.44元。仅从断配间隔天数和妊娠期非生产天数的改善来看,该场运行可视化管理体系后能直接节约成本58万元/年。

全场母猪平均存栏按产能利用率90%计算饲养1 080头母猪,年产胎数按2.2胎计算,断奶后的配种率按90%计算,配种分娩率按88%计算。

表5 通过非生产天数的降低直接节约成本

除了非生产天数的降低节约成本以外(见表5),通过均衡生产和全进全出后,产能利用率能得到较大的提升,猪群健康状况,猪苗育肥后期的料重比方面得到改善,预估的效益见表6。假设产能利用率能提高到90%,相当于同样的猪舍能多养140头母猪,猪场折旧按每头母猪每年1 000元计,产能的提升相当于节约了14万元的折旧费用。通过均衡批次生产和全进全出,猪群健康度得到改善,假设成活率提高了1%,PSY为20,90%的产能有1 080头母猪,减少死亡仔猪数216头,每头死亡成本按400元计,减少死亡损失8.64万元。批次生产改善了猪群的整齐度,在健康度提高的情况下能更好地发挥饲料的转化率,假设料重比降低了0.1,MSY为18,每头肥猪出栏重为110 kg,节约饲料约213.84 t,按饲料2 800元/ t计算,节约饲料费用59.86万元。

表6 潜在效益预估

5 结论

该猪场通过运行可视化管理体系直接降低的成本约140万元。

[1] 党龙,韩玉帅,邱河辉,等.现代化猪场的批次生产与可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猪业科学,2016,33(9):112-114.

2017-08-07)

猜你喜欢
产仔数胎龄公猪
提高妊娠母猪产仔数的技术措施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胎次与公猪对巴马香猪产仔数影响及产仔数统计对样本量要求的研究
影响母猪产仔数的疫病有哪些
不同胎龄新生儿心电图特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