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①

2017-11-21 02:43张玉江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毒副放射治疗鼻咽癌

张玉江

(汤阴县人民医院,河南 汤阴 456150)

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①

张玉江

(汤阴县人民医院,河南 汤阴 456150)

目的:对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索与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自2012-03~2015-03共计50例在我院进行确诊并进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发射治疗对其鼻咽癌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利用常规放射治疗的基础至少采用甘氨双唑钠作为增敏剂进行治疗。在经过一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对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确定。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我们发现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明显要低于观察组,其发生的各类毒副作用反应的几率也要比观察组高,二者之间的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肿瘤放射增敏剂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提升,无论是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还是在其毒副作用的减轻方面都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因此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被广泛推广并应用。

鼻咽癌;放射治疗;肿瘤;增敏剂;临床价值

近些年我国鼻咽癌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这可能与社会压力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与自然环境尤其是空气的污染有着一定的关联。鼻咽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这种恶性肿瘤对于患者的身体伤害是极大的,并且其致死率也是相当高的,尤其是在患有鼻咽癌的情况下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极大的降低,让患者感到绝望甚至生死两难。目前对于鼻咽癌的治疗方式最为有效的还是放射治疗,这种治疗方式虽然有着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患者在进行放射治疗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出现不良的毒副反应,这些毒副反应对于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患者的毒副反应并增强治疗效果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而肿瘤放射增敏剂的应用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的毒副反应并提升其治疗效果。一直以来我国的放射治疗过程中都较为重视增敏剂的应用,可以说肿瘤放射增敏剂对于采用放射治疗方式进行肿瘤治疗的患者而言是有着明显帮助的。本文将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当中采用增敏剂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本文选取50例在我院采用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来对增敏剂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

1 一般资料

对自2012-03~2015-03共计50例在我院进行确诊并进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这50例患者全部都是经过临床诊断确定患有鼻咽癌的患者,KPS的评分均在80分以上,50例患者均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其心肺功能较为良好。50例患者当中没有患者出现过药物过敏史,女性患者均处于正常时期没有妊娠或者是哺乳患者。50例患者在接受本次治疗之前都没有进行过其他的治疗。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28~70岁,平均46.3岁。在病灶的分型方面有3例为菜花型,5例为溃疡黏膜下型,42例为结节形。在病理分期中癌症Ⅱ期4例,Ⅲ期39例,Ⅳ期7例。我们将这5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人数均为25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无论是自然情况还是秉承的发展时间以及治疗时间和分期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

2 方法

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的是最为标准常规的放射治疗方法,其首在采用的仪器方面是采用的医用双光子直线加速器进行放射治疗,其每次采用2戈瑞的当量进行放射治疗,每周进行5次治疗。在治疗期间无论是在饮食方面还是在其他的护理方面都采用常规的饮食方案以及护理方案与观察组相同。

2.2 观察组的治疗方法

在对观察组进行治疗时,其首先在放射治疗的当量以及治疗的次数和采用的仪器均没有区别,不过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肿瘤放射增敏剂的应用。本次治疗采用的是甘露双唑钠作为肿瘤放射增敏剂。其将0.8g的甘氨双唑钠双唑钠注入进100mL的生理盐水当中,对患者进行30min的静脉点滴,在进行点滴过后1h内进行放射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患者采用肿瘤放射增敏剂前需要先到UI患者采用两周常规的放射治疗,在两周治疗完成后再对患者进行甘氨双唑钠增敏剂的介入,每周进行3次治疗。

2.3 评价标准

2.3.1 临床疗效

在疗效判定标准方面我们跟俊的是2000年国际上实行的实体瘤疗效判定标准RECIST的相关规定,即分为显效、有效、稳定、进展四个标准。其中显效值得是患者的所有病灶全部消失并且能够持续4周以上。有效则是指的是病灶的直径缩小30%,而其面积能够缩小50%,体积方面能够缩小65%,在临床表现方面患者的各种身体表征都有所较为明显的改善。稳定则指的是病灶本身没有变化既没有增长也没有缩小,患者的临床状态没有改善或者恶化的趋势。进展则是病灶本身的直径增加近20%而其总面积也上升44%,其体积则增加了75%,患者的身体状态恶化。

2.3.2 毒副反应

放射治疗的的毒副反应主要集中在骨髓抑制方面,以及鼻咽癌放射治疗所引起的粘膜反应。在骨髓移植反应当中其有着较为详细的急性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1度骨髓抑制的包细胞标准范围应当大于3.0×109/L小于4.0×109/L,血小板的的范围应当在大于75×109/L小于100×109/L。2度骨髓抑制则白细胞的范围应当在大于2.0×109/L小于×109/L,血小板的范围应当在大于50×109/L小于75×109/L。3度骨髓抑制则白细胞的范围应当在大于1.0×109/L小于2.0×109/L,血小板则应当在大于25×109/L小于50×109/L。4度骨髓抑制包细胞则会小于2.0×109/L,而血小板则会小于25×109/L。除了骨髓抑制方面放射治疗对于鼻咽癌患者的伤害还体现在黏膜反应方面,黏膜反应主要是在发射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口腔黏膜溃疡以及口干、吞咽困难等情况。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患者出现了放射性皮炎的症状,其进行放射治疗的区域皮肤上出现了红斑以及水肿和色素沉着的现象。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进行统计处理,技术资料已百分比表示,组间率比较则采用了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放射治疗后,对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进行了统计,结果表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本身的 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n=25,(%)]

3.2 两组毒副反应比较

在接受治疗后,在对照组当中有15例出现了杜甫反应,其发生几率高达60%,其中有5例出现了3度严重的骨髓抑制效果,4例出现了放射性皮炎,6例出现了中毒的黏膜反应。观察组一共有5例出现了毒副作用,其发生几率在20%左右,其发生几率虽然依旧不小但是相比于对照组还是理想很多。其中2度骨髓抑制患者为2例,放射性皮炎的患者数量为1例,中毒黏膜反应患者为2例。两组在毒副作用的比较方面对照组的毒副反应要明显高于观察组,并且从患者自身的严重程度来看观察组的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具有着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鼻咽癌是一种放生鱼鼻咽腔侧壁以及顶部的恶性肿瘤其对患者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鼻塞以及耳闷堵感和鼻涕中带有血,其容易出现头疼以及视力复视的情况。从而目前来看这种肿瘤的治疗方法是较为单一的通常都会采用反射治疗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放射治疗虽然对鼻咽癌有着较为理想的效果,由于放射部位是较为敏感的器官因此出现的毒副反应也较为剧烈让患者的生存质量大幅度降低,并且单纯的放射治疗其虽然有效果但是却较为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用肿瘤放射增敏剂从而提高其放射疗效减少其毒副作用就成为了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本次研究当中所使用的的肿瘤放射增敏剂是较为常见的甘氨双唑,这是一种我国自己进行研制的新型硝基咪唑类缓和物,这种患者卧具有着较为理想的亲电子作用,因此电能够使得放疗过程中让肿瘤细胞的死亡速度更快。除此之外,甘氨双唑钠能够使得肿瘤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提升从而促进乏大量肿瘤细胞的死亡,从而减少肿瘤复发与转移的可能性。甘氨双唑钠本身的使用方式是较为简单的,其维持血液中药物浓度的时间也较长能够达到48h左右。除了能够提高放射治疗的效果外还能够明显减少毒副作用的出现,这与相关的临床报道的结果是相互吻合的,而副作用的减少则能够显著地改善放射治疗患者本身的生活治疗以及预后效果。

5 结论

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肿瘤放射增敏剂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提升,无论是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还是在其毒副作用的减轻方面都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因此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被广泛推广并应用。

[1]王海峰. 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11):99

[2]高雪梅, 辜艳. 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5):56-57

[3]刘磊, 王学薇. 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 11(1):286

[4]牛广宇, 马延霄, 张潇. 探讨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 心理医生, 2016, 22(30):569

[5]王忠帅, 李旭刚, 艾春玲,等. 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16):3738-3739

[6]管一国. 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 2015(18):67-68

张玉江(1980~)男,河南汤阴人,本科,主治医师。

R739.62;R739.63

B

1008-0104(2017)05-0081-02

2017-04-12)

猜你喜欢
毒副放射治疗鼻咽癌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探讨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64排螺旋CT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颅咽管瘤放射治疗进展
基层门诊药品毒副反应的观察与分析
灵芝孢子粉对恶性肿瘤放化疗的减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