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因何提高关税
——征收高关税的动机及其影响

2017-11-22 06:20张正平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41期
关键词:关税贸易特朗普

◎张正平

特朗普因何提高关税
——征收高关税的动机及其影响

◎张正平

自总统竞选开始,特朗普就主张反全球化,以解决美国白人的就业问题。尤其是对中国的态度则更为强烈,他主张高关税,试图通过向将工厂建在国外的企业加征“叛国税”,试图将其拉回美国本土,从而增加就业岗位。但是,特朗普这么做的动机和理论依据是什么,这么做真的更有利于美国长期利益吗,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导论

背景。从图1中可以看出,美国近两年失业率与失业人口均在稳步下降。这是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前的背景。但同时,特朗普在竞选时,坚持认为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抢占了资本家原本应当在国内雇用的劳动力,增加了美国的失业率,提出了“美国人,美国货”的主张。于是扬言要大幅度提高各国产品的进口关税,尤其是针对中国,甚至打出对一切中国制造的商品,均征收45%的近乎禁止性的关税。而对于本国企业则减免各种税负。对于海外投资税方面,特朗普将跨国公司海外收入税率降为8.75%;对把工厂搬到他国、雇佣他国员工却想把产品售回美国的企业,征收高达35%的产品关税,这似乎是对“叛国”企业做出惩罚。

图1 2015至2016年美国失业率及失业人口变化趋势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如果特朗普兑现承诺,真的向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那么对于美国而言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果弊大于利,特朗普是否会代表美国利益,出于理性地放弃竞选时曾经做出的承诺。这便是本文所分析讨论的问题。

文献综述。以往文献主要总结出了美国失业产生的主要原因:即使贸易不走向自由化,美国也依然会面临去工业化,这是产业结构发展的必然规律;把美国制造业就业人口下降归因于中国抢夺就业机会是完全错误的;认为全球化加剧了美国制造业就业人口的减少,也是不对的。

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总结,发现大多数文献只是在陈述事实,或者对结果进行预测以及我们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而特朗普这么做的原因及相关动机分析则少有讨论,且未运用相关经济理论及模型去分析现状。

美国经济状况的基本分析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分析美国失业率的原因。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弗农于1966年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任何产品都需经历初始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美国作为创新强国,能够领先于世界,率先生产出技术研发密集型产品,因此,高新技术产品的初始期往往在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度过。而后,该产品的属性便沦为资本密集型,此时需要大量设备的投入,来加工生产该产品。而承接这项任务的往往是像亚洲四小龙这样的资本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但随着该产品的标准化,劳动力便成为决定产品成本的主要因素,于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力价格低廉,吸引着国外厂商来华招工,建造血汗工厂。而美国的那些劳动力素质低下、价格又十分昂贵,且不愿意降低工资水平的白人(也许并不是他们好吃懒做,因为发达国家的生活成本普遍比发展中国家高),由于无技术或低技术,便面临失业的威胁或正在忍受失业的痛苦。这本来是迫使失业白人转型至更高层次的机会,但是这些人却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功转型。致使在质量上及比不过具有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才,在价格上又竞争不过发展中国家的工人,从而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而特朗普在竞选时大搞种族主义,就是为了拉拢这部分选民。

高关税政策效果的初步评估。特朗普在竞选时,曾扬言要提高关税,尤其是对中国方面的关税。这样迫使企业无法使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被迫雇用国内高价格工人,从而迫使成本上升。以增加就业。此外,美国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格势必随商品成本的上升而上升。而且国内劳动力素质并没有因为高关税制度而提高,相反,如果执行正常贸易的关税,已经到达商品成熟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内成本生产过高而导致产量减少,从而使资金更好地流入研发领域;此外,低层次岗位的减少也使得人员素质不得不提高。因此,试图用高关税来换取失业率的下降,无异于饮鸩止渴,短期内伤害了贸易伙伴,可能招致国外报复性的关税提升;长期来看,国内劳动力素质停滞不前,一定是不利于美国的持续发展的。

特朗普试图提高税率的动机

贸易保护理论解释高关税的目的。早在亚当斯密创立经济学之前,人们就从日常交往中获知:交易会使得交易双方都获得更高的效应,因而市场交易是一种帕累托改进。人与人之间交易的结果,便是产生了分工与合作,随着贸易的不断深化,分工逐渐细化。这就导致了人们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能力逐渐退化,甚至一无所知。尽管这样做提高了整体效用,使社会更有效率。但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则更多需要考虑一些非经济因素。比如,一国如果只发展其善长的产业,而忽略本国处于幼稚期的重要产业,如军工产业、基础建设等。一旦发生战争等突发状况,几十年从贸易中得到的好处可能只因一次战争变得荡然无存甚至更加糟糕。一国对国际市场依赖性越强,就越可能受到别国的政治、军事、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国际市场动荡的影响。因此,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也会使得一国不敢完全开放国际市场;而对于本国的弱小产业,只能加以扶持。而作为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便是关税,一定量的关税让本国产品具有相对的价格优势,部分保护了本国产业;过量的关税禁止了该产品的国际贸易,完全保护了本产业,使该产业的国内企业更好地发展。

从贸易保护理论的目出发重新审视美国的高关税制度。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很少有产业处于幼稚期。基于此,美国应该大力奉行自由贸易。和国外进行贸易时,只要美国不主动增加关税以挑衅别的国家招致高关税,别的国家相关产业与美国企业竞争时就会受到打压,这样做的结果显然是对美国有利的。因此,从贸易保护理论出发,美国是不应该增加关税的。而如果美国增加关税,而用外交手腕,或者是军事威胁来迫使外国不增加关税,则是对美国最为有利的结局。当然这就不是经济学所能讨论的范畴了。

中美贸易战的后果。从国际地位上来看,美国作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同时,中国又作为美国产品最主要的出口市场之一,彼此所做的每一个行为都需要双方有关领导人慎重考虑。因为双方都知道失去对方意味着什么。

中美如果打响了贸易战,最终结果只能是双输。因为在双方的相互争夺利益的过程中,双方的僵持会大量地消耗成本。并且不利于由于贸易而形成的帕累托改进,使得中美双方的人民福利降低。此外,如果美国施行高关税,为了减轻由此产生的贸易逆差,中国必然不可避免地进行高关税报复。这样的结果肯定是双方都最不希望看到的。

中国如何应对美国随时有可能展开的贸易战。中国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贸易摩擦的加剧,并尽可能地谋求合作的空间,应当紧密关注特朗普的政策动向,并研究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与此同时,中国应当要借鉴国外成熟的贸易经验,并结合中国当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对外贸易道路。除了与美国的贸易外,积极开拓中国周边国家市场。为中美之间可能展开的贸易战留有后路。国家大力发展建设的“一带一路”,便与此思想不谋而合。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关税贸易特朗普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特别关税下企业应变之道
三元肥关税下调 肥企机会来了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关税降了,进口车价格会不会降?
特朗普访华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