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健身指导供需矛盾分析

2017-11-22 06:20王新建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41期
关键词:全民科学院校

◎王新建

科学健身指导供需矛盾分析

◎王新建

本文基于全民健身需求和体育专业院校科学健身指导资源优势分析,以此剖析全民健身指导服务的供需错位现状,并以此为依据试图探索构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长效机制。

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目标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任务,充分发挥体育公共服务在民生工程中的作用,尽快实现国家要求公民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人数达标。

科学健身指导是全民健身科学普及的保障,主要依照体质与运动能力评价结果和参考其他健康指标等,制定出科学健身方法和良好的生活方式。由于所处转型时期各方面配套工作尚不完善,使诸多因素束缚着科学健身发展。目前,百姓需要科学健身指导却得不到服务,而体育院校渴望在全民健身中发挥科技服务作用,却始终束缚在有限范围,科学健身指导供需错位和缺位是症结,亟待寻找解决问题突破口。

科学健身指导需求分析

国民体质健康现状分析。中国百姓的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体育人口距离发达国家尚有不小的差距;35岁到49岁的成年人中有8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工薪阶层在一周朝九晚六的忙碌后,周末更愿意宅在家中休息也鲜有出门健身的想法。

全民健身现状分析。体育人口,是衡量大众健身的一项重要指标,按照《体育社会学》的定义,只有每周运动三次以上,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30 分钟,每次活动强度为中等强度以上的人才可以称为体育人口。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我国能够称得上“体育人口”的只有22 岁以下的在校学生、部分60 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及小部分介于两个年龄段之间的中青年人口。体育本是一种人从小就必须接受的教育,并且成为人们的一种终身生活方式,但遗憾的是,很多人从小就没有受到这方面的教育,长大后自然难以形成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一旦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便与体育说再见了。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群众余暇活动习惯和对运动健身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我国参与健身总体人数很少(城市:13%,农村:4%),锻炼人群多为城镇60岁以上人群。

科学健身的概念。“科学健身”是在我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践活动中和体育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科学健身,就是在了解并遵循人体自身活动及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在当代运动生理学与运动心理学的指导下,进行安全、有效的健身活动。从而不断提高人体的健康素质。

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的意义。我国《全民健身纲要》、《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等法规的逐步颁布和各级政府体育部门的大力宣传引导下,我国全民活动快速发展,“一切体育为群众”的指导思想和“体育是民生”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参与健身活动也从起初的“时尚”运动逐渐走向平民化发展。《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提出,尽快实现国家要求公民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人数达标。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科学健身指导包括健身知识宣传普及、健身运动技术传授、体质评价和运动处方等等内容,能为百姓免费提供健身咨询、诊断、指导等服务。

科学健身指导服务能快速有效普及专业健身知识,宣传科学健身理念:通过专业人员的指导表演宣传,组织群众参与体质测试和运动竞赛等多种方式,言传身教,可有效地促进健身知识普及宣传,久而久之帮助百姓转变对体育健身的错误观念,也可推动形成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全民健身理念。

帮助群众解决健身疑难问题,传授科学健身手段方法,加快全民健身科学化水平进程:科学健身指导服务除了要宣传普及科学健身知识,还应利用专业优势和科学知识帮助大众解决在健身过程中遇到的运动技术、健身方式方法、运动量和强度控制以及运动伤病、运动康复等各类问题,通过体质测试、健身辅导、运动处方以及运动机能展示和组织竞赛等方式,推广科学健身手段方法,提高全民健身的科学化水平。

提高健身效率,减少运动损伤,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科学健身就是运动健身的目的、方法、饮食等环节遵循人体生理机理规律,遵循人体机能健康发展规律,遵循个体体质实际需求。在健身过程中越是贴合上述规律,健身效率越高,效果越明显。科学化健身的直接目的就是提高健身效率,减少运动损伤,为健身参与者带来生理、体质的变化的同时,也能带来心理的愉悦、满足和成就感,进而随着该健身方式的持续和发展成为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专业院校科学健身指导服务资源优势分析

我国目前有体育专业院校14所遍布全国,体育院校设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体育人文和民族传统体育等专业,为体育专业学生开设人体解剖、生理、生物力学、生物化学等人体科学基础理论课程,也包括运动训练、体育概论、群众体育等体育学理论课程,同时也开设运动心理和体育专业术科课程。

体育专业院校具有科学健身人力资源优势。体育专业院校拥有大批年龄结构和学科优势均衡的体育科研工作者、专业任课教师,在各类体育人才培养、科学健身知识传播、科学健身研究发展、运动技术机能培训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体育专业院校的众多的在校学生,是可塑性非常强的具有一定健身专业知识群体,他们将是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快速发展不可替代的力量。

同时,他们在学期间高等院校应该为其提供多种多样有的、行之有效的实训机会,使其尽快成为合格的体育人才。如果合理利用该群体资源,不但能直接推动我国全民健身快速有效的发展,并且对其成才提供难能可贵的实训内容。

体育专业院校拥有先进的科学健身仪器设备资源优势。近年来我国体育专业院校在科学健身仪器设备投入方面发展很快,尤其在生理生化指标检测、体质监测、功能诊断测试、体质测试、心理测量以及功能恢复治疗类设备仪器。这些仪器设备在包括医疗卫生系统的全社会各行业间处于领先地位,为体育高校在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方面提供了物质保障,也成为体育专业院校为社会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的优势资源。

体育专业院校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足够的社会影响力。我国高等体育人才的培养摇篮包括全国14所体育专业院校和数量众多的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所设的体育专业的学院(系),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体育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国各省市体育专业院校基本都是行业的领跑者,在各地区乃至全国行业内都享有非常高的社会声誉。

利用全民健身需求资源构建就业实训平台推动体育专业院校服务社会长效机制

体育专业院校在科学健身指导人才培养、场地器材、科学研究、竞技比赛等等各方面有其长久的资源优势,但是只有总量巨大的全民健身市场能为其提供全方位人才培养实训机会,比如目前广大健身运动培训市场的师资队伍大多来自体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为广大健身爱好者提供服务需求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实践经验。这种模式是基于健身俱乐部和健身运动培训市场这一平台来实现供需对接,即俱乐部组织学员,提供场地器材,专业院校学生自己通过市场信息配置提供服务。该模式一经建立其实就已经在整合资源解决供需错位的现状了。

服务社会是高等院校的职责所在。自20世纪初社会服务职能确立后,至此公认高校主要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当今世界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理应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体育专业院校责无旁贷,应为实现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梦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成为科学健身的实践者和促进全民健康的有力推动者。参与全民健身指导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体育专业院校不可推卸的社会职责。

全民健身指导服务可为体育专业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实训、实践平台。体育高等院校人力资源可利用社区指导、俱乐部培训班等市场配置以及科学研究测试等现有平台为健身者提供科学指导服务。同时,我们也看到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高校大部分优势资源仍未直接参与到全民健身指导。因此,一方面大量的大众健身指导需求无法满足,另一方面,体育高校在为实习实训甚至就业的资源和渠道缺乏而焦头烂额,这种供给侧矛盾依然很突出。因此,需要针对性建立对接平台,解决供需错位的问题。

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可为体育专业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提供目标支撑和数据来源。科学研究是为全民健身和科学健身提供支撑和保障的必要手段,科学健身指导服务能在满足大众健身指导的同时采集必要可靠的第一手数据资料,这也是科学研究最为重要的一步。全民健身科学化发展也需要科研支撑,同时又能为科研进程提供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如此相互支持发展正是建立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之一。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全民科学院校
全民·爱·阅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可持续全民医保
科学拔牙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