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的胜利

2017-11-23 10:36付毅张念娥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上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焊缝钢结构检测

付毅 张念娥

质量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2月,云南建投钢结构公司按照市场发展需求,结合公司进一步做强做大战略部署规划,成立了云南利光检测公司(简称:利光公司)。组建初期,利光检测公司只有5名干部职工,在不断的探索发展中,利光公司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专业检测人员,人才队伍得到充实。同时,不断补充、改良仪器设备,扩张市场份额,提升公司知名度,利光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目前,利光公司已练就了“两条腿走路”的本领,不但能独立完成钢构公司钢构件、工程建设的质量检测工作,还对外承接產品开发、生产、经销、使用的第三方检测,为社会提供准确、合法、公正的检测数据。

利光公司至始至终都遵循着“以质取胜”的规律,在服务好公司全面实现深化改革、促进跨越发展这条道路上走得稳健、快速。

基础厚实才有力量

“入门先站三年桩”、“要学打先扎马”,这些都是武术练习中的基本功,对于一个刚成立的公司也是如此,利光公司深谙这个道理,只有深厚的基础,才能蓄足发展的力量。一直以来,利光公司肩负着钢构公司的钢构件和工程建设的无损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等质量检测工作,是钢构公司研发、设计、制作、安装、检测这条全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是打造优质构件、建设精美工程的有力保障。

利光公司的发展目标是要跻身省内乃至国内的一流检测企业行列,检测人才不足、设备不齐、经验欠缺等是利光公司组建初期的瓶颈。“前五年是发展的关键期,我们一直在人才队伍建设、经验总结积累、设备引进及改良等方面努力”利光公司经理念孝兵介绍。

人才队伍建设是利光公司首当其冲解决的问题。利光公司采取内外培训相结合、“传帮带”为主要措施的培训机制,把人才培养与工作推进深度结合起来,严格上下班、请销假等制度,并建立健全完善人才考核制度,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专业检测人才队伍。现在的利光公司可谓“兵强马壮”,已拥有无损检测超声波、射线检测、磁粉检测等专业检测人员近30名,平均年龄27岁。特别是在超声波探伤方面,检测员数量及实践经验在省内同行业中都是名列前茅,也是目前省内钢结构专项检测中参数最全的检测机构。

看着实验室里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这群年轻人脸上满是笑容。综合办公室主任杨伯蕊说,利光公司现已拥有万能试验机、光谱仪、冲击试验机、超声波探伤仪、X射线机等70多台套300多万元的检测设备,还拥有省内最齐全的涂装材料复检设备,各类检测证书130多本,多本无损检测高级证书,业务范围已覆盖钢结构金属材料及焊接材料的力学性能检测和物理性能、金属与合金的化学成分分析、焊缝及螺栓球节点无损检测、微观显微组织、涂料检测等方面。

近年来,利光公司坚持与学会、同行间开展学术交流、检测试块研制、检测人员培训等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优异成绩,先后承接了赤道几内亚国家体育学院、小箐山风塔、新安所至鸡街高速、昆明综合保税区、鲁甸灾后重建、昆明恒隆广场、云南省科技馆新馆、广田智控设备生产项目、云南省楚雄州彩云至双柏县跨线桥等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而今,利光公司已为自己打造了合身的“战袍”、称手的“武器”,将不断挑战自己,以昂扬的姿态做好一切质量检测工作,修炼好基本功,为公司跨越发展提供质量保障。

坚持原则才能成功

“建筑结构如同人的骨骼,要承受各种力的作用,形成支撑体系,质量检测是建筑结构完美的保护。”检测员王开昆紧握着手中的笔坚定地说。据了解,钢构公司每年制造、安装的熔透焊缝高达30多万米,这些焊缝都需要检测员用超声波探伤仪如同“绣花”一样,仔细诊断内部质量的好坏,质量要求较高的桥梁工程、风电塔筒之类的焊缝还需要进行X射线拍片。

“在钢材、焊材、涂装材料等原材料进场后,我们都要严格依据国家标准对原材料进行抽样复检,只有复检合格的才能使用。”技术负责人孔祥斌接过王开昆的话说道。要保证构件质量、建造精美工程,需要检测人员、车间工人、项目部员工的完美配合,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利光公司与工艺部、各项目部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在进行自检和互检的基础上对焊缝进行专检管控,对因工艺和焊工导致的焊缝质量差等问题,都能在第一时间解决。同时,理化检测人员在对来样进行复检时,都会将复检出的原材料质量问题及时通知公司物资部或项目部处理,从源头上把好了质量关。

然而,在检测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不听话”的焊工师傅以“工期紧张,急着出厂安装”等理由不予配合返修。此时,检测员就在旁边盯着焊工刨开缺陷返修,并及时复检。“车间里面的很多焊工对我们是又敬又畏,我们坚持原则和精湛的探伤技术是他们佩服的,因为经过探伤合格的焊缝基本找不到缺陷,而他们畏的是我们对返修缺陷的铁面无私,这样会直接影响他们工资。”无损检测员张育笑着说。

“钢结构的焊缝质量如同皇冠上的明珠,其质量的好坏决定了一家钢结构企业的水平。”这是利光检测公司员工始终坚守的信念,他们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要求车间的每一位焊工师傅,只要是经他们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他们坚决不让它流入下一道工序,最终保证了产品质量合格。

务实创新才会走得更远

“没有做不了事,就看你做不做。”这是念孝兵经常告诫利光公司员工的做事原则。在工作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2017年1月,公司承建了新安所至鸡街高速公路的钢结构桥梁工程,其中大屯立交为箱型结构,属小单元拼装,流转速度快。该桥主焊缝的焊缝要求为80%熔深,在现有超声波检测标准中没有对80%熔深的具体检测要求,这令检测团队着实犯了难。

“困难不怕,怕的是没有解决困难的决心和行动。”孔祥斌说。他决定自己制作一批对比试块,通过对比试块显示的波幅高度比对实际检测时显示的波幅高度,从而达到有效控制质量的目的。书海资料堆成了孔祥斌每天的工作场所,他翻阅研究了大量无损检测书籍,不断向行业界的前辈请教,最终较好地解决了现有标准和新兴工艺产生的矛盾。

2017年5月,大屯立交开始进行现场无损检测。但桥梁从焊接完成到进行顶推只留有1天半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要完成共916吨桥梁的超声波、射线、磁粉检测,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利光公司选派了3名专业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的检测人员,在项目上顶着30多度的高温、踩着滚烫的桥板进行检测,一直干到凌晨4点多,才全面完成了桥梁检测。

类似的工作是检测人员的“家常便饭”,这个年轻的团队不断激流勇进、攀登了一个又一个质量检测的高峰。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的扭矩系数检测需要测量其紧固轴力与施工扭矩,这两个参数的测量困扰了检测员很久。“困难就是前进的号角,我们刻不容缓,第一时间亮剑出击,各个击破。”回顾攻克该难题的时光,念孝兵一脸坚定。“经过对检测设备改进,现在的高强螺栓设备取代了原始的人工加载,有效消除了因人工加载速率不均引起的检测数据不准确,降低了检测难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利光公司将在现有资质的基础上,尽快开展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的申办工作,为公司后期的拓展国内外市场做好准备,并建立健全质量、技术、成本、安全等管理体系,持续做大做强做出成效,全力助推公司全面实现深化改革、促进跨越发展,助力集团进入世界500强。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671-3362(2017)11-0048-02endprint

猜你喜欢
焊缝钢结构检测
激光角焊缝在白车身自动化生产上的可行性应用
必修二 Modules 1—6综合检测题
石家庄:农村自建钢结构住房可享补贴
“整式的加减”检测题
“整式”检测题
国家两部门召开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32作座谈会
钢结构T形接头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
浅谈焊接过程中的变形成因及对策
焊缝质量已成为影响压力容器安全性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