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就在风中飘

2017-11-24 21:42王迩谛
长江丛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迪伦鲍勃安妮

王迩谛

答案就在风中飘

王迩谛

“我确实从来都只是我自己,一个民谣音乐家,用噙着泪水的眼睛注视灰色的烟雾,写一些在朦胧光亮中漂浮的歌谣。”——鲍勃·迪伦

哀伤,雨季。一把吉他,一腔热血,方写成风中飘着的他永恒的歌与诗。

初听鲍勃·迪伦的歌时,轻快而不失悲伤,朦胧而不失真实是我对其的第一印象。我只能云,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风未停,答案尚在风中飘荡。

风总是无形的,待到夜深时,何能知道它的存在?唯有花丛中的暗香拂过鼻尖,唯有耳畔传来叶片沙沙响声时,对了,风是在的。

逐梦,黄昏。七十几年前,二战时期的黑暗岁月里,纳粹的魔爪伸向了无辜的犹太人,本应拥有幸福生活的少女安妮,被命运无情捉弄,被迫躲入密室。对于安妮来说,成为作家的梦想是她唯一的光明,她执起笔,在黑暗洪流下书写,让一个个文字在夜幕下发出金灿灿的光亮,写下留存至今的日记。如果世界终会因人的欲望而毁灭,那孩子是多么无辜!安妮逐着她的梦,反战的人们足足逐了十年的和平,去结束二战。怨得谁呢?总是该吸取点教训,在黑幕未拉开的黄昏时刻,不如就还世界一片静谧天空。

战争,黑夜。《侣行》纪录片有一集讲的拍摄者探访伊拉克难民营和参观叙利亚的科巴尼的事情,讲述两座城市真实的生活。21世纪世界高呼和平,放飞和平鸽,也未能使中东地区免去战争之苦,纪录片详细的录下了那些被战争带走的城市里种种惨状。无人的商店,烟雾弥漫的街道,持枪的恐怖分子比比皆是。全球追求着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可仍有恐怖分子做大称霸,怎么才能带来真正的和平?人们想立即找到答案,消除身心上的伤痛。战争让每一日都是黑夜,但黑夜里的风是有声音的,敲击着人心,或许成长比寻找来得更快。

平等,黎明。说出公道,在动荡不安的社会很难,而曼德拉做到了。这个黑人,直骂种族歧视,从黑暗中带走了黑暗。改变往往比指责更需要勇气,二十七年的牢狱生活未能使他懦弱,反而让他更加坚定,“在事情未成功之前,一切总看似不可能”,他说,他知道黎明将至,他在坠落后再度升起,给受压迫的黑人带来幸福,他重新燃起人们对正义的渴盼。“时间,有着压迫、不赦免任何人的腐蚀力量,以及将所有事物归还土地的意志。能够耐受这些而留存下来的形与色,才是真正的美丽。”人们宣扬着正义平等,可悲伤一直都在,动荡时期追逐的美在黎明之时留在光芒中,而早应被岁月剥蚀的伤痛还在慢慢发酵,我们不能让黎明之光蒙住了双眼,自欺欺人。

“不必担心你所不知道的事情,真正让你有麻烦的是那些你曾经相信,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的事情”,曾经动荡不安的日子里,我们渴盼着和平,而到了现在所谓的我们相信世界已经安宁的和平年代,战争、不正义、不平等却每时每刻都存在着,不能再沉默下去,用看上去的美好蒙蔽双眼,一遍又一遍地追问为什么,只能产生更多的疑问,不如去想想自己该做什么,清醒后才能成长。

我看见白鸽飞越大海,我看见炮弹射出炮膛,我看见大海淹没高山,我也看见回头的人视而不见,我们曾经自我欺骗说着憧憬光明、追求自由、捍卫和平,而对发生在眼前的丑与恶假装什么都看不见。为什么呢?答案自是有的,只是它们在风中飘荡着,难以捉摸,却又触手可及,它就在你心中,在你的一个念头里,在冬雪肃杀的寒冬后。

都说,问题总是会有答案的,但你如何看待问题比追求到的答案更为重要。地球太小了,经不起战争的折磨,地球又太大了,容下了那么多的丑恶。莫等到一切无法回头时,才去反思,想去挽回。鲍勃的诗与歌预示着未来,它比时代走得更快,当赤裸裸的真实摆在人们的面前时,人们心中才有忏悔之意,何不现在就成长并改变呢?

“如果说我们的灵魂多少有些价值,那是因为它曾比其他一些灵魂更加炽热地燃烧”, 正义与良心从不应该成为疑问,我们要的不是看起来的美好,曲尽风止前,谁都不应离场,行动起来,让该散去的阴霾散去,该平息的动乱平息。

“答案就在风中飘”,风未止,仍前行。

(作者单位:成都七中(高新校区))

王迩谛(2000-),女,成都市第七中学(高新校区)高二二班,班长,校三好学生,学生会副主席,特长:演讲、文学写作。

猜你喜欢
迪伦鲍勃安妮
好久不见的自己
鲍勃·迪伦艺术大展
鲍勃·迪伦
Dr. Skinner and Hungry Pigeon 斯金纳博士与 饥饿的鸽子
Who Has Seen the Wind?
每次只做一件事
这样单纯的我,才是最好的自己
流浪猫鲍勃
你不知道的鲍勃·迪伦
迟来的春天 ——鲍勃(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