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卿传”在日本
——上田秋成的“夜宿荒宅”赏析

2017-11-25 09:08陈明霞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爱卿夜宿战乱

陈明霞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爱卿传”在日本
——上田秋成的“夜宿荒宅”赏析

陈明霞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1776年,上田秋成发表《夜宿荒宅》(收录于《雨月物语》)。上田秋成在创作《雨月物语》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了《剪灯新话》的影响,例如“夜宿荒宅”是由“爱卿传”改写而来,但作者又不是简单的改写,而是在对原作的消化基础上进行再创作,通过背景更换、道具换用、内容更改等方法,赋予其日本本土化的内涵,使得作品整体上融入日本的社会风土人情。本文试从结构情节、主题背景、审美意义上等分析“夜宿荒宅”如何对“爱卿传”进行改编与升华的,并进一步探究其更深层次原因。

爱卿传;上田秋成;赏析

江户时代以《水浒传》、《三言二拍》为代表的白话小说大量传入日本,与日本传统文学融会贯通,极大地影响了日本文坛。历代以中国小说“原本”的“翻案小说”层出不穷。其先由浅井了意的《伽婢子》开翻案之先河,继而由都贺钟庭《英草子》开创“江户读本”之新局面,至上田秋成《雨月物语》则达到了一个高峰。《剪灯新话》对于日本文坛的影响经历了由形式到内容,由外表到精神的渗透过程。上田秋成(1734-1809)出生于商人之都的大阪府,原是“浮世草子”作家。不满足于前人单纯的改编明代传奇和志怪小说的做法,以日本社会为背景,采取虚实结合的写法,形成其翻案小说的日本本土化特色。《雨月物语》被称为日本传奇小说中的最高峰。《夜宿荒宅》是上田秋成的短篇小说集《雨月物语》的其中一篇。

《夜宿荒宅》是一篇典型的翻案小说。写的是一个名为胜四郎的农民散漫懒惰,祖上传下的祖业丧失殆尽,为了重振家业,不顾妻子宫木反对,外出经商。约好秋天回来,可是适逢镰仓战乱,关卡阻断,在异乡滞留7年之久。家乡遭遇战乱,村里人大都逃离家园,宫木屡遭诱惑调戏不为所动,坚守贞操,深居幽闺,不肯离开。当胜四郎远道归来之时,田园荒芜,故里难辨,却见自家灯火,妻子宫木安然无恙,与妻久别重逢,互诉衷肠,相偎就寝,共享天伦之乐。然第二天醒来,举目四望,茅舍已不复存在,四周杂草丛生,妻子早已无影无踪。自己竟躺卧在一座孤坟之上,此时他才如梦初醒,妻子早已不在人世,与自己相会的是妻子的亡魂。

一 情节内容上,《爱卿传》写罗爱卿的丈夫赵六进京谋官,适值张士诚兵起,道路阻塞,归家不得,滞留京城三载。爱卿在家侍奉赵母,至敬至孝,后赵母病死,爱卿为乱兵胁迫,自缢而死。战事既定,赵六返乡,城廓与住宅已毁,母妻不知去向。后得一老翁指引,得谒母妻墓。旬日卿后,赵六与妻亡灵相会,告以别后生活艰辛,自缢原由,并约定来生相会。此外,《夜宿荒宅》中有一近乎直译《齐天乐》诗作。以上可知,《夜宿荒宅》里处处有《爱卿传》的影子,主线皆是丈夫外出遇战乱未按时归,与妻子亡魂相会。然而上田秋成在借鉴《爱卿传》时,根据作品主题的需要,作了必要的取舍和改动。如爱卿原为妓女,而宫木只是普通妇女;爱卿积极劝丈夫进京做官,宫木对丈夫外出经商加以劝阻;赵六外出是为了做官,胜四郎是为了重振家业;爱卿自缢是为了保全名节,宫木是相思过度而死;爱卿投胎重生,而宫木与丈夫阴阳两隔。

二,背景上,翟佑生在元末,长在明初,经历战乱,他同情遭遇战乱的人民,谴责战争,但封建时代的文人都挣脱不了程朱理学封建礼教的束缚,离不开才子佳人,不可避免的宣扬忠孝节烈。《爱卿传》里的罗爱卿是贤惠的妻子,孝顺的媳妇,贞烈的节妇女完美形象,赵六则是进京谋官;然上田不是生搬硬套,结合江户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町人文化占据主导地位此背景,《夜宿荒宅》里的宫木只是位农妇,上田着重刻画其坚贞的性格,胜四郎是赴京经商,反映了江户时期人们经商发家的思想意识和风潮,具有江户时期的时代特点。

三,主题上,两者皆写夫妻离别,谴责战争,讴歌坚贞不渝的爱卿。但侧重点有异,《爱卿传》通过女主人公对丈夫守节,对婆婆尽孝的行为,进行了一番儒家式的道德说教,侧重写战乱对美好生活的破坏,引发人们对战争的痛恨,显示作者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念。而《夜宿荒宅》则完全抹去了原作的儒教色彩,上田所关心的不是那符合儒教伦理的行为本身,而是宫木身处逆境,面对现实的残酷,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初衷,这种对爱情和信义的执着精神,激发人们对宫木自身命运的同情。

四,审美意义上,出身青楼的罗爱爱渴望正常平凡的生活,孝敬婆婆,恪守伦理,相夫教子,愈显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突出战乱对美好人生的戕害,虽忧伤,但不至于绝境,爱卿为丈夫守节自缢而死带有报恩性质,完全符合儒家伦理道德,悲剧性大打折扣,带有一点浪漫主义色彩;《夜宿荒宅》则突出了宫木对爱情的忠贞和对丈夫的思念,其诗作和短歌皆可见其执着,专一,夫妻相聚的情节颇具力度,给人以幽艳,凄美的审美感受,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悲剧,让人悲伤欲绝,难以承受。

《爱卿传》情节曲折,文字流利,爱卿性格突出。《夜宿荒宅》文辞畅达,结构严谨,且反战和歌颂坚贞爱情的主旨更加突出。虽然与《爱卿传》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上田秋成经过缜密构思,突出主题,剔除枝节。小说围绕坚贞不渝的爱情这一主题,描写了经商缘起,夫妻话别,战祸骤起,滞留客地,回归故里,亡灵抒怀,情思绵绵,互诉离恨,既突出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又歌颂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矢志不移。尤其结尾胜四郎与宫木亡灵相会的情节,作者事先并未交代宫木已然香消玉殒,回到故乡,爱妻依旧,欣喜异常,一片欢乐气氛,翌日一醒人去楼空,故人告知爱妻亡故,气氛由乐转哀,悲剧气氛达到了高潮。全篇主线明析,主旨突出,特别是结尾以悲剧衬托宫木的坚贞爱情,哀婉动人,有着动人心弦的强烈艺术效果。

由此,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学在日本的巨大影响,但《夜宿荒宅》虽然脱胎于《爱卿传》,经过上田秋成的精雕细琢,却成了一件从内容形式到精神灵魂都迥异于《爱卿传》的艺术品,从其情节改编和主题演变中,说明上田秋成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将其融进了本国的,本民族的,还有其生活的时代的血肉里,我们窥见了中日两国审美文化和接受风格的异同,这对于促进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夜宿荒宅》由于在内容上具有时代的,民族的特点,在形式上有很强的感染力,故而一直很受欢迎。

陈明霞,女,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15级在读研究生。

I106

A

1672-5832(2017)11-0003-01

猜你喜欢
爱卿夜宿战乱
夜宿动物园
徙木立信
Searching for lost daughter 战乱分离母女终团聚
ROYAL ROAST
夜宿石窟
夜宿石窟
爱卿听旨
6年战乱
逃离家乡
几何说(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