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西方艺术语境中身体元素的审美变迁

2017-11-25 09:08黄丽莉
长江丛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艺术作品美感

黄丽莉

早期西方艺术语境中身体元素的审美变迁

黄丽莉

对于早期西方艺术本没有学理性的范围,本文在此指的早期西方艺术范围起始于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到文艺复兴时期,止于新古典主义时期。以历史发展为时间线索、以早期西方艺术史为依托、以情感激发思考为叙述方式展开,论点是基于早期西方艺术表现中的身体元素,以艺术创作者和观赏者的身体审美感知变迁为依据。在早期西方艺术的语境下对身体元素审美变迁作出一些审美层面的解读。

早期西方艺术 身体元素 审美变迁

一、前言

人体元素在此即作为一种艺术作品中身体符号的表达方式。对于身体来说,其种种内在或外在的表现方式是一种经验式的泛化,当我们在谈及身体时,除了第一反应的人自身的躯体,“人体”作为艺术作品的审美表现符号就带有一种独特性、唯一化,也因此,人体元素亦可以被解释为带有人性展现的形体表现符号。当然,在从古希腊罗马到新古典主义时期的艺术作品中的诸类人体表现就必然含有半遮半掩的暧昧或是极度敞开的坦然,人类的探究欲念源于猎奇的天性,直至今天我们仍然在不断重复着猎奇的实践,即使疲惫不堪、哀怨不断或美丑不分,也不能停下脚步。

二、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

当西方古典主义中那种温克尔曼式的人体元素,在十八世纪开始慢慢走向衰落的时候,这似乎就预示着一种可能性的变革就要在艺术领域内诞生了。艺术家和广大的欣赏者们曾一度在那艘“高贵”和“静穆”的帆船上徘徊了几千年之久。毋庸置疑,当驻足于希腊罗马时期遗存的珍品面前,我们如同当时具有激情创造力的艺匠们一样,被那些人化的众神形体所折服。诸如宙斯、郑铁饼者、狄奥尼索斯像以及阿波罗雕像,直至不同环境下所孕育出的各类维纳斯形象,那种细腻而优雅的手法或许对当时的人们而言是习以为常的表达,因为那种“敞开”式的社会背景是这一切的基础。可以说,人类的身体在这一刻获得了一种“自然性”的美感,即从风俗导向艺术的完满,继而浸及民众心灵的和谐美感。[1]柏拉图把灵魂奉为一切身体所至上的品格,各种体态在高贵灵魂的抚摸中才能得到滋养,如此,身体便成为的灵魂的一部分,才是真正“灵与肉”的和谐状。我们在希腊艺术那里,确实是感知到了那种高贵的“灵与肉”的结合。古典时期的身体语言是透过艺术之光来呈现的,且不论何时,在除去每个时代都必然散发的风化的气息,我们应当且必然怀恋的依旧是那阿波罗的刚毅面孔、狄奥尼索斯的双性气质抑或是维纳斯优雅而略显忧郁笑意。遗憾的是,当最后一位维纳斯的笑意在罗马帝国末期开始浮现的时候,将要毁灭的宫殿在她不动声色的鄙视中,随着声声绝望的嘶喊一起被历史掩埋。以我们现在的视角进行反观的时候,视线的聚焦点不是那些时代变更的临界状态,留给我们的依旧时充满魅力的艺术品。

几乎所有艺术作品精神象征的推广都深入民心,在表象上是顺着历史的合理性维度来散布的,但暗地里都有“趁人之危”的嫌疑。基督教就是当时的侩子手,但也不乏在社会动荡时期创造了一扇“窄门”,透射出来的是布施之光。在他们看来,人类的一切审美实践,其实就是在上帝的呵护下获得一种心安理得的“愉悦”,这是一种精神的审美诱导。而称之为上帝代言人——教皇手中那份《君士坦丁赠礼》就是各个阶层民众必须进行这种“愉悦”教养的保障,否则,宗教的裁判所就是个别“反叛群体”绝命回馈。[2]我们知道的在现在看来是“准科学家”的布鲁诺、伽利略等人就是在那里被终结了性命。当人的“欲念”被长久园囿着,美感便变得支离破碎了,甚至走向扭曲的边缘。所以,那些宗教题材的创造品的内涵便不得而知了,抛开一道道技巧程序而言,当我们凝视一系列表现基督之死场景的艺术作品的时候,怜悯和虔敬的情绪永远要比欢快多得多。在基督时期,基督本人以其干瘪、伤残的躯体所展现的死亡之态,诉说着世间的许许多多邪恶力量带给人类的苦难、伤痛和悲悯,从他的身上无论哪一个时代的观者都无法得到愉悦之感,所觅得的审美感知就只有一种不能自已的悲痛。因此,十字架钉刑在施难者犹太罗马总督彼拉多看来就是让耶稣走向毁灭同时也是一种回归的必然惩戒方式,他的死亡之躯所蔓延的“美感”,在我们的各种哀痛情绪下有了一种神性的升华。

基于此,古典时期的那种人体的完满在这里获得了审美转化继而升华为同情、虔敬的审美感知。宗教的艺术形态有着长久的魅力,无论是对于创作者或是观者,都能从其中找到精神依托,是现实的实践自身所不具备的,就像卡米拉.帕格里亚所说的:“人类生命开始于逃跑与恐惧。从赎罪仪式发展来的宗教,意味着去安抚艰难的自然环境。直到今天,宗教信仰使得公众很少在居住地内被炎热烤焦或被冰层围困。”[3]人们对于上帝形象的想象却换来了宗教艺术中对于其人形化身的极端刻画,其实那个神圣的上帝在我们目之所触的艺术语境中往往是悲苦形象的典范。

三、文艺复兴时期

诚然,人的审美感知力是随着社会环境、各种经验及情感波动而不断变化的。对于上述耶稣的遭遇,到了拉斐尔那里却变得异常唯美。拉斐尔的宗教感怀情绪无疑是激烈的,在各种丰腴的圣母和饱满的圣婴面前,我们不禁惊叹他超人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在此之前,萦绕在我们审美感官上的,就是《蒙娜丽莎》和《大卫》了。此时,艺术和科学得以完满的结合,并且被艺术加以广泛运用。按照简.艾伦.哈里森的说法:“艺术和科学在其产生之初,就是相互对立的,当然,随着它们的发展,他们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而她所说的最初的“相互对立”是基于其不同起源来说的,艺术源于原始仪式的敬神表现,而“科学大概产生于对于实际功利的欲求……”。[4]从人类制作工具开始,到慢慢发现自然规律来保持人类的延续,再到慢慢认识人自身,包括外在体态和内心情感,科学的因子就渐渐孕育出来了。从艺术角度而言,到了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那里,科学元素则在他具体的实践中,在对艺术的表现方式上获得了真正的统一,在此基础上,《蒙娜丽莎》的诞生也就理所当然了。不过仅从表象上看,与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摩西》以及后来的乔尔乔尼、提香等人的作品相比,《蒙娜丽莎》的确算不上一幅真正意义上的具有人体元素的作品,只能说是一幅人物肖像画作,并且在她有着昏暗边缘的背景上,我们被震撼的是艺术家对女性形象的优雅恬淡的表现方式,也似乎从此便开始了女性“主宰”艺术作品中的人体元素的效应。几百年来,人们沉湎于对她神秘微笑的解读,但这却激发了人们对那种女性神秘微笑的陶醉,我们从中获得的审美愉悦,这种愉悦的内涵就在于安闲、敬慕与猎奇。凿石工出身的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其男性力量般的艺术彰显力,是毫无疑问的日神式的理性的、秩序化的角色。据说他在从事人体雕刻时,是从各个具有含意的角度去捕捉人体多样的姿势,这种创作观深刻影响了后世许多的艺术家。他认为雕刻就是将雕像从石头这物质牢狱中解放出来,被认为是将肉体视为灵魂之牢狱,也就是反映了所谓的新柏拉图主义思想。[5]因此他的作品气势雄壮宏伟,满含强烈的生命意识,他所画的女性也自然而然地具有男性的气质,人体的饱满且充满激情,使我们敬畏却迷醉其中。

四、新古典主义时期

前面说过,女性作为艺术作品中的人体元素“主流”从文艺复兴开始就进一步显现了。我们从后来乔尔乔尼和提香两幅近乎相同姿态却有不同背景的维纳斯身上,体验到了一种人体的高度美感。由此逐渐拉开了继之而来的新古典主义的序幕,艺术家安格尔就是典型的代表了,他将这种女性身体的美感上升到的极致。身体的曲线度包括肤色及所表现的体态一起,就是对希腊罗马古典时期的高调回应,可以说,新古典主义艺术中的人体元素不但有力地回应了希腊罗马时期的人体的和谐美感,也使这种美感走向终结的起点。从美学学科的角度上,康德之前的哲学家、文艺理论家、艺术家们以及其他一些学者们对于美学进行了长时间的本质探讨,从十八世纪开始,就慢慢转到了以最初的人类认识论为核心的探讨中,直至1775年,鲍姆加登说出了“美学”这一初步具备学科研究功能的人性认识论,所以才有了“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6],这是对于他所提出的学科基本概念的有效回应,我们再把视线落在安格尔的《浴女》或是《泉》这类人体元素丰富的作品上,欣赏者的确能够获得一种完满的视觉享受,但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便以为截得“真正的美”,这样的话,就有些亵渎作品所具有的深层内蕴了。基于此,后来的康德才真正从人本主义的维度,把“美”的探讨革命性地转向了“审美”的探讨,即以“鉴赏判断”的方式来完成或延续对自我精神的愉悦转换,对艺术作品而言我们要做到“细细把玩”的自我愉悦的境界,才能是现实性的且是审美的。再后来的艺术哲学家黑格尔在其皇皇巨著《美学》中,对艺术和美进行了一次结合和整理,而无论如何他的“绝对理念”仍能让我们想起柏拉图的某些观念,只不过艺术在他的思维当中被提升到了时代的精神导向,这种精神之上在后来获得了马克思对他“抽象的精神的劳动”这一核心的带有讽刺意味的理论总结。

审美是不能用来进行形式建构的,如同心灵不能外化一样。我们不可能在大卫或安格尔等新古典主义艺术实践者那里形成一种精神净化,我们沉湎的应当而且可以是那些人体元素所带给我们的视觉震撼,即便是在某种程度上能激发我们创作或其他类型的欲念。

五、结语

诺瓦尼斯说,艺术就是人类怀着一种乡愁般的情绪不断地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是我尤为中意的对于艺术本质的描述。从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历经文艺复兴时期,到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早期西方艺术,在审美方式上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的同时,也使得艺术形式多样了,人体元素在艺术的表现力上也就逐渐向各个领域辐射开来。人体元素的古典情结在这一时期也尤为珍视。诚然,当时的人们和后来的欣赏者在审美的同时,不断地寻找自己精神家园,也从没间断过的影响后来的人们在艺术领域中对于精神家园的追逐。

[1][4]马明明.西方艺术史观念变迁的轨迹[J].艺术传媒,2009(1):256.

[2][5]丁宁.西方美术学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78,156.

[3]丁宁.论艺术史的分期意识[J].社会科学战线,1997(1).

[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新古典主义艺术作品美感
几何映射
马家窑彩陶的装饰纹样美感
秋冬的暗黑浪漫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从《悭吝人》看莫里哀在美与典型问题上的艺术处理
不一样的地面美感 地砖扮靓空间
“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与十七年文学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