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式的反思
——《第一哲学沉思录》

2017-11-25 11:54
小品文选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笛卡尔上帝命题

吴 静

(西北政法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00)



笛卡尔式的反思
——《第一哲学沉思录》

吴 静

(西北政法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00)

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总是其所处时代的精华”,这一命题不仅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所特指的意义,同时深刻的揭示了任何一种思想和理论与其所处时代的深刻联系。而要了解某种思想和理论,我们总离不开构成这种理论体系和拥有这种想法的个人。因此,要了解笛卡尔的思想,我们必须对其所处的时代有一定的了解。

笛卡尔作为欧洲近代哲学的创始人,其所处的时代是关键的。十七世纪的西欧正处于封建社会制度开始崩溃,而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正在萌芽的时代,而近代科学也在逐步兴起,天启神学已经解释不了自然科学的成果,垄断整个中世纪的思想经院哲学已经成为令人厌倦的东西。虽然,那时候的欧洲还处于封建统治,经院哲学依然控制着哲学思想,但是自然科学已经初步挣脱了宗教的束缚,开始构造出简单的机器,从而进一步摧毁经院哲学和中世纪的统治,谋求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经济和自然科学的发展集中的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世纪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宗教神学统治着人们的思想,人们认为自然界、物质世界、可感世界是恶的根源。并将人以灵魂和肉体分为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两个世界善恶有别,人们应该禁锢自己的肉体感受和欲望。但到了笛卡尔之后的近代,随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逐渐加深,开始利用并企图征服自然,这时候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灵魂和肉体,从有差别变成了对立。究其根源,还是为了谋求资本主义发展,自然不再是人们畏惧或者厌恶的对象,而是认识和征服的对象。与这一切新兴事物的发展相关的是,人们开始寻求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意识相态和道德标准以及责任。

在西方哲学学术史上,笛卡尔不仅是作为欧洲近代哲学史创始人出现的,同时他是作为与培根、霍布斯、洛克、巴克莱、休谟为代表的英国经验主义相对的,与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大陆理性主义为伍的一位哲学家出现的,他们就关于认识的问题形成这两大流派。这两个学派始终相互对立、相互影响,并就认识问题展开了论战,《第一哲学沉思录》就是被认为打开双方论战的第一把钥匙。这本书在整个哲学史直至现代西方哲学的意义是深远的。

在《第一哲学沉思录》笛卡尔系统的论述了他用以构造自己哲学理论的逻辑结构。从思想脉络上看:他从普遍怀疑开始,并借普遍怀疑的方法,得到他认为无可怀疑的第一原理,即“我思故我在”;进而,从“我”心中有一个最圆满的存在的观念推出上帝必然存在;最后,又从上帝真实无欺,给我们的认识能力不会欺骗我们,推出我们清楚理会到的客观世界或物质实体必然存在。

怀疑,是笛卡尔哲学的开始,这涉及怀疑的内容、方式、目的和意义。在笛卡尔的思想中哪些是可以怀疑的?他在开篇就说的很清楚:自他出生那天开始一切信以为真的见解。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它们并非确定不疑,而要建立可靠的科学基础,就必须对这些哪怕拥有一丝不确定的常识或者见解作出这样的清算。怀疑什么呢?我认为结合笛卡尔所处的背景和曾经有过教会学习的经历来看,他指的是经验哲学所带给他的熏陶,也就是他历来信以为真的见解。另外根据原文,他对梦里梦外人们意识的对比,可以看出,他怀疑感性认识,他认为感官是会骗人的,而我们总是通过感觉得到认识,那么这种认识是必须值得怀疑的。至于笛卡尔关于怀疑的方式和目的、意义这就必须结合其之后的几个沉思。在笛卡尔的整个著作中,我们不难发现他是极力肯定理性认识的,在他确定哪些是怀疑的内容的同时,认为像算学和几何学时不可以怀疑的,因为它们是由理性之光得来,十分清楚和分明。再看其真理的标准,他认为是清楚明白的观念,就是说只有清楚明白的观念才是可靠的,而回到他怀疑的理由,不正是为了建立清楚明白的科学基础吗?由此看出,笛卡尔所谓的怀疑是要经过理性的批判,建立可靠的观念。然而,这只是一个怀疑的一个标准和小部分目标,笛卡尔更重要的目标是要建立其自己的哲学体系,譬如:在他后几个沉思,他先是确立了我思故我在的原则,也就是确定了精神实体的寻在,又确定了上帝,最后还有物质实体的存在。

另外,笛卡尔所谓的怀疑并非是否定,怀疑不确定的常识,不等于否定其真实性,而是给其以理性的考察而达到清晰明白无可怀疑的认识。尽管从其著作怀疑的结果来看,笛卡尔从一开始怀疑的东西在其一系列的论证后被确定了下来,这似乎很造作,但这种怀疑构成笛卡尔哲学的特色,我认为它的意义是超过了仅仅在笛卡尔哲学内部的意义。

我们再看看,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这一著名的命题。因为翻译的问题,学者对这个命题总是充满了争议。也不乏有学者直接因此给笛卡尔以唯心主义这样的标签而加以批判。俞宣孟在《本体论研究》一书表示,这一命题在证明上帝存在之前应是这样的:我思故我是,我是表示我是一个思维的东西。而在证明上帝存在证明之后应该是:我思故我在,这里的我在是作为一种具有广延的肉身的存在。因为在笛卡尔思想中,精神的本质属性在于思想,而思想是没有广延的存在,广延是物质实体的根本属性,两者之间不会相互作用。赵敦华认为,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我思是思想活动,一切意识活动,但没有内容的纯粹活动。故事表示本质和实体之间的必然联系。从两位学者的解释和笛卡尔原著的结构来看,我认为这一命题无论是以思想确定存在,还是其他的解释,我认为他的目的在于强调我思的重要性,即笛卡尔的批判性怀疑和反思性的沉思,审查思想的内容,审查思想这一活动本身。

吴静(1992—),女,汉族,陕西延安人,哲学硕士,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

G112

A

1672-5832(2017)07-0006-01

猜你喜欢
笛卡尔上帝命题
笛卡尔的解释
笛卡尔浮沉子
极坐标系中的奇妙曲线
120秒的“上帝”
数学
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请你自己打开一扇窗
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请你为自己打开一扇窗
上帝打翻了颜料盘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