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现实意义及借鉴

2017-11-25 07:04吴东兴
长江丛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农民理论群众

吴东兴

“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现实意义及借鉴

吴东兴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地探索与革命中,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革命发展“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后将工作重心又由农村转向城市,1978年改革开放后更是优先向城市发展倾斜,致使现在城乡发展失调现象严重,三农问题悬而难决,对于当前社会的稳定发展、农民的持续增收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等多方面都意义重大。

农村 城市 发展战略

革命成功后的中国将重心又转移到城市上,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但城乡发展失调、贫富矛盾凸显,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虽一直以红头文件的高度加以推进,仍是我国发展的薄弱板块,切实践行当年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在当下有其必要性。

一、“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现实重要性

(一)农村与城市

城市是农村的发展,农村是城市的依托。农村在人口、规模、经济等各方各面取得一定地发展后慢慢演变为城镇,后进一步发展为城市,可谓城市来自农村却又高于农村。但现在农村为城市分担着人口压力、环境压力,脱离农村,城市必将崩溃且难以为继,而当前农村的基础设施与城市无法比拟,城市更美好与农村更发达两者不可离分。

(二)农民与居民

农民问题是中国的重要问题,毛泽东同志曾不止一次说过“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关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要靠农民,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问题关系到无产阶级政权的稳定。

(三)农业与工业、服务业

农业一直是我国的“母亲产业”,作为第一产业,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也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为国家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保障,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当前较之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农业的效率、产量、机械化程度等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现实必要性

(一)农村的窘境

随着城市化的纵深推进,农村也越来越只成为鳏寡孤独者的栖身之所,沦为失去朝气失去活力、名副其实的空心村。就医不相信当地的医疗水平,就学不相信当地的教育水准,但凡有能力的都力争在城市安家立命,农村长期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仅影响着当地的社会发展,也制约着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农民的窘境

随着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农业技术的广泛推广,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不断减少,产生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而由于学历、知识及能力等方面的限制,诸多农民工只能在社会的最底层依靠出卖体力劳动谋生,难以共享改革开放的美好成果,生活质量无法与城市居民相提并论。

(三)农业的窘境

在我国粗放式发展模式的影响下,贪大求全、注重增量、不优化存量等思维已渗透到各方各面,农业也不例外,城镇化摊大饼式的扩张以及对于粮食产量的一味追求使得18亿亩耕地红线已向我们亮起耀眼的红灯。传统农业生产技术落后,耗时耗力且生产效率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有限,多依靠耕地的扩大而非亩产的提高来实现粮食的增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农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已迫不可待,

三、“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现实迫切性

当前的城乡二元体系已经致使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开放的成果必须让更广泛的人民群众享受到,城乡二元体系必须予以打破,切实改善更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四、“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现实借鉴

(一)独辟蹊径的果敢——勇于创新

“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彰显了老一代革命家们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刚气,在当时的恶劣生态下,共产党人能摆脱苏联城市包围农村道路的禁锢影响,敢于突破、敢于创新,这种精神确实值得我们今天大力弘扬。而在当前城乡发展失衡的现状下,对于农村的发展,我们也必须注重理念的创新和路径的创新。

(二)实事求是的勇气——直面现实

“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展现了老一代革命家们实事求是、直面现实的风骨,在当时的不利情势下,共产党人能够承认城市是力量薄弱地带,城市的解放需要农村的支持实属不易。而在当前农村发展远不及城市的情势下,我们也需要直面农村的发展困境并予以高度的重视和政策的倾斜。

(三)群众基础的巩固——重视农民

“农村包围城市”理论蕴含了老一代革命家们巩固群众基础、重视农民的人本情怀,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能始终不忘根本,牢记得民心者得天下得理念,重视农民利益的维护和关系的维持,是人本理念的切实践行。我们必须切实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理念遵循,真正做到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2]黄少群,赖宏.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和实践述论[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1):76~87.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政法学院)

吴东兴(1989-),男,汉族,陕西榆林人,硕士研究生,延安大学政法学院中共党史专业,榆林市民政局,研究方向:延安精神。

猜你喜欢
农民理论群众
耕牛和农民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多让群众咧嘴笑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农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