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思政教育发展中心理引导因素的作用

2017-11-25 07:04
长江丛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思政因素心理

许 群

浅谈高校思政教育发展中心理引导因素的作用

许 群

对于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来说,心理引导因素一直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不仅能帮助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顺利开展,还对大学生的思想上的变化进行合理调整。同时,心理引导因素的出现也是使思政教育以心理为切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提升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理念。因此,本文就以心理引导因素为主,着重他逃了高校思政教育发展中心理引导因素的作用。

思政教育 心理引导因素 高校发展

一、心理引导因素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内容及方向

(一)心理引导因素具体应用内容

目前,心理引导因素是整个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大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及时了解大学的心理变化,加强其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同时,心理引导因素在思政教育中的运用,也是帮助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全面素质性素质人才,这也是心理引导因素对思政教育中的具体应用的内容。另外,再给带学生的进行心理引导服务时,要注意学生的自身个性发展,逐渐淡化学生的心理防线。首先,可以营造一个较好的氛围,促使学生愿意畅所欲言;其次,确保其隐私性。一般学生找心理引导服务是讲诉平时不愿意说的内容,所以其隐私性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最后,扮演倾听者的形象。作为心理引导教师,不需要你你去发问,只要学会倾听,掌握学生的当时心理情况。其实,近几年大学生的叛逆心理较为强烈,对心理引导也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所以作为心理引导教师,一定要态度诚恳,并把自己放入与学生平等的地位,积极地引导学生说出内心思想的变化,在此中在顺势的引导,做出正确的问题解决。

(二)心理引导因素的具体方向

心理引导因素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思政教育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语言的灌输,而是更加注重了语言的艺术与特点,对其表现形式与手段也更加丰富与多样化,并带有自身的鲜明特点,同时在语言的运用上也有着一定哲理性和政治宣传性,这也是心理引导因素的具体方向。另外,从心理引导因素出发,思政教师在做心理引导服务时,要注意其自身的语言和语气,并根据心理引导对象作出及时的语言调整,帮助大学生可以更好地放下防备。同时,营造一些特异的环境,并制定一些针对性的语言,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心理引导服务。其实,心理引导因素的使用方向一定要以学生的情况为主,从实际出发,并构建完善的思政理论,加强高校对思政教育的推进。

二、心理引导因素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作用

(一)推进思政教育改革

随着我国教育的快速发展,心理引导因素的出现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来说是必然的。换句话来说,心理引导因素的出现是高校拓展思政教育活动的必经之路。尤其是我国开始对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导致高校学生更加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危害与腐蚀,最终是我国搞笑的思政教育越发严峻与困难。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明辨是非,顺利进行思政教育是每个高校思政教师所需要关心的问题。针对这类情况,高校专业的思政教师,也进行了心理引导工作,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在此基础上,还设计了人性化与科技化的心理引导模式,使学生主动放下防备心理,促使心理引导教师更好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心理引导因素的合理使用推动了整个思政教育的改革进程。

(二)加强思政教育主体地位

其实,我国素质化教育的发展,也导致了传统思政教育已经无法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其语言的灌输方式也引来了大学生的不满,很多大学生开始排斥思政教育,导致部分高校对思政教育也不再重视与关注。而心理引导因素的出现就是对思想教育的重要地位在凸显,使其确立为高校教育中的主体。经过心理引导贯穿后的学生,使其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认识,帮助思政教育的主体地位的确立。

(三)打造全新思政教育模式

心理引导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是帮助高校思政教育开创了一个全新思政教育模式,不同于以往的说教、榜样、评价等传统方式,是以一种对心理的交谈与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其思想政治方面的认知。另外,心理引导的出现,也是改变了常规的高效思政教育角色,不再是教师占据主导,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主张学生去讲述,教师去倾听。这样可以更好更快地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其个性的情况,甚至对于学生的人格分析都可以做出更好地了解与认知。另外,心理引导因素的出现也有助于学生放下防备,真正把内心世界展现给教师,对其高校的思政教育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心理引导因素的出现改变了陈旧的高效思政教育模式,完善了思政教育体系,也使思政教育的方式更加丰富与多样。

三、结语

综上所诉,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开展离不开心理引导因素,其心理引导因素的也推动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同时,高校思政教师对心理引导因素的运用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尊重其个性化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师也要关注其学生心理变化,对心理引导的方式上也应该更加合理与灵活,满足学生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面对一些不良思想的入侵,使学生以更加乐观、饱满的态度面对学习、生活和未来。

[1]张志云.扩大教育开放背景下的高校思政工作模式建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20(12):144~149.

[2]袁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对大学生政治心理引导:基于辅导 员管理工作视角[J].中国成人教育,2015,39(6):177~180.

(作者单位:安徽三联学院)

许群(1987-),女,汉族,安徽合肥人,研究生,安徽三联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因素心理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