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秘密、文化的命运与精神的奇迹
——读阮德胜的长篇小说《傩神》

2017-11-25 13:05马明高
雨花 2017年20期
关键词:傩戏腊梅冲突

■ 马明高

灵魂的秘密、文化的命运与精神的奇迹
——读阮德胜的长篇小说《傩神》

■ 马明高

无疑,我们所处的正是一个物质主义和简化主义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中,“生活世界”逐渐淡忘,存在也最终被落入遗忘之中。然而,真正的文学永远是人的存在学。文学必须表现人类存在的真实境况。离开了存在作为它的基本维度,文学也就离开了它的本性。阮得胜的《傩神》正是一部反映人的存在境况的长篇小说。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傩文化是三千多年前先祖们以伟大的浪漫主义心性创造的一种驱疫降福、祈福禳灾、消难纳吉的祭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傩事活动形态古朴,遗存久远,分布广泛,是农耕文明时代人们“生活世界”中不能缺少的民风习俗。《傩神》写的就是一个大名叫金大松、小名叫金傩傩的老人八十八年的人生经历,但是作家构思精巧,结构别致,采用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并用的方法,选取金傩傩八十八年中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九天去写,写出了老人丰富而复杂的一生,写出了老人的灵魂秘密、文化世界和精神奇迹。因为这九天,就是金傩傩与傩神最为亲近、最为亲密的九天。可以说,这九天,才是金傩傩一生真正的“生活世界”。正如水上钱村的梁腊梅所说:“他那屄样子,一辈子也就能那么九天!”“你个骡子货,除了那九天,你要是能多雄挺一天,老娘把脑壳砍下给你当尿壶。”话虽糙,不好听,但金傩傩心里最清楚,这两句话,尤其是后一句,的的确确是说到了他的骨子里了,说出了他的灵魂秘密。

第一天是1928年的1月29日,正月初七。这一年,金傩傩八岁。在“迎神下架”的“启圣”队伍中,他第一次亲眼看到了傩神:飞转的五色神伞上站满了“一油瓶大的小人”,每个“小人”都戴着一幅脸子,他们用着各自不同的方式打着招呼,有的抱拳,有的躬身,有的还调皮地笑出了声。或许是因他说出了这秘密,或许是他姑金双美和小表哥吴根旺的相好之举,触犯了傩神,竟然遭到了报应,“亮匾”着火,十五天后,父亲不仅把命搭了进去,而且把整个家也搭了进去。他只好流落他乡,跟他姑请的老许元先生“当着本事来学”傩礼傩仪傩舞傩戏;第二天为1938年2月7日,正月初八。金傩傩十分渴望参加傩活动,却被前山金村的金大栎赶出了村,不让办傩。日本鬼子进了傩村,炸毁了金氏祠堂;第三天是1948年的2月18日,正月初九。金傩傩为了能办傩事,决定改金姓为钱姓,给钱姓村的族长钱运德当了儿子。他要把自己学了十年的这皖南秋浦九金十三梁二钱三芬四李的所有傩戏本事都用上,好好地办傩事。在“傩神赐子”中,他第一次成为男人,连接了五只红鸡蛋,完成了给水上钱、水底钱两个钱姓村“傩神送子”的使命。这一年的九月二十八,傩傩娶钱运程的女儿钱谷子为妻。洞房之夜,钱谷子的一句“我姆早上生了个弟弟”,让他立刻软瘫得再也雄挺不起。从此,他只有“戴上脸子是神”时才能雄挺,“摘下脸子是人”的时候就软瘫不力了。他也因此与钱运钢的媳妇梁腊梅结下了一辈子都说不清的深仇大恨;第四天是1958年的2月27日,正月初十。因“龙床”祖上牌位少了一罐点灯用油之事,他彻底得罪了梁腊梅。傩事被打为封建迷信。梁腊梅成为大队干部。傩傩因后生的几块薄田被划为地主;第五天为1968年的2月9日,正月十一。傩事是再也做不成了。梁腊梅改名梁捍东。在她的领导下,傩傩只能演《白毛女》《红灯记》等样板戏中的反面角色,并被打为“地富反坏右”天天挨斗。他日夜为幼小的女儿吃奶问题发愁;第六天为1978年2月18日,正月十二。苦难的岁月慢慢过去,复苏后人们渐渐忆起了久远的傩事。从省黄梅戏剧团下放到农场改造的剧作家老王头,天天缠着傩傩整理傩事。《中国秋浦乡傩总稿集》终究完成了,但老王头却因此得胃癌病逝,感动得他把“泪湿透了那本厚厚的书的封皮”;第七天为1988年2月29日,正月十三。傩事又红火了,县委副书记来关心了,国际友人也来学习了。女儿金三红大学毕业了,自己起了“傩喜儿”的网名,和她那法国的同学劳森竟然也搞起了傩文化,正在法国展览中心搞起了中国秋浦乡傩的“十三太保”脸子展;第八天为1998年2月10日,正月十四。女儿和劳森自由恋爱,开傩文化公司,成立傩艺团,能这么干吗?傩是神。女儿的理念与父亲的观念发生了内在的冲突。傩神终于现出了“石脸子”;第九天是2008年2月21日,正月十五。傩傩随秋浦傩艺展演团在新加坡榴莲剧院演出成功,点香铺灯送傩神被当作纵火犯抓进警察局。“我并没有送走傩神!”八十八岁的傩傩竟然生机勃发,“我的命根子,变得又粗又硬,整个地先着一层雄光”。

用九天浓缩了一位老人一生的生命世界与精神世界,并有机有序地从正月初七的“迎神下架”到正月十五的四出“团圆”戏,形象地程序化了皖南秋浦乡傩的所有重要的傩礼、傩仪、傩舞和傩戏,还借此塑造了金傩傩、金高榆、金双美、金大彬、钱秀英、钱运德、钱谷子、梁腊梅、梁秋霜、老王头、金三红等一系列人物形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长篇小说的结构创新。这也再次证明了结构对于长篇小说创作创新的重要性。对于长篇小说创作而言,寻找到了一种独特而和洽的结构,很可能就是发现了一种新的叙述时空观,发现了一种新的叙事价值观,发现了小说人物新的灵魂密码与精神奇迹。

阮德胜是70后实力派作家,创作勤奋且成绩颇丰,他一直潜心致力于具有文化底色的长篇小说创作,并且硕果喜人。他认为:只有找到“地域文化”之泥土与根基的长篇小说创作,才有可能达到“纵横该洽”的高度与境界。所以,他在每一部长篇小说创作的准备阶段,十分重视文化特色与时代背景的选择,总觉得没有独特的文化根基与清晰的时代印痕,无论人物还是故事都可能浮萍化,不扎实牢靠。在长篇小说的创作过程中,有意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气神来浸洇故事、人物和情节,使之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趣、文化气息和文化风貌,使小说具有不可抹去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精神。这或许已经成为了他长篇小说创作的经验之谈。他数年精心创作,2009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父子连》,以皖南风情为叙事基调,讲述了革命型、建设型、新生代三代军人的寻根故事,弘扬了与中华民族甲胄文化一脉相承的尚武文化;2012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大富水》,70万字,上下卷,也是他数年的辛勤耕耘之作。这部小说直面江汉平原膏盐“孪生矿体”的资本工业,以及当地当时政治、经济、社会、宗教与道德交融之下产生的“膏盐文化”,选取了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至抗战胜利近50年湖北“蒲阳”膏盐产销的历史重要时期,横跨清末、民国和抗战三个时代,来反映社会的迅速变革与民族工业的艰难崛起和衰亡,并塑造出了侯堃这样一个独特的“父母官”形象;2015年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这部40万字的长篇小说《傩神》,以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池州傩戏为叙事背景,企图揭示“人即神,神即人”的傩之人性之本与文化之源。这三部长篇小说,无疑都书写出了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与社会大变革和转型时期艰难而复杂的命运。

《傩神》中皖南秋浦乡傩在历史与时代变革中的文化命运十分震撼人心。抗日战争的烽火摧毁了青峰山寺庙和金氏祠堂,却毁灭不了小祠堂里的傩神“坐殿”。让“我”这个“小时候说‘见过傩神’的犯过事的孩子”,都感到非常神奇。“我亲眼看到,日本飞机撂的炸弹正正地对着后山金村的小祠堂,落到青山峰的半山腰时,突然晃悠悠地飘起来”,“日本鬼子的炸弹在空中长着翅膀在飞或者都被什么东西牵着在飘”,“飘着就飘到其他的地方炸了。”在“文革”那个漫长的特殊时期,与傩有关的一切活动尽管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傩文化的继承也甚至面临着灭顶之灾,办过傩事的人都被打倒为“地富反坏右”每天挨批挨斗,村民们只能演《白毛女》《红灯记》《智取威虎山》那几个革命样板戏,但身为白水河生产大队妇女大队长的梁腊梅,虽已把宣传封建迷信傩文化的傩傩借时代之机打倒在地,并且自己也改名为梁捍东,但她在排练《白毛女》第二场“喜儿”在黄世仁家受尽凌辱,激怒地唱《鞭抽我,锥刺我》时,尽管有“老丝瓜”局长亲临现场坐阵指挥,她还是两次身不由己地将傩戏《孟姜女寻夫》中的唱词唱进了《白毛女》之中,“老丝瓜”局长自然是勃然大怒:“毛主席早就指示我们禁止演‘鬼戏’,你们竟敢把革命样板戏唱成了封建傩戏,你们的‘四旧’是怎么破的?啊?!这不是‘现行反革命’是什么?我立即向县革委会报告!”梁腊梅自然是被民兵营长芬爱国押送到了光华人民公社。这一个与傩傩88岁的老人因傩神而“金枪不倒”一样的,具有灵魂秘密与精神奇迹的情节,深刻生动形象化地证明了傩文化在皖南乡民内在精神之中的根系渗透。傩文化尤其是傩戏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不可剔除的部分,早已通过祖辈相传深入到人们的骨髓与血液之中。即便是政治高压形势威逼之中,尽管是动辄因言获罪,但传统文化的根依然深埋人们心中,稍不小心,傩戏的唱词都会在潜移默化中随口吟出。由此可见文化生命力之无比强大。

这恰恰就是人之存在的真实复杂状态。这些独特的情节与细节形象化地表现出了人类存在的真实境况。正如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所说:“人不仅存在,而且知道他自己存在他不仅像现存物一样可认知,而且他自身决定什么应该存在。人就是精神,而人之为人的处境,就是一种精神的处境。”①其实,这仿佛更是对我们现时代的人在当今时代精神处境的一种警觉与提醒。它唤醒我们无论在任何时代人都不能丢掉自己的文化传统,失去精神信仰。人在物质过盛、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之中,人的能力与地位自然会过分抬高,但人却始终得不到幸福感,甚至存在严重的焦虑症和不安全感。这正是现代人因缺乏传统文化依托且没有精神信仰所产生的真实生存境况。这些不得不让我们去思考,“我们已被包围在一个再也碰不到上帝的世界,人对于新得到的自由觉得满意吗?上帝不再干涉个人和社会生活之后,人是不是找到更深的内在生活?人现在是不是能够更深刻地感觉到人际关系?人现在是不是更有智慧、更情愿割舍自私而能积极地为一个更好的明日世界努力?现代人是不是清楚地认识了自己的生活目标,了解生活中所有的作为,甚至各种困境的意义?现在有谁可以托付我们的生命、盼望、忧伤?给未来学家?给科学家?给主张科技专政者?给艺术家?给诗人?给教授?给经济学家?给历史学家?给政治家?”②似乎一切都不可靠,正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已经失去了坚固牢靠的精神信仰支撑。

人和文化的关系终究是复杂而深不可测的,因为这毕竟是属于灵魂与精神领域的秘密。即使是父女之间亦是如此。比如《傩神》中金傩傩与女儿金三红之间的冲突,就不是一般的文化冲突,而是深层次的精神冲突与灵魂冲突。可惜,在这方面作家有些过分简单化处理和弱化了这些冲突。

我们为什么会对金傩傩和梁腊梅这两个人物印象深刻?就是因为作家抓住了这两个人物之间的冲突去塑造人物。金傩傩帮钱运刚家干农活的那天,梁腊梅把他诱到苞谷地里,竟“拉开了我的裤带”,“抓住了我的下体”说:“傩傩,我要你像在水磨房里一样地要我”。金傩傩说:“你是我婶呢!”“只有傩神才能送子”。梁腊梅“系好裤子,脸已黑得超过了牛粪”,说:“我嫁得是个姓钱的,你姓金,我是你什么婶?是婶,你怎么在水磨房从竹榻将我日弄到地上……”。金傩傩这才突然醒悟到正月里“傩神送子”那夜里“叫得跟猫叫春一丝不差”的高个黑影竟是她,那天夜里,她“不像是在让‘傩神送子’,像是她要给傩神送什么宝贝一样”。还有梁腊梅前头给傩堂“龙床”祖上牌位送了一罐子灯油,后边再偷回家里,让金傩傩顺着雪地上的脚印找到了她家,这让梁腊梅也是恨之入骨。作家正是通过抓住这两个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去书写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因为人物情感的冲突和故事冲突,正是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与深刻独特人性的外在展现。

如果说金傩傩与梁腊梅的矛盾冲突是美学的冲突的话,那么金傩傩与女儿金三红的矛盾冲突,则是精神的冲突和存在的冲突,也是文化的冲突和灵魂的冲突。这其实是一个能够带领作家深入到文化母体的中心,深入到时代的内部,从而探索到现代社会人之真实存在境况与人的内在危机的重要的矛盾冲突。因为在金傩傩历经沧桑岁月的人生里,是傩村里“唯一见过傩神的人,而且见的还不止一次,至今已有两次”。他认为:“傩是男人的事。据说很早以前我有个姑奶奶因为唱了一段傩戏差点被族人活埋,逃出村子后一生不敢回到前山全村。”而且“白水河的乡傩成百上千年来都是宗族自己办、自己看”,而且“他是人这边的神,又是神那边的人”。自然,傩在他老人家的心中就是神,就是永远不灭的精神信仰。所以,他就要把女儿金三红锁在家里,“一把锁把门锁得紧紧的”,他反对她和那个法国女婿劳森“把‘十三太保’偷到国外搞什么展览”,脸子就是神,神能随随便便四处展览吗?何况那还是“我埋在后姆田荷花棺材里的‘十三太保’脸子”?“挖傩神的脸子是要遭天谴的啊!”他反对他们办什么傩文化公司,反对他们与县政府成立什么傩艺团,因为这都是在亵渎傩神。而女儿金三红则认为“面具不开光,就不具有神性”,脸子没有那些“不可更改的程式性”和“封建礼教的墨守成规的讳忌性”,不具有“不可亵渎的神圣性”。所以,她就注册成立秋浦傩艺展演公司,成立中国傩文化研发中心,还计划建设近五百亩土地的“中国傩艺团”,把世界各国和全国各地的傩文化都收罗其中。正如文老师所言,金三红是在“大力打造傩文化品牌”,在做傩文化产业。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是简单的认识冲突和观念冲突,而是深层次的文化冲突、思想冲突、精神冲突和存在冲突。作家为此也没有展开细致而具体的书写,而是匆匆而过,简单处理了这些重大而深刻的冲突,造成了小说思想内涵的浅层化与浮面化。正如英国女作家维吉妮亚·伍尔芙所说:“我们同时代的作家们所以使我们感到苦恼,乃是因为他们不再坚持信念,他们当中最自信的也不过是向我们说出他自己究竟遭遇过什么事情。”正如评论家谢有顺一针见血地剖析所言:“许多作家一生的努力,都只是在写自己遭遇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他专注于一些非常表面的东西,却没有任何令人难忘的发现。他们作品中的冲突,最多不过是遭遇的冲突,与内在信念的冲突无关。遭遇是什么呢?是一些事情,一些情感,靠它,是无法构成真正有质量的冲突的,因为遭遇一结束,冲突也结束了。只有存在的冲突是恒久的,它关注的是遭遇为什么发生,人的精神、心灵在冲突中受到了何种伤害。”③他的分析,的确值得我们同时代的作家反省与深思。

作家应该成为“存在的探究者”。因为小说一旦离开了存在的视角,文本精神的暗处便无法被照亮。米兰·昆德拉说的极为深刻:“小说审视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而存在并非已经发生的,存在属于人类可能性的领域,所有人类可能成为的,所有人类做得出来的,小说家画出存在地图,从而发现这样或那样的一种人类可能性。”④所以,作家应该去寻找和书写“内在的真实”,寻找和书写“主要的真实”与“生活的真相”。只有这样,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生活表象,接近社会与时代的精神核心,探究到人类存在的真实境况。

在《傩神》中,作家给我们设计出了宏伟的《关于建立中国傩艺园的概念性规划方案》,描绘出一幅和睦美好的傩文化蓝图,注册秋浦傩艺展演公司,成立中国傩文化研发中心,召开全国首届傩戏学研讨会,建设傩艺研究基地,参加电视舞蹈大赛,演出秋浦傩仪傩舞傩戏,收集全国近六十个乡傩、寺傩、军傩面具图样,精心制作一批傩面具进行世界巡展,与海外上市公司合作开发傩文化产品等等,但唯独对像金傩傩这些热爱傩事胜过自己生命的老艺人们,在这个时代真实的处境,以及他们与社会时代真实的关系,去深切关注与认真书写。金傩傩们除与女儿有一点小矛盾外,与他们面对的强大时代与社会没有一点矛盾和冲突?没有一点紧张关系与艰难遭遇?一切都顺利得平坦如镜光明灿烂?一切美好得心想事成吉祥如意?这一切都是值得令人怀疑的。而前面作家给我们设计和描绘的美好蓝图,很可能都是时代与社会的繁华表象,而非“主要的事实”“人的真实境况”与“生活的本相”。真实的才是现实的,而一个优秀的作家与现实的关系,与社会与时代的关系,永远总是紧张而暖昧的。真实的现实总是往往隐藏在繁华复杂的现象背后,难以把握。尽管小说是虚构的艺术,作家可以虚构故事、人物和情节,但他与现实的紧张关系是不能虚构的,他与社会和现实的紧张关系也是不能虚构的。这可能就是一个优秀作家应该具有的“文学抱负”与“反抗精神”。正如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大加斯·略萨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中所说:“重要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拒绝和批评应该坚决、彻底和深入,永远保持这样的行动热情——如同堂吉诃德那样挺起长矛冲向风车,即用敏锐和短暂的虚构天地通过幻想的方式来代替这个经过生活体验的具体和客观的世界。但是,尽管这样的行动是幻想性质的,是通过主观、想象、非历史的方式进行的,可是最终会在现实世界里,即有血有肉的人们生活里,产生长期的精神效果。”他还引深说道:“关于现实生活的这种怀疑态度,即文学存在的秘密理由——也是文学抱负存在的理由,决定了文学能够给我们提供关于特定时代的唯一证据。”⑤

注释:

①[德]卡尔·雅斯见尔斯:《当代的精神处境》,黄藿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3-4页。

②[德]孙志文:《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陈永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第79页,。

③谢有顺:《通往小说的途中——我所理解的几个关键词》,《文学及其所创造的》,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7年,第352-353页。

④[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⑤[秘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赵德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6-7页。

孝义市文化局)

猜你喜欢
傩戏腊梅冲突
基于合作博弈的多机冲突解脱算法
冲突与和谐:建设性冲突视角下的组织活力激发与和谐文化建设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非遗瑰宝·傩戏 王雪宁 绝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
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
中国戏曲活化石千年“非遗”傩戏
如何把拉班舞谱运用到黔北仡佬族傩戏中
腊梅
腊梅
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