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类专业“大学小班”教学模式探究

2017-11-26 22:11时洁卢彬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时洁+卢彬

摘要:现阶段我国设计类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在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山东艺术学院“金种子”校企共建工作室教学培养模式从2015年启动至今,成效显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还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率。本文结合工作室制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应对措施,对设计类专业“大学小班”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校企共建工作室;“大学小班”;教学模式

一、研究背景

1.理论依据

我国高校的设计课程作为非常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课程,既强调课程的通识性又注重教学的专业性,与设计类专业的教育目标相统一。正如南加州建筑学院研究生课程主席赫尔南·迪亚兹·阿隆索所说:“现在给设计师开放的机会当然是史无前例的,因为当代文化的改变促成了一种分工更细化与所需知识更全面的独特融合。于是设计师经常需要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奔走,并且成为项目的专家,这意味着设计师要熟练掌握从学术理论到前沿制造方式的一系列技能。熟練,是必要的,它也必将成为当代设计教育激励和改变学生的标准。”

2.现实依据

建筑设计和专业设计的发展潜力巨大,创意的缺乏导致该行业的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加速和人们审美水平普遍提高的背景下,2013年,我国建筑设计的资产总额接近5000亿元,主营收入接近3000亿元,其经营规模和实力已同文化内容生产中的出版行业相当。2014年初,我国政府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鼓励和支持广告、设计等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发展。与该趋势相对应的是我国设计类专业人才的供不应求,主要表现在社会各企业急需大量设计类人才,特别是在大批国际设计机构和顶尖的跨国设计企业落户中国后,对设计类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虽然我国有一千多所高校开设了设计类专业,加上各类社会培训机构,每年至少有10万设计类毕业生,但仍不能有效填补市场的空缺,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设计类专业的毕业生缺乏创意能力,难以满足企业对高端设计人才的要求。

3.实践依据

高校采用小班化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设计人才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我国已经成为高校在校生人数居世界首位的高等教育大国,教育模式从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师生比例失衡、教学设施不足等问题导致了高校普遍采取合班上大课的形式。大班化教学对于理论性较强的专业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这种教学形式缺乏对实践的重视,导致学生的学科知识深度不足,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较差。近几年,随着教学机构的增加、教学设施的完善与师资力量的补充,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实行小班化教学,得到学生及学生家长的认可。作为培养专业人才重要阵地的高校,也应在特殊学科普遍采取小班化教学,如表演、设计、音乐等重视个性的艺术类学科以及临床心理学、医学、化学等实验性强的学科等。

二、国内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

1.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目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处于我国设计类专业教育水平的领先地位。该学院以前所采用的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师生之间沟通方便,能够及时解决问题;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岗位、职业接轨,利于就业。其缺点在于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设计师,而培养具有创造力的设计师正是设计教育的根本所在。在认识到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缺点之后,美术学院依托清华大学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广阔的平台,变革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培养对行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设计师为目标。反观国内其他艺术类院校,由于师资力量、教学资金、硬件设备不足,其教学普遍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对人才的培养往往只有知识的广度但没有专业的深度,无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及能力的人才。

2.设计教育视角下课堂教学师生主客体关系研究

在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中,教师处于主导性地位,学生处于主体性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并不是指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而是指教师有对教学活动组织、计划、引导的义务;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指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学生的学习情况是教学效果的最好反馈,学生可以从教师身上获取知识,也可以从其他学生或者自己身上获取知识。但以往的大班制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使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难以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小班制的授课模式则将学生变为真正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学习。小班制教学模式使师生之间产生了良好的互动,改变了学生以往上课懒散、作业应付的消极学习态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对时代设计方向的把握能力。

三、设计类专业“大学小班”教学模式的探讨

本文以山东艺术学院校企共建工作室为例,对设计类专业的小班制教学模式进行探讨。近年来,随着学院的扩招,设计学院的学生数量与日俱增,原有的大班制教学的弊端日益凸显。由于设计专业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稍有欠缺,其难以适应专业课程的学习,导致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教学的需求。传统的教学多采用单元授课的形式,不同单元的授课教师因授课的方式不同,导致各单元课程的衔接和过渡很难达到科学性、条理性和合理性。此外,设计类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基础,还需要学生具备将设计思维准确转化成实践操作的能力,从而与社会实际需求接轨,增加就业的竞争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互相脱节,导致学生的专业实践学习难以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在就业中难以发挥优势。

在近三年的教学实践中,工作室制的小班制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建立了合作关系,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加了交流机会,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同时,教师利用慕课、微课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例如,在课前,教师会给学生规定本次课程的研究主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学研究;在课堂上,课程以学生汇报、分享为主,以教师的引导、评价、纠正为辅;在课后,教师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避免了单一的以成绩定好坏。通过多年的实践,工作室制的小班制教学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和进步,有效地解决了大班制教学模式的弊端。

四、总结

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模式需要与时俱进,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为目标,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端设计类人才。山东艺术学院“金种子”校企共建工作室教学培养模式促进了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改变了学生以往上课懒散、作业应付的消极学习态度,培养出了更多的符合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要求、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优秀的现代设计人才。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