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助跑速度对成绩的影响研究①

2017-11-27 12:43邵泽民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2期
关键词:北京体育大学速度运动员

邵泽民

(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 北京 100084)

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助跑速度对成绩的影响研究①

邵泽民

(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 北京 100084)

跳高属于技术动作较为复杂的项目内容,它的成绩与诸多因素息息相关,助跑是关键因素之一。继背越式跳高技术出现后,在20世纪80年代将朱建华作为典型的新秀获得了迅速提升,从1983—1984年,朱建华连续3次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如今,背越式跳高技术依旧在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在未来,这项技术往往比较重视速度和力量方面的结合,让身体不同部位得到更大的力量,而在跳高进程当中也能够让身体得到一定的垂直加速度。在跳高过程中,使助跑速度得以提升是当今背越式跳高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国内外体育科研工作者在助跑速度在成绩方面产生的影响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和分析,并获得了较为有价值的结论作为基础。

背越式跳高 爆发力 速度 加速度

在新中国田径发展史中,跳高一直是我国称雄于亚洲甚至是世界的高水平项目之一。跳高是以越过横杆高度确定运动水平的项目。从始至今跳高经历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背越式跳高的出现,新的背越式跳高有力地推动了跳高运动的发展,降低了学习跳高技术的难度与复杂性,同时也对跳高运动员的全面素质,特别是对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人们对跳高认识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对跳高助跑速度的重视,跳高运动水平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对于跳高助跑速度的研究也将使起跳技术理论得以完善,并且使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进程中获得一定的基础。通过对助跑技术特点的分析与探讨,在实践中对助跑的意义有更为充分的认识,并使技术得以提升,使效果的卓越性得以提升,提升人体越过横杆的高度,为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提供有利条件。这对背越式跳高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北京体育大学跳高队张树峰等跳高队员,并且还包括我国著名跳高运动员朱建华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等多种数据库展开分析,并进行文献的检索与收集,对国内外文献超过30篇进行查阅与分析,并分析教科书和专著超过10本以上,分析硕士论文超过40篇,对与跳高相关的体育期刊、文献加以阅读,并了解一系列的资料,搜集数据为内容的撰写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了解有关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技术的研究状况,发展趋势和发展问题,进一步加强跳高项目方面的具体理解内容。

1.2.2 访谈法

笔者从2015年9月开始,一直到2016年11月,依照论文研究思路、方法和相关形式,对有关专家以及论文相关运动员进行交流,以获取与该研究相关的信息与理论数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助跑速度的快慢对于背越式跳高专项成绩有着至管重要的影响

速度指的是快速进行运动的基本能力,而跳高助跑速度则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运动员在弧线助跑的作用下得到的最后四步当中存在的平均速度。朱建华3次打破了世界记录,他之所以拥有良好的技术,就是因为掌握了速度的重要性,并且使助跑和起跳结合的特点得到了发挥。助跑和起跳速度是成功的重要表现。而且在助跑速度提升的过程中,专项成绩也进一步获得了提升,对朱建华本身而言,助跑速度和成绩之间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甚至比相对力量来源关系更为密切,并且成功试跳与助跑密切相关。运动员技术能力和助跑速度之间达到动态的平衡,也就是助跑速度需要与运动员本身的能力相适应,使之表现相应的水平特点,同时还要在助跑速度提升的过程中,使运动员技术和运动员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并达成相应的平衡,或者达到更高的水平表现。因此,在对助跑速度加以强调的过程中,还需要强调起跳动作的正确性,使其作为基础和根本保障。

2.2 加快助跑速度能够缩短起跳时间

在起跳着地角保持一定状态的时候,助跑速度的增加会使起跳时间大大降低。两方面因素可能会对起跳时间产生影响,第一是速度增长必定会导致人体向前运动惯性加强,导致起跳脚踩踏的动作速度得以加速,在起跳当中产生作用。第二,起跳脚可能会在着地之后,因为人体向前位移速度增加,导致其起跳动作加速。不然的话,人体重心可能会超过起跳点垂直方向,从而导致偏心角的产生,进一步对起跳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是否可以在重心转移到起跳点垂直上方的时候,就将起跳结束,往往是对起跳效果加以判断的重要内容。在这种内容当中,起跳着地角在某种时间内可能会因为水平速度改变发生变化,而这种速度的提升,往往是导致起跳时间缩短的直接原因。

2.3 助跑速度的利用是衡量起跳技术的标志

合理的助跑除了有良好的助跑技术外,还应该有良好的助跑节奏,有了良好的助跑节奏才能充分发挥弧线助跑的优点。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得到了提升,需要使助跑和起跳之间得到更好的结合,并对助跑速度加以利用,使利用率得以提升,并使起跳效果得以增强,也就是对水平与垂直速度之间转换进行利用,避免水平速度方面导致的损失。在起跳进程当中,怎样使速度利用率得到提高,也就是通过跳腿着地、动作或者缓冲转换水平速度的过程,从而在比较合适的角度之下,得到尽量大的垂直速度。换而言之,也就是通过水平速度的损失,使垂直速度得以增加,进一步使起跳过杆的效果得以提升。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技术与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对整个跳高技术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助跑技术、助跑速度和起跳技术对跳高成绩的取得有着重要影响。除了拥有良好的起跳技术,还需拥有快速的助跑速度与良好的助跑节奏,从而能够在背越式跳高的过程中使水平速度得以发挥,使速度之间得到良好的转换,与起跳之间产生结合,使效果得以提升。在训练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助跑的速度,同时也要提高对运动员身体方面的重视,使其控制能力得以提升,只有拥有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使快速助跑得以利用,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助跑速度的利用率。

3.1.2 跳高是速度和技术完美结合的项目

跳高是速度和技术完美结合的项目,对运动员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的要求很高,跳高运动的助跑和最后成绩有着密切关系。对于跳高助跑的重要性,在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中早已体现出来,助跑速度训练已经越来越受到了重视,提高助跑速度是取得优异成绩关键,将最大助跑速度合理地转化为垂直起跳速度,并与专项成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背越式跳高技术在理念改善和方法改进的过程中获得了完善,并且更加完美。跳高运动的提高应从加快助跑速度方面来发展,通过研究和实践证明,现代背越式跳高往往重视助跑和起跳之间结合的过程。

3.2 建议

教练员在对跳高运动员的选材中,应把短跑和跳高联系起来,不要把速度与弹跳分开。跳高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应该区别于一般的短跑的速度训练,应该对跳高运动员进行专门的速度训练。在训练中,教练员应重视背越式跳高助跑技术与起跳技术相结合的训练,注意在最大速度内完成助跑与起跳的相关技术,还要注意培养跳高运动员的良好身体控制能力。在背越式跳高技术训练过程中,需要对助跑有充分的认识,对助跑技术当中存在的要点有一定的认识,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使成绩得以提升。

[1]刘建国.田径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5-28.

[2]李伟.中外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技术特征的对比分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3(2):123-125.

[3]骆建.论背越式跳高的技术特征[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0(34):40-44.

[4]董周生.我国男子跳高训练的新思路[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12(6):122-125.

[5]周忠革.对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周忠革、张树峰训练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G823.1

A

2095-2813(2017)08(a)-003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2.035

邵泽民(1991,3—),男,汉,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田径。

猜你喜欢
北京体育大学速度运动员
行驶速度
北京体育大学2014—2016级健美操专项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速度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An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 in Rebecca by Du Maurier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北京体育大学海南国际学院办学全面启动
图侃天下
北京体育大学游泳专项学生竞赛裁判能力培养的研究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