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改革探析①

2017-11-27 12:43刘金霞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2期
关键词:俱乐部大学体育

刘金霞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甘肃合作 747000)

大学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改革探析①

刘金霞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甘肃合作 747000)

该文分析了大学体育倏尔部教学模式的类型和特点,从彰显体育价值、提升学生体育意识、促进人际交往能力3个方面研究了大学俱乐部式体育教学的优势情况,结合新时期社会人才需要探讨了俱乐部模式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性策略。该文着力为大学俱乐部式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策略支撑。

体育教学 俱乐部 改革 策略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工作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困难和挑战,具体如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相对薄弱、课程的结构和模式缺乏变通性以及课堂教学的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对教学进行评价的体系或机制不健全等,所有这些问题对大学体育效率和能量的作用构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该研究力图构建一种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模式,以大学范围的体育俱乐部为研究对象,以培养适应新世纪创新人才要求为目标,为建设真正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提供依据。

1 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特点

我国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按其发展规律可以分为3类,即课内式、课外式、课内外结合式。3类模式都充分体现了从学生角度出发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同时,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的身心素质给予更多的关注,并积极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指导、帮助其解决困难。这样,在学生学习体育项目的同时,保持或激发了其学习的兴趣,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创新能力也能得以培养。俱乐部式的教学中,除保持部分基本课堂规范外,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课本也不再是照搬的准则,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学习导引。无疑,这是一种能够给师生以更多自由的教学空间的模式,这将有助于学生自我学习习惯的形成和终身锻炼意识的培养。

我国大学体育俱乐部模式的鲜明特色即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导作用,上课以学生为主,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学习中具有充分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理论知识、锻炼方法,在课堂上真正以运动为乐,终身运动的思想观念悄然生长。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体育俱乐部式教学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满足的体育课程的需要。

2 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优势

2.1 彰显体育价值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对于体育项目具有自主选择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尝试,在一定时间段的接触和练习后,必定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为已所爱的项目,之后就会更努力地学习,从而提高了体育学习效率,为终身体育的养成打下坚实基础,最终彰显出快乐体育、促进健康的真正价值。

2.2 有助于学生体育意识的提升

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体育意识的提升。根据俱乐部式体育教学的特点可知,这种教学是以学习者的实际需要为起点,因此,在学习者与体育项目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和针对性。正如世界上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个人每一位学生也是不同的,学生的兴趣、性格、行为习惯都是不同的,如果教师能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必然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更易在课内外产生信任感,这不仅有利于增加学生体育运动的信心,提升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教学效果,对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2.3 有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促进

人际交往能力是关系到一个人能否融入社会、能否创造价值的重要能力。人际交往不仅是信息的传递也是情感的沟通,而俱乐部本身就是这样一个适合人际交往的场所。俱乐部式的体育教学中生生、师生之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着更直接的交流和接触,这无颖对一个人的语言表达、交流沟通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能够有机会接触、认识、融入社会大舞台,成为一个三观正确、人格健全的社会人。

3 俱乐部模式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策略

3.1 创设社会情境

体育教学的课堂从本质上说也是一个社会情境,从情节上讲有同伴的选择、有沟通协作、有竞争比较等,从角色上讲有教师、有队长、有队员、有后勤等,如果是比赛则又有分工、站位等的不同,总之每个人都在尝试做好自己达到角色要求,而随着情节的转换,一个人的角色会变化,人与人的关系也会变化,两人可能刚刚还是相互协作的队友,接下来又是相互竞争的对手。因此,在使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应着力构造、创设社会情境,让学生尽量多地尝试不同角色,增强各种任务和环境的适应能力。这无疑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意识、锻炼学生的社会能力,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为学生最终走上社会成为社会中的佼佼者打下了基础。

3.2 注重学生意志力的磨炼

体育锻炼本身就会对锻炼者形成身体上和心理上的负担和压力,尤其新接触到的锻炼项目,锻炼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其身体机能要经受住较强的磨炼,心理上也要受到考验,因此,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怕苦、不怕累等优秀品质。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教师应利用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优势,定期举行不同范围的比赛,有比赛就必然有胜败,学生既可以胜利中展现自我、提升自信,也可以失败中认识自我、提升应对挫折的能力。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学习了体育项目,也洗涤了心理,对学生的未来工作和生活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当然,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还是应适当给予引导和指导,培养学生坚持不懈、战胜挫折的精神,提升意志力。

3.3 继续完善教学内容

因为体育俱乐部是一种立体式教学模式,所以,体育俱乐部所进行的教学内容也是立体的。这种立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内容选择上,应兼顾社会发展和学生特点;第二,从教学融合上,应将体育、德育、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为社会建设培养创新人才。

3.4 强化教师团队

虽然在俱乐部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不再占有主导性地位,但是教师所起到的那种引导性作用仍然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团队的素质建设也至关重要。学校首先应对师资建设有足够的重视,要注意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保证其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活动。当然,学校还应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对教学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真正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和素质,也让其事业得到发展。

3.5 突出参与自主性,构建宽松的体育学习环境

大学体育教学效率和能力的作用实现,其关键环节是让学校师生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也只有师生共同努力、全身心投入的教学,才能真正达到体育教育的目标。应该充分发挥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其轻松、愉悦的环境为基础,让学生、教师、项目三者之间能够实现一种自由组合,并可以适时调整,营造一种休闲的、家庭式的体育锻炼环境。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将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思想植入学生的认识观念中,也为终身体育的远大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1]宋晓洁.俱乐部模式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0):120-121.

[2]关静红.俱乐部模式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242-243.

[3]张艳红,罗雅莉.大学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2(1):64-66.

[4]韩国鹤.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4(9):129.

G807

A

2095-2813(2017)08(a)-005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2.056

刘金霞(1976,2—),女,汉,甘肃静宁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俱乐部大学体育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我们的“体育梦”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