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游泳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成因及其解决路径

2017-11-27 12:43刘曼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2期
关键词:恐惧心理初学者身体素质

刘曼

(东北林业大学体育部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高校游泳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成因及其解决路径

刘曼

(东北林业大学体育部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该文将从学生个人(身体素质和心理状况)、环境与教师三方面来分析学生游泳学习中的恐惧心理,并立足于各个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要通过思想教育增强学生尤其是初学者学习游泳的信心,锻炼身体和扎实学习游泳技能。

游泳教学 初学者 恐惧心理

游泳项目具有较强的健身价值,受到了人们尤其是高校学生广泛的喜爱。游泳不仅是作为一项运动健身项目而受到高校重视的,也是水上安全事故频发,增强了高校领导的警惕性。开设游泳项目有利于学生强身健体、减少或避免水上安全事故。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游泳不可避免存在着一些恐惧心理,不同的地区季节和气候也不同,高校游泳教学的场地和环境等也不同,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增大了学生的学习恐惧心理,对学习和掌握游泳技术和技能具有消极的影响。如何解决好高校学生游泳项目学习中的恐惧心理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关注。

1 高校游泳教学学生恐惧心理的原因分析

1.1 学生个人方面

学生个人对学生恐惧心理的影响因素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方面。其一,就身体素质方面来说,游泳项目对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同样具有较高的要求,这是顺利开展和进行游泳项目教学的基础,当然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游泳项目技巧和技术的条件。但是,在游泳教学过程中学生身体素质参差不齐,客观上来说他们的身体素质具有巨大的差异性,部分学生身体素质较弱、运动能力滞后于游泳项目的学习,而部分学生身体各部分协调不足、缺乏灵活性。身体素质跟不上的学生学习游泳运动项目时,就会出现恐惧心理,在水里胆战心惊,相应动作的学习很困难、无法完成时就很容易呛水、溺水等。其二,就心理素质方面来说,学生从小生活的地区和环境不一样,部分学生从小到大都没有接触过游泳,对于这部分“旱鸭子”来说,学习游泳项目本身就缺乏信心,心理素质与其他有经验的学生比较有明显差异,导致他们产生了恐惧心理。

1.2 环境方面

一方面,水中环境与陆地环境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学生游泳技术掌握不足就会产生恐惧心理。游泳教学离不开水中环境,无论是仰卧还是俯卧,对于初学者来说都和人们陆地环境行为不同,受重力、浮力和压力的影响,他们在水中难以行走、跳跃等,在游泳学习时学生所获得的身体感受截然不同,部分学生一下水就会感觉不安全、害怕、心理紧张和躁动不安等,导致游泳技术动作学习出现错误,或者各个动作之间不协调,就会导致学生出现恐水心理。另一方面,高校游泳教学环境属于人造,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所有学生都是根据游泳训练场地分成一个班级集体学习,受水温、水的波浪与学生规模等的影响,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可能发生变化、出现不适。尤其是在水中学生无法控制保持平衡,或多或少水中的阻力都会增大学生在水中的活动难度。再者,水质得不到充分的保障,部分学生视力模糊,受水质的影响学习时视力受阻,会进一步导致学生出现心理不适的问题,水温过低导致学生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一系列不良的反应,加剧了学生游泳学习的恐惧心理。

1.3 教师方面

教师在游泳课教学中作用极其重要,往往为了学生游泳学习中的安全,教师表达方式十分严谨,教学任务、学习要求十分明确,虽然是出于学生安全考虑,但是不自由、严厉的教学环境反而加剧了学生学习的紧张心理。许多学生还没有开始学习,就感觉到“水是非常危险的”,心理暗示导致他们学习十分紧张,进一步滋生恐惧情绪和恐水心理。再者,教师对学生游泳基础水平了解不足,循序渐进做的不够,没有结合学生学习能力与紧张心理探索出科学的教学规律,导致许多学生还没有适应环境就开始下水练习,不仅会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也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2 游泳教学中学生克服恐惧心理的措施分析

2.1 强化课前准备、做好学生身体锻炼与思想教育

学生在选择和学习游泳运动时,必须充分了解其运动价值,了解水中运动所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素质,增强学习信心去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当然,这离不开思想教育,在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做好游泳安全教育工作,初学者要树立明确的安全意识,必要情况下将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在自我保护意识下强化身体素质的锻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其一,做好身体锻炼,提升其身体素质。要把握好游泳项目对学生身体素质方面所提出的要求,为顺利开展和进行游泳项目教学奠定基础,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游泳项目的技巧和技术。要立足于游泳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的差异性出发强化学生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灵活性锻炼,确保每位学生身体素质都可以跟上游泳运动项目的学习,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来积极克服水中恐惧心理。其二,强化游泳运动相关思想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游泳项目学习的信心。立足于学生生活的地区和环境,对于初学者即“旱鸭子”,要宣传与游泳项目相关的安全知识、运动技巧,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增强学生游泳项目学习的信心。

2.2 强化游泳基本技能锻炼、优化学习环境

学生在游泳项目学习前必须熟悉游泳教学环境,了解教学中各个器材的作用,对于安全问题要尤其重视,确保学生了解和熟悉外界因素,并在上课前进行“水感”训练,学生可以在水中来回行走或者漂浮,充分了解水中进行运动所具备的特性以及如何保持平衡的方法。一方面,要让学生感受到水中环境与陆地环境之间的差异性,对水的温度和深度有所了解,掌握相应的游泳技巧,在水中环境进行仰卧或俯卧感知训练,从而准确了解水中运动所要承受的重力、浮力和压力等,通过行走、跳跃等动作来感受水中环境,获得安全感,从而减少初学者的害怕、紧张感等,进行连贯的游泳技术动作,消除恐惧心理。另一方面,所有学生要充分熟悉游泳训练场地后才可以下水,可以多和一些有经验的同学一起,向他们讨教,一旦学生受水温、水的波浪等因素的影响,其他学生可以发挥作用从心理上安慰他们,使他们控制好自己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合理进行水中活动,并保障学生学习的水质,防止视力模糊的学生受到水质的影响,帮助他们从根本上克服游泳学习的恐惧心理。

2.3 强化教师指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要把握好教师在游泳课教学中的作用,将学生游泳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但是要改进表达方式,合理安排游泳学习任务,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基础上,营造自由、舒适的教学环境,为他们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防止他们学习出现紧张心理。再者,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游泳的基础水平,循序渐进根据学生需要进行游泳项目技术教学,结合学生学习能力与紧张心理探索出科学的教学规律,确保学生适应环境后再下水练习,减少学生恐惧心理和游泳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结语

游泳项目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尤其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游泳作为运动健身的重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多的学生选修学习游泳。但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他们是初学者,导致高校游泳教学不可避免存在着一些困难,尤其是学生对游泳产生了恐惧心理,对完成游泳学习任务、游泳教学都具有消极的影响。因此,要把握好学生恐惧心理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强化学生身体锻炼、增强学生对游泳环境的了解,通过教师的指导克服恐惧心理。

[1]于鑫.高校游泳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成因及其解决路径[J].长江丛刊,2016(33):160-161.

[2]童宁.西安市成人游泳初学者恐水心理原因及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6.

[3]于婷.滕州市初中生游泳恐水心理调节方法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4]刘彦琛.高校游泳必修课大学生恐惧心理成因及对策探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2(6):116-118.

[5]兰雄超.山西省普通高校游泳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山西大学,2013.

G807.1

A

2095-2813(2017)08(a)-007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2.079

猜你喜欢
恐惧心理初学者身体素质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轮滑冰球初学者运动体适能与专项技能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锻炼
阻力学理论视角下成人游泳初学者泳姿的选择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浅析恐惧心理对学生体操动作技术形成的影响
网球初学者网前截击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中学跨栏跑教学中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对策
给会计初学者的几点实用性建议
初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