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背越式跳高助跑和起跳能力的探讨

2017-11-27 23:13却龙高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弧线专项初中生

却龙高

(江苏省高邮市城北中学 江苏高邮 225600)

提高初中生背越式跳高助跑和起跳能力的探讨

却龙高

(江苏省高邮市城北中学 江苏高邮 225600)

背越式技术是当今跳高项目最为先进的技术,在世界大赛中优秀运动员均采用此技术。随着参加项目训练的运动员年龄越来越小,如:初中生,这就要求在训练中根据不同的年龄特征,采取相对应的训练方法,而不能简单的“成人化”。笔者从事初中业余田径训练十几年,选拔和训练了多名跳高运动员,经过系统训练,他们成绩大幅度提高,并且在省、市级比赛中取得第一名。助跑和起跳作为背越式跳高的核心环节,在平时的训练实践中,我深知其重要性,并对其不断的总结、归纳。今天我就此训练,谈谈自己的看法,旨在为背越式跳高的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

初中生 背越式跳高 助跑和起跳 训练方法

背越式跳高是一种急行跳高姿势,相比其他跳高姿势有一定的优越性。背越式跳高是人体由直线助跑过渡到弧线助跑,用离杆较远的腿起跳,起跳离地后,向上腾空保持伸展姿势,并在摆动腿和同侧手臂的带动下,沿纵轴绕杆旋转,越过横杆,进而通过仰头、倒肩、展体、挺胸、并稍收双腿,最后以背部着垫的一个运动项目。背越式跳高由助跑、起跳、过杆、着垫四个技术环节组成,其中助跑是基础、起跳是重点、过杆是难点、着垫是结果。助跑和起跳作为背越式跳高的核心环节,技术要点的正确理解和训练方法的合理运用,是提高初中生背越式跳高训练效果的重要前提。

1 深入分析助跑技术特点,采取有效提高助跑速度的练习方法

背越式跳高助跑的目的是获得良好的节奏和速度,为起跳做准备。是“J”形线路,前半部分跑直线,后半部分跑弧线;要求运动员在跑进过程中保持高中心且平稳自然,上体前倾,后蹬充分,腿前摆积极,两臂协调摆动且幅度要大;进入弧线后,身体逐渐加大内倾,最后与横杆形成20°~30°的角。针对以上的技术特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运动员的助跑技术。

1.1 了解青少年生理特点,优先发展运动员速度素质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中,速度是最重要的,而且少年儿童的神经系统的特点是兴奋和抑制交替较快,是发展速度素质的良好阶段。但是背越式跳高的助跑不同于100 m那样要求全速助跑,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基本速度和专项速度问题,基本速度是专项速度的基础,所以优先发展速度素质很重要,在常年的训练中,我尽可能的通过各种手段提高运动员的速度素质。速度训练我采用的方法有20~30 m加速跑(速度训练)、50 m加速跑、快速高抬腿跑、30弹力加速跑(高中心、弹性、步幅稳定)、牵引跑等。

1.2 利用多种手段,让运动员正确掌握弧线助跑时身体内倾技术

背越式跳高助跑由直线助跑和弧线助跑构成。直线助跑可获得较快的水平速度。要想在进入弧线时,使速度不但不减慢,反而能增加,这就需要运动员掌握正确的弧线助跑技术。运动员在进入弧线助跑前已经产生了很大的惯性,进入弧线助跑后,要使速度增加,就必须身体向内倾斜,还要克服由弧线跑产生的离心力。其实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青少年对于弧线助跑技术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主要采用以下手段,如:弯道加速跑、直道加弯道跑、半径为6 m左右的圆圈跑(建立弧线助跑意识,体会身体内倾感觉),“8”字形高抬腿跑、半径为6 m左右的半圆跑练习,直线跑接入半圆的弧线跑等。在进行这些练习时一定要注意,由慢到快,逐步加快节奏,这样练习效果会很好。

1.3 熟悉助跑技术特点,提高运动员专项助跑速度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有其单独的技术特点,它强调的是“提高中心、渐加节奏、轻盈流畅”。跑得快,不等于跑得好,只有把获得的跑速和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技术最大限度结合,形成适合其个人特点的最佳助跑节奏、最佳助跑速度,才能为起跳打下良好基础。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主要采用直道接弯道的高抬腿跑、“8”字形高重心的节奏跑、横杆前规定线路做加速跑,模拟跳高的助跑、固定步点的加速跑等。实践证明,训练获得良好的节奏,才能发挥最大的专项助跑速度,为起跳时的垂直速度打下坚实基础,说到底,就是结合专项特点来进行训练,才是提高专项能力行之有效的手段。

2 吃透起跳的技术要领,强化蹬伸和摆动能力

起跳技术是背越式跳高最重要的环节,其目的就是把助跑所获得的最大专项水平速度转化为的垂直速度,使身体腾空而起,为顺利过杆创造条件。从物理学上分析,跳高其实就是一个能量转化的过程,专项助跑所产生的动能尽最大限度向势能的转化。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提高运动员的起跳技术。

2.1 建立“摆蹬”印象记忆,注意两者的紧密结合

摆腿、摆臂是起跳时运动员特别关注的技术环节,其主要表现为摆动的方向要正确、尽量缩短半径、摆腿摆臂动作要协调。在背越式跳高的过程中,摆动腿和手臂的摆动应该与起跳脚的蹬伸要快速协调的配合。手臂的向上摆动、提高身体的重心运动速度;摆动腿的向上摆动,降低了腿的压力,同样提高了身体的重心速度。在平时训练,我让运动员看清“摆蹬”表象,记忆在大脑,再通过思维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要让运动员记牢两者虽然有先后顺序,但是一定要紧密结合。对于这个环节,我主要采取以下练习方法:3~5步助跑起跳摆动腿触高、全程助跑跨越式跳高、手握哑铃做快速起跳等。以上这些练习是很好的辅助练习手段。

2.2 明确动作速率重要性,强化快速起跳能力

背越式跳高成败的关键就是起跳时蹬伸动作完成的质量,因为快速的蹬伸是促使人体上升的大部分力量。起跳强调的是瞬间爆发用力,蹬离地面动作速率的快慢直接关系到起跳质量的高低,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蹬伸的速度越快,获得反作用力就越大;和地面接触的时间越短,弹起的速度就越快,起跳的高度就越高。因此,我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求运动员在起跳时适当降低身体重心、及时把握蹬伸的时机、采取合理的起跳姿势,强调完成的动作要干净利落,越快越好。在发展运动员快速起跳能力训练上,我采取的方法很多,如:单足跳、三步助跑起跳转体、助跑起跳手摸高、起跳头触高、双脚连续起跳越过栏架(栏架的高度因人而异)等,在进行这些练习时,一定要强调快速完成相关练习,如果完成动作较慢,应立即暂停,否则起不到练习效果,运动员养成不了快速起跳的良好习惯。

综上所述,助跑和起跳作为背越式跳高的核心环节,良好的节奏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助跑速度、快速有力的摆蹬能够提升人体的重心速度。两者完美的衔接,才能达到理想的起跳效果。初中生的课余训练有一个特点就是易学难精,在平时训练中一定结合初中生生长发育时期生理机能特点和运动员实际情况,一定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在技术上一定要打好基础,把握好重点,切记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否则对运动员的成长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1]美国田径运动协会编.美国田径训练指南[M].刘江南,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江学连.背越式跳高起跳教学存在的问题[J].成都体育学院,2010,33(4):91-94.

[3]寇宪学.试述青少年背越式跳高训练方法[J].科技信息,2008 (1):158.

G806

:A

:2095-2813(2017)03(b)-007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8.070

猜你喜欢
弧线专项初中生
You're my eyes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冲 浪
弧线人生
弧线人生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