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训练课实施体系的构建方法分析①

2017-11-27 23:23黄孟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训练课课程体系院校

黄孟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浙江绍兴 312088)

高职体育训练课实施体系的构建方法分析①

黄孟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浙江绍兴 312088)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为社会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高职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改革。体育课程对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旨在探究目前高职体育训练课实施体系的构建方法并与广大高职体育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

高职 体育课程 体系构建 分析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不同,其教学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备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但高职教育不能仅仅将教育重心放在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上,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于专业型人才的需求。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是高职教学中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高职教学应该做到专业技能提高及身心健康发展并重,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形成良好的课程实施体系。该文将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实施体系的作用、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训练课中的问题以及高职体育训练课实施体系的构建方法3个方面进行探究。

1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

良好的体育训练课体系应与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相适应,针对学生的专业需求设置相应的体育课程。高职院校体育训练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高职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因此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帮助学生实现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是高职院校进行专业教育的首要前提。通过有效的体育训练课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同时,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熏陶,能够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1.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良好的锻炼习惯会对学生终身的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课程时,应向学生渗透终身体育的观念,并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尤其对于某些专业来说,日后的工作要求学生具备强健的身体素质才能胜任。高职院校体育训练课的良好构建能够帮学生从青少年时期便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自己今后一生的健康打下基础。

1.3 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

高职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大多都处于生产一线,因此,这些岗位的性质往往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备一定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起到锻炼的效果,更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为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打下基础,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更加顺利。

2 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高职院校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然而由于各个方面的因素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笔者认为,目前高职体育训练课中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缺乏具有高职特色的体育教学

高职教育是面向就业开展的,因此,其特殊性决定了高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不同,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要求高职院校应当开展具备自己特色的教学。但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中仍然特色不够明显,体育训练课的开展也仅仅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培训,缺乏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另一方面,高职体育教育的课程设计应该更加灵活和富有针对性,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需求,而目前的高职体育课程大都千篇一律。因此,高职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考虑到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需求,改变这一问题,帮助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发展。

2.2 缺乏对高职体育教学的正确认识和重视

传统的应试教育往往忽视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高职教育也存在这一问题,认为教学的重心应当放在学生相关专业课的学习上,体育教学得不到正确的认识和必要的重视。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越加多元化,不仅要求学生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应具备较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因此,目前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学的观念急需做出改变,否则将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体育教学,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摆在教学的第一位,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更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转变落后的教学理念,真正把体育教学摆在高职教育的重要位置上。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体育课程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2.3 高职体育不成体系

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缺乏统一的体系,各学校间的教学形式和内容都有所不同,并且高职院校之间缺乏相互的交流和沟通,因此,体育教学的效果往往是在不同学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受到学校的师资水平、重视程度以及体育器械的影响。这种现状导致了高职体育课程的开展难以形成体系,不利于高职体育整体的发展,因此对于高职体育教学的改革造成了一定的制约。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学的沟通,共同推动体育教学的完善和发展。

2.4 教学形式和内容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往往较为单一,不同院系的体育教学开展也不具备自己的独立性,因此,体育教学往往沿用相同的教学形式,对于课程内容的多少、课程形式的种类没有明确的区分,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也不全面。另外,某些学校受到学校教学资源的限制,或是教学方法落后,更加难以提升教学的多样化程度。

3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

高职体育课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表明了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需要高职院校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定位,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构建高职体育训练课体系。

3.1 理论和实践并重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适当进行体育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体育实践课程的教学,理论课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体育的意义,学习必备的体育运动方法;而实践课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真正提高自己的身心健康。目前,高职体育教学往往忽略了二者的结合,导致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缺乏理论指导与实际运动的良好结合,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难以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也能使得高职体育课程的开展更加完整,形成体系。

3.2 适当增加体育课程的选修内容

高职体育可以适当开展一定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这样可以使得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体育特长的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学习,有利于学校因材施教的开展,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高职院校应在合理配置学校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例如排球、篮球、健美操、游泳等,使学校的体育教学形式更加丰富。

3.3 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构建应体现不同的职业特色

高职体育训练课要想形成具备高职特色的体系,则应该在课程开设中充分体现不同职业的特色。不同专业的学生往往面临着不同的职业发展道路,而不同的职业也对本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要在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特点以及不同职业对身体机能的需求的基础上来创设不同的体育训练课程,满足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需要。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体育训练课的开展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提高,更好地适应将来的职业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目前,我国高职体育教学尚不完善,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学观念,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思路,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体育训练课体系。

[1]高勇军.基于职业体能需求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34):96-97.

[2]于威.对高职院校体育改革的几点看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23):283.

[3]岳书蕊.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理论及实践探析[J].成人教育,2010(11):71-72.

[4]王建宏,周波文.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个性化课程体系的构建[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16-118.

G807.4

A

2095-2813(2017)04(c)-011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2.117

黄孟(1980,1—),男,汉,浙江绍兴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训练课课程体系院校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单节幼儿跆拳道训练课教学方法研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被偷听的训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