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赛前状况研究①

2017-11-27 12:43张宇航石皓月廖藤飞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2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运动员比赛

张宇航 石皓月 廖藤飞

(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重庆 402160)

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赛前状况研究①

张宇航 石皓月 廖藤飞

(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重庆 402160)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的方法,讨论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校田径运动会的现状及成因,提出了适度的优化路径方法。指出: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校田径运动会的优化步骤分为赛前的报名与训练,赛中的指导,赛后的总结几方面进行解决。以此提高田径运动会涉及群体的参与度,提升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与能力。

大学生 田径运动会 赛前训练

田径运动会作为我国各大高校每年都必不可少的一项体育赛事,各高校每年都在此项目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田径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可以提升高校的整体体育氛围,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普通大学生这个群体,他们的年龄都在20岁左右,身体机能水平也基本发育完善,大学之前也经历了长达12年的体育教育。但是,通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指数远远没有达到他们这个年龄段应该具备的水平。导致学生整体身体素质较差,参加体育赛事受伤事件时有发生。

1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与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赛前训练的相关论著、论文及报刊等文献资料;通过专家访谈法,走访体育专业方面的专家,广泛听取专家们对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赛前训练方面的看法与意见,针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做出取舍,提炼科学建议进行深入研究;通过逻辑分析法,结合所整理统计的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赛前训练存在的问题,据此制定出优化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赛前训练的路径。

2 研究意义

田径运动作为运动之母,覆盖项目多,影响力大。它的有效开展对于发挥体育项目促进锻炼者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田径运动作为一项体育学科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在这个过程中间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达到学生能够使用田径运动项目进行终身体育锻炼行为的目的。

通过对高校田径运动会现状进行研究,了解到高校学子参加田径运动会的参与形式单一,参与度有待提高,存在着参赛水平个体差异大。在比赛中,由于身体素质差与比赛经验少导致的运动损伤情况严重。对高校田径运动会存在的问题优化后,有助于此项目在大学的高效开展,积极发挥田径项目影响学生主动积极锻炼的行为。

3 高校田径运动会现状

3.1 参与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参与不积极

由于组织一届田径运动会需要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甚多,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得出,我国各高校田径运动会的开展状况虽然良好。但是,参与形式却很是单一。大多数高校采用的一直是举办方下发参赛文件,各单位按照组办方下发的文件进行项目类别一一对照报名。这种单一孤立化的参报形势,导致参赛者的激情不能被运动会所点燃,在运动参与群体中的号召力与传播度也大打折扣。

3.2 运动员身体素质差且个体水平差异大

多年前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就出台了通过学校体育教育,让所有学生达到学会几项基本体育运动技能,使其成为自己终身体育锻炼行为的技能,从而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但是,让学子们学会几项运动技能成为自己终身体育锻炼的目标至今仍在不断曲折前行中。因此高校学子身体素质普遍较差,近几年的高校国家体质健康水平测试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相比十年前正在不断下降中。由于高校学子的身体素质整体偏差,导致参赛群体中的运动员也是眼高手低,想报某个项目却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做支撑参报自己想报的运动项目。在报名的群体中,也存在拥有较好运动天赋且运动参与较多的学生,这些学生虽然天赋较好。但他们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平时的自我锻炼运动知识大多是来源于同学之间的言谈之中,导致在比赛中极其容易出现犯规情况。

3.3 高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及竞赛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由于中国之前的教育体制原因,导致培养出来的现任各级领导也延习了重视文化知识而不重视身体素质的现状。由于国家政策在田径运动会上做了硬性文件规定,各级学校每年都得有一场田径运动会。但各单位在执行时产生了些许执行偏差,不爱好体育锻炼的领导做出的就是出工不出力的行为,爱好体育锻炼的领导就把本院的体育锻炼抓得很好,导致一个学院学生身体素质情况与运动参与的情况如何全然看领导重视程度。

3.4 领导与运动员具有认识偏差

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领导只是传达上级文件,并不用心。导致举办方下发文件后,各单位在响应文件要求时只是相应的传达下去,而没有进行积极正面的赛前宣传与赛前动员。一些执行单位更是没有对参赛运动员进行项目参赛选拔与参赛项目赛前训练。学生们由于大学之前的体育课程学习中的不够连续与不够完善的情况,导致大部分考上大学的学生在大学之前大部分没有参加过田径运动会。他们对田径运动会的认识还定格在只是简单的使劲往前跑,却不知道田径运动会的走跑跳投都需要赛前训练,赛中合理分配体力与发力技巧。

3.5 赛间规则不明与受伤情况严重

在比赛进行中,运动员时常会做出一些超出竞赛与田赛规则的行为,这种犯规情况导致参赛运动员自己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莫名其妙的取消了比赛资格与比赛成绩,这样的事件对被取消比赛资格的运动员的身心健康留下较深的阴影。由于部分参赛运动员身体素质差,无参赛经验,无赛前训练等问题,再有由于赛场的激烈气氛促使运动员不断自我激励完成自己身体素质不能承受的运动负荷,最终有导致些运动员出现当场受伤或昏迷,赛后出现各种不适等反应。

3.6 赛后工作衔接不当

当下高校举办一场田径运动会后的状况很是不容乐观。表现出的状况有赛后运动员总结根本没有,上一届与这一届,这一届与下一届的衔接不太流畅,突出的是运动员只注重了赛中的积极比赛,却没有进行很重要的赛后总结,这里的总结包括裁判队伍的总结,运动员群体的总结,还有学生群体中未参赛群体的总结。

4 解决路径

4.1 改善单一参与形式与提升参与度

高校可以改善沿用多年的单一统一报名形式,增宽报名渠道。21世纪,是一个互联网遍布全球的时代,主办单位在竞赛期间的编排与赛场上的电子设备运用都已大有改进,但是,却没有把互联网报名形式运用到报名上。延习的报名都是以二级学院为单位进行填报个人所报项目后,主办方进行赛事编排。如果运用互联网软件报名后,就可以减少编排的繁琐与失误,还能让参与报名的形式多元化,促使更多的学生对运动项目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参与。

4.2 提升领导重视程度

将领导的政绩考核列入学生的体育参与度与获奖情况中,且严格执行。一个高校,从上到下有众多的子单位与负责人,依照承担责任比重进行奖励分配制度。也就是谁担负的责任比大,谁在事后所能得到的回报也就多,从责任与奖励机制两个角度对领导群体进行监督,才能保证田径运动会的高效举办。

4.3 加强赛前训练

4.3.1 田赛赛前选材与训练

田赛项目是以高度、远度进行成绩判定的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这类项目的竞赛得奖要求是运动员具有优秀的爆发力,爆发力又是要建立在一定的力量之上,也与先天遗传具有很重要的因素。对于参赛此项群的运动员,应以腿部爆发力测试与身体协调配合能力高低相结合进行选拔。

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就算先天具有一定体育天分的遗传,但由于将近20年没有认真专业训练,之前的优势也变为了现在的劣势。对于它们的田赛赛前训练,应以抓住技巧训练为主,且将技巧训练分为3个阶段;运动表象初步建立,运动技能形成,运动技能熟练运用。因为任何运动技能的掌握与形成,都是在大脑神经皮层进行暂时性神经联系的反射弧建立。

4.3.2 径赛赛前选材与训练

径赛项目是以跑完一定距离内,所用的时间为界限进行名次判定的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与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这类项目以时间越少成绩越好进行判定,而在一定距离内要达到用更短的时间,就必须以更快的速度通过,更快的速度又建立在跑动者的步长与步频。步长是由运动员的身高和腿长所决定,步频是以跑动者所具有的力量和摆动速度为支撑,跑动时动员的神经元所支配的肌肉而决定。

对于参加跑动类项目的运动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赛前训练:400 m及400 m以下的项目教会运动员学会运用起跑器与起跑时不抢跑,因为更好的运用上起跑器可以使运动员的起跑时得到缩短,国际田联最新规则规定起跑没有抢跑机会,也就是0抢跑,只要有抢跑者,一律直接红牌罚下,所以培训运动员上跑道后不抢跑是十分重要的。

4.3.3 赛中指导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台下十年功换来台上一分钟。所有的运动项目的选材与训练,都是建立在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竞技比赛,虽然对于非体育专业学生而言,参加运动会一部分是为了完成学院参赛指标,另一部分也是为了提高自己当下的运动能力。在比赛中,各单位要把之前训练参赛运动员的教练员请到赛场上,进行赛前规则问题与比赛技巧提醒,赛中问题的及时处理。

4.3.4 赛后总结

任何事情要想达到理想的目的,都要建立在三个阶段上,前期准备,实施阶段,事后总结。当前的田径运动会有待提高的另外一点是对赛后的总结问题,分别从运动员个人参与比赛的过程,有无项目观众,主办方开展赛事的总结。

运动员是运动会的主体,没有运动员的积极参与自我展示,一场运动会根本无任何看点可言。收获最大的也是运动员,他们通过赛前的紧张准备,赛中的激烈比赛,从中都会收获不小的感触。没能上场参加运动比赛的学生观众,自己虽然没能亲身经历场上的情景,但观众这类群体是场上激烈拼搏运动员的推动动力重要组成之一,他们的每一次的呐喊对场上的运动员的发挥,都很重要,他们也亲眼目睹了场上运动员从最后一名到超过第一名,从一个平时不起眼的小角色,到比赛场上的焦点。这一切,都是虽然没能上场的观众亲眼目睹的,这也是他们不小的收获。主办方可以增加一个事后奖项,对参赛运动员与无运动项目的观众事后总结的情况进行名次判定,赛后将获奖情况转发给各二级学院,让他们对获奖者进行传达奖品及奖状,从而促使各类群体积极进行赛后总结的良好行为延续。

5 结语

田径运动会作为项目类别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他能否有效开展,深切的影响着体育项目对学生的吸引力。通过优化当前田径运动会举办中的现状,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度,赛场上受伤与犯规情况减少,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锻炼目的。

[1]周源.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赛前训练研究——以高职组男子跳高金牌得主李军训练情况为例[J].新丝路,2015(10):102,104.

[2]刘金波.普通大学生参加学校田径运动会的赛前训练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207-208.

[3]李家林.专科院校参加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赛前策略探析[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60-61.

G843

A

2095-2813(2017)08(a)-017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2.178

张宇航(1996,7—),男,汉,河北人,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石皓月(1979,5—),男,汉,重庆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廖藤飞(1994,10—),男,苗族,重庆人,本科,研究方向:田径竞赛。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运动员比赛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锻炼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运动员
体育锻炼也重要